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清明節

清明節的主題作文

【精華】清明節的主題作文8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洩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清明節的主題作文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清明節的主題作文 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到清明節,我就會想到唐代詩人杜牧的這首詩。以前年紀小,老年人不主張小孩去上墳祭掃。今年,清明我有幸與爸爸去公墓祭奠太爺爺、太奶,寄上一份晚輩的深深緬懷。

清明節早上,我便與爸爸早早地起來,驅車來到爺爺家接爺爺奶奶。從樓上取出準備好的供品、鮮花、紙元寶和冥幣。於是,我們四個人便啟程去北鎮廖屯公墓。

早晨,晴朗的天氣,雖沒有詩中描寫的紛紛細雨,但有涼涼的春風吹拂。我平時也沒有起床這麼早,穿的比較單薄,不時地打一個寒顫,我好久沒出遠門了,一路上我沒一絲睏意。奶奶又對我和爸爸講述了已故太爺爺太奶的音容笑貌,陳年往事。我聽得特起勁。過去的事有些是三四十年前的了,其中的生活艱辛,對於生於九零後的我可能沒能全部理解,但透過奶奶將近一小時的講述,我腦海裡浮現了許多情景,使我就、覺得,太爺爺、太奶依舊活在我們身邊。我暗想,太爺爺、太奶,您們在天堂那邊還好嗎?

一路上,爸爸將車開得平穩,也許是心情沉重的原因吧。一個小時,我們來到了公墓的山腳下的空地中停滿了大小的車,行人手持鮮花,絡繹不絕。遠遠地就聞到燒冥幣的味道。偶爾,驚聞刺耳的爆竹,嫩綠的小草從土裡像衛士一樣肅穆地站在那裡。有些公墓上已擺好鮮花與供品。人們忙著祭祀先人,各個表情凝重,有些人眼圈紅紅的。

我們四人找到太爺爺的公墓,擺好供品,鮮花和香爐。爸爸教我點好三柱香並行了跪拜禮。我的思緒便隨著爸爸點好的紙錢飄逸。由於紙錢多,爺爺又用木棍撥弄著紙堆,怕燒不盡,收不到。爸爸站起向公墓院子四周扔了一些燃燒著的紙錢,同時說:“我爺爺、奶奶腿腳不好,你們(注:你們指孤魂野鬼)別跟他們搶。”我的眼淚差一點流下來。火燒得很旺,山上的風不時的將紙灰吹起,烘烤著我,我通身暖和。這暖和好比是來自太爺爺的擁抱。我心裡默記著……我學著爸爸的樣子也去將紙元寶點燃,我雖沒能說上幾句話,但我內心對太爺爺還是挺想念的,也許是血濃與水的緣故吧!我主動拿著掃把將公墓小院打掃一番。爺爺、奶奶看著我輕盈的動作,向我投來讚許的目光。大概是按民俗與傳統,李家後繼有人來延續香火的緣故吧!

祭奠完畢,在回家的路上我沒說太多的話。我感到我長大了,我有大收穫。我決定每年清明都來為太爺爺、太奶掃墓,並對他們說,您們在那邊還好嗎?

清明節的主題作文 篇2

今天,就是清明節,按照習俗今天我們這些晚輩要去拜祭祖先,我一直都不喜歡清明節,因為我很怕鬼。我一直都對墳墓這些東西很有成見,今天我幾乎是被爸爸又拖又拉的求著去的,我的心中有著說不出的懷戀和感動。

在路上,我問爸爸我們今天去拜祭誰?爸爸說他幾乎全都想去,但他的姥姥他不想去。我十分的疑惑,問爸爸為什麼不去拜祭爸爸的姥姥呢?爸爸說在它小時候,爸爸的姥姥經常打他,還趕他出去,不過爸爸成才他姥姥也有一份功勞吧!此時,我的心思緒萬千:世間的是也許就是如此吧,古代的不打不成才應在了爸爸身上。這時風猛猛的吹,好像它們也被著帶著淡淡憂傷的節日感染了。我們首先來到我爸爸的爺爺的祖墳,風吹著樹葉的颯颯聲,像是一場懷戀親人的音樂會,小鳥的伴奏聲也成了獨特的聲線。大人們在慢慢的除草,眼中佈滿了對死去的親人的懷戀之情。草慢慢的除著,但我知道他們是用一種簡單的方式來表達對親人的思戀,開始上香了。空氣中迷漫著一種混濁的氣息,氣息中還有一種難聞的酸酸的味道。我又在思索:這味道是香的味道還是思戀的味道?開始燒紙錢、倒白酒了。表面上看上去是一種儀式,但我認為這是一種特別的尊敬,這是一種對靈魂的特殊紀念儀式。看來,思戀的情緒是會傳染人的,連我那不是怎麼會動手的爸爸也動腦動手做了幾個花圈和幾個花束。

瀟瀟灑灑清明風,紛紛揚揚親人情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我們拜祭是還時不時有一家人來到旁邊,跪下。紙錢在燒著,只見得有一個人在磕頭,嘴裡唸叨著:“爸,給您送些錢,在那邊多買些好吃的。在這邊吃了一輩子苦,現在可以享享福了……”風兒在吹著,那些人帶著憂傷,在風中離去。

風還在猛猛的吹著,風中依然帶著一絲絲憂傷,不知我是否是被著憂傷的氣息感染了,感覺鼻子酸酸的,又一種想哭的衝動。我想對那些已經死去的祖先說:祖先們,您們走好,我們一家人很好,您們呢?一定在天堂過著幸福簡單的生活吧!我一定會努力,儘量是“賴”著個姓式名揚全天下。您們也在九泉之下安心了。

這次的清明拜祭結束了,但我的心卻久久不能平靜下來,心中還不時湧起“千層浪”,我保證,這“千層浪”一定在我的“記憶海”中留下美麗的浪花。我們靜靜的輕輕的離開了,似乎怕擾亂祖先的清夢。明年我還要來,我下次要用自己的成績來給祖先“拜祭”。清明的懷戀,把大家都感染了,清明的懷戀,是一副無聲,無色的美麗相片。清明進行時,您又在懷戀誰?誰又在懷戀您呢?憂傷的氣息再次瀰漫起來!

清明節的主題作文 篇3

清明時節,心裡總是慌慌的、悽悽的、寂寂的,生起一種惶恐悵惘的憂傷。

不知什麼時候起,天空下起了雨,淅淅瀝瀝的,只叫人心碎,微寒薄涼的風從我耳旁掠過,呼嘯搖曳,像是在嗚咽,像是在詠唱:清明時節桃李笑,野地荒冢話淒涼。烏啼鵲噪昏喬木,陰陽兩隔誰斷腸。一聲聲哀嚎,一聲聲低泣,彷彿來自蒼穹,在耳邊低吟。

懷一顆虔誠的心,向長眠的先人,頂禮膜拜。掊一鍬黃土,覆一層哀思;栽一叢新枝,植一腔緬懷。滴滴淚珠向青冢,點點舊事縈腦海。過往中,斷斷續續的零碎花絮,在這個特殊的時節,突兀珍貴,傷心處,竟可以痛徹心扉。不捨,哀怨,惆悵,各種情結紛至沓來,幽藍的火苗,迅速蔓延,繽紛著升騰的冥紙菸火。

一堆青冢一部書,一塊墓碑一絕唱。萋萋芳草,掩蓋了多少悽楚的故事;堆堆黃土,埋藏著多少動人的傳說。曾經的擁有和離棄,翩然遠遁;曾經的貴胄與卑微,煙消雲散。發黃變脆的往昔,寸寸抽離,徒留若干斑駁難辨的字跡。

我彷彿看見千里之外,荒涼的枯山峻嶺旁,百墳拱起,千碑林立,煙雨籠罩了萬家冢院,荊棘雜草悽迷在肅穆的墓碑旁,一片荒涼,一片悽迷,一片死寂!斷魂哭泣的人們,跪倒在祖先旁,燃起一炷香,“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陰陽兩界,被一方墳墓隔開,寒到極致,痛到無言。點燃心中無限的哀思和惆悵,直麵人生的盡頭,此時此刻,新愁與舊愛,陡顯幾分蒼白,紅塵中的慾望和貪戀,瞬間被擊成碎片。在這生死之間,一切似乎都是那麼的無能為力。

陰陽的界線,如此清晰可辨,自然的準則,無法逃避。時間是公平的。流光婉轉,歲月輕拂,身邊總有一些人,不經意間悄然香消玉殞。或老死,或病死,或死於自殺,或死於橫禍。從此陰陽相隔,徒留後人空悲切。只是,死的意義千差萬別。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或,千古流芳,或,萬載罵名。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人,終將撒手西去。然而,有人創造的一種思想,有人秉承的一種精神,普照天下蒼生,卻敢與日月爭輝,與天地同在,永垂不朽。

花開有時,花落無形。人,雖無法選擇自己的生,卻可以選擇不同的死。選擇了逝去的`方式,等於選擇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人生的涵義就會被賦予不同的內容。也許會為種真理,付出艱辛,受盡磨難,忍受高處不勝寒的孤獨,也許會為某種信仰,拋頭顱,灑熱血。用錚錚鐵骨來鑄就她的光輝。然而,不論結果如何,無悔無怨,便是走上奈何橋前,坐在三生石畔,也可坦然面對先人的慰言。有所作為,更受後人所敬仰,可以問心無愧的受千萬人的膜拜。

逝者已逝,可以安息。生者,仍將前行,為自己,也為別人。為你的人生選擇一條道路,一條終生不悔的道路。行將就木之時,能夠安然的說:“我的一輩子,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我把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人類最寶貴的事業,我能安心而去。”這種生命,才是真正的,不朽的生命。

清明,幾人能清?幾人能明?清明,或自在人心。

清明節的主題作文 篇4

馬上又到清明節了,爺爺奶奶給遠在千里之外的二伯說,今年清明回不了老家了,掃墓時,千萬記得替他們給伯父燒點紙錢。

一提起伯父,爺爺奶奶總是很傷心。伯父的突然離去,讓他們彷彿一下子老了好幾歲。前幾天,奶奶說,她又夢到伯父了,說著說著,奶奶的眼睛又溼了。

有一年夏天,我回老家看爺爺奶奶,伯父特意把我接到他家住。那時,伯父家的兩隻小狗狗好玩極了,我和它們玩的時候,竟然被小狗狗給舔了一下,伯父在一旁,笑著把我抱起來。

20xx年春節,我和爸爸媽媽回了趟老家,沒想到,就在我們回來的前一個晚上,伯父永遠離開了我們。兩年多了,我非常想伯父,想告訴他,我長高了,我戴眼鏡了,我的作文發表了。

一想起伯父的好,我心裡就很溫暖。

清明節的主題作文 篇5

“清明節”,一個既讓人悲傷,又讓人憂愁的詞,清明節似乎都會下雨,更加了那令人斷腸的景象,杜甫的那一首“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無比準確地描述了那讓人傷心不已的場面。

那是一年清明。我隨著汽車的“轟隆”聲,奔回了老家,老家還是那樣:樸素的人們、蔚藍的海面、乾淨整潔的街道、零零星星的車輛。

天上的烈日,肆虐地灸烤著路面,似乎連老天都在勸我們不要太悲哀,可是燦爛的陽光並沒有遮掩住人們的悲傷,街上依然死氣沉沉。我也默默無聞地走在路上,山上林茂草豐,走起來不免有些困難。

忽然,腦中隱約現出細時姥爺與我之間發生……

那是一歲的時候,那時稚嫩的我還不會走路,總爬在自家的地磚上,身上不免有些髒髒。姥爺見我還不會走路,便伸出那粗糙的雙手,扶了我一把。我望望姥爺,固執地走起自己的路來,一步、兩步、三步,我倒,剛走了三步,又摔了下來,我心中的無名怒火沒處撒野,只好讓姥爺受罪,姥爺和藹地說:“別急,馬上就學會了,來,一二一,一二一,不一會兒,我便走得十分流暢。姥爺看了看我,會心地笑起來……

經過千難萬險,終於到了姥爺的墳墓,想起火葬場的那一幕,我仍然心有餘悸。

姥爺的墳墓建在一個斜坡上,那斜坡十分陡峭,摔下去保證屍骨無存。

我小心翼翼,一步一步地向下走去,腳下的沙石不經意的滑落,我慢吞吞地走到墓前,望著那墳墓上的一字一句,眼淚不禁溢滿眼眶……

清明節的主題作文 篇6

每年的清明節在4月4日到5日之間。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24節氣之一。表示春天來臨的節氣。關於清明節,還有許多有趣的活動和常識哩!盪鞦韆。

盪鞦韆是古代的一種習俗。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還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人們還在流傳著這個習俗。踏青。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中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植樹。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樹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放風箏。放風箏也是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活動之一。

每逢清明節時,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掃墓。清明掃墓,其習俗來由來已久。掃墓是為了祭奠逝去的親人和故人,也是對親人和故人的思念。雖然他們已經不在人世了,但是,他們生前的經歷在我們腦海中仍然清晰可見。這份思念是永恆而深刻的。插柳。據說,清明插柳的風俗,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至今,被人們流傳了下來。射柳。射柳是練習射箭技巧的遊戲。也是清明節的一種習俗。據明朝人記載: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裡,然後將葫蘆高掛於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鴿子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採茶。採茶是南方人的一種清明節習俗。清明時節,南方天氣轉暖,正是採茶的好季節。我國西湖的龍井至今聞名天下。

古人有許多讚美清明節的詩句,比如張繼的這首《清明》: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看了上面的清明節習俗和這些有趣的活動後,大家一定對中國的文化有所瞭解,但,有關清明節的習俗和傳說還有很多很多,這就需要我們不斷的去了解掌握。

清明節的主題作文 篇7

今天是星期2,是清明節,我和媽媽妹妹姥姥一起去花山玩兒,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別的,是去的路上,由於有很多人都要去花山,所以157上人很多我們不光沒有坐下,還被擠成了肉夾饃,我覺得這真像是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呀!經過千辛萬苦,我們終於到了,上了一個大坡之後,妹妹開始又哭又鬧,買這個買那個,買了一大堆東西,我真想說她幾句,唉!在路上,人擠人的,本來路就窄,;路旁還有許多擺攤兒的,真是沒法走呀。好不容易走了一大半的路,看到了許多燒紙的人和燒香拜佛的人,不由想起了5歲時來花山拜佛時的樣子,那時候可真是好有意思呀。

燒的紙滿天飛,落到了頭上,就像下雪一樣,不過有一股難聞的味道。走了一會,妹妹又看到了賣好吃的了,這隻小饞貓就死活不走,站在吃的面前,姥姥只好掏出錢包,買了。

經過了這麼多事情,我們又迎來了下一個困難:擠公交車,一位老爺爺,重重的踩了我一下,沒等讓腳休息一下,一個阿姨有踩了我一下,我的腳呀,我真想哭出來。

今年的清明節這時有艱辛有快樂呀!

清明節的主題作文 篇8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天陰沉沉的,大風不停地刮,那天氣讓我們的心情更加沉重。我們一行人去給太奶奶掃墓。

大家來到山腳下,七手八腳地把要用的東西搬上了山。山很陡,一路上,耳邊不時傳來了小鳥演奏的哀曲,大家的心情更加沉重了,大家來到了太奶奶的墳前,舅舅把墳上雜草除去了,然後打開了顏料盒。我、三舅媽等人,拿著毛筆,用心地描,把思念一筆一畫地描在字上。在我們描字的時候,小外婆拿著蠟燭,點呀點,怎麼都點不著,最後,小外公手遮著,才把蠟燭點著。然後,大舅媽把太奶奶生前最愛吃的點心、水果,一一擺在桌子上。我們把字描完,在地上鋪上了墊子,就輪流跪拜了。我在太奶奶的墳前,用思念與太奶奶交流,心中喃喃自語太奶奶,今天我來看您了。請您保佑我們身體健康;保佑我的學習成績越來越好。就在我們跪拜時,天空飄起了小雨,那小雨彷彿是雲姐姐悲傷的眼淚。大家心都酸酸的。

下山了,我望著太奶奶的墳,耳邊響起了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