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苑漫步》綜合性學習的教學設計範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古詩苑漫步》綜合性學習的教學設計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指導思想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
1、“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改,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
2、“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3、“教師應當密切關注當代社會資訊化的過程,注重跨學科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
二、教材分析
本節課選用的教材是新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綜合性學習《古詩苑漫步》。第三單元所選的古詩文,題材多樣,內容豐富。或記事,或記遊,或狀物,或抒情,無不浸透著古人的思想、情趣,感受他們的智慧,能讓人受到美的薰陶和感染。
這節綜合性學習,是對課內詩歌學習的一個延伸,旨在透過豐富多彩的活動,激發學生運用多種藝術形式欣賞古典詩詞的熱情,在有針對性的積累、感悟和實踐中,提高審美水平。
三、學情分析
我所教的初二學生對古詩詞的積累比較少,主要侷限於課本上出現的或近期剛學過的古詩詞。對古詩詞的學習熱情也不高,處於被動接受的狀態。古詩詞學習重背誦,輕賞析。
四、教學策略與手段
教法:創設情境法、講授法、活動法、激勵法
學法:自主、合作、交流法,體驗法
手段:使用多媒體教學,創設圖文、聲情並茂的教學情境。
五、教學過程
教學準備:
1、課前讓學生蒐集並整理七、八年級積累的古詩詞。每人按自己的理解用圖畫描繪一首或一句詩。
2、教師設計活動內容,製作課件。
(一)情境匯入(播放背景音樂《高山流水》)
詩詞如歌,在平平仄仄中婉轉悠揚,在抑揚頓挫裡低迴不盡,讓人忘憂,使人開顏;詩詞如畫,在蟲魚鳥獸中描摹自然,在小橋流水中展現乾坤,為我們描繪出或悽美、或壯闊、或靜謐、或熱烈的絕美意境;詩詞又像一位哲人,歷經千年後,向我們娓娓道來人生的真諦,激勵我們走向生活,面對挑戰。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古詩苑,在繽紛的藝術奇葩中盡情徜徉。(多媒體出示課題《古詩苑漫步》)
(二)瞭解詩歌
1、學過這麼多詩歌,你瞭解“詩歌”嗎?
用多媒體展示:
詩歌是四大文學創作體裁之一(詩歌,小說,散文,戲劇),是最早產生的文學體裁。它起源於勞動,由勞動者集體口頭創作,並和音樂、舞蹈結合在一起,後來才具有獨立形式。我國古代稱入樂的為歌,不入樂的.為詩,現在所說的詩歌主要指詩而言。
2、詩歌的分類:
用多媒體展示,學生做好筆記。
(1)從表達方式分:敘事詩,抒情詩,說理詩等
(2)從內容(題材)分:敘事詩,寫景詩,山水田園詩,邊塞詩,送別詩,詠物詩,詠史詩,詠志詩等
(3)從發展歷史分:
古體詩(唐以前的詩)
近體詩(唐至“五四”講究格律)
a.絕句(4句)
b.律詩(8句,分首聯、頷聯、頸聯、尾聯。其中頷聯、頸聯要求對仗)
詞和曲
詞和曲都屬於詩歌。
詞:興起於唐代,經五代到宋而盛行。詞是合樂歌唱的,因此也叫曲子詞。詞的句子大多長短不齊,因此也叫長短句.
曲:興起於金代,到元代盛行。它是在金代“俗謠俚曲”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形式的韻文。
現代詩:即白話詩(“五四”後,不拘泥於格式和韻律。)
(三)走進詩詞,你吟我誦
吟誦古詩,如同面對良師益友,可以聆聽教誨,可以受到薰陶;如同在花海中徜徉,可以感受藝術奇葩的芳香,得到藝術雨露的滋養。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吟誦,去感受詩詞的魅力。
1、我最喜歡的一首詩詞。(小組推薦,激情朗誦。)
示例:杜甫的《望嶽》,並激情朗誦該詩。
2、我最喜歡的一句詩詞。(自由發言,抒發感悟。)
示例:我最喜歡的一句唐詩:“大漠孤煙直,黃河落日圓。”寫作者進入邊塞後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壯麗的風光,畫面開闊,意境雄渾,被王國維稱之為“千古壯觀”的名句。
3、我最欣賞的詩人詞人。(抓住特色,勾勒個性。)
示例:我最欣賞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那股子樂觀豪邁勁,他的自信灑脫深深感染著我。
(四)古典詩詞知多少
詩詞有聲:風聲雨聲,猿啼鳥鳴;詩詞有色:花紅柳綠,水碧山青;詩詞中氣象萬千:日月星辰,春夏秋冬;詩詞中意境優美:小橋流水,大漠孤煙……讓我們走進詩詞的海洋,去擷英咀華。
用多媒體展示下列題目,讓各小組搶答,看哪個組積分最多。
1、在下列橫線上填出有關色彩的詞。
一枝___杏出牆來
日照香爐生___煙
千里鶯啼___映紅
2、在下列橫線上填出有關地名。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_____近酒家。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_____萬里船。
_____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3、讓鳥兒棲息在詩句中
幾處早___爭暖樹
銅___春深鎖二喬
芳草萋萋______洲
4、填出下列各種形態的水
桃花___水深千尺
奔流到___不復回
遙看______掛前川
5、讓鮮花點綴詩句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______開。
人面不知何處去,______依舊笑春風。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______別樣紅。
6、給詩句填上數字
白髮______丈,緣愁似個長。
南朝四百______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______人。
7、孟子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而小天下。”
A.泰山B.嵩山C.黃山
8、“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是近代()的詩句。
A.秋瑾B.魯迅C.譚嗣同
9、“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中的“君”是指()
A.李延年B.李龜年C.崔九
10、“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中的“妃子”是指()
A.王昭君B.楊玉環C.趙飛燕
11、我國第一個女詩人是:()
A、李清照B、秋瑾C、蔡琰
12、月上柳梢頭,________。A、野渡無人舟自橫
春潮帶雨晚來急,________。B、海上生明月
____________,天涯共此時。C、直掛雲帆濟滄海
長風破浪會有時,________。D、人約黃昏後
(五)以詩釋圖,以畫釋詩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是我國古典詩歌的特點。
1、請你以詩釋圖,用你的慧心為圖片配上最貼切的詩句。(出示幻燈片)
2、請你以畫釋詩,交流展示自己別出心裁繪製的畫作,展示你對所選詩歌的獨到見解。
3、你是否還有其他的展示方式?
(六)淺酌低吟唱古詩
“唱”古詩,“唱”古詩一般有兩種途徑,一是用今人為古詩譜的曲子。如《詩經》中的《關雎》、蘇軾的《水調歌頭》、岳飛的《滿江紅》、李煜的《虞美人》等,今人都譜過曲。二是讓一些現成曲譜與古詩“聯姻”。這種方法,便捷好用,饒有趣味。幾十年前,弘一法師(李叔同)那首最有名的“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用的就是一支外國曲子。
1、出示蘇軾的《水調歌頭》:
(1)老師範唱。學生會唱的較多,參與度很高。
(2)播放王菲演唱的版本讓學生邊賞邊唱。
(3)唱後讓學生們說說這首詞配上音樂之後有什麼不同。
2、出示岳飛的《滿江紅》,聽屠洪剛版本演唱,讓學生學唱。
3、出示李叔同的《送別》,讓學生展示歌喉。
(七)談收穫
1、請你以“漫步在古詩苑,我……”,為開頭說說這節課的收穫。
2、教師鼓勵學生大膽表達。
(八)活動小結
古代詩詞,是中國古典藝術的瑰寶。透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對中華古詩詞文化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瞭解,不僅獲得了相關的知識,還提高了鑑賞能力、審美能力和文化品位。希望你們在今後的學習中繼續積累,讓前人留下的無數光輝的篇章代代傳承,大放異彩。
六:課後反思:
透過這節別開生面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課,同學們對中華古詩詞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瞭解,並且提高了詩詞鑑賞能力和文化品味。“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同學們透過對詩詞的多形式欣賞,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特別是提高了思維能力和藝術品味,增強了合作意識。總之,這次活動課按照新課標的教學理念設計,學生廣泛參與,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這樣的課堂,既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又充分調動了他們的學習興趣,這些對學生以後的發展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