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心得體會

個人的教育心得體會

個人的教育心得體會集合5篇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裡有了一些心得後,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個人的教育心得體會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個人的教育心得體會 篇1

我國現代教育家夏沔尊說:“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面對的不是冷冰冰的產品,而是一個個有著鮮活生命,正在茁壯成長的孩子。如果說智慧要靠智慧來鑄就,那麼愛心要靠愛心來成就。在我的教育生涯中也做到將自己的心掏出來給孩子們!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出“有教無類”,“同在一片藍天下,孩子們應該有同等的受教育權利。”熱愛一個學生就等於塑造一個學生,而厭棄一個學生無異於毀壞一個學生。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時間,將一名有偷竊習慣的學生培養成一名成功的農莊主席。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愛,尤其是那些家庭有過特殊變故的學生,容易形成特別性格,我們班就有一位這樣的同學。在他的學習生活中我對他是真誠相待、熱情鼓勵、耐心幫助,用師愛的溫情去融化他“心中的堅冰”,讓他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接受教育。雖然我無法象太陽一樣,將自己的光輝撒遍世界的每個角落,但我卻可以象母雞愛護小雞一樣,關愛自己的每一個學生。但值得思考的是:為什麼老師們對學生如此關愛,卻得不到學生的理解和認可?高爾基曾說過:“愛孩子,那是母雞都會做的事,如何教育孩子才是一件大事。”讓我深深的體會到只有尊重學生,才能教育學生;沒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教育。在學生心目中,亦師亦友,民主平等,是“好教師”的最重要特徵。具有愛心和具有知識,對學生來說,他們更喜愛前者。青少年學生特別渴求和珍惜教師的關愛,師生間真摯的情感,必定有著神奇的教育效果,會使學生自覺地尊重教師的勞動,願意接近老師,希望與老師合作,向老師袒露自己的思想。讓我們時常想想教育家們的諄諄告誡:“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

新課程改革已全面鋪開,其主要理念就是“以學生為本”,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而尊重學生,平等對待學生,關愛學生是師生和諧相處的重要前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自尊,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這是一種心理上的需求,但尊重是相互的。學生是有自己思想和行動自由的獨立個體,被平等對待是一大願望,能得到老師的尊重對學生是極大的精神激勵。我從教育中體會到:尊重學生的實質就是把學生當作和自己一樣有尊嚴、有追求、有獨特個性特長、有自我情感的生命個體,從尊重學生出發,建立新型的現代師生關係,教師要進行必要的角色轉換,要從傳統的師道尊嚴中擺脫出來,要從家長的威嚴中解放出來,要從唯一正確的師長的假想中醒悟過來,學會傾聽,學會理解,學會寬容,學會欣賞,懂得讚美,善於交流,成為學生成長的夥伴,成為學生成長的引導者和鼓勵者,成為“孩子們的同志和朋友。在學生心靈中栽下一棵尊重的幼苗,用愛心去澆灌,必將伴隨其生命的成長豎起人格的參天大樹。“萬紫千紅隨風去,冰心一片載玉壺”,這就是我這樣一位普通教師的高風亮節!雨果曾說過:“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我想,教師所從事的就是這種葉的事業——平凡而偉大。

“言必行,行必果”,行動實踐遠勝於說教。師德,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其實,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教師都在用行動詮釋著師德師風的真正內涵。師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讓我們以良好的師德,共同撐起教育的藍天

個人的教育心得體會 篇2

讀了李鎮西老師的《我的教育心》,自己內心的感受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不是“感動”,而是“震撼”。這本書是李鎮西老師的“教育自傳”,是他30年從教經歷的全程寫真。李鎮西老師是教育屆的名人,很早就聽說他的大名。我很喜歡他的坦率、真誠,不居高臨下,不故作高深,像一個長者,不像一個說教者。該書真實地展示了一個青年教師的成長曆程,展示了是如何一步步在教育山路上攀登,一次次身心投入班級活動,一次次心心相印的靈魂交融,一次次山窮水復的躊躇迷茫,一次次峰迴路轉的絕處逢生……有精彩的成功案例,但更有不少令人嘆息發軔深省的失敗教訓,對真誠的教育者來說,這些失敗的教訓同樣是一筆珍貴的財富。

全書中文字樸素,沒有屠龍的玄虛,沒有弄巧的文筆,沒有油滑的高調,沒有剪下的痕跡……這是我所熟悉的文筆:樸素中閃爍著華美,流暢中滲透著憂慮,峻急中深藏著思考,舒展中流動著智慧…… 這樣的文字是生活之樹上最大的果,實踐的枝頭最美的花!一個教師,能夠做到書裡面所寫的這些已經相當不易了,我一直固執的認為,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人是相當少,怎樣悲觀的估計都不過分,而且到現在,愛心越來越成為教師身上的稀缺元素。在做到這些的同時,又能夠有豐厚的理論素養,能夠以一種高度的自覺意識來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就更屬鳳毛麟角!

文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成功者的“成功秘訣”:那就是和學生一起成長,體驗成長樂趣,就可以擁有一顆快樂之心!全書中貫穿一個主題:反思、樂趣。作者試圖透過自己的教育經歷,告訴同行:如果我們僅僅把教育當作一門職業,那將是很累的,而且累得很被動——會為學生累,為家長累,為領導累,為社會累……但如果我們把教育當作一項事業,那麼一切酸甜苦辣都是"自找"的,因而是心甘情願的! 現實生活裡,教師感覺到苦和累,的確作為一個教師尤其是班主任教師,很忙、很累,但忙和累是現實,關鍵是要像李老師一樣,從忙和累中體驗到樂趣,和學生一起經歷、一起歡樂、一起成長,就是師生交往的最高境界吧。

李鎮西的教育思想,也提醒我們要做一名合格的、優秀的人民教師,必須具有高尚的師德;而師德的靈魂是師愛。第一,有愛就有教育。師愛是師德的靈魂。優秀教師共同的特點是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教育、熱愛學生。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說過:“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成其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的確,教師這個職業是需要愛心的職業,沒有愛心的人是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師的。做學生的好老師,首先就要愛學生。要把學生當作自己的親生孩子一樣對待。用慈母般的心情去教育、去關懷每一個學生,去愛護和培養每一位學生。伸出溫暖的雙手,獻出真誠的情和愛,扶持他們一步步長大。第二,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隊伍是發展教育事業的決定性因素,必須全心全意地依靠人民教師隊伍,必須堅定不移地建設好人民教師隊伍。教師工作是平凡的,每天都在做著一件又一件平凡的事情,然而這些事情卻連著千家萬戶,連著祖國的未來。老師們不僅能夠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耕耘,敬業奉獻,做出不平凡的光輝業績,在危急時刻也同樣能夠挺身而出,見義勇為,做出捨己救人的英雄壯舉。沒有廣大教師的艱苦奮鬥和獻身精神,就沒有教育事業的今天,就沒有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長。第三,要把師德建設放在教師隊伍建設的首位。學高為師,德高為範。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李鎮西之所以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這和他具有的高尚的師德是密不可分的。

托爾斯泰說過:“在這個世界上,常被別人關心、愛護,就能學會用自己的愛心去關心愛護別人”,“我們應該擴大內心的愛”。所以我們當老師的一定不能讓自己的愛打折,在學生最需要關心愛護的時候充分體現自己的愛心和善舉,“投桃報李”不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老話嗎?相信學生也會用同樣的愛心和善舉來回報這個世界的。

《我的教育心》是李鎮西在教學長河中跋涉的成果,沒有對教育的愛,就不會有足以令人動容的這許多案例。教書育人,說的容易做的難,李鎮西做到了,我呢?我們呢?我將繼續為之長考!所有讀過這本書的同行,讓我們攜起手來,學習李鎮西老師做一個教育的有心人吧,學習他記錄自己的教育故事,學習他樂在其中的好心態。這樣以來,我們每個普通教師,都可以擁有自己的獨特的“教育心”!

個人的教育心得體會 篇3

當我在讀《愛的教育》這本書時,我常常被書中那些小主人公們的純真和善良感動。

《愛的教育》這本書寫了小主人公和他的一群充滿活力的夥伴的故事,這個大集體裡,每個人的家庭背景都不一樣:有的貧窮;有的富有;有的身體殘缺;有的生活在單親家庭裡;有的則是生活在爸爸媽媽的愛中……雖然他們每個人性格不同,但他們身上卻都有一處共同的,就是對自己的祖國那份深深的愛;對自己親友那份真摯的愛;對自己的'朋友那份純真的愛。

在這本書中,不能忽略父母們那一句句富有深刻哲理的話,這些話不僅提醒了主人公們,使我受益匪淺。

“愛”像無形無味的空氣,常常被我們忽視了!“愛”是無盡頭的旅行,每天都有對新事物的感悟,讓我們的知識更加豐富。“愛”是我們每個人常在說的一個字,但是我們經常光說不做,忽略了對周圍人的愛。在生活中,如果沒有了愛,那麼就像一杯沒有加糖的水一樣,苦澀無味。

讀完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後,我懂得了:要做一個不能用“勢利眼”去看待朋友的人,而要作為“真正”的好朋友,應該像莎士比亞說的:“朋友間必須患難相濟,那樣才能說的上是真正的友誼。”這樣!

個人的教育心得體會 篇4

每個教育者、曾經接受教育的人,相信都會有一個教育夢,這個夢乾淨的讓人舒服、純淨的讓人嚮往。好似這個夢只在夢中,直到見證了羅恩老師的奇蹟教育,才從夢中醒來,原來一切是真實存在的。

我一直認為教育就分兩種: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要麼做應試教育,讓成績來說話,要麼搞素質教育,讓學生個性發展,成績可以不考核。而且一直覺得成績就是應試教育的產物,與素質教育不合拍。但有這樣一位老師,有這樣一所學校,讓我重新對教育進行審視,進行解讀。

一、不一樣的學校

有個不一樣的學校,因為這裡有個不一樣的老師,他從未想過要成為教師,卻在一次偶然的代課經歷之後,走上了三尺講臺,這個改變他人生的決定,也徹底改變了許多孩子的命運。

但我們都知道文字背後是一顆不滅的教育熱情,是一顆對孩子無比熱愛的心。當他拿55條班規時,這是一所不同尋常的學校,他將這所學校定位為:這將是一所充滿創新意識的學校,擁有一群富有熱情的老師,他們渴望以一種不同以往的方式教育孩子。

在這個學校有一群尺碼相同的老師,他們把所有的不可能變成了可能,他們把所有不能實現的問題實現了,他們在學校中央建立了巨型的管狀滑道,他們為孩子設計童話般的教室,他們為孩子舉行別開生面的入學儀式,他們為女孩子打造專屬的衛生間,他們為孩子烤餅乾,為孩子設計特別的開學日,為孩子設計文章中的學院,為孩子舉辦穿越時空的“主題日”,會觀看一個孩子參加的籃球比賽,會邀請孩子到家裡吃飯,會舉辦特別的八年級女孩之夜,會舉辦家長和老師的“水球大戰”,會舉辦穿越時空“主題日”,會為孩子們舉辦終身難忘的畢業典禮。

二、家長成為學校教育的堅定後盾。

在一個孩子的生命中,沒有一個人比他的父母重要,在學校,他們總是有一些特定的事情需要家長們去做,他們會和家長溝通,給家長髮郵件,他們要求父母們應該站在老師一邊(除非老師對孩子進行了身體上的傷害。每當家長問羅恩老師孩子遇到一個令人討厭的老師的班級時該怎麼辦,羅恩老師總是給他們建議:送禮物。因為“禮物”是為了表達感謝與欣賞。在這裡,家長把老師當成了朋友,願意把孩子事當成自己的事,為學校服務成為一種責任。他們會在任何時候、做任何事情,去支援他們的孩子,他們會擺弄記錄卡片到深夜,自願去縫製制服,在社群講一些關於學校正面的事情,或者對老師說一些感謝的話。他們還會在“開放日”的早晨和孩子一起來到學校,同孩子一起上課,一起做老師要求的事情,一整天下來,雖然他們十分疲憊,但一天不僅向家長傳遞了資訊,同時也使家長和孩子緊緊的聯絡在一起。

三、像家一樣的學校

把學校建的像家一樣,老師們為了這個目標,率先垂範,每天大家見面會有一個擁抱,他們會尊重彼此,關愛彼此,發自內心的做這些事情,老師們向孩子傳遞了一個家的溫暖,所以孩子也都放鬆下來,能友好的與他們相處。有一個叫拉基姆的孩子入學第一天,就滿臉憤怒不想來,但老師們一個大大的擁抱,一個誇張的讚揚,老師們用熱情和真情感染了孩子。

在克拉克學校那些貼在牆上的照片成了孩子永久的回憶,在這裡,只要是目光所及的地方,到處都是快樂孩子的形象,這些溫情的照片就如家中壁爐旁家庭溫馨的照片,帶給家的溫暖,帶個孩子家的舒適。在這裡孩子們可以自己設計屬於自己的教室,家一樣的學校,孩子如同在自己的空間裡,自由自在,他怎能不愛這裡,因為愛所以數學不再難不可攀,物理不再深不可測,語文不再乏味。

這是一所什麼樣的學校,文字在這裡變得沒有了魅力,描述不完他所創造的奇蹟。迄今為止,這是我看到的最愛的教育書籍,也是我的教育夢。

個人的教育心得體會 篇5

做一名老師是我從小的理想,博立教育給了我長時間做輔導老師的機會。自從在這裡被稱呼“葉老師”,成為一名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就成了我個人的夢想和追求。這種追求與動力,也為我將來從事人民教師的行業,積累了心得和體會。

在博立教育為期一年的工作中,有很多值得驕傲的學生,這次主要以王瑜潔為例,把自己與王瑜潔的溝透過程,以及她自身在學習成績以及學習態度上的轉變,與大家一起分享。

想要做一名好老師,最重要的就是要處理好自己與學生的關係。所謂“親其師,信其道”,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我個人是憑“愛心”、“責任”結合“魅力”再融合“技巧”四個方面來與學生相處的。

一、 將愛心滲入學生的心田,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就是焦點。

教師與學生良好的關係建立在互愛的基礎之上。作為一名老師,你不多加關愛學生,就會跟學生的關係拉開距離。王瑜潔是寒假以後調入我們小組的,初次見她,一點都不瞭解她的性格,只是從她說話的語速中,猜測她是一位開朗的女孩子,但是從她默寫錯誤和背書情況來看,她的基礎並不是很好。

第一次,我把她安排在我們班上另一位很文靜的女孩子蔣超豔的旁邊,達到了自己理想的效果。蔣超豔本是一位背書效率不高,不管是上課還是背書,都會經常走神發呆,常常是別人背完了她才來背的。來了外向型的王瑜潔之後,我告訴王瑜潔:“蔣超豔是一個很安靜的女生,你坐在她旁邊,背書效率一定會提高,因為不會把時間浪費在講空話上面了。你們兩個速度背好,早點回家做作業吧。”同時又悄悄對蔣超豔說,“王瑜潔是新來我們組的,我相信你一定能比她做得更好的,不要讓自己落後,讓自己走在別人的前面。”就這樣,兩個女生都滿懷信心地認真背書,效率也逐漸提高。

不要僅僅偏愛那些優等生,對基礎薄弱的學生更需要關懷與愛心,讓每個學生都感受到老師是無私的,更是公平的。這樣才能充分調動整個小組裡每一個學生的力量,將集體的力量發揮到極致,又讓每個學生在積極向上的集體氛圍中相互鞭策,不落後。人無完人,老師要包容學生的錯誤,耐心地指導。

二、 靠“責任”貫徹始終,做一名講信用的老師,師生共同成長。

記得王瑜潔來我們組裡的第二次,我就與她進行了一次心靈上的溝通。從她那裡,我也學到了不少作為一名好老師的標準。我問她能否適應我講默寫紙和要求他們背書的方式,她在肯定我的同時,還講了他們班主任曾經答應過他們班一件事,但是卻失信於學生,導致全班對老師的印象都大打折扣,全班的成績也急劇下降。“做老師一定要守信”,否則學生就會失去努力學習的動力,將老師的要求不放在心上。

有的時候,在自己帶班結束後,王瑜潔會捧著學校老師剪輯的密密麻麻的試題來讓我幫她檢查錯誤,她說學校老師要嚴格檢查還要打分數的,不甘自己落後。雖然時間不早了,但是老師千萬不要拒絕學生任何一點積極向上的請求。當你辛苦幫學生從頭到尾檢查完畢,並且把她錯誤的點子羅列出來之後,學生即使嘴上不說,心裡也會充滿了深厚的感激之情。從老師的責任之中,學生也會學著做到對老師負責。王瑜潔六月總是在參加學校的建模活動,剛好和這邊的背書時間衝突,有幾次甚至還和上課時間衝突。我在電話裡告訴她相信她在家裡會自己背的,可以不用趕過來了。但在三點左右時,她匆匆忙忙地出現在我們小組,又在半個小時之內把所有要背的任務背給我聽後才回家。我知道,她肯定是抓緊了中間的一切時間在背了。想想本來不在輔導班就可能把書拋在一邊,而她還能做到回去背書,在我下班前回來背完,真的很難得。為學生驕傲和感動吧,在你心底暗自為學生喝彩的同時,你的學生也在心底崇拜著你!

也許看看都不難,但是當仍沒有走出大學校門的自己,還沒有真正走到社會中的自己,真能與學生共同震撼,卻不容易。當我們能做到時,成功會悄悄走向我們。

三、 結合教師魅力,再巧用技巧正確引導學生。

想想看我們自己喜歡怎樣的老師吧,輔導班的學生們也一樣,所以我在輔導班向來都是面帶笑容,在學生的心目中,我就是他們的朋友。這跟我自己的性格也有關係,我是個不易發脾氣,看似溫和的人。老師可以嚴格要求學生,但是一定要和藹。可以讓學生感覺你是位嚴格把關的老師,但是不要讓學生一見面就感覺到畏懼你,不敢與你交流。

面帶微笑給我帶來了很大的益處,它把我和學生的距離拉近,學生有想法會同我一起交流。有些老師會認為這樣會縱容學生的吵鬧,但是學生背書本來就會有心理反應的,能把他們真實的想法告訴我們,是我們該高興的事情,千萬不要板著臉應他們一句,這樣會造成他們對輔導老師也失去了親切感,覺得背書更沒有意思了。大家一起笑眯眯地背完今天的任務,是學生和老師共同所期待的結果。

記得王瑜潔在來我們小組第三次的時候,就問我是不是有很多知心的朋友,後來她又問起我是否擅長演辯,她認為我說話的語速很快,把學生錯誤的觀點一下子駁倒,讓他們心服口服。當時我還不明白她為什麼突然問出這麼兩個問題,後來她才告訴我她是打心底佩服,而且我給她的是一種親切感,她很想把我當好朋友。

做到了走進學生的世界裡,就是輔導老師“大顯身手”的時候了。對於初到我們組的王瑜潔,起初在句子翻譯時,她每句話都錯得很嚴重的,完全有句子結構的,完全是對著中文逐字翻譯,而且還有一大片不會翻譯的單詞,就亂寫了。對於基礎薄弱的學生,輔導老師們可以私下給學生放寬要求,當然不能白白放寬要求,告訴我們的學生:這個月先借給你幾次機會少背一點(輔導老師根據學生基礎,挑出重點讓學生背),但是質量一定要高,而且下個月要把少背下的內容全部還給我哦。這樣既能督促學生高質量完成今天的部分任務,避免什麼都背,但是死記硬背下次過來時什麼都忘記光了的狀態,而且還讓學生記得感恩,對老師產生好感,為以後長遠發展奠定下基矗

最後除了瞭解學生在輔導班的學習情況,也要記得多多瞭解學生在學校在班級裡的排名,以及問問他(她)在博立這邊有沒有其他同學,巧用競爭機制,同伴之間的競爭是他們頗大的動力。在王瑜潔每次背書時都對我說:“葉老師,你給我抽得嚴格點;多講點筆記,我給你多記一點;不要趕我走,我想再背一會;我一定要好好學習英語;期末要考95分以上(之前都是80多);每天早上來這裡聽寫之前,我都在家裡背一遍單詞的……”我知道,成功離我離她都已經不遙遠。

當然,最基本的一點就是,老師們都要學會及時反思,把自己好的方式發揚下去,摒棄自己不足的做法,增添自己的人格魅力,使自己和學生都滿懷自信。一個老師及時反思,持續一學期,絕對會比忙碌從教兩年,但是毫無反思的老師優秀得多。

博立還有很多感人的故事,下次有機會還可以和輔導老師們共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