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文化

蒙古族文化優秀手抄報

蒙古族文化優秀手抄報

蒙古包(Mongolianyurts)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種房子,適於牧業生產和遊牧生活。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了蒙古族文化優秀手抄報,希望對你有所借鑑作用喲。

蒙古包包內寬敞舒適,是用特製的木架做“哈那”(蒙古包的圍欄支撐),用兩至三層羊毛氈圍裹而成,之後用馬鬃或駝毛擰成的繩子捆綁而成,其頂部用“烏耐”作支架並蓋有“布樂斯”,以呈天幕狀。其圓形尖頂開有天窗“陶腦”,上面蓋著四方塊的羊毛氈 “烏日何”,可通風、採光,既便於搭建,又便於拆卸移動,適於輪牧走場居住。蒙古包獨特的製作技藝,體現了蒙古民族的審美觀與高超的技能。蒙古包有著不可替代的觀賞價值,同時具有實用價值、藝術價值、經濟價值。

哈達

哈達,蒙古語稱“哈達噶”,發音上貼近藏語“卡達爾”,漢語意為禮巾,是藏、蒙古等民族禮儀往來必備的絲織禮品,而獻哈達是一種普遍而崇高的禮節。書載“哈達”是由薩迦法王、元朝國師八思巴流傳開來的。據說八思巴被封為“大寶法王”後返回薩迦寺時,首開向衛藏地區各大寺院的菩薩、佛像及僧侶、官員敬獻、賜奉哈達之先例,由此便形成習俗並流傳開來。

哈達種類較多,其中白色最為常見。藏民族崇尚白色,認為白色是純潔、吉祥和繁榮的象徵,獻白色哈達可看作是藏民族崇白文化的一個重要表徵。此外還有淡藍、純藍、黃色及五彩哈達,五彩哈達是獻給菩薩或近親做彩箭用的。按佛教教義的解釋,這種哈達是菩薩的服裝,所以只在特定的時候用。

哈達的顏色為藍、白、紅、綠、黃,藍色象徵藍天,白色象徵白雲,紅色象徵空間護法神,綠色象徵江河水,黃色象徵大地。

十六世紀中葉,藏傳佛教隨著衛拉特蒙古各部的遷徙而流傳至如今的阿拉善、鄂爾多斯等地區。隨著蒙古族人民接受了藏傳佛教僧侶手中的哈達,並作為日常禮儀的必備物品世代相傳。但是由於民族信仰的差別,蒙、藏民族所崇尚的哈達顏色也略有不同。

蒙古族的尚藍傳統

千百年來,逐水草遊牧的蒙古民族在日常生活中,擁有廣泛使用哈達的禮儀習俗,蒙古民族崇尚的哈達是藍色的,這與其民族宗教信仰有關。自遠古時期開始,蒙古民族就崇拜大自然——信奉長生天,認為藍色的蒼穹浩瀚無邊、純潔美麗、清新永恆,以威猛的神力呵護著草原上的萬物生靈。為此,蒙古民族無比敬慕蒼天之藍色。為了達到人與大自然完美和諧統一,蒙古民族年輕男性身著與蒼天相諧的藍色服裝;年輕女性身著與大地相諧的綠色衣裳。隨著年齡的增長,服裝的顏色由淺變深。並由此,形成了強烈的生態意識和道德觀:衡量一個人的品質、分析事物發展的原委、決策任何事情,總是以生態道德理念為尺度,來護衛大自然的原始狀態,對賴以生存的綠色植被珍愛如命。所以,他們自豪地把自己稱之為“藍色民族”。

白色和黃色哈達原本不屬於蒙古民族,隨著藏傳佛教在蒙古地區的全面滲透,白色哈達和黃色哈達也隨之出現在蒙古草原。但是,因為幾種哈達的使命和寓意不同,在使用方面有著根本的區別。

敬獻哈達的禮儀

(一)敬獻哈達的不同場合及寓意

蒙古民族的藍色哈達不僅象徵純潔神聖、清新永恆的蒼穹,還寓意著淳樸善良、美好吉祥等豐富多彩的情感。同樣的哈達在不同的場合,也體現著不同的情感價值。

1、調解矛盾敬獻哈達:表示愧悔、致歉、諒解,如對方接受了哈達,意思是願意重歸於好,化干戈為玉帛,照常往來。

2、活佛和學者接受群眾的哈達時,順手將哈達回敬於對方的頸上,這意味著祈禱菩薩保佑,萬事如意。

3、會見客人敬獻哈達:會客方將哈達裹成一把,突然拋向空中,如同從空中飄來的彩雲獻給客人,以表熱烈歡迎前來光臨,祝白晝吉祥夜吉祥,日照中天亦吉祥,日日夜夜呈吉祥,願得三寶賜吉祥等。

4、拜會尊長敬獻哈達:學生將哈達捧在雙手托起,身體微微前傾,恭敬尊長,然後繞頭後掛在自己的頸上,以表敬意,感謝師長的教誨。

5、婚禮節慶敬獻哈達:傳統的進門儀式是十分講究的,從下馬、上車、進門、上樓到入廳每次都得唱一次頌歌,獻一條哈達。新娘入廳後,坐在新郎下首,迎親、送親的隊伍也入廳依次坐定,接著便獻“切瑪”,敬酒,給佛像唱敬酒歌,父母獻上哈達,再在柱頭上掛哈達。參加婚禮的人唱歌,以示祝賀,主人獻哈達,感謝眾人,履行禮節後,新郎送新娘入洞房,其他人便盡情吃喝玩樂到天明。親朋好友都可陸續送哈達和禮物,祝願恩愛夫妻,白頭到老。

6、送親朋好友遠行敬獻哈達:親朋好友遠行送別時敬獻一條哈達,祝福親友一路平安,萬事順風,心情愉快,我們的心就象哈達一樣純潔美麗,我們的感情就像哈達一樣心心相印,祝願親朋好友萬事如意,心想事成。

(二)敬獻哈達的方式

由於哈達所蘊含的深厚的宗教含義,敬獻哈達有著嚴格的禮儀規範:將哈達順長對疊成四幅雙楞,把雙楞一邊整齊地對著被獻者。獻“哈達”的動作因人而異,一般來說,要用雙手捧哈達,高舉與肩平,然後再平伸向前,彎腰給對方,這時,哈達正與頭頂平,這表示對對方尊敬和最大的祝福——吉祥如意。對方以恭敬的姿態用雙手平接。

對尊者、長輩獻哈達時要雙手舉過頭,身體略向前傾,將哈達捧到座前或足下;對平輩或下屬,則可以系在他們的頸上。通常情況下,面對活佛、高僧、長輩要躬身俯首,雙手捧獻於其手中,或獻於案上,或透過代理人員轉獻,對方還會將哈達回掛在獻者的脖子上。對晚輩則要將哈達披掛於對方頸上。平輩間則略微躬身,將哈達獻到對方手中,這時受者也應躬身雙手承接,以示恭敬和謝意。

哈達的種類和尺寸

方誌《蒙古·二卷》中雲所謂哈達者,帛也。或以綢、或以白、或藍,長短不一,長約一尺五寸或一尺二寸,兩端有拔絲,約半寸許,其長短視受者分級而定。

一般而言哈達可分為四種:特等的哈達或第一種哈達叫佐達尼莫德勒或納庫哈達,而納庫哈達又分為“吉祥八瑞”、“有寂安樂”、“巴(化)日呈祥”、“長壽哈達”等四種。其中“化日呈祥”哈達中央織有隱花吉祥結、妙蓮、寶傘、右旋海螺、金輪、勝利幛、寶瓶和金魚等八祥瑞圖,上下兩端為二龍戲珠;左右兩邊為相互連線,象徵堅固不摧,永恆在萬字符號和藏文偈句“白晝吉祥夜吉祥、日照中天亦吉祥、日日夜夜呈吉祥、願得三寶賜吉祥”字樣。這種哈達的規格為300釐米或600釐米長,66釐米寬左右。這種特製哈達一般敬獻給活佛和喇嘛等高僧。

第二種哈達叫阿喜哈達,長100—200釐米,上織有吉祥八瑞或菱形圖案,這種哈達一般敬獻給長輩、先生和父母。

第三種哈達叫素喜哈達,長66—99釐米,寬40釐米,哈達的兩端印織有吉祥字樣,一般在親朋好友互贈時用。

第四種哈達叫素達哈達,長99—132釐米,寬24釐米左右,質地不太好,紡得稀疏如網,用在大眾場合互相認識或交際時用。

由此可見,在蒙古族人民頂禮佛像、拜見尊長、迎來送往、致敬致賀、婚喪嫁娶等禮儀活動及日常生活中均有獻哈達的習慣,它也是蒙古族文化源遠流長的重要載體。

畲族農具嫁妝的傳說

山哈的嫁妝和漢族人不同,除了一隻花櫃外,山哈都是用鋤頭、鐮刀、笠帽、蓑衣、犁等農具作為嫁妝。講起原因,還有一番來歷。相傳很久以前,某山哈寮裡有個非常聰明的佛生崽和隔寮一個非常生好的潑妮崽定了親。佛生崽和潑妮崽情投意合,有商有量,作為阿爹阿孃看在眼裡,喜在心裡,決定端午節讓他兩個結婚。潑妮崽的阿爹阿孃早把嫁妝油了漆。

古話說:“好事多磨”。潑妮崽長得這樣生好,早有人看了口水直流。一天天光,潑妮崽上山去砍柴,邊走邊唱著山歌,走到三岔路口的時候,等候在這兒凶煞九蓮星擋住了她,纏住她不放,潑妮崽心想:“逃,自逃不出九蓮星的掌心;打,自然打不過它,只好用計策去對付。”想來想去,她想起阿爹阿孃說過的話,九蓮星是怕生人血的,便不管三七廿一,咬破一個手指,就用手指印亂劃。九蓮星被血濺著,慌忙便逃,邊逃邊說:“好漢不吃眼前虧,你紅了我我也讓你家紅。”九蓮星趕到潑妮崽的寮裡,點起火把寮燒了起來。等潑妮崽趕到,九蓮星早已逃走了,阿爹阿孃又不在寮裡。她拼命搶出鋤頭、鐮刀、笠帽、蓑衣、犁等農具,自己一套嫁妝被燒得只留下一隻花櫃。

阿爹阿孃從山裡做活回來,一看寮和傢什被燒了,氣得煞,眼看潑妮崽出嫁的日子又要到了,做嫁妝自然來不及。佛生崽倒也通情達理,情願不要嫁妝。出嫁前幾日,佛生崽的爹孃請了“赤郎①畲族婚禮中請來的歌手”和“行郎②幫忙人”,把禮物送到潑妮崽寮裡。出嫁那日,潑妮崽由親哥哥抱上轎,“行郎”抬著鋤頭、鐮刀、笠帽、蓑衣、犁等農具作為嫁妝,當然也抬來了花櫃陪著新娘到了夫家。

真是湊巧,農具嫁妝抬到夫家,樣樣是寶。用鋤頭掘地特別快,有日還掘了一罐銀;鐮刀割稻快如飛,割呀割,鐵打鐮刀變成了金鐮刀,笠帽也變得特別奇怪,熱日戴在頭上陰涼陰涼的,寒日戴起來溫暖溫暖的;蓑衣快下雨會自動到田頭;犁犁田也特別快。公婆兩個用這些農具嫁妝勤勞苦耕,不出一年便發了大財,幫丈人蓋了新寮。

古話說:“隨好夥計入好運,學學好樣一個樣”。從此以後,山哈娶親就學著用農具鋤頭、鐮刀等作嫁妝了,也就形成了一種習俗,流傳至今。

傈僳人鍾愛的麻布衣

傈僳語“雅巴馳”,是“麻布衣服”的意思。在悠遠的歲月中,種麻、織麻是傈傈族生產、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每個傈僳族家庭都有一塊專門的麻地,春播秋收,給人們帶來禦寒的材料。傈僳姑娘長到十一二歲,便開始跟隨長輩學習績麻和織麻。傈僳族的紡織機十分簡單,用兩橫兩直四根木棍搭成織架;或用四根木棍插人士中,上面扎兩根木棍即成織機。織麻布時,先把紡好的麻線一頭栓在木架上,一頭紮在腰間就成為經線。緯線則用木梭子裝上麻線,有的乾脆用手當梭,來回傳送。一個手巧的織麻能手,一天可織出五寸寬的麻布六尺。傈僳族婦女就是用自己的雙手,給全家,給全民族帶來溫暖。

“雅巴馳”一般都不染色,縫出的衣裙都帶有天然的乳白色。也有的人用水冬瓜樹皮或野白蠟樹籽,鍋底菸灰和鹽水混合煮水後,把白麻布、麻線染成灰色、黑色。

用麻布縫成的衣服雖然看上去不似棉布特別是化纖織物那樣柔軟,但卻十分挺括,貼身。特別是傈僳婦女根據其特性設計的前後對開的長衫和褂式披風,穿在身上,人動衣飄,人靜衣垂,給人以一種瀟灑自然之感。每當節日之際,或勞作之餘,傈僳族青年男女圍在火堆旁翩翩起舞,飄逸的麻裙、麻衫在火光的輝映下色彩斑瀾,透出幾分豪爽,幾分神奇。

也難怪,儘管今天的各種衣料琳琅滿目,各式衣服日新月異,傈僳人還是對麻布製成的"雅巴馳"情有獨鍾,這裡有他們的歷史,他們的傳統,也包含著傈僳族文化中入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特性。“阿迷”(傈僳語“姑娘”、“女人”)的織,“阿衣扒”(傈僳語“大哥”“弟兄”)的衣,飄逸的“雅巴馳”成為傈傈族向世人展示的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家族世襲的“東巴”

年長的東巴正在向人們講解《東巴經》,東巴教的祭司、經師稱為“東巴”(東部方言稱為“達巴”),“東巴”意為“智者”、“大師”,作為人-鬼-神之間的.中介,在納西人的心目中,他們知天曉地、善測禍福,能通神鎮鬼、祈吉驅邪。他們平時從事耕稼樵牧,是不脫離生產和勞動的農牧民。東巴沒有自己的宗教組織,無統一的教規教義,相互之間沒有統屬與被統屬的關係。學識淵博、精通眾藝的東巴被尊稱為大東巴,出類拔萃者被尊稱為東巴王。

東巴全屬男性充任,其傳承為家族世襲制,父傳子,子傳孫、無子則傳於侄。也有個別無東巴世系而投師學藝者。東巴生活在民眾中,既受東巴教文化藝術三薰陶,也深受民間文化藝術的影響,因此,博通眾藝,能歌舞、善書畫,不僅精通東巴典籍,也熟諳民情風俗、故事謠諺,有的還懂草醫,真正集巫醫學藝匠於一身,是具有多種藝能和技能的納西族早期知識分子。很多東巴博聞強記,能記憶誦詠數百卷經典,能背誦洋洋灑灑的長卷口誦經。東巴在納西族文化及文學史上有著不可磨滅的功績。

納西族“子谷妹”習俗

“子谷妹”在納西語中為要鑰匙的意思。在玉龍納西族自治縣納西人的婚慶中,至今仍流傳著“子谷妹”的習俗

納西新娘子出嫁之前,送親的孃家兄弟姐妹、叔伯姑舅等親友將新娘嫁妝中的箱、櫃、機、車等的鑰匙隱密保管起來。一般每個人只保管一把。待傍晚時分婚宴結束,便開始整個婚慶中的壓軸戲——“子谷妹”

在男方家的院子中央拼接一排四方桌子,桌面上擺滿美酒佳餚、糖果瓜餅。一般桌子正中央坐的是新娘的親兄弟,表明納西族天下母舅大的禮儀觀。其餘的按照與新娘的親疏輩份順序排座次,如果送親賓客坐不完有空位子,則安排一些男方的人補上,坐滿為止,表達了納西人對客人的尊敬之意。一切安排妥當,新郎新娘開始向在坐者要鑰匙,以開啟幸福之門。這時候,整個院內熱鬧非凡,人們往往分成兩個陣營:一方是藏鑰匙的送親隊伍,他們多由伴娘“胖金美”(納西未婚姑娘)組成;另一方是要鑰匙者的新郎新娘及賀喜者,他們多由小夥子組成。當新郎新娘每走到一位送親者跟前敬上美酒要鑰匙時,被要者及他的助陣者往往會提出一些問題為難這對新人,這時新郎新娘及他們的助陣者要機敏而風趣地回答,常常引來滿院歡快的笑聲

“子谷妹”的過程,也是其他青年男女尋覓心上人的過程。所以當“胖金美”們提出一個問題時,這時小夥子們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問題的對答多數以納西“本子”、“谷氣”等形式完成,既要嚴格按照納西族“本子”的介面連音的格式,又要必須經口即成詩句,是憎是愛,直抒情懷,情真意摯。如果“胖金美”對回答不滿意,小夥子無法得到姑娘的芳心,而且新郎新娘也很難要到鑰匙,這時新郎新娘就要充當中間調解角色:好話說完,承諾許盡才能要到鑰匙。待新郎新娘要到所有鑰匙,一般已是次日凌晨。這時才表明一對有情人終成眷屬。老年人開始互認親家,飲酒對調,通宵達旦。

基諾族的父子連名制

在人類社會的發展史上,“父子連名制”是母系制消亡、父系制確立的一個重要標誌。這一歷史文化現象,至今還存在於基諾族的社會生活中。基諾族姓的觀念模糊,取名一般都採用父子連名制,即把父親名字最後的讀音,作為兒女名字開頭的讀音推移取名。如:姐右─右保─保姐─巴保姐─姐約─約八─八撒─撒姐─姐白臘─白臘約─約子。不過,基諾族今天的父子連名制已不十分嚴格。一是可以重複連(但忌諱與活著的人重複),二是中斷的情況比較多。

中斷連名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是孩子有病,久治不愈,可以中斷父子連名另外取名。若是幼兒,就與巫師連名,據說巫師的名字可以震懾惡鬼。但與巫師連名並非連巫師本人的名字,而是連巫師的通稱──“白臘胞”。具體的連法也與通常的不同,它連的是白臘胞的前兩個字──“白臘”。

二是孩子出生前有兄、姐夭折,父母擔心這個孩子再隨兄姐而去,便中斷連名,用“婆”作為孩子名字的開頭讀音,如“婆白”、“婆舍”等。認為“婆”命硬,用了它孩子就能長命。

三是婦女分娩時,如果臍帶掛在孩子的脖子或肩上,便認為是種怪異現象,也要中斷連名。而且孩子的名前須冠以“沙”字,如“沙腰”、“沙保”都源於此。

四是生在路上的小孩子不與其父連名,而與“路”(基諾語稱“牙”)連名;再有一種是孩子出生時,如果恰有外寨人違忌進入產房,也中斷連名,讓孩子拜這個人為乾爹,隨他連名,以借這外來生命的力量佑護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