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歷史

歷史教學的反思

歷史教學的反思

歷史教學的反思1

縱觀近幾年來的中學歷史教學,讓人憂思:歷史課極不受重視,被視作“副”課,學生認為學歷史是難記難背難思維,是政治說教,學生寧可多做一道數理化題目,多記一個英語單詞,也不願意多花一會兒時間在歷史上,學生對學歷史心生厭倦,興趣索然。我認為應從如下幾方面入手解決問題。

一、以新的教學方法和思路去教學

1、教材內容的問題化

把學習知識的過程變成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就需要將教材問題化。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操作:把教材內容變成問題的“連結”;引導學生憑藉自己的努力(嘗試探索、合作等)一個個地進行問題求解;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激起學生的問題意識,並生成更多、更深層的問題。

2、教材內容的結構化

教師要儘可能地引導學生掌握知識的結構,而不能“見樹不見林”。學生的認識結構是有良好的知識結構轉化而來的,因此教師在教某部分知識時,要注意“瞻前顧後”和“左顧右盼”。要實現教材結構化,教師可以提出教材內容的“綱要訊號”,也可以利用“先行組織者”,還可以指導學生自己結合相關知識構建知識系統框架。

二、正確處理內容和形式之間的關係

教學時,教師利用一個簡單的道理,或者一個知識點引出一個知識串,形成一個知識網,讓學生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那才是高明的教師。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正確處理內容與形式的關係。

首先,教師要選取那些最實用,具有說服力和感染力的典型事例,選擇的典型材料、事例真實可信,能夠逐步展開並深化和昇華主題,增強表達效果。

其次,採取生動活潑,學生可以接受的學習方法和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因素,使他們樂學愛聽。

常採用如下方法:

1、開門見山、直接入題。教學藝術在於激勵學生,引導學生。教育家第斯多惠就說過,“教學成功的藝術就在於使學生對你教的東西感興趣。”然而,要做到學生樂意聽講,並非一件易事,這需要教師不斷摸索和完善各個教學環節,總結經驗教訓。其中,歷史教學匯入法語設計尤為重要,一個成功的匯入法可以馬上引起同學們的注意力,激起他們的興趣,如同徐徐拉開的帷幕,讓同學們一眼看到精美的置景;又如樂章的序曲,使學生一開始便受到強烈的感染,從而為整堂課的成功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2、明確學習目的,培養間接興趣。在初中階段,所學的課程有十幾門,並不是每位學生對每門學科都產生濃厚的興趣,尤其是歷史這門課,部分同學接觸到大量的時間、人物、事件後,覺得難寫難記,苦燥煩瑣,於是產生厭學情緒,進而完全失去學習的信心。針對這種情況,要從學習歷史的目的上去引導,讓他們認識到學好歷史的重要性,如瞭解歷史王朝的興衰,可以提供建設祖國的經驗教訓;學習英雄人物的光輝事蹟,可以指導我們如何做人;透過分析、比較不同的歷史事件,可以提高鍛鍊我們的思維能力。透過這樣的思想教進行審美化教學,培養直接興趣育,使學生增強了求知慾。

3、新版的歷史教材,增加了精美的圖片,形象的地圖,精當的史料,精彩的故事性匯入,在客觀上提供了引發學生興趣的素材。作為教師,關鍵是如何運用。目前有些教師出於應試的需要,完全放棄對形象性材料的處理,讓學生死記硬背抽象的概念,幾十遍的抄寫人物名詞,這樣不僅會泯滅扼殺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習慣,形成惡性迴圈。對此我們應緊緊把握新課程的理念,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營造師生和諧的教學氣氛,創造優美的教學情境:運用生動的語言,豐富的材料,形象的板書,讓學生情緒上受到感染,易於同老師形成互動。這樣讓學生在歷史的空間中自由翱翔,學生得到的是美的享受和人文關懷。

4、設定問題情境,引起探究興趣。從設計、準備實施到鞏固延伸,形成完整體系。許多優秀的教師在教學中,設疑導學已成為普遍的激發興趣的手段。有的已形成一種系統的教學模式,可見大家對“問題”的重視。的確,一個好的問題,可以活躍學生的思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也可以啟迪無限豐富的聯想,形成創見性的觀點;還可以引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在探索中體會發現的快樂。設問的方法有許多,可層層遞進式的提問:如問“是什麼”──“怎麼樣”──“為什麼”,步步深入;也可逆向提問,如中國歷史第一冊中的《伐無道,誅暴秦》一課,可設問:“若不雨,秦末農民戰爭還會爆發嗎?”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可代歷史人物發問:“如果你是商鞅,你將如何實施變法?”這樣可以吸引學生參與教學,增強主體意識,渲染歷史情境。總之,問題要設在關鍵處,設在重難點上,要在平淡中激起波瀾。要注意課堂需要,不可盲目設疑,也不能連珠炮式的發問,這樣沒有思考的餘地,效果反而不佳。5、開拓學生視野,深化研究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已成為廣大中小學教師的共識,歷史學科以它廣博的內容和充分的借鑑價值,為這種培養提供了可能。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進行課內外的結合:如某一制度政策的演變軌跡,象封建中央集權制度,重農抑商政策等,可讓學生討論,上網查閱資料,並撰寫歷史小論文;可推薦帶有研究性的歷史小讀物,如《上下五千年》、《中華歷史名人傳》、《秦漢史話》等,讓學生閱讀,並摘抄讀書筆記;也可讓學生自己出一期歷史板報,組織興趣小組進行辯論,製作剪報,瞭解新的考古發現,這樣既鞏固強化了課內知識,又為學生未來的獨立研究,成長髮展受益匪淺。

三、透過本課教學,我更深刻認識到老師在備課是不光備教材、課本,還要備學生。

課無定課,可以說有一千名教師就有一千種教學方案。通常意義上的備課,既備教材又備學生,只能是對普通意義上的學生共性進行預先考慮,但教學物件的多變性與教學物件個體的複雜性出乎教師備課前的教學設想。所以,課堂上常會發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小插曲”。如果教師一遇到這些“小插曲”就感到束手無策,甚至擺出師道尊嚴的架子來壓制學生,這恰恰反映出教師無能。而課堂上的閃光點往往體現在教師對這些問題的表現的機智上,而這些機智是我們寫在紙上的教案無法體現的。

教師要加強專業素質,拓展知識面,深挖教材,只有這樣,才能在課堂教學中以不變應萬變,提高教學質量。

在學生眼裡,教師都是有豐富專業知識的人,著名的“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應該有一桶水”的論斷也說明了教師具有的專業知識水平的重要性。

總之,社會在發展變化,教師也應改變教學觀念,充分認識新課改的重要性,努力設計好教學內容,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創新人才,以適應社會的需要。

歷史教學的反思2

從歷史教學的三大任務的完成情況看:

第一、在知識傳授方面,總體看較好,但也存在著需要進一步改進的地方。具體來說,一是在貫徹整體知識結構的教學方面,教師應注意從總體上把握教材的基本結構和發展脈絡,尤其還要重視對內容的深廣度作出恰如其分的規定,便於有的放矢地教學;二是要重視學生知識結構的轉化,即將教材的基本知識結構轉化為學生自己的認知結構和學習能力。

第二、在學生的智慧培養方面,雖已有所側重,但與素質教育的智慧培養目標尚有很大的距離。這也是向素質教育轉軌的重要內容。筆者認為,要想使智慧培養真正達到素質教育的目標,應從進一步改進課堂教學入手,具體說:一是教師應留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閱讀教材、思考問題,並進行思辯性的討論;二是教師講授的側重點應從歷史過程為中心轉向歷史發展的邏輯聯絡為中心;三是歷史教學要聯絡實際,要談古論今,發揮歷史的明理、鑑今、育人的作用。

第三、在思想教育方面,總體看在歷史課堂上落實不夠是個普遍現象,當然學科的思想教育的陣地作用也就遠未得到充分地發揮。思想教育的內容籠統地講,在中國史教學中要著重突出愛國主義教育和民族自尊心及民族自豪感的培養;在世界史教學中主要是審美觀、世界觀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教育。相比之下,中國史的思想教育要好於世界史部分。形成這種情況的原因,與應試教育有直接的關係,歷史教師應引以為戒,在今後的教學活動中予以重視和進一步地落實。

歷史教學的反思3

我在中學從事歷史教學大綱13年,使用了三個版本的歷史教材,以往教材“繁,難,偏。舊。”,導致學生厭學歷史,加之歷史課與語文,數學課比較,處於從屬地位,是“小兒科”,學校,學生都不重視歷史學習,教師工作熱情低,歷史教師為完成教學任務考什麼,教什麼,一切以中考,高考的高分值為目標,教師照本宣科,課堂滿堂灌,教師45分鐘下來口乾舌燥,學生囫圇吞棗,興趣寡然,,死記硬背以應負考試,根本無法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在提高素質教育,強調教學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中心的今天,怎樣不負歷史重任,在新課程標準下上好歷史課,透過新課程培訓的學習,我認為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下功夫。

一、以學生為中心,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目的。

過去歷史教師是典型的學者,滿腹經綸,上課滔滔不絕,包得太多,講的過細,即使偶爾提問,學生也不過是照本宣科,假模假樣地充當”主體”,新課程教學強調要以學生為中心,學生觀是課程觀的重點。營造寬鬆。自由。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學習,自主探究,解決疑難的積極性,應該成為歷史教師的共識,”興趣”是推動學生自覺學習的強大內動力;教師要充當一名優秀的導演,指導課堂內的每一位演員——————學生進行精彩的表演,學生看的懂的儘量不講,教材裡能找到答案的儘量不囉嗦,要啟發學生髮現問題。自主探索。互相爭論。允許百家爭鳴。教師在這裡應滿面春風,使用以下語言:”你真棒”。”你考慮問題和有新意””你再深入想想”。教師多寬容。多肯定。學生的思想火花,每個學生都有巨大潛能,教師要獨具慧眼,發現每一個學生的潛能,鼓勵學生的創造思維,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望,使他們每一節歷史課都興趣盎然。

二、改變單一的教學方式,以培養學生健康的情操境界

以往的歷史教學,教師一張嘴。一支粉筆對付一本書,實際上歷史教學不但要給學生以豐富的歷史知識,發展學生的認識能力,而且要透過各種具體生動的教學形式,培養學生的高尚情操,播放一段與教學相關的音樂,繪製一幅形象的歷史插圖,擺上幾樣逼真的模擬文物,教師再利用歷史教學內容,創造情景,聲情並茂地講讀,可以極大地陶冶學生的情操。

我在<<原始的農耕生活>>時,掛出兩幅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草圖,擺上水稻和小米的實物,頓時課堂生動起來,讓學生感受歷史離我們如此近。 這哪是幾千年前的東西但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培植了出來,為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尊敬,自豪之情,由此而生,古老的歷史煥發了青春的活力。教師要鼓勵學生融入課堂扮演歷史人物,如講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時,我結合課文有關《論語》的學習內容。輔導學生將孔子慮心好學,誨人不倦的精神表演一下,穿上古裝衣模仿古人言,繪聲繪色地在課堂上表演一番,大膽的學生踴躍上臺課堂氣氛頓時踴躍起來,學生留下終身難忘的印象,更主要的是使學生透過對名人事蹟身體力行的表演,使其在道德理想審美等方面產生了積極而健康的態度,強化了進取,開拓,愛國愛民的美好情操。

三、設計新穎獨特的練習題,以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方向,

以往作為訓練和測評學生學習能力的歷史練習題形式單調;選擇。題空。問答機械呆板。限制了學生的創新思維;使學生感到索然無味。對歷史課的興趣大減;創新思維是指以新的方式解決。問題的一種思維活動開放性的歷史練習對於開發學生的創新潛能。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具有積極的導向作用。

在教學中,老師要積極開動腦筋,每課課設計一至兩道貼近教材,又有創意的練習題以配合課堂教學,例如:

1。描繪山頂洞人的一天生活

2。設計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住房,說明它們的科學處

3。結合諸子百家的思想,你對學校在學習紀律存在的問題向校長提建議

4。嘗試在動物骨頭上刻字,再現甲骨文風采`

開放性歷史練習題的創新;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歷史的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健康情操

歷史教學的反思4

教後記本課的教學內容所跨的時間長,涉及的歷史事件多,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的時候側重創設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

1、以活動貫穿課堂,引起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探究問題的興趣。

本課根據課文特點,設計了三個“小小故事會”,佈置學生根據之前所蒐集瞭解的和課文有關的小故事進行講述分享,增加感性認識。因為學生對三國時期及之後的這段歷史較感興趣,而且不少同學還透過電視等途徑瞭解過,所以提前佈置這項作業讓學生做好預習工作,不會很難,但為了使工作更順利地開展,課堂上的講故事還要和發展性評價體系掛鉤,對於積極參與活動的同學應該給予適當的肯定和鼓勵。另外本課還設計了“我主淝水”的活動,學生模擬親自統帥前秦軍隊,認真考慮怎樣去努力打贏這場仗以更好地理解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因素。由於是“親臨戰場”,而且要“改寫歷史”,任務艱鉅,能引起學生(特別是好動的男同學)的極大興趣,所以該情景的創設不但能製造良好的氛圍,還能很好地解決問題。而課堂中的小組討論則有利於學生之間的交流分享,可以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

2、運用史料教學,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

本堂課引用了《史記》和《宋書》中的兩則材料,以此為出發點,引導學生在閱讀與理解材料的基礎上,提出問題、分析並解決問題。這種教學方法豐富了教學內容,能夠使學生在歷史的情景中感受歷史,有助於學生對歷史的理解,培養他們“論從史出”的思維習慣。

3、注意歷史與現實的結合。

歷史教學要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歷史,關注當今的社會問題,貼近學生生活。本課的教學核心內容是江南經濟的發展,教師利用學生身處南方的現實從自身的生活出發關注當今學生的生活狀況,使學生對歷史的理解更透徹明晰。在課堂教學的最後,教師引導學生透過這堂課的學習為我們國家正在實施的西部大開發提些建議,並建議學生課後查閱資料瞭解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口南遷與“八姓入閩”的關係,這些問題都是課文內容的延伸,從而讓學生懂得學習歷史可以更好地為現實服務。

歷史教學的反思5

1、劃分小組,展開合作與竟爭。

自主學習的成果需要比較,出現的問題需要解決,沒有學習小組,就缺乏向前推進的平臺。前邊講的“給歷史人物製作名片、簡介,對歷史事件進行新聞報道,以目擊者身份講述事件,或對歷史場景進行模擬表演,雖然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學生個人的能力有限,必須發揮合作的作用,為此需要劃分學習小組。而小組之間的成果展示,能激發學生的對抗心理,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所以劃分學習小組是合理的、適時的。

在劃分學習小組時,應注意學生能力、性格及相互之間的關係等情況。

2、充分利用多媒體制作課件。

多媒體為我們提供了巨大的方便,應充分利用多媒體,把上課的目標、重點、需要投放的照片、漫畫、影片,需要表演的場景、需要探討的問題、練習、提示、供參考的答案等透過合理編排,形成一個完整導引的環節。

3、教師組織起呈轉合,設計好過渡語。

歷史教學的反思6

課例:在《世界近代現代史》下冊第二章第二節“20年代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這一課中,該課題涉及到含有英國、法國、義大利、美國、日本等國家的政治、經濟、外交政策。我是這樣設計的:先是將涉及到每個國家有關方面內容分配給各個小組的同學。讓學生帶著相關的問題去看書,並整理出來,成約有3——5分鐘左右的發言稿(各個小組的同學可以互相討論),要求各個小組的同學推選一名同學,作為“該國”的“新聞發言人”,準備到講臺上來進行“新聞釋出”。由於要舉行“新聞釋出”,所以,班上的每個同學的積極性都很高,許多同學都想躍躍欲試,爭當“新聞發言人”。這個過程約需要10分鐘的時間。

接著,就是第二個步驟,也是最重要的一環。每個“國家”的“新聞發言人”上到講臺,而下面的其他同學則都是“新聞記者”,當“新聞發言人”介紹“本國”20年代的政治、經濟、外交情況時,臺下的“新聞記者”則很認真的聽講,以便就“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提問。

第二個步驟首先大家推選出一個主持人。來主持當堂的“記者招待會”,主持人發表了簡單的發言後,就依此請“各國”派出的“發言人”到講臺上,就“該國”20年代政治、經濟、外交等方面的內容、特點,進行發言。發言完畢後,臺下的“各位記者”可就關心的問題提出問題,讓“發言人”回答,回答時力求簡短、精練、切題,5個發言人發言完畢,主持人做簡短的總結,第二步驟結束。這個過程需要25分鐘。

第三個步驟,是教師上臺,就“記者招待會”中“各國”代表的表現精心評述,並簡短地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教師打出幻燈片,以列表的形式載有以下的內容,如附後圖)。這個過程需要5分鐘。

透過這樣一來的做法,我認為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好處:

一、學生充分參與,積極性高

教學是由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所構成的特殊的認識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教學的領導者與組織者,其根據教育的目的和計劃,可以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掌握系統的科學知識,是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學生是教學的物件和接受教育的客體,同時又是學習和自我教育的主體。透過採納這種讓學生充分參與的場景教學法,使得學生都能參加到整個教學活動中,在這個過程中,大多數學生都能自覺地把自己置入“新聞發言人”的角色當中,即會考慮到,如果自己是“新聞發言人”,將面臨什麼樣的問題?怎樣去解決?怎樣去對付那些“刁難的記者”?同時以“記者招待會”的形式來組織教學,是一種比較新的課堂組織方式,學生一聽到要進行“記者招待會”,積極性特別高,把自己帶入一個有場景性、有角色的課堂教學中。這種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的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並使學生心理機能得到發展。在得到老師充分尊重、信任和理解的前提下,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比較容易激發出來,學生的自尊、自強、自立的信念容易樹立起來,學生的無限發展的潛力容易挖掘出來。

二、可以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引發學生思考。

言語是人們的交際手段,同時有又是人類思維的工具。言語和思維的關係是十分密切的。一方面,言語的意義就是思維的內容,言語所包含的語法結構,是人類思維邏輯規律的表現。因此,人無論是表達言語還是理解別人的言語都離不開思維活動;另一方面,言語是思維的物質外殼,思維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概括和間接反映,是藉助言語來實現的。思維的進行和最後結果都必須以言語作為載體,抽象思維更不用說。透過“場景教學法”,學生自覺地進入整個教學情景中,有了這樣一個特殊的環境,學生就可以充分擴充套件自己的思維,作為“新聞發言人”固然重要,但作為臺下的“記者”也不可忽視,臺下記者的提問的水平、質量,也可以反映出他的讀書質量、準備質量。當“記者”提問時,不僅臺上的“發言人”思考此類問題,臺下的其他“記者”也會思考這個問題。這樣,就可以使學生的思維有了較大的開闊性,創造性。

三、可以鍛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歷史教學中,可能有許多歷史教師不太注意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進行訓練,認為這是語文教師的事情。其實不然,我認為,歷史教學,也應該注重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歷史教學中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有各種方法,而場景教學法,則能使學生有了一種特殊的語言訓練環境,達到訓練語言的效果。語言是思維的外殼,要說就先得去想,在教學中,儘量讓學生去說,就能促進學生積極地、自覺地開動腦筋,思考問題,發展智力。同時,反饋資訊,使教師及時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發現問題,提高教學質量。也鍛鍊了學生的口才,提高了口頭表達能力。

四、能充分展示學生的風度。

風度不僅是指外在的、外表的東西,而是學生的整個氣質所在。在臺上,要求“新聞發言人”準確的表述、機智的回答、幽默的談吐,大有“大國外交家”的風範;同時,也要求在臺下的“老記們”有大報、大臺記者的機敏、靈活。由此來看,這種教學法可以培養學生的情操。也可以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

五、可以活躍課堂的氣氛。

創造良好的課堂教學狀態,使課堂有一個良好狀態,是每一個老師孜孜以求的。這種良好的課堂教學的外在特徵是:和諧、熱情、深刻、紮實。形成課堂良好的狀態。運用“場景教學法”,學生都很投入地進到整個課堂中,不僅能使學生積極地思考,而且能使學生感受到一種能當主持人、新聞發言人、新聞記者的自豪感,從而活躍了整個課堂的氛圍。每當發言人發言完畢,回答完畢,臺下都不由自主的報以熱烈的掌聲,當臺下的老記提出了問題,其他同學也會沉浸在思考中,如果提出的問題有水平有質量,課堂的氣氛則更加活躍。

歷史教學的反思7

本節課由上冊所學朝代更替引入,承上啟下,自然匯入,效果較好。隋朝大運河是本課的重點,但知識點較為零散,在講課中要注意結合地圖及時總結,讓學生在學中速記並強化訓練。反思本課如下:

本課主要內容:第一、隋朝的建立與統一;第二、隋朝的繁榮;第三、隋朝的大運河。“隋朝的建立與統一”為“隋朝的繁榮”奠定基礎,探究“隋朝的繁榮原因”可先列出隋文帝改革措施和繁榮局面,啟發學生找出聯絡,然後再聯絡“隋朝的建立與統一”。這一問題解決後隋煬帝開通大運河的原因就簡單了。

列出史實——隋煬帝下江南看瓊花和書中“北通涿郡之漁商,南運江都之轉輸,其為利也博哉!”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來評價大運河。

評價:隋朝大運河是古代世界最長大運河,促進了我國南北經濟交流,鞏固了國家統一的局面;開通大運河徵發了大量人力,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後被隋煬帝作為遊樂的通道。北通涿郡之漁商,南運江都之轉輸,其為利也博哉!的意思是什麼?往北可以通道河北經營漁業,往南可以通到揚州(古時揚州亦稱江都)經營運輸,他的利用價值是很廣的。

1.學生對歷史學科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初步掌握了學習歷史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學習的積極性較高,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既掌握了本課的主要知識點,課堂教學基本做到學生自主、交流,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體現,課堂達標率較高。

2.充分挖掘教材,拓展知識,加強了熱點、邊緣學科知識、前後知識的聯絡與滲透;注重知識的總結歸納和學生的情感教育。

3.注重學法的指導,教給學生學法;重視知識與能力的落實。三點歌謠北捉南魚落中心記憶效果明顯。

不足之處:

1,教學基本功尤其是語言表達能力和課堂調控能力需不斷錘鍊、加強。

2,課堂結構還需改進,應注重知識體系的構建與引導。

3,,學生的小組學習還需加強,尤其是自主學習的習慣和合作交流的具體分工尚需加強.

4,由於前期記憶所佔時間稍長使後期學生討論時間稍短,造成時間安排前松後緊還需以後上課合理安排好時間。

歷史教學的反思8

本課內容是讓學生回顧人類認識地球運動的歷史,教材主要呈現了托勒密和哥白尼的學說和觀點。“地心說”和“日心說”是人類探索天體運動的兩個重要學說,特別是“地心說”由於有著宗教勢力的支撐,一直被人視為真理,可以說在哥白尼提出這樣的“日心說”觀點以前,“地心說”的觀點早已深入人心。即使有人有疑義,也沒有充分的、直接的證據,更多人只是畏懼宗教勢力,不敢表達正確的言論。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理解他們的主要觀點和證據,以及建立觀點和證據之間的聯絡,學會科學研究的方法,養成科學研究的態度,更要學習哥白尼研究天體執行的持之以恆的精神和堅持真理的氣概。

從學生層面來說,托勒密和哥白尼觀點其實是不容易馬上能理解的,即使有些學生在字面上能看懂。因此,讓學生尋找科學家的證據,建立觀點和證據之間的聯絡顯得尤為重要,並且教師要幫助學生解釋這些證據的意思。在理解證據的基礎上,學生的思維才可能到達一定高度,才能反過來思考科學家這些證據是否就能夠說明他的觀點,同時我還引導學生建立直接證據和間接(證明)證據的觀念和科學家利用思辨性語言來合理推測結論的研究方法。

說到底證明一個學術觀點,科學研究中可以利用觀察到的直接現象,要麼是實驗中獲得的有效資料。一般情況下,只有無法直接觀察到現象或缺少有效資料的情況下,才可能應用思辨的方式進行說明,文科特別是哲學研究常常如此。而在托勒密和哥白尼的證據中除了利用直接事實來說明外,都用到了思辨的方法。

雖然我以為現在給學生將到思辨,他們不一定能掌握或應用,至少在他們心中對於科學研究的方法應該有了更高層次的理解。學生透過解釋證據、建立觀點和證據之間的聯絡,比較兩位科學家之間的不同和相同,比較這些觀點和前面的假使模型的聯絡,他們對於地球晝夜交替現象的理解將更加深刻,並能夠根據已有觀點選擇前面正確的猜測。同時對於哥白尼的研究態度和堅持精神產生一些觸動,為今後走向科學研究道理奠定心理上和精神上的點點基礎。

歷史教學的反思9

勤奮出成績是學習上的一條不變真理。

真正的高效率教育只能是“因材施教”。

在新課改背景下,我們應該反對“以知識為中心”和沒有交流、沒有互動的“滿堂灌”,但不是反對所有形式的“講”。講與不講,不是一成不變的,問題是教師怎麼“講”,什麼時候“講”。

來自教學一線的真正的專家認為:課堂教學需要“講”,也需要“不講”,教師課堂的主導地位不能盲目削弱。一堂課的好和壞,不能單用“講”與“不講”來評價,而應看“五度”,即情境誘人度、活動刺激度、自主參與度、訓練紮實度、建構生成度;老師是否“五有”,即有心、有情、有法、有度、有力;學生是否“三動”,即手動、口動、腦動。一名優秀的教師,不單單是讓學生擁有知識,更重要的是透過“講”喚醒學生沉睡的潛能的時空,讓學生擁有智慧。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差異、內容的難易和課堂的變化,適時調整講與不講的比例,把講與不講巧妙和諧地統一起來。

老師絕對不能放棄自己適時的“講”:在學生學習遇到困難時,學生不能解決的問題時,學生質疑問難時,在提問而學生不能答、指點而學生不開竅時,學生經過討論卻不得要領時,為了讓學生對某一問題有深入的認識時,為了幫助學生突破某一思維障礙時,突破能開啟學生心智、體現教學要求的知識重難點時……這些地方老師若不講,絕對是誤人子弟。

新課改並不是不要教師的“講”,而是對教師的“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講在重點的關鍵處,講在知識的概括處,講在思維的提升處。所以,課堂上教師不是要講得“少”,而是要講得“精”,講得“好”,講得“有序”,不是就題講題,而是要由題生髮地講,由個別到一般地講,進而指導學生如何應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一堂沒有教師精要講授和適時點撥的課一定缺少深度,既要尊重學生,也要發揮教師的指導、點撥、調控作用,對學生理解不到、領會不深和理解錯的地方,要訂正甚至作必要的講解,不能視而不見,放任自流。

總之,教師應該透過自己的“講”,讓學生在有溫度、廣度和深度的課堂的浸染中日漸茁壯,讓學生在一塊石頭裡看到風景,在一粒沙子裡發現靈魂,但也要透過自己的“不講”,給學生增加更多的自主思考、實踐和體驗的機會,讓學生在廣闊的精神空間中自由馳騁,在思想的恣肆狂濤中體驗生命頓悟的喜悅。

歷史教學的反思10

我們學校自從課改以來,老師們為了打造高效課堂,一直在不斷實踐著,也就是課堂上解放學生,讓學生充分的張揚其個性。其間,有些老師也提到學生的積極性比以前提高了,可是總感覺整體上還是不夠,尤其在最近聽課與自己的上課中感觸更深。

課上絕大多數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與展示的過程中能積極的參與進來,並且能提出問題,也能對其他同學的展示進行點評。但是有些同學還是積極性不高,我們認真審視一下有些學生為什麼缺乏興趣,往往會從我們教師身上找到原因。教師知識面狹窄,課堂上學生的求知慾得不到滿足,使學生喪失興趣;教師忽視課堂激勵評價的作用,不能為學生創造參與教學的條件,學生難以體驗到成功的愉悅,從而喪失積極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把現實生活引入課堂,使學生對教學內容缺乏興趣等,所以,我們在備課時不僅要備教材,而且要充分的備學生。

有人說過:“一個人如果失去了金錢,他只是失去了一點點;如果失去了毅力,他就失去了很多;如果失去了興趣,那麼他就失去了未來整個人生。”因此,我們要想上好一節課,就必須要探究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方法,促進學生興趣的提高,從而實現教學過程的高效。

歷史教學的反思11

新的課程改革提出:數學不僅教給學生數學基礎知識,還應該讓學生體會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絡,瞭解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因此,在教學中,應結合教學內容恰當的介紹其相關的背景文化,或向學生介紹一些數學歷史事件和人物,反映數學在人類社會進步、人類文明發展中的作用。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受到數學文化的薰陶,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比如:在教學《圓周率的歷史》時,我首先佈置課前作業,讓學生上網收集、整理有關圓周率的歷史發展的資料。老師也透過上網收集和查閱書籍進行準備,並製成多媒體課件。課上,一個孩子介紹著收集的資料,其他孩子都神情專注的看著他,認真的聽著,不時的被數學家們的智慧所折服。當有學生介紹到祖沖之研究圓周率的成就在世界上領先了約1000年時,學生無不感嘆。

總之,在新課程理念下,恰當的利用資訊科技豐富數學課堂,是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的良好途徑。讓我們的數學課堂更顯活力!

歷史教學的反思12

踏上工作崗位多年多以來,我一直擔任初中歷史的教學工作,對當前初中歷史教學現狀有一定的瞭解,對自己的教學工作也有得有失。

長期以來,我國的基礎教育一直是為“應試”服務的,始終以考試為目標。在考試指揮棒的指揮之下,歷史這門學科長期成為單純的複述性的學科,強調記憶性成為歷史教學的'一大特點,教學中較少有學生的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維過程。具體而言,從教學方法來看,還比較單一,陳舊,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的不夠突出,很多歷史教師仍是傳統的單一型,即以講解法與講述法結合為主,學生的調動很不夠,很大程度上是教師的“一言堂”,實際上這些都是應試教育留下的病根。從教學結構來看,現在很多歷史教師大多以歷史知識經驗傳授型的教學結構為主。這就使得學生很難形成具有主體意識的社會科學理念、人文精神,這一點與我們現在所倡導的素質教育的理念是完全相悖的。從教學內容上來看,歷史課的內容是講述人類歷史。人類活動總是在一定的時間和一定的地方進行的,由一定的人物“扮演”一定的事件。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就成為歷史課內容的四要素,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往往太偏重於四要素的傳授,而容易忽略蒐集與處理資訊、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從思想教育方面來看,教師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歷史唯物主義教育時,只是給出一個或幾個結論,說這一事件是愛國的,那一個人物是英雄,學生茫茫然,似懂非懂,明顯思想教育在歷史課堂上是落實的很不夠。而以上這些問題在我的歷史教學過程中也經常出現。

面對現今歷史教學現狀,很明顯呈現出許多不能適應社會發展要求、不利於學生全面發展的問題。隨著形勢的發展,普通初中歷史課程改革勢在必行。普通初中歷史課程必須全面實現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現代公民的人文素養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為此,國家教育部頒佈了《普通初中歷史課程標準》,其中明確規定:普通初中歷史課程,是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闡釋人類歷史發展程序和規律,進一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歷史意識、文化素質和人文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一門基礎課程。透過初中歷史課程的學習,能使學生了解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脈絡,總結歷史經驗教訓,繼承優秀的文化遺產,弘揚民族精神;學會用馬克思主義科學的歷史觀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學習從歷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進而關注中華民族以及全人類的歷史命運。透過初中歷史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促進個性的健康發展。

然而在現實的教學工作中完全達到《普通初中歷史課程標準》的要求,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那就從我們每一個基層歷史教師做起,共同奮鬥,共同努力吧!

歷史教學的反思13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就這堂課而言,我對教學進行了認真的反思,總結有以下幾點。

一、課前作了充分的準備,順利完成了教學目標

二、對教學過程的反思:注重教學過程的邏輯性。

為好的實現教學目標,歷史教學過程要注重教學環節的邏輯性,即從一個知識點到另一個知識點之間的過渡要自然,讓學生把握各個歷史事件內在的邏輯關係,掌握歷史發展的脈絡。整課設計銜接緊湊,環環相扣。比如:對“在希望的田野上——農村改革”這部分內容的處理,授課時一共設計了五個問題:

(1)改革之前農村什麼狀況?

(2)怎麼走出困境?

(3)那麼,中國大地上哪個地區的農村最先用行動開始了農村這種改革的突破呢?

(4)那麼實行這種包產到戶的生產組織形式後,農村生產關係有沒有什麼變化呢?

(5)農村實行改革後農民生活有沒有變化和改善?

三、對教學媒體應用的反思:

注重歷史課堂的活躍性,充分運用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多樣的教學方法。在這節課中,運用了影片《安徽鳳陽小崗村》)、(歌曲《春天的故事》)等多媒體教學軟體和大量的教學圖片,使學生從視覺直觀形象的感知了具體的歷史情節,包括一些書本沒有的,未曾接觸的歷史趣聞,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內涵,提高了學生對歷史課的興趣和熱情。實踐證明:歷史課和多學科整合,特別是歷史課與資訊科技融合運用,效果比較理想。

四、教學中的遺憾:

課堂的節奏顯得過快、教師語速較快,給人造成了授課教師始終擔心不能完成教學內容的感覺。其實這與長期以來對教學的認識有關,從剛走上教學崗位,我就形成了這樣一個認識:一堂好的歷史課有兩個基本特徵:首先:應該有豐富的資訊;其次:應該有大量的證據,教學中所形成的結論應該有充足的證據,論從史出、證由史來。但這就會造成課堂內容過多、時間顯得過緊的感覺。這也給我提出一個新的挑戰,今後在保證這些基本特徵的情況下,大膽地取捨,去粗存精、準確地選擇出最舉代表性、最具說服力的例證。

總之,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是新課標的重要目的之一。因此在今後的教學中,一定要進一步領會新課標的精神,更加深入的瞭解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的特徵,已有的知識結構,設計貼近學生的學習任務,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促使學生更大的發展,這是一個漫長的學習實踐過程,我將一如既往,爭取和學生共同進步。

歷史教學的反思14

新課程標準及教材實施後,新舊課程有很大差別。舊課程功能過於注重知識傳授,單純追求學生認知的發展,而新課程強調的是培養學生基本技能,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的主體性,重視個性的發展。課程改革勢在必行,面對新教材,我們應該怎樣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呢?下面分享一篇教學反思:

一、教師引導學生自學

現代歷史學習方式的運作以學習者的主動參與為先決條件。不是要我學,而是我要學。學習歷史不再是負擔而是享受。課堂學習已不能滿足學習的需要,課外自主安排學習。視歷史老師為良師益友,產生了主動與之對話的強烈願望。教師應放手讓學生自我思考、自由探究,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創新立異,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和尊嚴,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給予適當講解和點撥,適時解疑釋疑。

例如,在學習世界近代最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的時候,我要學生自己瞭解:貝多芬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讓學生找到貝多芬身上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課堂氣氛活躍,學習興趣濃厚。學

二、討論相互交流

教師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指導者,靈活的組織方式會給教學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當學生對一個問題認識模糊時,當闡明一個問題需多角度、多層次進行時,把問題交給學生,讓他們自由討論,各抒已見,共同交流,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結論。

例如:學習七年級上冊第14課《匈奴的興起及與漢朝的和戰》的設計中就運用了“問題探究性”教學策略。

①漢武帝以前和漢武帝時期,西漢對匈奴的政策有什麼不同?發生這種變化的原因是什麼?

②漢初和親與漢元帝時期的和親效果有何不同,原因何在?

③如何評價王昭君與呼韓邪單于和親的歷史作用?如果你是王昭君,面對匈奴首領呼韓邪單于的和親請求,你是否會做出同樣的選擇?如果你是漢元帝呢?

學生透過激烈討論,暢所欲言,深入探討,彼此交流,課堂氣氛活躍,學習興趣濃厚,鍛鍊了學生雄辯的口才,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也發展了學生的個性。

三、分組活動彼此合作

課堂是學堂,學生要學會學知識,還要學會做人,學會生存,學會合作。當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出來後,合作學習更成為一種需要,透過課堂內互動,讓不同思維在合作中碰撞,讓他們發現問題,激勵他們去探索,去創新。

例如,述說第一次工業革命在人類程序中的影響。

把全班分成小組,每組任務明確,讓學生自己查閱資料,收集資訊,最後每個小組把各自的經歷、報告向全班介紹交流。因每個人會有各自體會,這許多體會的匯合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在這裡,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教師關注學生的自主學習、獨立思考,既重視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學習過程,又重視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交流分享,讓學生既掌握了知識,又發展了能力。當然,不能把自主學習等同於放任自流的自學,為保證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有效進行,教師要建立積極的、寬鬆的課堂環境,給學生更多的學習自主權,把更多的課堂時間和空間留給學生。同時,由於學生的發展極不平衡,教師在合作學習中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差異,相互學習。自主合作的課堂教學流程:“個人獨立探索———小組研討———集體交流——師生總結———質量控制———小組獎勵”。

四、生自己動手動腦實踐

課堂教學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學習,自己探究的過程。課堂教學應以學生自主學習為核心,以學生學會學習,主動發展為方向。在課堂上應充分解放學生的眼、口、手、腦,給學生提供動手動腦實踐的空間。古人說“紙上得來終覺淺,要知此事須躬行。”空洞抽象的講解,使人感到枯燥、乏味,而一次成功地實踐活動將使人終生難忘。

在古代世界歷史教材中,講述古埃及象形文字和兩河流域楔形文字有什麼區別?此問題若按書本講解讓學生死記硬背,難理解難掌握。我們不妨讓學生先分別動手書寫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再比較二者異同。這樣,課堂上學生自然會細心觀察,用心雕塑,興趣盎然,記憶深刻,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體性也得到體現。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學生的學習方式是一個從教會(接受)、學會(理解)到會學(舉一反三)的過程。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參與、體驗、感受,透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體驗學習、探究性學習、研究性學習等,使學習過程成為培養興趣、提高能力、展示個性、積累知識的活動過程。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學會關心,並從探究中總結出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教師課堂上是幫助學生解決疑難。教師應該信任學生,解放學生,調動學生,促進學生。讓他們自主學習,自己探索,自己創新。

歷史教學的反思15

為了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在教學中我以學生的共同參與作為教學方法選擇的目標。因為在教學過程中,越注重學生的實踐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越豐富多彩,就越能促進學生認識能力的發展。在新課改的實踐中,我嘗試著教學活動形式的改變,在課堂上我不再以單純傳統的講解為主,而是力求發動儘可能多的學生參與教學過程,例如閱讀和討論兩種方法在講課中頻繁的運用。

讓學生閱讀教材,是調動學生自主活動的一項重要措施,它改變了教師單方面灌輸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了一種能動地完善知識結構,獲得自身體驗的可能,但在操作過程中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有時在讓學生閱讀教材前,先提出幾個問題;有時在學生閱讀完畢後提出問題;在這些問題的逆向影響下,學生的注意被控制在老師提問所涉及的全部資訊上,他們在已學過和剛閱讀過的內容中進行檢索並進行積極的分析、比較等思維活動,逐步得出正確結論。在閱讀教學中,單純閱讀,不提出問題的方法應該摒棄,因為它不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學生仍處於被動狀態之中。問題的設定能使學生產生懸念、質疑等積極的心理活動,保持他們學習發展的可能,所以應予提倡。而問題的選擇,則受知識水平分類的制約,對於不同層次的知識,老師在指導閱讀時應充分考慮。運用這一策略可以發揮學生認識的最大可能性,培養他們的探索和創造精神,對學生思維的廣度、深度、獨立性、敏捷性和邏輯性等各項品質的訓練效果都很明顯。

組織討論,也是我目前上課比較常用的一種方法。目的是讓學生透過討論,明辨是非,求得對某一問題的正確認識,同時提高思維能力。但要避免討論的問題過於淺顯,或討論的問題多而瑣碎,表面上熱熱鬧鬧,但都難以達到應有的思維深度。

為了訓練學生的開放性思維,在討論課中我還組織了一兩次小辨論。每次辯論前,設計出一個學生感興趣的題目,把學生分成正方和反方兩大組,要求每個人都按題意寫成小論文或辯論稿並交給教師看。看完,作批示後,把稿子發回給學生,進行分組討論,互相補充完善本方觀點。正方和反方各推舉4名代表,在班上進行辯論。其程式是:各自陳述意見→自由爭論→歸納總結。最後由教師進行裁判並具體分析雙方的辯論得失。例如:在高中歷史必修1的教學中,可組織課堂辯論題目:“東方文明與西方文明之比較”,正方的觀點是“西方文明不如東方文明”,反方的觀點是“東方文明不如西方文明”。這種辯論具有競爭機制,適合學生的特點,他們為了駁倒對方,會翻閱了很多書,從中他們不僅掌握了基礎知識,而且能力得到鍛鍊,眼界大為開闊。

另外在高中歷史必修1的探究課教學中,我則採取“分組活動”的教學形式。“分組活動”是合作式學習和歷史課堂探究式學習相結合產生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在探究知識、培養能力上兩者兼顧。課堂上學生不用改變班級座位,就可以組成小組。學生先自學,而後爭先恐後地發言,講課文知識,講補充材料,教師引導著學生講,看似很“亂”,但傳統的觀念被拋棄,整個課堂氣氛和諧,變過去的學生被動學習為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學生依據教材、主動蒐集資料等等,這種探究性學習過程,營造了一個興趣盎然的良好環境,激發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老師只是在學生自學、自講的基礎上,適時適度地點撥,真正體現了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

“分組活動”方式講究的是“先學後導”。課堂教學從學生自學開始,然後由教師因勢利導、設定問題,學生則在資訊加工、討論取捨、歸納整理等過程中獲得新知,增強能力,完成情感體驗和品德昇華。在這種探究中,先形成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的多向交流,接著教師在雙基落實和反饋的過程中加以點撥、指導和適時的評價、鼓勵,組織學生鞏固所瞭解、掌握的新知,並能運用新知解決一些問題。

探究課的“分組活動”教學調動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有效地提高了各類學生的學習效益、學習質量,開拓了學生自主學習、自由想象和動手實踐的空間,充分地挖掘了學生學習的潛能,使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了學生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能力,而這一切正是課程改革所要求達到的目標。

在課程改革中嘗試進行高中歷史教學方式的改變,對學生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剛開始時課堂上可能花時間較多,因此不能操之過急,應循序漸進,逐步提高;而對教師則提出了把握教學過程的全域性、知識廣博、應變能力強等很高的要求,是對教師素質的一種考驗和挑戰。由此可見,教師首先要改變舊的教育觀念,真正確立起與新課程相適應的體現素質教育精神的教育觀念,這樣才能進行課程改革。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從易到難,大膽嘗試,不斷反思,我們的教學一定能有更高質更高效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