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育筆記14篇
大班教育筆記1
大班的孩子都長高了,長壯了,做事能力強了,速度快了,孩子嗓門也大起來,跑動的速度也快了,班級裡總是熙熙攘攘的。上課前,我總是獅子半大吼一聲,他們才靜下來。長期下去也不是辦法,該如何是好呢?我陷入了思考……平時也有教師說我不夠兇,可是我覺得除了兇還是應該用別的方法來吸引幼兒,來滿足他們的求知慾望或運動慾望。一味地兇,什麼都不能,什麼都不許,就安靜地坐那兒,象木頭一樣,我認為從幼兒身心方面來考慮都是不合適的。於是我就會允許幼兒在活動中小聲地交流,或小範圍地活動。如音樂活動中自己找地方和同伴結伴跳舞做動作等。可是有時候,我的好心並沒有得到好報。有個別幼兒會自由地穿梭,或故意搗亂,推擠邊上小朋友,引起告狀。於是,接下來,我把跳舞的事情先放一邊,把他們先訓一通。接下來孩子們安靜多了,可是我和他們的心情已經沒有了剛才的輕鬆和愉悅,活動只好草草收場。
面對這種情況我應該怎麼辦?從同事那兒找到了一些方法:
1、加強培養幼兒的常規:讓幼兒明白上課要安靜的聽老師,課餘是孩子的時間可以自由玩.上課時間不能長,整頓好紀律,馬上講課。你的課要提前做好準備。要生動,擬人化,要把孩子吸引住。在講的過程中,要動用全身器官,聲音、表情,動作都要吸引孩子。還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稍微有孩子要亂了,你要用手勢去制止,不要用聲音。不要因為一個小朋友不注意,而分散了大多數小朋友的注意力。
2、讓幼兒有事情可做:孩子們都是一樣的,愛玩愛鬧。常規固然很重要,但是孩子們吵的原因是他們沒事情可做啊,你應該讓幼兒有可以做的或者是想的,這樣他們才不會去鬧啊,方法很多。首先要了解孩子,瞭解他們的特性,你就會發現很多。根據大班孩子的年齡特點,給孩子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安排好他們的學習、遊戲時間,孩子會配合老師的,常規自然就會好起來。
3、及時分析原因:大班幼兒有自己的思維和想法,對孩子的吵鬧現象,我們應該及時分析原因。如今天的活動內容是否合適,活動準備是否恰當,對幼兒的指導是否清晰等等。有時候往往是一個小的細節,影響了整個活動。有時當孩子做錯事了,如果是小事,我通常不先說什麼,而是先沒有表情的望著他,他就會改正自己的行為。若是打人、瘋鬧,我也會先看他幾秒鐘,然後再問他在幹什麼,發生了什麼事,你覺得這件事做的對嗎?他說不出,就先問旁邊的孩子,再讓他自己說。孩子大了,都懂事了,可以讓他們自己判斷對錯,學習自己管自己。
4、選派一些小隊長和值日生:大班的孩子喜歡幫助老師做事情,所以請一些能力較強的幼兒當我們的小手、小腳、小耳朵,來約束某個別幼兒的自由散漫,也是有一定效果的。另外,有時候也可以對個別幼兒實施換位思考。如,某幼兒比較吵鬧,就安排他來管大家,跟他交代清楚要求,讓他體會一下,大家一起吵鬧所帶來的無序和危害。提醒他自己自我約束,一起改善班級常規。
5、在孩子們的心裡建立起威望:讓孩子真心喜歡你,其實也不難。如注意自己說話的技巧:對全體孩子們說的,要聲音洪亮,節奏放慢些,眼睛要不時的掃向每一個孩子,根據語氣和說話的內容或微笑或皺眉。注意在提要求時,表揚某個孩子。(例如,“請小朋友們把椅子搬到教室裡去。___真能幹,搬了兩把椅子!___很能幹,椅子擺的好整齊!對,___排隊走真整齊”在幼兒搬時,看著他們微笑。
寫了很多,看看好象都有用,可是在實際中可能又都成了紙上談兵。不管怎樣,個人認為堅持大方向,針對個別,給予修改和調整,在整齊劃一和個別對待的相輔相成中,相信我們的孩子會越來越懂事,班級常規也會逐漸改觀。
大班教育筆記2
吃過午飯,我組織孩子們進行飯後散步活動,我和孩子們一起來到樓上走廊上,孩子們一邊散步,一邊欣賞著走廊上哥哥姐姐的畫,就在這時果果小朋友跑過來大聲告訴我:“於老師,於老師,笑笑她跑了……”可沒等他說完,笑笑便大聲哭了起來,我當時什麼也沒說,只是用關愛的目光看著她,然後輕輕走過去,單腿跪下,伸開雙臂,作出要擁抱她的動作,正哭的傷心的她,見我伸開雙臂,馬上撲到我懷裡,雙手緊緊抱住我的脖子,頭依靠在我的肩上,像是在外面受了欺負,回到母親身邊似的,而我也像是真的成了她的媽媽,輕輕的拍著她的背,不一會,她不哭了,輕輕地、委屈的告訴我:“老師,我沒有跑,我真的沒有跑……”哦!原來是孩子們冤枉了她啊!
事情過後,細細回味整個過程,讓我更深的體會到,很多時候,老師在與孩子的交流不要只相信語言的力量,同樣也不需要對一些小事追根究底,只需要立馬處理眼前的事情就可以了,當孩子因某些事情受到了委屈時,一個愛的擁抱更是甚過千言萬語,對於孩子來說,此時此刻最重要的是得到老師和大家的理解,同情和撫慰。
在和孩子們相處的日子裡,讓我深刻感受到愛的美麗和偉大,一個深情的擁抱,更是對孩子愛的體現,只有用愛的方式去教育孩子,理解孩子,孩子才能敞開心扉的去接受你、接受你的教育。
在我們的工作中,愛更應是無處不在的,記得上學期剛開學那會,孩子們剛剛離開親人的懷抱,來到這麼個陌生的環境,他們缺乏安全感,缺乏親切感,更是缺少愛的港灣,有的哭鬧著尋找爸爸媽媽,有的躲在牆角,默默的獨自等待,盼著爸爸媽媽的到來,有的拉著我的小手,一遍又一遍的懇求著讓我打電話給他媽媽,面對孩子們的這種種情緒,我只能一次又一次輕輕的將他們擁抱在懷中,剛開始他們在我的懷裡是掙扎的、不安的,可我並沒有因此而讓他們離開我的懷抱,漸漸的他們會靠在我的肩上輕輕的哭泣,此時,我輕輕的拍著他們的背,親切的告訴他們:“寶貝乖,媽媽會來接的,老師會陪你的。”孩子們在我的懷抱中也深深的體會到了老師對他們的愛,漸漸的他們敞開了自己的心扉,接受了老師,接受了幼兒園,在我們的懷抱中健康快樂的成長著。
美麗的夕陽是短暫的,但它卻把最美的一刻獻給的人們,幼兒教師的事業是平凡而不起眼的,但我們卻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孩子,每天我們總是會用愛的擁抱來迎接每一個孩子,讓孩子在我們愛的教育中快樂成長。
大班教育筆記3
在活動室給孩子們排座位時,教師往往根據“高矮相宜、男女搭配”以及“活潑好動的與比較文靜的穿插起來”的原則,將孩子的座位固定下來。經過實踐我認為在座位相對固定的前提下,將座位適當調整有好處,它能促進孩子們之間的交流,使之共同進步,共同提高。
我班的趙修俊小朋友很喜歡畫畫,每天一入園就開始塗塗畫畫。漸漸地他周圍的幾個小朋友也受他的影響,愛上了畫畫。幾個星期後,他們在繪畫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於是,我有意識的將修俊小朋友的座位作了調整,讓平時不喜歡畫畫的三個小朋友跟他坐在一起。一段時間後,這三個小朋友對繪畫產生了興趣。再如我班的王雨小朋友普通話講的很標準,平時也喜歡講故事,我就有意識的讓她跟幾個不善於言談,不喜歡錶現的孩子坐在一起,受她的影響,幾個孩子的普通話進步很快,漸漸地也開始表現自己了。
後來,我就經常用調整座位的方法,讓能力強的孩子去感染和帶動能了弱的孩子。這樣既使能力弱的孩子得到了發展,又使能力強的孩子獲得了鍛鍊和交往的機會。
大班教育筆記4
紙,對於大班的孩子們來說並不陌生,他們常常用紙來做手工,繪畫等等,在孩子們的印象中紙是很容易撕破的。而生活中到處隱含著科學,紙製的包裝袋、包裝袋上的小缺口、紙盒子、紙箱子等等都有教育價值。
根據《綱要》精神,科學教育的目標強調孩子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發展孩子們實際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次我設計了科學活動《紙的力量》,本節課目的是讓孩子初步感知紙的承受力,透過動手操作、探索、感知紙的力量;在探索紙的承重過程中發展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瞭解紙的承受力在生活中的簡單應用。在第一個環節,請孩子分別撕三種不同的紙,感受紙撕的不同力。孩子們對紙的承受力有了初步的感知。“知識是在孩子們的探究之後,在孩子們的討論中形成的。”於是,我在第二個
環節設計了科學小實驗《稱稱礦泉水瓶的籃子》的實驗,操作前,我出示操作材料和操作三種紙,讓孩子們先猜想三種紙哪種紙能提起裝礦泉水瓶的籃子呢,先猜想,然後把猜想的記錄下來,接下來用三種紙分別去親自動手試提水筐體驗結果並記錄在紙上。在探索操作時,我發現孩子們拿起紙就稱水筐,個別忘了及時填寫記錄的這個環節。我不時地提醒,孩子們大多數幼兒忙於實驗心想到底什麼紙能提起裝滿水瓶子的筐子呢?操作結果後,他們發現硬硬的牛皮紙能提起來的結果,對整個操作實驗興趣十足。當我問孩子透過這個實驗發現了什麼,孩子回答說:“牛皮紙的力量可真大”。我對孩子的話進行了小結,提升了他們原有的經驗。接下來的環節是讓幼兒想辦法怎樣用最少的報紙提起籃子,幼兒透過嘗試體驗到了增加報紙的張數可以提起來,透過嘗試,孩子們知道了怎樣增加紙的承重力量。然後留給幼兒的延伸活動嘗試宣紙可以嗎?活動來源於生活,又迴歸到生活中。我的最後環節就是延伸,小結生活中有許多的地方利用了紙的力量。科學活動無論過程還是結果,都具有開放性,教學過程更應該是一個開放的教學空間。在這次活動中,我始終努力創設一個開放的教學間。讓孩子觀察最普通的三種紙探索實踐驗證結果感覺到,拋給孩子一個似乎不可能的現象——用不同種紙來稱裝滿六瓶礦泉水的筐子,在每個環節後,我請孩子們猜想和表達自己的發現。由於有親身的經歷和體驗,孩子們樂於表達和交流;透過觀點的相互碰撞,構建科學知識與經驗,形成準確的表達方式。但操作中我發現,有的幼兒對於記錄不夠仔細,急著去操作。可能是我提操作要求時還不夠仔細,也可能是孩子在平時的科學活動中不常用記錄表的緣故。今後在學習中會讓幼兒嘗試做記錄,嘗試把自己的發現結果記錄下來,發展幼兒自主學習的能力。
大班教育筆記5
幼兒園大班孩子活潑、好動,對任何事都充滿了好奇心,什麼都想去看一看,摸一摸。然而,他們卻缺乏著生活經驗和自我保護的能力,因此幼兒常常不能清楚地預見自己行為的後果,往往會誘發危險因素,對突發事件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當處於危險之中時,也缺乏保護自己的能力。《新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顯然作為幼教工作者我們不僅要保護好幼兒的生命安全,更重要的是要對幼兒進行初步的安全指導、教育,以提高幼兒自我保護的防範能力,幫助幼兒樹立一定的安全意識。
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與自我保護教育是緊密結合、相輔相成的。的學前教育專家陳鶴琴先生曾講過:"習慣養得好,終身受其益。"
首先良好的生活行為的養成,能使幼兒躲避傷害。例如,正確有序的穿衣服能保護身體,鞋帶系得牢固可避免跌倒摔傷,熱湯熱水吹一吹再喝能避免燙傷,吃魚把魚刺挑乾淨能免受咽刺之痛,吃飯不嘻笑打鬧可避免氣管進異物。走、跑時靠右行,可以避免與同伴的碰撞。仔細地觀察幼兒一日生活中的小細節,教育他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樣,孩子在自己的勞動實踐中建立起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起到促進自我保護的能力和作用。只有創設良好的生活環境,才能培養幼兒安全自我保護意識。
其次,遵守遊戲規則,形成自護習慣。幼兒的自我中心特點極為突出,玩得高興時,常常忘記了要遵守規則和秩序,往往一擁而上,你推我擠,極易造成身體傷害。因而,在遊戲活動中,注意培養幼兒按秩序遊戲,遵守遊戲規則,也是使幼兒獲得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的重要途徑。透過多種的教學方法,如講故事、遊戲模擬等,讓幼兒判斷是非,知道遵守規則、互相謙讓的重要性;又如,設定問題的方法。幼兒特別喜歡手拉手走樓梯,有時甚至三個人一起拉手走,這是比較危險的,一旦有人摔倒,其他人也易摔倒,並由於小手相拉,摔倒的人失去了本能的手扶地等自護動作,而容易導致頭部受傷。根據這種情況,我們創編了"上樓梯"的兒歌,以此提高幼兒思考的能力,從而使幼兒學會積極的防禦。
同時透過各種活動,加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的能力。為了更好深入安全教育,強化幼兒自我保護意識,我們根據幼兒園課題設立了一些主題活動,其中"玩的安全"包括《使用剪刀》活動,透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把生活中一些安全小常識編成一些生動有趣的小故事和一些易懂的兒歌,在教學中運用形象的語言,童趣的情景和活動的教具來幫助幼兒瞭解保護身體的重要性。為了教育幼兒"不玩尖利的東西",我們在晚間活動時設計了"手指劃破了"這一活動,教育幼兒使用剪刀時不能將剪刀對著自己和別人、取放剪刀時應握著小心輕放。透過觀看圖片,讓幼兒討論"手受傷了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不方便?手受傷後該怎麼辦?"然後讓幼兒實踐操作,逐步掌握技能,就學會了正確使用剪刀、遊戲棒等尖利物的方法。避免了不必要的傷害,增強了自我保護意識。
經過安全自我保護教育,我們發現在活動中成人的提醒在逐漸減少,孩子之間的提醒在增加,幼兒學會了積極地防禦。同時,培養幼兒自我行為規範和自我保護意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們持之以恆,真正使幼兒形成自律,從而獲得身心的和諧發展。
大班教育筆記6
今天,涵夢一來到幼兒園,就吸引了張辰怡等好幾個小朋友的注意力,咦!涵夢臉上的是什麼?她的臉怎麼這樣了,於是在晨間談話時就組織幼兒來討論。
此時,我提出了第一個問題,涵夢臉上的是什麼?幼兒紛紛展開了猜測,有的說是撞的,有的說是在長東西,也有幾個孩子知道這是被蚊子咬的。就在孩子們猜測的時候,阿姨就在旁邊的桌子上趕下來了一隻蒼蠅,張陽光大叫起來,老師快看一隻蚊子,他的這一說法立刻得到了其他幼兒的,那不是蚊子,是蒼蠅,到底是什麼呢?我和孩子們一起開始討論了蒼蠅、蚊子,並比較了蒼蠅和蚊子的不同,它們都是昆蟲,都有三對足,兩對翅,而它們都是大壞蛋,蚊子喜歡咬我們,蒼蠅喜歡在好吃的食物上飛來飛去,此時我又提出第二個問題,那要怎麼才能殺死蚊子和蒼蠅?孩子們進行了大膽的想象和猜測,我把孩子們的猜測在黑板上記錄下來,他們一共想了十幾種方法,有用蚊香、用槍打、用石頭扔、用金箍棒、用滅害靈、用劍、用蒼蠅拍等等。在放學時,我又給每個幼兒發了一張紙,讓他們回家去找找,家裡是用什麼辦法來對付這兩種害蟲的,並請家長記錄下來,第二天再組織幼兒進行討論。
教學思想中有這樣一句話:“接過孩子拋過的球並拋還給孩子”,他告訴我們,作為一名教師要隨時注意觀察幼兒,及時捕捉幼兒中有價值的問題,然後再把問題“還給”幼兒,讓他們“接過球”投入新一輪的思考與探索,從而使每個幼兒都有所發展,並對觀察越來越感興趣。
大班教育筆記7
課堂是幼兒園日常教學活動中最常見的教育形式,如何教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等都是透過課堂這一教育形式來完成的,那麼怎麼樣更好的利用這最常見的教育形式教育好我們的孩子,怎麼樣深入的走進課堂,走進孩子的心理是我們目前有待于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案例1:
教研活動:給我們一個固定的題目語言《數小雞》,首先透過小組討論的形式集體討論出兩個教案,其次,由各個老師根據自己班級的實際情況選擇教案在自己班級實施教學。我選擇了教案一:1、以圖片的形式,引導幼兒看圖說話,這一環節主要是培養孩子看圖說話的能力和語言的完整表達能力。2、我以遊戲的形式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兒歌的內容,因為遊戲是幼兒園小班孩子比較常見並且非常喜歡的形式,可以很好的調動孩子學習的興趣。3、我以情景表演的形式來幫助孩子鞏固兒歌,情景表演正好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這樣的一節課下來,孩子不但很好的理解了兒歌的內容,最重要的是孩子輕鬆快樂。
案例2:
開放性評價課堂研討會:我們透過對給定的課程進行評價分析研討。(1)是大班語言活動《徵友啟事》,這個活動主要是透過讓幼兒觀察這兩張《徵友啟事》,讓他們理解這兩張《徵友啟事》所表達的徵友條件的不同。還有是讓幼兒透過故事,從而懂得與人交往時不能對別人要求太高的道理進行一系列的提問、回答、討論等張開的教學活動。透過對教師問題的設定如(發現理解型提問、選擇判斷型提問、創造型的提問,記憶型的提問等)還有幼兒參與的情況,幼兒回答問題的次數來客觀的評價一節課。(2)是中班泥工《杯子的暢想》,這一活動是改變了原有的評課方式,從孩子的作品入手,來評價教師教的程度,看孩子能不能按照老師的提示來很好的在作品上表現出來,能表現呢,就說明老師的引導是對的,有效的。
案例3:
走進名師應彩雲:這個活動是透過教師現場寫教案,教師現場討論教案,分析教材,現場上課,有專家點評,再次討論上課。最後,再由名師應彩雲老師示範上這節課,進行對比討論。在詩歌課《春雨的聲音》中,我看到了年輕的董老師是抓住了四個知識點,在上課過程中也是按照四個要點平均的分配時間,最後,使得課堂進行的時間久,還有就是重點不突出。而應彩雲老師,是抓住了這四個知識點中的一個以“聲音的節奏”為主幹,以春雨落在不同東西上發出的聲音為脈絡,以遊戲的形式來吸引孩子的目光,一步一步的進行到最後。
孩子的興趣很高,教學的效果很好。
分析與反思:
1、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如何以孩子為主進行教學呢!我想,這是一個引起我思考的問題,怎麼讓孩子能自主的學習呢!首先,在選材方面,選材是教育後洞中最重要的,我們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他們感興趣的、對孩子身心發展有幫助的內容。其次,在教學方法上,要改變原來的舊方法、舊觀念,要以孩子的主動學為主,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是一個引導者,起輔助作用。最後,在形式上,以孩子動手操作,和遊戲的形式為主,讓孩子在操作中去發現問題,並在教師引導下在操作自己解決問題。
2、教育者自身素質的提高。古語說的好:“要給孩子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但是我覺得在現在這個知識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自己要有比一桶多得多的水才能滿足孩子和好奇心,求知慾。所以說,作為一名教師,注重自身素質是非常重要的,要多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虛心學習。平時多看書,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多多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這些都是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方法。
3、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作為一名教師我覺得沒有事什麼比了解孩子更重要的了,孩子的內心是世界你真的懂嗎?他們真正想要什麼,我們懂嗎?要很好的走進課堂,要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做到了解孩子,教孩子想學的,告訴孩子想知道的。這樣才能很好的實施課堂教學。
大班教育筆記8
你們都長大了
小馬長大了腿也長了,背也寬了,可以背大木頭了。小兔長大了,跳得更高,能摘果子了。小象長大了,鼻子更長,更有力氣了。小熊怎麼沒長大呢?原來在不知不覺中小熊也已經長大了,它的衣服、鞋子、帽子都變小了,連原來跳不過去的小河也能輕而易舉地跳過了。
“你長大了嗎?”“我長大了,念大班了,是幼兒園裡的哥哥姐姐了;”“我長大了,會識字了;”“我也長大了,小時候的衣服穿不上了;”“我長大了,個兒高了,還會許多許多本領”……
這是孩子們的回答。是呀,和小馬、小兔、小象、小熊一樣我們都長大了。個子高了,教室也換了,現在是大班了,當起了哥哥姐姐。怡也不再膽小害羞了,你對媽媽說,我是姐姐了!對呀,這下子你飯吃得快了,朋友也多了。你的小臉袋上掛滿了成長的喜悅。欣長大了,會把聽到的故事複述給媽媽聽了,很完整也很生動,還會把每天發生的事一一回憶下來,對了,還學會了關心別人。語長大了,沒幾天就把西瓜燈節的舞給學會了,音樂節奏與動作配得完美無缺,表情也更加生動了。你們都長大了,瞧,主題牆上貼著的小衣服、小鞋子,早成了擺設品啦。再看看你們小時候的照片,有些快不認得了,那時候的你很小很小,還要媽媽抱一抱。現在的你學會了很多本領,還會關心媽媽呢。
“我會彈琴!”“我會吹笛子!”“我的本領是畫畫,畫得可好了!”……孩子們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本領告訴同伴。那麼就舉行個本領秀吧,把自己的本領展示給大家看。於是,課餘時間喬彈起了鋼琴、柔吹起了笛子、更多的孩子把自己的畫畫在了賀卡上,成為了教師節的禮物。老師真為你們高興,因為你們都長大了。和故事裡的小動物一樣,學會了更多的本領,還要繼續學更多更多的本領。你在幼兒園裡快樂地成長,小班、中班、大班,在最後一年裡你會學到更多更多。
大班教育筆記9
1.月亮婆婆
午睡活動是較難組織的。多數孩子在家裡沒有午睡的習慣,他們活潑好動、喜樂貪玩,經常表現出不喜歡午睡的情緒,甚至把午睡當成一種負擔。
為此,我和其她老師一起想了很多注意,試了多次,卻總找不到一種能夠持久生效的辦法。
一天,我再給小朋友講故事,看著他們聽得那樣投入,我一下子受到了啟發:請“月亮婆婆”幫忙怎麼樣呢?
於是,我用漂亮的彩紙做了許多“月亮婆婆”,貼在小朋友睡床的右側。
每天,我輕輕幫小朋友鋪蓋好被子,再用柔柔的聲音提醒孩子們朝“月亮婆婆”那邊睡。當孩子們的眼睛和身體都朝向“月亮婆婆”時,我開始給孩子講童話故事,孩子們越聽越安靜,直到進入了甜美的夢鄉。
“月亮婆婆”天天伴著孩子們入睡,她親切的面容,孩子們喜歡看,像磁鐵一般,深深的吸引著孩子們。
2.理解童心
下午,到了孩子們自由活動的時間了。他們兩人一夥,五人一群,拿著自己喜愛的玩具,高高興興的玩了起來。
我正在和幾個孩子討論怎樣玩紙飛機,李豔華抱著球來到我面前,拍了起來。“豔華,這兒人多,你到別處拍好嗎?”我隨口對李豔華說。豔華抱著球看了我一眼走開了。可是不一會兒,她又來到我面前,拍起球來。一下、兩下、三下······她拍的很認真,而且一邊拍一邊不時地用眼睛看我。忽然間我明白了:原來豔華這是拍球給我看,讓我知道她拍的有多好。我明白她的心思了,馬上用驚歎的語氣對她說:“豔華,你可真棒,球拍的又快又好。走,咱們到那邊的空地上去拍吧!”聽了我的話,豔華高興的點點頭,然後像只快樂的蝴蝶,飛快的向那邊跑去······
孩子的內心多麼豐富呀!有時他們會給你一個不經意的暗示,讓你驚奇、感嘆。這細膩的感情需要我們教師多觀察,並用心去體會,這樣才能走進孩子們心中那一片五彩斑斕的世界。
3.小與大
一天早晨,芯冉的媽媽跟我說:“昨天,芯冉在回家的路上連蹦帶跳,高興地不得了!他告訴我:老師今天摸我頭了。”我不知道該如何作答,因為昨天對芯冉做的這個動作,我已記不得了。
真沒想到,一個不經意的動作會給孩子帶來那麼大的快樂,可是多少時候,老師就是吝嗇這樣一個極其簡單的動作啊!
對孩子一個親暱的動作:摸一下頭,拍一下肩,或抱一下,或摟一下,這都是對孩子一種愛的表示,會使他們感到喜悅,並在他們的幼小心靈裡留下深刻的印象。
這件事使我感觸很深,我做的只是這樣一個小小的動作,而在孩子心中卻產生了如此大的反響!這件事提醒我在今後的工作中應該多做些什麼。
4.童言無忌
今天,和孩子們一起認識完《小金魚》後,我問:“小朋友,除了金魚,你們還知道那些動物也是鼓眼睛?”孩子們回答得非常積極:蜜蜂、青蛙、蜻蜓······我發現宋浩成小朋友高高的舉起小手,一副迫不及待的樣子。我喊了他的名字,他站起來非常響亮地說:“宋老師的眼睛也是鼓鼓的。”別的孩子聽了,都大笑起來。我的笑容頓時凝住了。宋老師確實長著藝一雙鼓眼睛,可也不能把宋老師和蜜蜂、青蛙相提並論呀。孩子答完,挺自豪的站在那裡,似乎正期待我的表揚。我有點生氣,但還是迅速定下神來,展開笑容:“你說得對,宋老師的眼睛有點鼓,你觀察得很對。”
事後,我坐在活動室裡,回想著剛才的一幕。童言無忌啊!孩子是在用他的雙眼真實的看這個世界,言語中充滿了童真。
但願孩子能永遠保持這種純真,但願我們成人能欣賞並維護這種純真。
5.我學會了傾聽
這學期的課程已經結束了。我回想這一年來的教學,不僅孩子們學到了許多新的知識,我也在孩子們身上讀懂、學會了很多。
首先,我想說的是:我學會了傾聽。
每次的活動中,我總把眼睛瞪的大大的,孩子們的一切動作都在我眼裡,所以孩子們中間發生了什麼情況,在孩子來我這兒告狀之前,我就清楚的知道來龍去脈了。孩子告完狀,我總要說:“老師知道了。”直到有一次,角色互換了,我才領悟到我的不恰當。有一節課,匯入部分是猜謎,謎語還沒說完,一位小朋友就得意洋洋地說:“我早就知道。”雖然他表現了自己的聰明,但他的不禮貌、不尊重別人,卻讓我心裡不好受。由此及彼,我檢討了自己,試著改變,學會傾聽,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不論孩子的話題多麼簡單,我都以目光、手勢、語言來傳遞聽到的`感受,表達我內心的興奮。
我想,每一個孩子都像一顆小草,每棵小草上都有露珠,在太陽底下,每顆露珠都會發光。
6.漏掉的“愛”
又到了填寫幼兒發展評估手冊的時候了,翻開一本本手冊,我的眼前浮現出一張張可愛的小臉,我用筆一字字、一份份的填寫下我對他們的愛。翻到絮絮的手冊時,我卻看到前面一頁只有家長寫的話,而教師那一欄卻空空的,一個字也沒有。我一驚,原來上次絮絮的這本漏填了。這漏掉的一份“愛”會給家長、孩子帶去什麼?雖然家長和孩子都沒說什麼,但他們心中會怎麼想呢?······
我在那空白處補上了老師的話,發評估手冊時,我把絮絮叫到身邊,對她說:“絮絮,對不起,上次老師將你的手冊漏填了······”。絮絮眨眨眼睛,笑著說:“沒關係!老師還喜歡我就行!”我一陣激動,點點她的小鼻子說:“老師當然喜歡你!”絮絮笑得更燦爛了。
這次的教訓就像一個小小的警鐘,時刻提醒著我對工作更加認真、細緻,是我的“愛”不會再輕易“漏掉”!
大班教育筆記10
伴,可能會認為自己比別人高明,而不被他人寬容的幼兒則可能會感到受到排擠,對一直指責自己的幼兒懷有怨恨之意。長此以往,會導致班級內同伴關係的緊張,不利於幼兒社會性發展。
因此作為我們老師也應該反思,怎樣向幼兒展示正確的處理方式。也許我們應儘量不使用對幼兒產生消極影響的語言,如“你又這樣啦~你怎麼老是這樣呢”等等,避免給幼兒消極的暗示。在幼兒對同伴產生無意傷害行為時,教師應儘量不表現出對過失方的嚴厲指責和批評,而是冷靜地引導幼兒複述事件的過程,找出引起傷害行為的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和日後應注意的事項。
大班教育筆記11
很多時候,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大人的引導,但更多的則是需要大人放手,讓孩子自己經過摸爬滾打,才能真正的成長起來!我們小班的堯堯長得真可愛,一雙大大的眼睛,一笑起來就露出兩個小酒窩,他特別害羞,老師一叫他的名字,他總會歪著頭笑咪咪地看著我,來園時,媽媽叫他打招呼,就害羞地低下了頭;說什麼也不願意開口,最喜歡躲在媽媽的背後,抱著媽媽的大腿偷偷地笑。 午餐時,他總是吃得很專心,不讓一粒飯粒掉下來,也不和別人說話,一吃完,他就會不聲不響地把空碗笑著拿到我的面前,我說你真棒,給他貼上一個五角星,他就歪著頭,格格的自己不停的笑 。在戶外拓展廣場搭積木時,小朋友都積極大膽地自己拿積木和其他的材料大膽地建構,但堯堯卻縮手縮腳地抱著幾塊積木站在原地想搭又不想搭,從這些事情上可以看出堯堯是個很膽小的孩子。
透過孩子平時學習生活的狀態,我覺得可能是和孩子所在家庭的教育有關,於是,在一次家長會的時候,我和孩子媽媽進行了一番交流。在與媽媽的交流中瞭解到,堯堯在家時大人對他照顧的太周到,家裡雖然有個哥哥,但從來不放心讓他和哥哥一起玩,在搭積木時,也總是不放手,要他把東西別弄亂,以致玩時也不敢亂弄;雖然是鄉下,但大人總是不讓堯堯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因為有一個院子,就只許他一個人在院子裡玩,完全與外界隔絕了關係;媽媽說他的這種不合群的性格與他們家的教育方式有關,就是不會放手,總是怕這怕那,一會兒怕他弄髒,一會兒怕他弄壞東西,一會兒怕他受傷。
因此,我覺得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長的配合,光靠老師是遠遠不夠的,堯堯在學校雖然動作慢,但是他還是能夠完成,可到了家裡他就有了依賴性,家長應該學會放手,讓他自己大膽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綱要》中指出:“要尊重和滿足他們不斷增長的獨立要求,避免過度保護和包辦代替,鼓勵並指導幼兒自立、自理的嘗試。”任何一個孩子,都是由於父母的教育和環境的影響,才形成了不同的人格品質和能力的。家長可以因勢利導,把握孩子這個時期的心理特點,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讓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當孩子完成一項工作後,做父母的要給以適當的肯定和讚賞,當孩子的存在價值被肯定,自己的工作能力被肯定,他們也會感到無比的興奮和快樂,在很大程度上增進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學會和同伴交往,大膽地表現自己,一定會更有利於孩子將來的成長。
大班教育筆記12
鵬鵬是個生得虎頭虎腦的男孩,他的活躍在班上可算得上是一流的。真正認識他是在一節早期閱讀課上。當我拿起課本剛教完題目《彩虹》,不料一個響亮的男聲順接而下:“彩虹彎彎,像條扁擔……”其實,如果所教內容有人會的話,有時候會影響到老師教的效果,但對於這個我還不熟知的男孩的表現,我給予了點頭讚揚。於是,他的大膽成熟便使我獲得了他的第一印象。
有一次課上,為了換換教課的方式,我請了鵬鵬當小老師領讀,他的聲音很響亮,教的也很認真。這次我給他貼上五角星貼畫作為他表現最佳的獎勵。別看他是個男孩,可高興了,不時的摸摸,還朝著其他小朋友指指,一副得意洋洋的勁頭。
可就是沒沉住氣,在課間休息時,他竟然犯下了一個錯誤:故意把一個小朋友推倒在地。碰巧被我敏銳的目光逮到,為了表示懲罰,我取下了他剛得的獎品“貼畫”。不想,他拉著我的手一個勁兒的央求:“我錯了,不幹了,不幹了。”表示他對於失去獎品的傷心。此時,我真的從他的言行舉止中看出了作為男孩的自尊。於是,為了檢驗它的認錯誠懇,我對他允諾:“如果下午也表現好,再把獎還給你。”他安靜了,一個勁兒的點頭表示有決心做好。
下午是另外一個老師的課,但到放學時,我依然去了班裡,因為我要兌現我對鵬鵬許下的諾言。我剛踏進教室門,鵬鵬便急切的迎上來:“我能不能得呀?”瞭解了他下午的表現情況,我重新“頒”給了他應得的獎——一顆五角星貼畫。他又一次獲得了開心的笑容。
老師的表揚對於一個孩子來說真的很有意義,儘管看起來是多麼剛毅的男孩。因此,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多使用表揚、獎勵,對一個孩子的成長是非常有利的。
大班教育筆記13
曉曉是我們班一個特別活潑,愛說、愛笑的小男孩,動手能力很強,學東西也很認真,就是有一個毛病,特別愛發脾氣。玩積木時,小朋友將它的積木碰了一下,就要生氣,發一陣脾氣,嚴重時把手裡的積木都要扔到地上;塗顏色時,塗得沒有別人快,也會生氣,發脾氣,將彩筆都扔了,還要大聲哇哇的哭。今天,因為和小朋友搶積木又哭起來了。原來,玉玉用積木排了一個高樓,特別漂亮,他心裡很喜歡,就去和玉玉搶,玉玉沒給他,自己就生氣了,發起脾氣,一會兒大聲地哭,一會兒大聲的喊。
針對曉曉這種情況,我們向家長進行了溝通,原來曉曉一直都由奶奶帶著,爸爸媽媽只在週末的時候把他帶回家。這種情況造成了奶奶的溺愛,爸爸媽媽覺得自己一週都沒和孩子在一起虧欠孩子,過分的遷就孩子,放縱孩子,使孩子的脾氣越來越大。
瞭解了這些,在班裡針對曉曉的情況,我們一方面開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動,教育幼兒要和小朋友友好相處,才能交到朋友;另一方面,對曉曉亂髮的脾氣,區分情況,分類對待。對和小朋友之間的爭搶現象,嚴肅批評,不遷就;對因完不成任務而發的脾氣,適當降低難度,並及時鼓勵,經過一段時間,曉曉在班裡亂髮脾氣的現象減少了。
幫助幼兒正確控制自己的情緒,既有利於幼兒適應集體生活環境,也有利於幼兒自己的心理健康。
大班教育筆記14
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經常會碰到這樣的情況:當老師有問題要問孩子的時候,能夠積極舉手發言並且思維活躍的就那麼幾個孩子,像張心瑜、王子嘉、劉晨嘯等。然而,另外一些孩子卻很少發言,常常是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為什麼這些孩子不愛舉手發言呢?是因為對老師提出的問題回答不出來,還是本身上課不夠專注,從而使得思緒遊離與活動之外;或者是即使知道答案,卻因生性膽小而不敢回答。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逐漸發現了這些孩子不愛舉手發言的原因所在,並隨後採取了相應的教育措施。像格格、寧寧等孩子是因為膽小而不敢回答問題,我就鼓勵他們大膽舉手,並及時對孩子的回答予以肯定和表揚,使他們能夠逐步養成大膽發言的好習慣。對翔翔、一為這些注意力不夠集中的孩子,我就有意識地對他們進行提醒、引導,幫助他們將注意力及時引回來。對於年齡偏小的孩子,我提問題時儘可能提得簡單些,從而幫助他們獲得更多自信。與此同時,我還對積極舉手發言的孩子獎以社會性刺激物,如五角星、小糖果等,以激發孩子們透過舉手回答問題來獲得禮物的願望。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培養,孩子們在大膽回答問題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班級裡積極舉手發言的孩子越來越多,孩子回答問題時的聲音也日益響亮起來。看到那一隻只高高舉起的小手,我的心中充滿了希望和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