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的讀後感500字(精選6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資治通鑑》的讀後感500字(精選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資治通鑑》的讀後感500字1
《資治通鑑》由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歷時19年完成。主要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寫起,到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徵準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
《資治通鑑》裡的故事多得數不清,每一個都精彩至極,但我最喜歡的是《陶侃愛惜光陰》。
古今能成大事者,必然是惜時如金,勤奮不懈的,東晉名將陶侃就是一位這樣的人物。他曾對人說:“大禹那樣的聖人,猶自珍惜寸陰,我們這樣的常人,更應珍惜每一分光陰,絕不可以整日閒遊爛醉,活著無益於當世,死了不能傳名於後代,那樣做完全是自暴自棄。”陶侃字土行,父親本是吳國的楊武將軍,死得很早,吳國敗亡之後,陶侃由鄱陽移居到廬江,家中生活一直很貧苦。可陶侃愛惜光陰、發奮自強。正因為這樣,陶侃受到了當時的名士範逵的抬舉,做了江夏太守,後來因為抓住了亂賊王敦,平定廣州叛亂有功,被封為柴桑侯,食邑四千戶,又做了荊、雍、益、梁州刺吏和徵西大將軍等職位。
陶侃職位高了,但他並不像當時大多數的官僚一樣貪圖安逸奢侈的生活而是勤於職守,孜孜不倦。
《資治通鑑》這本書使我愛不釋手,陶侃從一個出身寒門的小吏,靠著高尚的德操和勤勉的品格,治軍四十一年,建立了當時及後人所景仰的功勳,多麼令人敬佩啊!我也要學習陶侃那愛惜光陰的品格和努力學習的精神。
《資治通鑑》的讀後感500字2
在這個暑假裡,我讀了《資治通鑑》這本書,在書中,我認識了昏庸暴虐的秦始皇;機智聰慧的孔伋;巧言擊破六國合縱的張儀;賢德明智的齊威王;熱愛祖國能言善辯的藺相如;勇敢無畏的荊軻;足智多謀的韓信;猛悍剛強的項羽。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人是以人才為寶的'齊威王。
齊威王剛剛即位的時候,整天飲酒作樂,不理朝政,各國紛紛入侵齊國,出現了“諸侯並伐,國人不治”的局面。後來他翻然悔悟,下定決心“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當時,周王室勢力十分衰弱,各諸侯大臣都不來朝拜。但齊王仍然堅持朝拜周王,這一舉動深深感染了百姓,誇讚齊王賢德。齊王十分注重人才的識別和利用。一次,齊王詢問大臣地方官政績如何,大臣們都稱讚阿城大夫,指責即墨大夫。後來,齊王派人去兩地巡查,發現事實與大臣所說相反,說明阿城大夫賄賂大臣,不好好治理阿城,齊王十分氣憤,殺死了阿城大夫和稱讚他的大臣們。而即墨大夫認真治理即墨,不賄賂大臣,受到了齊王的嘉獎。
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齊王不受矇蔽,以人才為寶,經過一系列整頓和改革,齊國逐漸強大,開始稱雄於諸侯。到齊威王末年,齊國成為諸侯國中最強盛的國家。齊威王也因善於納諫用賢、勵志圖強而名著史冊!
我十分佩服齊王,他是一個心繫百姓,積極培養人才,不徇私枉法,賞罰分明,理智果斷,顧大局,識大體賢德的好君王。
《資治通鑑》的讀後感500字3
《資治通鑑》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春秋戰國時期,晉國人豫讓,因主公智伯被趙襄子等人殺害,心裡氣憤不已,便道:我一定要為他報仇,為他而死,我只有盡忠盡義,才有臉對他。
這是他發下的誓言,他也去做了。在第一次刺殺行動中,他被發現了,但趙襄子因為看豫讓是個仁義之人,便放了他;在第二次行動中,他又被發現了,在臨死前,他要求刺趙襄子衣服幾下,完成心願後,豫讓便拔劍自殺。
豫讓的這一舉動多麼令我震驚,他為了義氣,可以犧牲自己,為義這一字添加了光彩,為朋友報仇而放棄生命,重義輕死。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要為朋友盡忠、盡義、盡能,豫讓的義氣讓我感慨萬千。
在現在,人們為了金錢和利益,可以放棄一切,重利輕義。“義”這個字早已消失在許多人的字典裡。那這樣看來,豫讓的精神,和為義、為忠、為情的做法,不是更加值得我們學習嗎?
雖然,我們現在不需要那樣,做出為朋友之情、之義、之忠犧牲自己的大事,但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和朋友交往時,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和朋友相處時,我們要真心相待,不欺騙;在朋友有困難時,我們要義無反顧的伸出援助之手,有難同當;在我們有快樂,記得和朋友分享,要知道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這雖然不可說是為大義,但也是小義,也是一種義,在現實生活中,只要時刻義字當頭,多做義事,又何不為君子之行呢?
《資治通鑑》的讀後感500字4
今天我看了《資治通鑑》的楚霸王自刎烏江。它講的是劉邦追擊項羽來到固嶺,商定與韓信、彭越匯合,可到日期了,韓信和彭越還沒來,劉邦很著急,最後將韓信和彭越封王以後,兩人立即支援,幾面合攻項羽,項羽被打的措手不及,好容易逃到烏江邊了,卻遲遲不渡河,手拿短兵器與劉邦作戰,砍了幾百人,自刎而死,劉項兩家的爭奪也就以劉邦勝利而結束了。
可劉邦為什麼會勝利呢?以前是項強劉弱,劉邦為什麼會扭轉戰局呢?我覺得是因為他會聽從別人的意見,善於招募人才,比如張良、蕭何、韓信等都是他的部下,他還捨得拿錢,當時賞張良就是金百溢,珠二斗,而項羽呢,恰恰相反,他是婦人之道,他看見士兵受傷甚至會流眼淚,可將領有功他又遲遲不肯封賞,所以人們才會默默離開他,劉邦聽取張良的意見,給韓信封為大將軍,項羽卻只是對待他像對待一個小兵一樣,從不聽他的意見。
劉邦年齡也很大,他取得王位的時候已經五十多歲了,足足比項羽大了二十四歲,他還有長者的風範、沒有殺秦王子嬰。
但是劉邦也有不好的地方,他愛破口大罵,蕭何去追韓信時他回來就對蕭何破口大罵:“那麼多好將領你不去追,便去追一個韓信……”直到蕭何解釋後他才止住。
總之,劉邦是得到王位了,它的優點是大於缺點的,應該留名千史。
《資治通鑑》的讀後感500字5
“流水無弦萬古琴,《通鑑》無聲天下音”,讓我們去閱讀《資治通鑑》,瞭解其中的一個個歷史故事吧!
《資治通鑑》是我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的編年體通史,與《史記》並稱為中國史家之絕筆。它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至後周顯德六年,共跨越1362年的歷史。在這近2000年的漫長歲月裡,發生了多少曲折動人的故事啊!比如:“戰國爭雄”、“楚漢相爭”、“三國鼎立”、“隋唐盛世”、“五代十國”等等,便是這歷史長河中泛起的朵朵浪花。其中牛角掛書的李密、以死盡忠的豫讓、賢能勇猛的荊軻、神機妙算的諸葛亮、賢良淑德的長孫皇后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開啟北宋史學家、政治家司馬光所編著的《資治通鑑》,之所以命名《資治通鑑》是因為它意為“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只要我們認真閱讀它,便可以從中體會到烽煙四起的朝代戰爭,無數百姓處於流離失所、水深火熱的痛苦。我曾記得有這樣一段故事:李密小時候經常牧牛,可他卻每每帶上幾本書,把書掛在牛角上,這樣便可以邊看邊牧牛了,後被瓦崗軍推選為“魏公”。為什麼他們在那艱苦的條件下都能自學成才呢?而我們現在的條件比他們優越幾千倍,有什麼理由不更勤奮學習呢?
《資治通鑑》不僅為我們生動演繹了一段真實的歷史,再現了一位位栩栩如生的歷史人物,還給了我們後人警醒。
《資治通鑑》的讀後感500字6
《資治通鑑》,簡稱“通鑑”,是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歷時19年完成。主要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徵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它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官修史書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
司馬光曾患歷代史籍浩繁,學者難以遍覽,因欲撮取其要,撰紀傳體史。初成《通志》8卷,起戰國至秦二世,表進於朝,引起宋英宗的重視。治平三年(1066),詔置書局於崇文院,繼續編纂。宋神宗即位,賜書名為《資治通鑑》,並序以獎之。元豐七年(1084)書成。
《通鑑》由司馬光總其大成,協修者有劉恕、劉攽、範祖禹3人。劉恕博聞強記,自《史記》以下諸史,旁及私記雜說,無所不覽,對《通鑑》的討論編次,用力最多。劉攽於漢史、範祖禹於唐史,都有專深的研究。他們分工合作,各自作出了重要貢獻。最後,由司馬光修改潤色,寫成定稿。其中是非予奪,一出於光。
《通鑑》徵引史料極為豐富,除十七史外,所引雜史諸書達數百種。書中敘事,往往一事用數種材料寫成。遇年月、事蹟有歧異處,均加考訂,並註明斟酌取捨的原因,以為《考異》。《通鑑》具有相當高的史料價值,尤以《隋紀》、《唐紀》、《五代紀》史料價值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