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管理的心理學智慧》讀後感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生管理的心理學智慧》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學生管理的心理學智慧》讀後感1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對於班主任來說,讀懂人心工作才會遊刃有餘。要讀懂學生的內心,學習學生管理的心理學是非常有必要的。華南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博士、華東師範大學應用心理學博士後遲毓凱老師的著作《學生管理的心理學智慧》給了我們一個極好的學習機會。本書緊緊圍繞“學生管理”這一核心問題而展開,從教師的自身定位、心理學上相關影響策略和管理的情境等方面詳盡敘述班級管理和學生管理的有效方法。“不講屠龍術,只談殺豬法”真正把專家的理念和教師的實踐聯絡起來了。
本書主要分為三個方面:第一個是誰來管——學生管理中教師的定位問題,教師如何塑造自己,塑造一個對學生有影響力的教師形象。第二個是如何管——學生管理中有哪些策略,有哪些規律,按照這些規律應該採取何種管理方法。第三個是何時管——學生管理中的情景問題,即什麼時候採用什麼樣的方式管。
本書第一章——《學生管理的關鍵》,就讓我茅塞頓開,深受啟發。
一、愛心價值幾何?
“愛孩子是老母雞也會做的事”,如果把愛心定義為教育的關鍵,就太小瞧教育的複雜性,也是對教師職業的一種簡化甚至侮辱,而且還給許多教師造成了心理壓力。顯而易見,“愛心”還有“耐心”、“細心”、“恆心”、“虛心”、“責任心”等等的“五心說”、“六心說”並不是學生管理的關鍵。
二、名師方法也失敗
魏書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談》裡提到的許多教育智慧和教育藝術讓我們折服;萬瑋老師的《班主任兵法》成為“受寵新貴”,李鎮西、竇桂梅等教育家我們也都一一追隨他們的腳步,可實踐起來還是問題百出。看來我們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更好地發揮名師方法的作用。
三、班主任是天生的嗎?
管理能力是天生的的嗎?領導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一些人格特質與領導的有效性確實密切相關。自信而不自大的領導會堅定隊員成員的信心;外傾的人更願意讓人參與到集體活動中;果斷、情緒穩定、熱情、幽默等有這些特質的人能更好地做好管理工作。先天因素固然重要,但班級管理能力,是一種可以透過學習培養起來的能力。
所以,學生管理、班級管理是許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要想管理有效,至少考慮三個因素:教師的自身定位、相關的影響策略、管理的情景因素。
書中乾貨滿滿,如第九章提到的《班級管理的教練策略》,以案例和管理心理學角度向我們講述了培養班幹部方面的技巧,分析了磨合階段的矛盾來源,著重指導教師如何手把手培養學生幹部,最後總結出班幹部培養的“四步走”戰略,即牽著走——扶著走——放開走——跟著走。而每個階段具體的方法,以及達到的目的和效果,書中都有詳細的介紹。
班主任工作是門藝術,更是門科學,需要專業的學習和不斷地科學實驗、實踐、反思得真知。這本書恰到好處地用心理學知識解釋並處理了一些常見的學生管理問題,有利於我們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對症下藥,提高我們工作效率的提高。希望更多青年教師能親身感受這本書的魅力,讓自己的工作更愉悅,生活更美好!
《學生管理的心理學智慧》讀後感2
假期閱讀了遲毓凱先生的《學生管理的心理學智慧》一書,感慨良多,書中的一些觀點給我困惑已久的疑問提供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解答。特別是第八章:班級管理的指揮策略,讓我受益匪淺。
遲毓凱先生認為教師管理學生的行為可以分兩類:一類是指揮性行為。什麼是指揮性行為呢?就是告知學生做什麼,為什麼做以及如何做,其實有的時候這種管理也不告訴學生,為什麼學生只管聽從老師的指揮就好了,通俗點講,這種管理行為也可以理解為一種專制性的管理,採用的是一種單向的,至上而下的溝通方式。第二類是支援性行為。在這種管理行為中不直接給學生答案,反而鼓勵學生,相信學生自己能做到對學生充滿希望,這種管理也可以理解為我們常說的民主式管理是一種雙向的,既有自上而下,又有自下而上的溝通方式。在教師管理班級的過程中,以上哪一種管理行為更有效呢?最好是兩者結合,該專制的時候專制,該民主的時候民主。該專制的時候專制,該民主的時候民主,那麼什麼時候該專制什麼時候該民主呢?管理行為的選擇依據的是一個班級發展過程中學生心理背景的變化,在班級的不同發展階段中學生的心態是不同的。
在這個特殊時代,部分學生抗壓能力薄弱。該如何懲罰學生?當下的學生思想上獨立自主且充滿個性,對老師沒有太多敬畏之心,所以在組織教學中難免有一些消極違背甚至是主動破壞規則的行為。如果老師的懲罰過於寬鬆,那麼正常的教學秩序必然被幹擾,影響班級的學習範圍和效果。如果老師的懲罰過嚴,那往往會激起學生的逆反情緒,導致師生矛盾甚至是家校矛盾。
遲毓凱先生提出的“誅大賞小”原則十分有必要。所謂“誅大賞小”,是傳統中國的管理智慧。正所謂“殺一人而三軍震者,殺之。賞一人,而萬人悅者,賞之”。換言之,獎勵一個人的目的不僅在於受獎勵的個體,還是在給周邊的人看,懲罰一個人的目的也不僅在於懲罰的個體,還是在給周邊的人看,試想,如果一個學生本來就是常被欺負的物件,如果犯了一點點錯誤,教師卻搞得滿城風雨,一定要對其嚴懲。這對於其他同學的警示意義不大,因為這讓學生覺得你老師只會找軟柿子捏,只會處理一些我們平時都欺負的軟蛋而已,所以在進行懲戒的時候,教師最好找一些典型的錯誤難搞的份子來處理一下。不僅對別的學生有警示作用,而且也會有效地樹立起自己的威懾力。
作者還講到,獎罰要從小進步開始,如果一個教師將獎勵的基準定位的太高,每次都獎勵班級裡那幾個最優秀的人,那麼對於其他人而言,這種獎勵是沒有激勵作用的。因為對他們來說,由於先前基礎的限制,可能再多努力也難以達到老師的要求,所以還不如不努力。然而,如果教師連學生一個小小的進步都獎勵的話,那麼除了受獎勵者之外,也給其他的人提供了一個資訊,連這麼小的事情老師都給予了那麼大的獎勵,我也不難做到,我努力努力也會得到獎勵,這樣會激發更多學生進步。
教育是一門有影響力的學問,是教師對學生產生影響的過程。教師的工作並不能僅僅憑藉愛心和耐心改變學生,它更需要智慧。學生的管理工作更是一門藝術和科學,需要教師在實踐中不斷地去探索和提升。
書中關於教育的智慧很多,我就突出談談對我幫助最大的`一點。總而言之,遲毓凱先生的《學生管理的心理學智慧》一書給了我很大的收穫,這是一本值得反覆閱讀、常看常新的好書。
《學生管理的心理學智慧》讀後感3
這一次教師讀書是《學生管理的心理學智慧》,這本書給我的最大感受是所教的知識非常實在,它不像一般的教育學、心理學的書籍那樣給讀者介紹一大堆高高在上的教育學理論或一大堆心理學現象,而是直接了當地給教師提供了很多在管理學生方面的具體可操作性的建議和做法。
本書的結構非常簡單,主要分為三個方面:第一個是誰來管——學生管理中教師的定位問題,教師如何塑造自己,塑造一個對學生有影響力的教師形象。第二個是如何管——學生管理中有哪些策略,有哪些規律,按照這些規律應該採取何種管理方法。第三個是何時管——學生管理中的情景問題,即什麼時候才用什麼樣的方式管。
在具體的教學中常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一個問題就是在處理自身與學生的關係上。一直以來,我都是以朋友的角色去對待我的學生,和學生之間建立的應該是一種民主平等的相互關係,覺得這樣做就能多一點接近他們,多瞭解他們的想法,也想透過這種方式讓學生從接受我這個老師到接受我教的科目。但是漸漸地,我就發覺這樣的處理方式是有問題的,問題就是在於與學生的距離太近、太熟,於是就很難在學生之間建立起自己的“威信”,一種屬於教師的“威信”。但是遲教授卻很好地給我解決了這個問題,他提出要在學生之間建立“威信”,即要讓學生“敬畏”和“信任”,一個有威信的教師,無疑是一個有影響力的教師。具體到主要分幾個方面進行:一是專業能力,讓人欽佩;二是人格魅力,讓人喜歡;三是威懾力,讓人害怕。其中專業能力和人格魅力解決的是如何讓學生“信任”的問題,威懾力解決的是如何讓學生“敬畏”的問題。最理想的角色狀態是“不怒自威”,這一點也是我非常希望能達到的一個目標。當然,作為教師,不一定能力、魅力和威懾力都強,但必須要和你所教的學生特點相適應,換言之,你的三種能力雖然不是項項都強,但恰好滿足了管理學生的需要,這就夠了。也就是說教師不一定做有超強影響力的人,但要做學生的“重要他人”。
所謂的重要他人,從心理學上講,是指一個人心理和人格形成過程中,起過巨大影響甚至是決定性作用的人物。如果每個教師都能成為學生生命成長中的“重要他人”,那麼他對學生的影響和教育一定更有成效。
遲教師還介紹了不同階段的重要他人,比如中小學教師,要努力成為一個美的教師,小學階段喜歡媽媽式的美教師;到了我們高中階段,學生喜歡個性獨特、有自己絕活的朋友式的教師。幼兒園階段孩子 的重要他人是父母,小學階段孩子的重要他人是老師,中學階段孩子的重要他人是朋友,大學階段孩子的重要他人是戀人。做父母的要注意從如何做好自己孩子的重要他人,到如何引導孩子正確選擇不同生命階段的重要他人,都非常重要!至於自己作為一個教師,能否能為學生心目中的重要他人,需要靠教師自身的努力!
書中介紹的內容和方法還有很多,其中還包括:改變學生的幾大手段,怎樣應對“叛逆”的孩子,怎樣表揚和獎勵學生,怎樣培養班幹部、以及怎樣做一個會授權的教師等等。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們可以透過選擇性地學習或者模仿遲教授這本書的部分建議和做法來嘗試改進自己的管理學生的技巧,將所學所思運用到自身的日常教學中,然後再根據自身教學的不同情況作調整,從而形成自己的一套管理學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