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高中語文課後反思

高中語文課後反思

高中語文課後反思1

本文可以說是初中階段最難的一篇古文了,為了落實本文的教學重點和難點,解決學生畏懼學習古文的困難,設計了講故事比賽,要求學生講《三國演義》中的精彩故事,以此來激發他們學習熱情。學生的積極性非常高,我就接著提醒他們:“宋朝詩人陸游在《書憤》中寫道‘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你們是否知道,這又是一段怎樣的故事?”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的興趣已經被激起,我想本課教學的序幕已經拉開了!

但文章內容上的重點對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點,學生往往把握不住;諸葛亮是怎樣突出他的論述重點的,學生更難以體會得深刻。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把課文的重點、難點化成若干足以啟迪學生思維的問題,並把這些問題按合理的順序編排,進而把學生的閱讀思考活動導向深入。

如何讓學生學好文言文,我認為應把好四個關,即“讀”“譯”“賞”“用”,但怎樣讀,如何譯,如何引導鑑賞和運用,需要提煉有效的方法。本課教學設計運用“斷句朗讀”和“口譯朗讀”兩種方法通讀全文,突破傳統“教師譯,學生聽”,“盲目讀,收效微”的弊端,對訓練學生語感,積累語言有積極的作用,同時省時省力,為學生所接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教材學習的重點,也是指導學生學習鑑賞的範例。

教學過程中不足的是臨場點拔不夠到位,鑑賞分析和知識點的落實尚不能自然有機的結合,教學的空間拓展不夠。還有就是師生互動這個環節沒有展開好,主要是學生沒有積極的配合,這是失敗的地方,以後在這方面自己要多下一些功夫。

成功之處,自己在授課的過程當中,還是能積極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主體內容和主題,以及本文的寫作特色,對文章中的重點句子也都掌握。

高中語文課後反思2

所表現出來的應該自然親切姿態站在學生的面前,因為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二、師生互動如果前半堂課體現了師生良好的互動的話,那麼後半堂,憑藉著我對課文的熟練程度,為了按計劃進行,我卻忽略了這種互動的關係,導致課堂教學中規中矩,而學生並沒有成為課堂中的主體。在後來的評課中,雖然趙校長等領導給以高度讚揚,認為我的文化底蘊是非常豐厚的,同時也提出應當讓學生真正的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我進一步認識到,教師的知識底蘊是自然流露出來的,教師的語言和思想本身就是知識和智慧的體現,絕非是為了完成計劃而過多地參與課堂。

三、課堂駕馭在鑑賞課文的過程中,我給學生提供了鑑賞的方法,並引導學生逐層將方法落實到實踐當中,積極鑑賞。剛剛入境,下課鈴響了,我預先想要進行的討論,即把最後的討論鑑賞的環節加以昇華,這一教學設想還未實現,但我倉促結束這節展示課。這一地方的處理顯然不夠靈活,說明我對課堂的駕馭能力還不夠,對時間也沒有很好的把握,使得一節完整地可略有殘缺。

四、經驗不足在整個教學環節的設計上,也有不合理的地方。一是,最初讀課文的環節可以刪去,因為這是第二課時,不是起始課,如果刪去這一環節,把省下來的時間用到後面的鑑賞上,無疑會為將鑑賞推向高潮贏得時間。二是,如果將課堂的質疑和鑑賞融為一體,會不會更好呢?質疑的過程難道不是在鑑賞麼?鑑賞也可能包含質疑。

總之,這節展示課暴露出了很多問題,主要集中在處理教材和駕馭課堂的能力上。透過各位領導、老師中肯的評課

高中語文課後反思3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寫景散文,是必修二中專題四“慢慢走,欣賞啊”這一專題中的一篇散文。這是一篇以寫景為主的抒情散文。寫於1927年7月,那時作者在清華大學教書,住清華園西院。文章裡描寫的荷塘就在清華園。這篇文章,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清淡素雅、超凡脫俗的月下荷塘圖。教材中要求的是欣賞文章的意境美,因此我在設計教學時,使注意從意境這方面進行切入來學習欣賞這篇文章。“意境”顧名思義,即“意”與“境”的組合,意為作者的情感,而“境”則為外在事物,所謂“意境”即為作者內在情感與外在景物的有機結合,情景交融。

我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首先注意讓學生體會荷塘之美,月色之美,以及在描寫荷塘月色時所用的語言之美,並探究語言刻畫的手法,其次是讓學生領悟一切景語皆情語,探索朱自清先生在本篇文章中蘊藏的情感,緊扣開頭的第一句(文眼)“這幾天心裡頗不平靜”對全文進行思想感情上的分析,因此我安排了兩課時,第一課時重點鑑賞文章的語言,欣賞美麗的荷塘月色之景,第二課時從景入情,對其情感和所表達的思想進行分析,感受文章的意境美(散文就是美文,是文質相稱,形神俱美的藝術品),古人說“文因質立,質資文宣”。散文的美表現咱內容和形式上的完整結合。《荷塘月色》就是這樣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

上完這節課後,我感覺最為得意的地方就是評點這一環節。讓學生在評點課文時,學生對於文章的點評非常到位,甚至於有些學生的點評替代教師的講析,例如:有一位學生說:文中的第四段中曲曲折折的荷塘,“曲曲折折”寫出了荷塘形狀的不規則也寫出了荷塘迴環曲折的美感,而田田則寫出了荷葉之多,亭亭寫出了荷葉之高,荷葉的動感,荷葉的美,疊加了嫋娜,節奏羞澀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荷葉嬌羞之態,像少女一般的美,而寫流水則脈脈一詞來描述,把水寫活了,寫出了人的感情。

得意之二便把文中使用疊詞的句子讓學生改寫,對比改寫之後與之前對照,有什麼不同,領會疊詞在文中使用的作用,並讓學生舉出使用疊詞較多的詩詞,進行對比教學,讓學生學會從語音,語言節奏的角度來鑑賞詩詞、散文,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尋找解決問題的好處,此處教師的預設在課堂中注意讓學生去自主探究,自發生成,避免了出現老師預想不到的事情並且學生在對比中也學習到了方法。

而談起本節課的不足,則有很多,試舉一兩個作為典型代表:

首先第一處便在引導學生本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的時候教師只注重了自己的預設,而忽略了在此中的引導,以至於教師一味的把學生往自己設定好的路子上引,卻引不過來,學生不明白教師在想的什麼,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因此,讓我感覺到在預設與生成中,教師的引導作用不可忽略。

另一個是上課時的語速太快,提問時沒有注意語言輕重緩急,讓學生不能抓住問題的要點,使得課堂上學生的反應較慢,無法達到預設的理想狀態,讓學生無法從老師的語言中體味到文章舒緩朦朧的意境美。這也是本節課的不足之處。

高中語文課後反思4

首次試上,筆記本上寫滿了文字。值得肯定的是,三維目標明確,有歌鑑賞方法的指導。例如,學完這首詩教師總結說:“我們收穫了很,除了無盡的美感,還了解了詩歌鑑賞的方法,拿到一首詩,我們知道該如何下手了:

1、讀一一美讀幾遍,初步感知

2、找一一找出詩中的景物與人物,體會意境,瞭解人物的情感;

3、合一一找到景物與情感的匹配點,整體感知詩歌。

如果長期堅持使用這種切實有效的方法,將有利於學生詩歌鑑賞素養的形成,有利於培養學生終身的學習的能力。不足之處也很明顯:主線不明,思路不清。

一、一改:設主線,明思路

張若虛一生只留下兩首詩,因為《春江花月夜》“孤絕橫篇,竟為大家”。這首詩也被聞一多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全詩圍“春、江、花、月、夜”鋪開,月是詩人震動的脈搏,月光灑輝處,江水、沙灘、桃樹、花林、飛霜、白雲、扁舟、鏡臺、詀石、鴻雁、魚龍、思婦、遊子組成了一副幽美恬靜、充滿人生哲理的畫卷。

落月搖情,情韻悠悠。既然如此令人心神盪漾,既然是千古美文,何不美教、美學呢?

別林斯基有句話說得好:“美都是從靈魂深處發出的”。因此,賞析這種情韻幽雅的美文,應該是一次賞心悅目的心靈之旅。學生是讀景、賞景的主角,教師是導遊。"美在哪裡?"這條學習主線,應"念"而生。

圍繞這條主線,設計了這樣的課堂流程:美聽一美讀一美品。其中,美品是關鍵,它可以設計以下兩個思考題:

1、你在詩歌中看到了什麼?請以月亮的推移為順序找出描寫物件:(1)找景物;(2)找人物(注意體現人物情感的詞)。

2、你最喜歡哪句詩?說說喜歡你的理由。結合你最欣賞的佳句,用散文化的語言品一品。

再次上課,我們明顯感到,課堂是教師的課堂,學生之間幾乎沒有任何互動,僅有的一次討論也只是流於形式。學生似乎是遊離於課堂外的陌生人,課堂冷冷清清,局面尷尬。

傳統教育確實存在忽視學生個性,忽視學生自主意識的弊端,強調集體意識和絕對服從,用一種僵化、教條的思想禁錮施教者和受教者。其結果是學生個性品質缺失,自主意識缺失,批判精神缺失,人文情懷缺失,公民意識缺失。高中新課程的實踐者應充分意識到以人的發展為根本點,培養高中學生自覺的社會責任與愛國主義精神、正確的價值判斷力、初步的全球意識與國際視野、終身發展所必備的科學文化知識與技能、批判思維與創新精神、創業意識與敬業精神以及健全的身體心理素質是我們的責任。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尊重個體,尊重生命,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注重學生個性化的發展。

我們真切地感到,課堂不能靜若止水,需要波瀾起伏,需要激盪人心,需要創造一個美的藝術境界,否則便會枯燥無味、蒼白無力。那麼怎樣為教學創造一個藝術的境界呢?

二、二改:創設藝術氛圍,營造審美情境

"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需要創設迷人的氛圍,只有這樣才能深入詩文的深處。因此,我們可以這樣創設:

-

1、美導。

一位同行的導語設計值得借鑑:在我國浩瀚的詩海中,有無數文人墨客都曾望月有感而寫下吟誦月亮的美麗詩句,同學們讀過哪些關於月亮的詩句?

學生打開了記憶倉庫之後,教師再深情地說:“是啊,月在詩歌中似乎成了詩人生命情懷的寄託,從中我們感受到了‘波心蕩,冷月無聲’的寂靜淒涼,‘明月松間照’的寧靜恬淡;感受到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的相思,‘楊柳岸曉風殘月的’清苦;感受到了‘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的惆悵無奈,還有‘一夜飛渡鏡湖月’的夢幻神奇。在人才輩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詩壇,有這樣一位詩人,因為一輪明月而成就了千秋美名,這位詩人就是張若虛,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領略他筆下那輪明月的光華吧”。

在潛移默化之中,學生沉浸於超常的審美情境、傾心於審美的情境和把審美的心理集中指向閱讀物件的審美注意。

2.美聽。

教師範讀,學生傾聽潺潺連綿的流水、流利婉轉的鳥鳴,他們情不自禁地沉醉於這迷茫朦朧的月色中,沉浸於濃濃的思念、深深的愁緒裡,浸入美讀釀成的美境中。有了這種傾聽,那種躍躍欲試的萌動之心,怎能不呼之欲出?

3.美讀。

葉聖陶先生指出:“語文學科,不該只用心與眼來學習,需在心與眼之外,加用口耳才好。吟誦就是心、眼、口耳並用的一種學習方法”。(3)誦讀可以採用各種各樣的方式:“有自由體驗讀、個人表演讀、小組競賽讀、集體體悟讀”。誦讀這首詩要讀出輕重,讀出抑揚頓挫,讀出激情。各種形式的朗讀,能使學生陶醉於自己的體驗之中,選擇、感悟、深思,產生旺盛的求知慾、強烈的參與欲,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經過反覆朗讀,學生對這首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詩中表現出的月照花林之美,人生滄桑之嘆,天涯相隔之苦,有了一定的體悟,學習的積極性也被激發出來了。更重要的是:美讀,不但瞭解作者說了什麼,而且與作者的心靈有了溝通,激起了情感上的共鳴。學生進入了“其言若出己之口,其意若出舌之心”的最佳狀態,在吟誦過程中,語感語氣有了,內容有了,思想有了,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

透過第三次上課,我們認為,對文字的解讀應該是課堂教學的主旋律,是整堂課的主題。匆忙的和不深入的解讀,教學效果只會適得其反。因此,《春江花月夜》課堂教學設計的重點,不在課外延伸了多少,而應該在美品課文。

三、三改:美品美文,突出課堂主旋律

1.品景色。

(1)月出一一壯觀而有活力

(2)月升一一月光朗照,花伴月,月伴花,月光無處不在,江天一色,清純空靈

(3)月落——落花搖情,江水流春,落月藏海霧,迷茫無盡

(4)景:月光下的江流、芳甸、花林、飛霜、沙汀、白雲、青楓、扁舟、高樓、玉戶、閒潭、落花、海霧、江樹等,春江潮動,花草遍地,明月朗照,月伴花,花伴月,江畔白沙與月光融成白茫茫一片。淡淡的感傷美,優雅空靈的純淨美,交織構成了一幅充滿詩情畫意的春江月夜圖。

2、品哲理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詩人浮想聯翩,思接千載,感慨宇宙的神秘,人生的無奈。"人生代代無窮己,江月年年只相似",詩人又頓悟,人生是短暫的,而人類則是綿延永久的。一曲《春江花月夜》,讓人讀出了人生短暫的悲劇之美、宇宙無窮的永恆之美。

3.品情感。

月共潮生,盪滌萬物,充滿生命活力的壯觀美,躍然紙上;江水流春,江樹迷濛,淒涼感傷之情油然而生。詩中的情感美還指落月藏海霧,月落妝臺,長夜不眠的思婦的依戀惆悵之情;春光將老,人隔天涯,漂泊天涯的遊子的悽苦寂寞之情。品讀"落月搖青滿江樹",那月光之情,思念之情,詩人之情,灑落在江樹上,也灑落在學生心中。

4.品佳句。

最後探討問題,要求學生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並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這樣設計,可以讓學生對學習內容有選擇的自由,不受約束,大膽想象、聯想,提出與眾不同的看法,並闡述自己的理由,在互相交流中碰撞思維、分享閱讀成果。

詩歌欣賞沒有標準答案,因此,要給學生一個藝術再創造的空間。雖然學生談出的理由不一定充分,但他們己在教師信任的目光中享受到了濃濃的審美樂趣。這樣設計,不僅滿足了學生的需要,也是對學生價值的認可,它能喚起學生積極探討的活力,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這樣設計,更是從課堂教學的完全預設轉向動態生成,賦予了課堂活力,使課堂異彩紛呈,活力四射。

總之,《春江花月夜》的教學設計是以課文為載體,從課文出發,透過聽、讀、品,把朗讀、美品、探究融為一體,讓學生真正領悟課文的景美、情美、哲理美,從而最終學會鑑賞詩歌。

高中語文課後反思5

《老王》是楊絳先生的一篇敘事性散文。作者敘述了與一位人力車伕的交往.寫了底層勞動者在不幸的生活境遇中仍不改善良淳樸的天性。筆者在處理課文時,將“感受老王不幸的命運.把握老王忠厚善良的性格特點;理解作者作為知識分子對底層勞動者的同情和關愛之情”作為教學的重點,將“作者對老王內心的複雜感情”作為教學的難點。為此,筆者設計了四個環節:一、說說老王的命運及老王的為人表現:二、有感情地朗讀你最受感動的情節、印象最深刻的片段.並說說感受;三、理解作者內心的不安和愧怍之情:四、和自己對話,關注自己身邊的老王。原來準備用一節課來完成這些教學目標,後調整為兩課時。本課的教學,有三點值得筆者思考:

一、教師對文字的.解讀引領是實現有效教學的前提和關鍵

教師應以一個學習者的身份.和文字以及文字後面的作者認真對話。細細地加以研讀.做好解讀文字的第一人.高屋建瓴.方可引導學生正確解讀文字,讓閱讀教學回歸語文教學的本真狀態——讓學生在教師正確的引導下.用兒童的眼光走進成人的精神世界,主觀能動地“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語言文字,抵達文字解讀的要義。要強調教師的引領作用,因為這需要教師去選擇意義、最佳化路徑。教師深度解讀文字的目的.不是代替學生的解讀與理解,而是為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提供豐富的可能性。對教材文字的理解與價值判斷就成為師生共同的心智體驗過程.教學則是師生一起探索文字的意義與價值並在此過程中實現文本價值的最大化。需要強調的是教材文字的意義與價值雖然是開放的.卻是有底線的。教師一方面是底線的守護者.另一方面是學生“前行”的促進者——所謂“平等者中的首席”。當學生對文字的理解品味需要教師點撥深化或糾偏時,需要教師有獨到而深刻的文字理解.圍繞著教學目標而展開相應的教學內容.推進課堂的互動,生成更多的課堂現場資源。反之.教學的預設目標有可能出現偏差.教學實施過程中就有可能因沒有領悟文字精髓而錯失課堂生成的教學資源。

二、學情評估是課堂進行有效教學的基點

學情評估,是課堂進行有效教學的重要依據之一。當時準備用一課時研習《老王》.一課時下來,教師想了解課堂中圍繞著教學目標所進行的研習效果,於是,向一位基礎較好的同學瞭解對課文的理解程度。這位同學說,老王給她的印象不是很深,只是覺得老王挺可憐的.人也好,但我還是對楊絳一家的善良有著更深的印象。這一說法,讓筆者大吃一驚,學生的理解重點不在感受老王品質的善良淳樸,而在楊絳一家的善良。這一專題的兩篇文章《品質》、《老王》是反映社會底層勞動者品質的光芒的,儘管學生可以對文字作多角度的解讀,但教師在教學的預設中必須明確自己的教學目標.從而引導學生理解和感悟。另外,儘管學生對課文中作者流露出的善良有了一些體會,但還是沒有真正理解作者多年來在善良行為的背後對自己靈魂深深的自責和內心的愧疚。

是的,楊絳一家是善良的。毋庸置疑.但在誠實的老王面前,這種善良是多麼的渺小蒼白.與老王至真至純的人間真情相比.楊絳感到自己為老王所做的這一切是多麼的微小.甚至感到自己多少有些冷漠。儘管在當時來說.作者對待老王算是比較關心的一個,這也正是作為一個知識分子對待苦難人們的悲憫情懷,她的勇於反思,敢於自責.對自己內心的不寬容,對靈魂的拷問,是她人性光輝的所在.也是這篇文章最富有內涵的一個亮點。探討作者在文中表現出來的情感,是教學難點.需要對文字進行深入細緻的解讀。可是.學生並沒有真正深入文字,重點解讀出老王的高尚人格.並沒有理解好作者對老王的深厚感情只是一種襯托。表達出作者內心的極大愧疚。於是.筆者調整了教學計劃,再用一節課的時間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內心深處的不安和愧怍——儘管過去了幾年,但我們可以想象,作者每當想起老王.這種感覺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淡忘,面對著這樣一個重情重義的孤單老人——他能

在生命垂危之際帶著無法用金錢衡量的世界上最貴重的禮物來感激自己,而我卻為他做了什麼呢?作者內心的自責,更烘托出了老王的高大。

於是.筆者把重點放在如何把握作者這份獨特的情感上.要求學生從課文中細細體會,注重自己的生活體驗,理解“但不知為什麼,每想起老王.總覺得心上不安”,“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然後讓學生來談談理解。

學生一:從這句話中看出楊絳內心對老王的愧疚、自責。楊絳當時沒能理解老王這一行為的真實意義。老王樸實行為所散發出來的情是至真的.至純的.是毫無汙穢的,是極其淳樸的善良。然而.楊絳在老王死後幾年才漸漸明白,所以楊絳感到對不住老王。

學生二:老王在病危之時,還拿著如此“貴重”的禮物去送給作者,他只是單純地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想去謝謝這麼久以來對他關心的作者一家.而“我”不僅用錢去褻瀆了他的好意,而且並沒盡“我”的全力去幫助老王,因此感到愧怍。

學生三:現實中,楊絳夫婦並沒有給予老王太多的關懷.只是在坐車的時候“說著閒話”,在老王生病期間.並沒有去看他,但老王對他們心存感激.在臨死的前一天竟然拿著自己平常節省下來的雞蛋和香油送給楊絳,而楊絳夫婦並沒有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善待他,所以歷經幾年,楊絳感至4自己很愧怍。

學生四:作者對老王之死只是表面上的關心,文中“我也不懂.沒多問”.就體現了老王在作者心中的地位不是很高.正是因為這一點,作者感到十分內疚.老王是真的用心待她,可以將自己寶貴的東西拿出來無私地給作者,而作者自己又為他做了什麼呢?僅僅只是覺得有這麼一個可憐的人.同情他.卻沒有付出真心的行動!故作者在內心深處有著恆久的愧疚。

學生五:幸運與不幸總是相對的,也許在我們看來.當時的楊絳夫婦也並不幸運,但相比老王而言.作者又感到自己是如此幸運,所以她感到在老王有生之年.自己並沒有給予他足夠的幫助.與這位淳樸、真誠、善良的老三輪車伕相比,自己是如此慚愧.不免在內心湧現出不安和愧怍.所以作者呼籲那些幸運的人們,在生活中,將自己更多的愛奉獻給更多不幸的人。

學生的理解在相互碰撞中漸漸深入了,能結合課文的具體語句來談感悟,從時間的跨度、表現的平淡到精神的呼籲等方面來探究作者內心的不安和愧怍.從學生的談話中能明顯感覺到學生的理解更加細膩了,課堂也在學生的互動中顯現出生成的精彩。根據反饋的學情,評估教學的效果.是教師處理教材水平的體現。筆者覺得教師每教一篇課文.不能硬性規定在一定時間內完成任務.因為課堂是動態的,充滿著變數,而且,教師的理想期望和學生對文字的理解有可能存在差距.教師在時間的支配上應有更大的靈活的處理空間.充分發揮教材的文本價值取向,讓學生在學習一篇課文後,觸動內心深處的情感,在感受人物品質的同時淨化和提升自己的內在品質。透過學情評估,能更準確地瞭解教師在處理教材時的定位及達成的效果,幫助教師提高處理教材和落實教學目標的有效性。

三、有效教學必須引發學生的探討和內化

要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必須有學生思維的積極參與。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是用自己的思維、經驗來參與文字的解讀,需要用自己的心靈來和文字對話.並透過學生間的交流與研討,讓學生在自我理解與傾聽他人中構建自己的知識。

(一)激發學生的疑問並引發討論

教師的主導作用就是引導學生和文字、作者對話,而不是讓教師與作者對話的結論去影響學生與文字、作者的對話。因此,教師在課堂中,要營造出問題探討的背景和氣氛.激發起學生的問題慾望,讓學生在研習中閃現思維的火花。主動發問,在探討中碰撞出更多的智慧。

在研習“老王病重時提著雞蛋和香油來感激作者”這一情節時,學生就提出了一個問題:老王病得這麼嚴重了,為什麼還要把雞蛋和香油送給楊絳一家而不留著自己吃呢

學生一:這是因為老王的善良。他認定楊絳一家是好人,作者一家對他好.他銘記在心.要知恩圖報。在臨死前.他提著自己身子也很需要的雞蛋和香油來看他們.是來表達自己對他們一家的感激之情。

學生二:老王雖然身世可憐.由於殘疾導致生活的艱辛,但老王是一個善良、知恩圖報的人.他對楊繹一家的恩惠至死前都無法忘記.可能那滿滿一籃的大雞蛋和好香油是老王好不容易積攢下來的,他自己在病危之際都不忘報恩.可見老王心靈之純美。

在研習了“作者內心的不安和愧疚…情節後.學生又生成了新的問題:我覺得剛才討論的重點是楊絳對自己靈魂的拷問.儘管過去幾年了.但內心的自責一直伴隨著.從而顯現了一個知識分子心靈的高貴,而這一內容和底層勞動者品質的光芒有何關係?

學生經過討論,明白了文章的重點所在:正是楊絳內心深處的自責和內疚.記憶越深.就越說明老王的品質對她深刻的影響.反襯出底層的、不幸的老王心靈的高貴給作者帶來的深深震撼。

(二)引發學生的心靈感受

在充分感受“老王”人物形象的基礎上.教師讓學生由感受老王的人生拓展到對自己內心的感悟,觸發學生不同的生活體驗.表達自己個性化的情感。

學生一:老王.一個身患殘疾的貧苦的老百姓,對楊絳一家掏心掏肺的報恩.不覺讓人心酸。在老王面前.自己是一個多麼渺小的人啊.

學生二:《老王》一文,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絃。也許在那樣的社會里.楊絳和錢鍾書夫婦是善良的.他們對待別人的關懷是難能可貴的。但相對於老王.那是無法相比的.老王身心都受摧殘.卻仍抱著一顆善良、感恩圖報的心去待他人,總是為他人著想。

學生三:不僅僅是老王那高尚的品質感動了我.作者的情感也使我深受感動。對一個不起眼的底層勞動者.作者不僅沒有鄙視他.而且還關懷他,文末還感到對不起他.這種情感是一般人無法達到的。

學生四:老王這一窘迫、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不起眼的三輪車伕.以他那種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善良誠實的生活作風.知恩圖報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打動了我.更讓我明白。情與錢永遠不可能畫上等號.因為再多的金錢也買不來一份真情。或許物質生活對人來說是重要的.也是不可或缺的。但有時候精神的幫助會給人以更大的激勵,千萬不要忽視了一句話的作用.即使話語簡短,也缺乏修飾.但它卻能表達對別人的關愛.

學生五:校門口經常坐著一個老奶奶.滿頭白髮.手中拿著一個她自己的飯碗.不時地向同學乞討,可是我們畢競是高中生.並沒有多少錢.於是只能視而不見.快步離開.我也只能從心底默默承認自己的關愛並不夠,表示愧怍。

學生六:我是一個幸運者.比老王幸運幾百倍,所以在以後,我更應該盡我所能去幫助那些不幸的人,不僅僅是物質上的幫助.精神上的幫助更重要。

文學作品的價值取向是對人情感的潛移默化、心靈的無聲薰陶。而要實現新課標中關於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維度目標,教師必須要有課程意識,課堂要在動態的過程中承擔情感啟迪和價值觀指引的任務.充分引發學生的心靈對話.讓學生髮自內心的多角度感悟成為學生精神生活的寶貴財富,並讓學生在分享中完善自己的心智。唯有這樣超越文字的心靈交流.才是課堂有效教學的最好體現.

高中語文課後反思6

一所表現出來的應該自然親切姿態站在學生的面前,因為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二、師生互動

如果前半堂課體現了師生良好的互動的話,那麼後半堂,憑藉著我對課文的熟練程度,為了按計劃進行,我卻忽略了這種互動的關係,導致課堂教學中規中矩,而學生並沒有成為課堂中的主體。在後來的評課中,雖然趙校長等領導給以高度讚揚,認為我的文化底蘊是非常豐厚的,同時也提出應當讓學生真正的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我進一步認識到,教師的知識底蘊是自然流露出來的,教師的語言和思想本身就是知識和智慧的體現,絕非是為了完成計劃而過多地參與課堂。

三、課堂駕馭

在鑑賞課文的過程中,我給學生提供了鑑賞的方法,並引導學生逐層將方法落實到實踐當中,積極鑑賞。剛剛入境,下課鈴響了,我預先想要進行的討論,即把最後的討論鑑賞的環節加以昇華,這一教學設想還未實現,但我倉促結束這節展示課。這一地方的處理顯然不夠靈活,說明我對課堂的駕馭能力還不夠,對時間也沒有很好的把握,使得一節完整地可略有殘缺。

四、經驗不足

在整個教學環節的設計上,也有不合理的地方。一是,最初讀課文的環節可以刪去,因為這是第二課時,不是起始課,如果刪去這一環節,把省下來的時間用到後面的鑑賞上,無疑會為將鑑賞推向高潮贏得時間。二是, 如果將課堂的質疑和鑑賞融為一體,會不會更好呢?質疑的過程難道不是在鑑賞麼?鑑賞也可能包含質疑。

總之,這節展示課暴露出了很多問題,主要集中在處理教材和駕馭課堂的能力上。透過各位領導、老師中肯的評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