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資訊科技說課稿範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資訊科技說課稿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資訊科技說課稿1
一、說教材
《打字速度靠指法》這節課主要是練習學生的打字能力和速度。本節課是對前面知識的鞏固和提高,讓學生養成正確的坐姿和加強指法的練習。主要的教學內容是透過金山打字通打字遊戲的練習,提高擊鍵的正確率和擊鍵的速度。
二、說學情
教學物件是五年級學生,正確的指法是電腦操作的一項重要基本功,練好指法能大大提高操作電腦的速度,為學生今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透過學習,學生已基本掌握正確的坐姿和正確的指法,但還不夠熟練,需要透過專項的不斷訓練來強化,形成習慣。
三、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實施的方向、和預期達到的結果、是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我精心設計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掌握鍵盤指法和左右手的鍵位方法;學會手指的分工。能夠找到基準鍵,並能正確使用。掌握正確的打字姿勢。
瞭解鍵盤的組成,掌握基準鍵位的手指分工及操作,掌握空格鍵的使用,養成良好的打字坐姿及擊鍵習慣
【過程與方法】
透過比一比的形式,初步感受打字的技巧和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探究、對比獲取知識的能力,以及小組間合作交流的學習習慣,培養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培養操作能力。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基本鍵的位置和使用,學會正確使用指法。
【難點】使用鍵盤指法輸入字元。
五、教學方法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教材內容以及學生的認知特點,我採用1。任務驅動法 2。協作學習法 3。分層教學法4。賞識教育法。意在幫助學生透過觀察,自己動手,從實踐中獲得知識。整個探究學習的過程充滿了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體現了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而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
六、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一)匯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怎麼才能快速輸入字元嗎?像打字員那樣快速輸入字元”,學生彙報。
教師小結:提高打字速度的關鍵是正確的指法和姿勢。
(二)發現與探索
1、十個手指的分工:每個手指都有分工,既減輕了疲勞,也提高了速度。
教師出示一段字元,學生嘗試輸入。
教師指導,出示十指分工圖,學生牢記分工圖,並再次練習。
2、基本鍵的使用。
你們知道什麼是基本鍵麼,基本鍵有什麼作用呢?
教師:手在基本鍵位,無論按上面的鍵還是按下面的鍵,手指移動的距離短,速度也快。練習基本鍵位的使用。
3、同桌互相檢查一下,是否都完成了任務。
4、正確的打字姿勢
出示不正確的姿勢圖片
教師:時間長了,不僅影響速度,而且還會讓你的脊椎變形呢。
出示正確的打字姿勢圖片,並指導:
面向正前方,兩臂自然下垂,手腳平放,眼平視,脊椎挺直,手指稍微彎曲,用指尖敲擊鍵盤。老師編了一首關於打字姿勢的兒歌。(投影出示)
(三)加油站,學生練習
啟動金山打字通,並練習初級課程。
教師巡視指導
七、板書設計
最後,為體現教材中的知識點,便於學生理解掌握。我的板書將採取簡明直觀的提綱式。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考官。
小學資訊科技說課稿2
一、說教材
本課選自順德小學資訊科技教材,第一冊第三單元第五課《Wimdows畫筆》。主要是面向小學四年級和初學畫圖軟體的學生。《Wimdows畫筆》在第三單元“電腦小畫家”中佔一個很重要的地位。在本單元的第一到第四課,學生學了用“金山畫王”進行繪畫,初步領略了電腦繪畫的神奇,對學習用電腦繪畫有著濃厚的興趣。本課是學習畫圖軟體的第一課,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畫圖軟體的操作簡單易用,非常適合初學電腦繪畫創作,學好畫圖軟體的'使用,可以為學生將來學習專業繪畫軟體打下良好的基礎。
本課包括六個內容:
1、啟動“畫圖”軟體;
2、認識“畫圖”軟體的視窗;
3、用“鉛筆”畫山景;
4、用“顏色填充”工具著色;
5、用橢圓工具畫圓;
6、畫直線。
教學內容由淺入深,讓學生更容易地掌握畫圖軟體的使用。
本課的教學目的是:
1、掌握畫圖軟體的啟動和退出,並熟悉畫圖軟體的視窗;
2、熟練掌握視窗中各部分的操作方法;
3、能用“鉛筆”、“橢圓”、“直線”和“用顏色填充”工具畫出山景和太陽;
4、透過進行模仿作品和圖畫創作,激發學生對學習電腦繪畫的興趣。
根據以上的教學目的,把熟練掌握視窗中各部分的操作方法作為重點,難點是用“鉛筆”、“橢圓”、“直線”和“用顏色填充”工具畫出山景和太陽,而解決問題的關鍵是引導學生在自主的學習中掌握。
二、說教法
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按照學生認知規律,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指導思想,又因為資訊科技課程是一門“知識性與技能性相結合”的基礎工具課,如果用傳統的“教師教,學生學”的教學方法,效果肯定不佳,我在課堂教學中使用“任務驅動法”,應用WebQuest教學模式給予學生自學自練的時間和空間,鍛鍊學生資訊處理的思維和習慣,這一種教學方式,可以培養學生自學,協作學習和發展學生的創作能力,所以在本課的教學中先讓學生明確任務,再採用“試一試——說一說——練一練”的方法,讓學生在自學、質疑中學習使用畫圖軟體,整個過程體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教學原則。
三、說學法
現代教學論認為學生是活動的主人,如果能讓學生透過自己的努力去發現知識,創造更美的東西,那將是我們資訊科技課教學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也是我們開展素質教育的最迫切要求。心理學家皮亞傑說得好“一切真理都要讓學生自己去獲得,由他重新發明,而不是草率地傳遞給他”。因此,我在教學中讓學生用“問一問,說一說,做一做”的方法來完成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問”自己不懂的地方;“說”自己理解的內容;“做”自己喜歡的圖畫。學生始終在教師的引導下動腦、動手、動口,透過自己的勞動獲取,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其中還安排了質疑、互幫、討論等多種形式,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究的慾望。
一、明確本課的幾個學習任務
二、透過WEBQUEST下的引言,簡單介紹畫圖軟體
三、試一試啟動“畫圖”軟體
1、先讓學生試一試
2、共同總結方法(電腦顯示步驟)
3、小比賽,看誰最快能啟動畫圖程式
讓學生明確學習任務,讓他們在學習中有方向性,更易掌握。
四、認識“畫圖”軟體的視窗
1、利用WEBQUEST的幫助,先讓學生自學
2、及時反饋,顯示“畫圖”軟體視窗,讓學生說出各個部分名稱
3、“找朋友”遊戲:把各部分名稱發給學生,讓學生把黑板上的視窗貼好
4、質疑:工具箱、顏色盒不見了,怎麼辦?
5、學生練一練:顯示及隱藏工具箱、顏料盒、狀態列
透過遊戲,使課堂氣氛活躍,又能讓學生投入到教學中,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五、用“鉛筆”畫山景
先把任務交給學生:使用鉛筆工具,畫一幅山景
有學生可能會問:怎麼選擇了鉛筆工具在畫紙上卻畫不出線條來;畫錯了怎麼辦(這時我讓其他同學幫助他解決問題,或者在軟體的電子書中找答案)
透過學生問一問,說一說,做一做,變被動為主動學習,能形成一個協作學習的氛圍,使學生投入到學習中。
六、用顏色填充工具著色
引導學生如果塗上顏色,山景就更美麗了,激發學習興趣
1、讓學生試一試,給山景填色。
2、質疑:為什麼我的整張畫紅都會變色的呢?
3、教師點撥:只能在封閉的區域內填充顏色,否則,顏料桶內的顏料就會“流”出來
七、用橢圓工具畫圓
1、先讓學生試一試畫圓,他們畫的圓大部分是橢圓。
2、師顯示一個圓,問學生你想畫這麼一個圓嗎?師介紹方法
3、試一試給圓塗色
八、畫直線
放手讓學生完成,看誰畫得最好
創作性練習,鞏固新知
比一比,看誰是“電腦小畫家”
1、作品模仿練習,培養觀察力和鞏固新知
2、讓學生髮揮個人或小組的才華進行創作
3、顯示一些優秀作品,讓學生自己評出“電腦小畫家”
4、把優秀作品打印出來獎給“電腦小畫家”
江曾說過“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透過練習培養學生在創作中求價值,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九、總結全文
1.讓學生說一說本節課的收穫
2.讓學生說一說感受
引導學生說,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較系統的認識,透過說感受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