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行為心理學讀書筆記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書筆記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書筆記頭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兒童行為心理學讀書筆記,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兒童行為心理學讀書筆記1
過去的幾天裡,定位只看了一小半。週末去整理東西,發現之前買的一些兒童教育有關的書籍。我姑娘都上幼兒園了,這些書我還沒開封。一時愧疚,決定先看完一本。
前言的第一句話是,愛孩子,就要讀懂孩子的心靈世界。
我覺得這句話既對又不對。小孩子並沒有那麼多的心靈世界,他的想法,都是表現出來的。愛孩子,就多點耐心觀察他在跟你說什麼。這個才比較確切。愛孩子,就是學習他的語言和表達方式。
在教育小寶寶的問題上,我覺得所有的問題都可以用一個很簡單的模式概括。傾聽-支援-理解-引導-教育。
第一步就是傾聽,聽懂他的語言,聽懂他想要什麼。
第二步,我選擇了支援。因為大人,很擅長挑剔。往往挑剔後,就不那麼容易去支援別人。而小寶寶最需要的就是支援。
第三步,我們在一定的時間分析後,可能覺得寶寶的行為達不到我們的預期,甚至與我們的預期相悖,那我們此時應該要求自己去理解他們。
第四步,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嘗試理解後,依然不認同寶寶的做法,則可以嘗試引導。
第五步,最後一步,才是教育。
附錄裡面的稱職父母最應該知道的那些心理學規律。前3條給我比較大的觸動。
羅森塔爾效應:父母如果長期給寶寶積極的心理暗示,則寶寶會更加自信自強
超限效應:刺激過多,過強,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反抗的心理現象。-孩子犯錯時,不要三番五次的對同一件事做同樣的批評。
德西效應:在某些情況下,人們在內在報酬和外在報酬兼得的時候,工作動機不但不會增強,反而會減弱。比如,父母跟孩子說,你考到100分就給你獎勵100塊錢,孩子的學習興趣反而會減弱。
德西效應引起了我的極大思考。柚子現在就處於做什麼都要跟我談條件的狀態。我為了達到自己的目標,也會經常給柚子獎勵。這應該是錯誤的做法。
那正確的做法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
兒童行為心理學讀書筆記2
《兒童行為心理學》這本書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看完了。主要是利用閨女睡覺的零散時間看完的。看完之後還是要記錄總結一下,以利於自己更好的理解書中的內容。
這本書主要是針對0到6歲孩子在各個年齡階段所出現的一些常見問題。比如孩子老愛反覆扔東西,愛咬人,愛搶別人的玩具,愛偷看大人洗澡等等一系列的問題。並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層解析。不單單看到孩子表面的問題,要分析出現這樣問題背後的原因。這樣才能對症下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去更好的教育孩子。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像孩子在一歲多的時候,在和別的小朋友玩的時候遇到喜歡的玩具就會去搶,好多大人這時候不管三七二十一的都會把玩具從孩子手裡強制拿走還給別人,或者要麼就開始打孩子。以為孩子不聽話怎麼老是搶別人的玩具呢!第二種情況多見於老人帶孩子。我在公園裡跟妞玩的時候經常見到。
表面上是孩子搶別人的玩具,其實根本原因是孩子不懂得物權所有的概念,在孩子的眼裡,自己喜歡的就是自己的,還分不清“你的”,“我的”的概念。所以,在發現孩子搶玩具的時候。家長更多做的要耐心勸說,不單單是大聲責備。家長應該耐心的跟孩子說,這個玩具是別的小朋友的,不是你的。你玩會要還給別人,或者告訴孩子玩別人的玩具首先要得到別人的允許。如果是對方寶寶惱怒或者哭著要回玩具。家長這時一定要給自己寶寶轉移注意力,用別的玩具代替。這招很有效果。
還有一點我認為是很重要,就是關於孩子秩序敏感期的問題。對於孩子來說,就是物品必須按照原來的位置進行擺放不能變動。0到4歲是培養孩子秩序感的'關鍵期。秩序是生命的一種需要,也是影響一個人終生的習慣和品質。孩子一旦順利度過秩序敏感期,就會形成良好的秩序感。
所以當孩子出現秩序敏感期是,父母一定要理解和尊重孩子,滿足孩子的需求。不能滿足的也要講道理,轉移注意力,尋找替代目標等,切勿蠻橫鎮壓。另外,一定要給孩子提供一個井然有序的環境,物品擺放整齊有序,用完及時歸位等,都是有利於孩子良好秩序感的建立。最後,還有一點非常值得看的就是附錄寫的稱職父母應該知道的心理學規律,這些心理學規律很實用,無論在幼兒期還是少年期,我自己細細的看了三遍,還都抄錄在了本子上。建議每個家長都要去了解並且實際應用這些內容。
總之,當孩子行為上出現一些問題,父母一定要深究問題背後的原因,這樣才能對症下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有句話說得好,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當孩子出現一些不良的行為問題時,除了敏感期的問題之外,有可能就是父母本身的不良影響。所以,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建立良好的家庭關係,為孩子做好榜樣。給孩子一個正面的影響力量,讓孩子更好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