學習資訊科技新課標心得體會4篇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那麼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學習資訊科技新課標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學習資訊科技新課標心得體會1
二十一世紀是國際化、資訊化的全新社會,也是“知識經濟社會”的時代,這就必然向教育者提出新的要求——開發人的智力、提高人的素質,發揮人的潛能。
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體是教師,教學又是一門有難度的工作,如何讓學生得到全面發展,是我們每位從事教學工作者應當深思的問題。
過去的課堂教學是由老師教學生學(被動接受),後來發展為我要學——我會學——自主學——互相交流學,這也是教學的必然發展過程。課堂教學模式也由學生的指名、輪流轉化為發言不必舉手,想說就說,井然有序的發言變成迫不及待的搶答,課堂教學更民主化,學生有了大膽表現自己的機會。
在教學中我們進行合作探究學習,它有利於集思廣益,優勢互補。但我認為過於頻繁就會適得其反,好鋼要用在刀刃上,討論要在真正需要時候用,討論問題應該有思考價值絕不能留於形式,以防止教學出現“浮躁與虛假”“課堂教學熱熱鬧鬧,結果卻為低效”等現象。教學工作也是腳踏實地、不斷革新的艱辛嘗試與實踐,絕不能使“有效教學”成了“面子工程”的化妝品。
新時代,新要求,新挑戰。讓我們從事教學工作的每一位同行樹立良好的形象,用愛心和睿智去譜寫自己的教育人生。
雖然很早以前就參加過課標、教材的培訓,但是以前在很多時候只是走走形式,自身並沒有真正走進研究與探索中去。現在我校要在開學初對所有的教師要進行專業的測試,我發現我對新課標認識還很膚淺,一次次的自己研究,面對新的體制我在理解新課標時出現了不少新的問題,這些問題迫使我不得不從一個新的角度重新審視新課標,從而也有了更新的體會。
新教材編寫體現了“新”“實”“活”的特點。新主要表現在選材新、結構新;實主要表現在更貼近學生實際、更強調實際運用、更突出實用效果;活主要表現在活用教材,既教材需要整合處理和開發、教法學法要活潑、為生活化學習提供範例。這樣既拉近了資訊科技與生活的關係,更體現了資訊科技本身的個性,而且也可以讓學生感覺到資訊科技與生活更貼近了。
使學生願學樂學一直是我追求的目標。新教材體現“新”“實”“活”三個特點,在此,我只想談談對“活”的認識,“新”“實”“活”三個特點,在此,我只想談談對“活”的認識,尤其是在課堂上,如何使一節課鮮活。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我曾嘗試這樣做:在閱讀教學中營造寬鬆的課堂氛圍,儘量讓學生帶著興趣、帶著問題在探索中體驗閱讀的快樂。情景創設的形式力求活潑生動,符合學生心理特徵,能夠與學生產生共鳴,最好是能夠在共同的學習探索中碰撞出知識的火花。
實踐操作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探索的過程,一個感情體驗的過程。老師不能為完成教學任務和所謂的教學秩序而剝奪學生探索和體驗的'權利,而是要因勢利導,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享受探索的樂趣,在實踐操作中得到高尚情感的陶冶。探索和體驗是個體生命獨有的心理過程,沒有絕對的對與錯,要允許有差異,不要把專家的實踐操作體驗強加給學生。因此,在講課的過程中,我總是不斷地給學生實踐的機會,讓他們講對操作的瞭解,對結果的理解,對不同問題的見解。活躍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忘我的投入,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體驗到了自信感、成就感、快樂感,而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也使得教師的講課更富有激情與活力。
努力做到上課使人喜聞樂見,下課使人回味無窮是我追求的理想境界!
學習資訊科技新課標心得體會2
上學期剛開學我們學習了資訊科技課程新課標,加上自己一年的實踐教學,我得到了一些新的認識:
1、關於資訊科技常規教學課應該怎樣上的心得:
“資訊科技課堂怎樣控制?”、“如何讓40分鐘學生收穫的更多?”、“進行教學環節轉換時怎樣將學生‘抓’回到課堂?”等等。這些一直是我經常遇見的問題。作為資訊科技教師的我,平時課堂教學中如何做到調控課堂遊刃有餘呢?下面提供幾種策略以供研討:
2、養成策略——正面強化,培養學生良好的上課習慣。
3、以退為進策略——順勢牽引學生思路,進行教學。
4、激勵策略——利用各種手段鼓勵學生,把學生的注意力帶回到課堂上來。
5、引人入勝策略——關鍵環節,運用截然不同的教學形式形成反差,讓學生思路回到課堂。
6 、運籌帷幄策略——提前備好課(備好學生、備好教材、備好教學準備、備好教學裝置設施、備好教學中所用的教學資源),對所要發生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
7、關於課堂教學中如何選擇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突破教學重難點的心得:
教師要深入理解各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內涵,針對具體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物件、教學條件和教師自身特點,合理選用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並最佳化組合、取長補短,突出教學重點,突破難點,確保達成教學目標。
1、以“任務驅動”貫穿教學過程
“任務驅動”教學法符合計算機系統的層次性和實用性,提出了由表及裡、逐層深入的學習途徑,便於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資訊科技的知識和技能。在資訊科技課中體現“任務驅動”教學法,就是讓學生在一個個典型的資訊處理“任務”的驅動下展開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完成一系列“任務”,從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識的脈絡,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用計算機處理資訊的能力。
2、推行協作學習法
協作學習是一種透過小組或團隊的形式組織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策略。要求教師具有新型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以“學”為“主”,同時積極為學生建立協作學習環境。
3、運用案例教學法
目前我們的機房大多具備多媒體電子教室功能,我們要充分利用其展示功能,講練結合,僅靠教師講,學生很難理解,而利用極域多媒體電子教室軟體中的廣播教學,教師邊講邊演示,學生就聽得很明白、看得很清楚,更容易掌握;像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利用例項作品進行教學,向學生展示一些實踐中做得較好的作品,讓學生在欣賞作品時得到感悟,引起共鳴。同時,教師可構建資訊科技教育網站,將教案、課件和操作難點錄成影片檔案(可用“螢幕錄象專家”)放在網站上,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掌握情況來瀏覽網頁和選取下載內容,使課堂教學與網上教學相結合。
2 網路互動教學是我們資訊科技教學的必要教學手段。
例如:採用先進的網路教學軟體來輔助教學。在教學中,我們利用計算機軟體或自制課件進行演示示範,並結合必要的講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模仿能力。在練習中,教師可以運用“螢幕監看”功能來監看全體學生的操作練習情況,並針對學生的操作練習情況進行必要的輔導、提示,發現問題及時進行糾正。在檢驗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操作運用情況時,教師可以運用網路教學軟體的“檔案分發”功能來進行練習題的分發,讓學生在自己的機器上獨立完成相關習題的操作練習。學生在操作練習過程中,還可以運用“電子舉手”功能來尋求同學及教師的援助。教師亦可以運用“電子舉手”功能來檢驗學生練習的完成情況。學生還可以運用“電子郵件”功能向教師提出一些問題,讓教師進行必要的釋疑解惑。生生之間及師生之間亦可透過“電子郵件”功能進行相關問題的交流及討論,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協作能力也鍛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
2 自主學習是我們的最終目標。
學生的自學能力是學好資訊科技的重要能力。學生在掌握了基本的基礎知識和具備了必要的操作能力之後,教師的教就變得輕鬆了。在這兒學生才是真真正正自主學習的主人,而教師只不過是教學過程中的配角。教師注重引導學生在教學難點上突破,注重激發學生利用基礎技能創新學習的過程,注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3、關於資訊科技教學中,如何體現與其他學科整合的思想的心得:
談談學科整合,當今時代計算機及網路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提供了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在資訊科技課教學中就應該讓學生把所學知識應用到日常學習和生活當中。因此,在資訊科技教學過程中應該與其他學科結合起來,讓學生自覺做到“學以致用”。這樣能讓學生認識到資訊科技知識的重要性與實用性,促進學科的同步發展,培養了學生的資訊素養,也增長了知識面,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造力,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學習資訊科技新課標心得體會3
前一段時間我學習了資訊科技課程新課標,加上自己幾年的實踐教學,得到了一些新的認識:
1、關於資訊科技常規教學課應該怎樣上的心得:
“資訊科技課堂怎樣控制?”、“如何讓45分鐘學生收穫的更多?”、“進行教學環節轉換時怎樣將學生’抓’回到課堂?”等等。這些一直是我經常遇見的問題。作為資訊科技教師的我,平時課堂教學中如何做到調控課堂遊刃有餘呢?下面提供幾種策略以供研討:
2、養成策略——正面強化,培養學生良好的上課習慣。
3、以退為進策略——順勢牽引學生思路,進行教學。
4、激勵策略——利用各種手段鼓勵學生,把學生的注意力帶回到課堂上來。
5、引人入勝策略——關鍵環節,運用截然不同的教學形式形成反差,讓學生思路回到課堂。
6 、運籌帷幄策略——提前備好課(備好學生、備好教材、備好教學準備、備好教學裝置設施、備好教學中所用的教學資源),對所要發生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
7、關於課堂教學中如何選擇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突破教學重難點的心得:
教師要深入理解各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內涵,針對具體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物件、教學條件,合理選用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並最佳化組合、取長補短,突出教學重點,突破難點,確保達成教學目標。
下面提供幾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以供研討:
A、以“任務驅動”貫穿教學過程
“任務驅動”教學法符合計算機系統的層次性和實用性,提出了由表及裡、逐層深入的學習途徑,便於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資訊科技的知識和技能。在資訊科技課中體現“任務驅動”教學法,就是讓學生在一個個典型的資訊處理“任務”的驅動下展開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完成一系列“任務”,從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識的脈絡,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用計算機處理資訊的能力。
B、推行小組合作學習法
隨著新一論的課改革,各學校都著嘗試進行課改,我校也不例外,重點進行小組合作的方式,在資訊科技課上,經過一段嘗試,如果利用好了小組合作的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每節課,我把重點點內容,主要是難點,利用十分左右的時間講一講,然後留給學生一個任務去做,小組間的同學交流合作,都完成任務才算完成,最後,每組選出一個最優秀進行展示,這樣,小組的成員都很用心去完任務,不會了相互討論,水平高的同學完成之後,會指導組內其他同學完成,當起了小老師,這樣我基本就沒什麼事,就是到處轉轉,看看就行了,同學們主動學習了,都動起來了,效果真是不錯!
C、運用案例教學法
目前我們的機房大多具備多媒體電子教室功能,我們要充分利用其展示功能,講練結合,僅靠教師講,學生很難理解,而利用極域多媒體電子教室軟體中的廣播教學,教師邊講邊演示,學生就聽得很明白、看得很清楚,更容易掌握;像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利用例項作品進行教學,向學生展示一些實踐中做得較好的作品,讓學生在欣賞作品時得到感悟,引起共鳴。同時,教師可構建資訊科技教育網站,將教案、課件和操作難點做成遊戲放在網站上,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掌握情況來瀏覽網頁和選取下載內容,使課堂教學與網上教學相結合。
網路互動教學是我們資訊科技教學的必要教學手段。
例如:採用先進的網路教學軟體來輔助教學。在教學中,我們利用計算機軟體或自制課件進行演示示範,並結合必要的講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模仿能力。在練習中,教師可以運用“螢幕監看”功能來監看全體學生的操作練習情況,並針對學生的操作練習情況進行必要的輔導、提示,發現問題及時進行糾正。在檢驗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操作運用情況時,教師可以運用網路教學軟體的“檔案分發”功能來進行練習題的分發,讓學生在自己的機器上獨立完成相關習題的操作練習。學生在操作練習過程中,還可以運用“電子舉手”功能來尋求同學及教師的援助。教師亦可以運用“電子舉手”功能來檢驗學生練習的完成情況。學生還可以運用“電子郵件”功能向教師提出一些問題,讓教師進行必要的釋疑解惑。生生之間及師生之間亦可透過“電子郵件”功能進行相關問題的交流及討論,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協作能力也鍛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自主學習是我們的最終目標。
學生的自學能力是學好資訊科技的重要能力。學生在掌握了基本的基礎知識和具備了必要的操作能力之後,教師的教就變得輕鬆了。在這兒學生才是真真正正自主學習的主人,而教師只不過是教學過程中的配角。教師注重引導學生在教學難點上突破,注重激發學生利用基礎技能創新學習的過程,注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學習資訊科技新課標心得體會4
開學初,在學校的要求和自身發展的需要下學習了資訊科技課程新課標,加上自己參加工作兩年的實踐教學,得到了一些新的認識:
1、關於資訊科技常規教學課應該怎樣上的心得:
“資訊科技課堂怎樣控制?”、“如何讓45分鐘學生收穫的更多?”、“進行教學環節轉換時怎樣將學生‘‘抓‘‘回到課堂?”等等。這些一直是我經常遇見的問題。作為資訊科技教師的我,平時課堂教學中如何做到調控課堂遊刃有餘呢?下面提供兩種策略以供研討:
A、激勵策略——利用各種手段鼓勵學生,把學生的注意力帶回到課堂上來。
B、運籌帷幄策略——提前備好課(備好學生、備好教材、備好教學準備、備好教學裝置設施、備好教學中所用的教學資源),對所要發生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
2、關於課堂教學中如何選擇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突破教學重難點的心得:
教師要深入理解各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內涵,針對具體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物件、教學條件和教師自身特點,合理選用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並最佳化組合、取長補短,突出教學重點,突破難點,確保達成教學目標。
下面提供幾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以供研討:
吃透教材、拓展教材,合理組織教學資源。
抓住學生特點,精心運用教學方法。
A、以“任務驅動”貫穿教學過程
“任務驅動”教學法符合計算機系統的層次性和實用性,提出了由表及裡、逐層深入的學習途徑,便於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資訊科技的知識和技能。在資訊科技課中體現“任務驅動”教學法,就是讓學生在一個個典型的資訊處理“任務”的驅動下展開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完成一系列“任務”,從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識的脈絡,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用計算機處理資訊的能力。
B、推行協作學習法
協作學習是一種透過小組或團隊的形式組織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策略。要求教師具有新型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以“學”為“主”,同時積極為學生建立協作學習環境。
C、運用案例教學法
目前我們的機房大多具備多媒體電子教室功能,我們要充分利用其展示功能,講練結合,僅靠教師講,學生很難理解,而利用極域多媒體電子教室軟體中的廣播教學,教師邊講邊演示,學生就聽得很明白、看得很清楚,更容易掌握;像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利用例項作品進行教學,向學生展示一些實踐中做得較好的作品,讓學生在欣賞作品時得到感悟,引起共鳴。同時,教師可構建資訊科技教育網站,將教案、課件和操作難點錄成影片檔案(可用“螢幕錄象專家”)放在網站上,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掌握情況來瀏覽網頁和選取下載內容,使課堂教學與網上教學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