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讀後感

聊齋志異讀後感

聊齋志異讀後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聊齋志異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聊齋志異讀後感1

我覺得,很多人聽見《聊齋志異》這本書的名字就會害怕。當然,裡面講的都是一些鬼故事。我也是個比較膽小的人,從小到大,只要有人講和妖魔鬼怪什麼沾邊的鬼故事,我就會跑得遠遠的,捂著耳朵不聽。

前幾天,我剛看完《封神演義》的時候,姥姥就拿來了一本原版的《聊齋志異》說讓我看。當時我就呆住了,我本來就膽小,姥姥為什麼還要讓我看這些?姥姥好像看出了我的顧慮,對我講,《聊齋志異》裡面的鬼故事並不是那麼可怕,每一篇都會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特別是原版的,裡面都是文言文,順便可以鍛鍊我的閱讀理解能力。我聽了姥姥的話,心中頓時平靜了許多。姥姥看我接受這本書了,便讓我到她房間裡,她指導我來讀。

我跟姥姥來到她房間,翻開《聊齋志異》,天,映入我眼簾的是滿篇的文言文,我又往後面翻了翻,天,一篇譯文也沒有。姥姥笑了笑,先讓我翻開一篇自己比較熟悉的。我想了想,前幾天看電視的時候看到了“羅剎海市”,就先讀那一篇好了。我翻到那一篇,姥姥先是讓我自己出聲地讀一遍,接著讓我自己試著翻譯一下,最後幫我把自己理解錯的那些再給我講一遍。讀了幾篇後,我猛然覺得讀文言文沒什麼難的,而每一篇也的確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經過姥姥的指導,我已經可以自己讀幾篇《聊齋志異》中的故事了。

我讀完一半《聊齋志異》這本書的時候,就感覺,這本書不光給我們講了鬼故事,反而每一篇都會透過這個鬼故事來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並且我還覺得,現在《聊齋志異》中的許多故事都被改編拍成了電視劇、電影。這些雖然被改編拍成了電視劇,可以給大家視覺上的快感,但有些被改編的故事,就已經和原文的內容不太一樣了。我感覺,改編,改編,始終是不能離開故事本身的,而那些《聊齋志異》的電視劇,雖然可以給我們帶來視覺上的快感,但其故事本身的道理還是要透過閱讀來理解,這樣才可以加深自己對這個道理的印象。所以,要想深刻的理解一本書,或深刻的理解一篇故事給我們的啟示,不單單需要在表面蜻蜓點水般的淺讀,而是要用自己的內心去理解,這樣,自己的閱讀水平才會上升一個又一個臺階。

聊齋志異讀後感2

假期裡,我和媽媽去書店買了一本《聊齋志異》。它非常有趣,不久我就看完了這本書。

在中國古典文學名著中,《聊齋志異》是一部經典小說,是非常值得閱讀與欣賞的,它是明末清初著名作家蒲松齡的代表作,據說他是在40歲左右寫成的。我想:為什麼蒲松齡會起這樣一個書名呢?這個問題使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那一天,我看了書中的“前言”,才知道原來“聊齋”是他書屋的名字,“志”是記述的意思,“異”指的就是奇異的故事。

《聊齋志異》是古代靈異、志怪小說的集大成者,有“空前絕後”之美譽。《聊齋志異》看來偏偏講的鬼、狐、仙、怪,其實字字都是人、情、世、態,字裡行間無不飽含著作者對人生的豐富體驗和深刻智慧。

在《聊齋志異》中的《嬰寧》這章中,講述了一個容貌美麗的狐仙嬰寧與一位叫子服的秀才相戀的故事,嬰寧有情有義、心靈純潔,比現實中的人更加可親可愛。雖說她是一隻託給鬼母所養的狐狸精,可她並沒有邪惡,喜歡笑。她讓子服將自己的父母合葬,並且感激子服一家人對自己的關照,後來,子服的母親給他們兩個人主持了婚禮,一年過後,嬰寧生下一個胖兒子,不認生,見人就笑,很像他母親。

其實,《聊齋志異》表面上在講鬼、狐一類的故事,而側面反映了當時社會的腐敗。我從這本書上感受到了,蒲松齡當時所在的那個時代,貪汙成風,贓官比比皆是,清官沒有幾個。想到這裡,還有誰沒有理由再去好好學習,去把社會不規則的事情改正過來?我想,每個讀過《聊齋志異》的人,都能深刻的體會這本書的含義,要是想過上美好、不被欺負的生活,那麼我們就要從現在開始,從身邊做起,以自己為榜樣,做一個有素質的人。在這裡,我又不禁佩服作者的慧眼明珠,佩服他敢於正視現實的精神!

這些故事,讓我入迷,我不禁大聲朗誦起來,吸取其中的精髓。

聊齋志異讀後感3

《聊齋志異》是一本記錄狐狸、怪物、鬼魂等奇聞異事的書。全書共491個故事,我的這本只剩250個。聊齋裡的故事都很扣人心絃,也有很多故事很精彩,看完了之後我都興奮地睡不著覺。其中好詞好句很多,讓人受益不淺。作者寫的文章全部都很細膩、貼近情感。

《聊齋志異》中有一篇文章寫得很好,名叫《山市》。《山市》寫的是:奐山的“山市”,是淄川縣八景中的一景,但經常好幾年也不出現一次。有一天孫禹年公子跟他的同業朋友在樓上喝酒,忽然看見山頭有一座孤零零的寶塔聳立起來,高高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又驚奇又疑惑,心想這附近並沒有佛寺啊。不多久,又看見幾十座宮殿,瓦是碧綠的,屋脊高高翹起,這才省悟到原來是出現“山市”了。沒多久,又出現了高高的城牆,頂上是呈凹凸形的短牆,連綿六七里,竟然是一座城了。城中有像樓閣的,有像廳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現在眼前,數也數不過來。忽然颳起大風,煙塵瀰漫,全城的景象變得模糊不清了。過一陣子,大風停止,天空晴明,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樓,上與天接,每層有五間房,窗戶都敞開著,都有五處明亮的地方,那是樓外的天空。一層一層地指著數上去,房間越高,亮點越小;數到第八層,亮點只有星星那麼小;再往上就變得暗淡了,似有若無,看不清它的層次。低層樓上的人們來來往往,各幹各的事情,有靠著欄杆的,有站著的,姿態各不相同。過了一段時間,樓漸漸低矮下來,可以看見樓頂了;漸漸地,又變得跟平常的樓房一樣;漸漸地,又變成了高高的平房;突然又縮成拳頭一般大小,再縮成為豆粒一般大小,終於完全消失。

我又聽說,有早起趕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和店鋪,跟塵世上的情形沒有什麼區別,所以人們又管它叫“鬼市”。

在這篇文章裡,作者把自己比作孫禹年公子相當於這件事是他自己看到的了。因此說他寫文章細膩。山市其實就是海市蜃樓,因為以前的人科學不夠發達,還不懂這個道理,以為是鬼神造出的,所以又稱鬼市。

在這個方面,我要加油!有機會,我要把491個故事全部讀完!

聊齋志異讀後感4

今年,我聽同學說《聊齋志異》這本書很好看,就叫媽媽在噹噹網上給我買了一本來看。這本書的作者是蒲松齡,內容很精彩,裡面有許許多多的故事,幾乎都與神靈、鬼怪有關。各個故事都有各自的特色,有的讓人回味無窮;有點讓人看了還想看;還有的讓人受益匪淺。裡面的故事有精彩的,也有一般的;有搞笑的,也有讓人傷心的。

最令我記憶猶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

從前,有一個人叫周順亭,是遠近聞名的大孝子。有一年,他的母親得了重病(也算一種怪病,長了一個大瘡),天天躺在床上呻吟,他天天細心照料母親。儘管如此,母親也沒有好轉。一天,他在照顧母親時,在床邊睡著了,夢中聽見父親說:“必須用人肉熬成藥膏塗在你媽媽的瘡上,方能治癒,其它全是徒勞。”他聽了之後便從夢中醒來了,他決定嘗試一下,用他自己的肉做成了藥膏,果然母親的病馬上好了。當母親問他這是什麼妙藥會如此靈驗時,他就用了很多謊言掩蓋過去了。為了不讓母親知道,他每天都小心掩護他的傷口,連他的妻子都不讓知道,傷口癒合後留下了巴掌大的疤痕。

我讀了這篇文章非常有感受,我也要像周順亭那樣有孝心,雖然做不出他那樣感人的事件,但是可以從生活中點點滴滴做起,從身邊做起,比如:幫爸爸媽媽做家務,幫外公外婆掃地、拖地……

這本書一共有六十三個故事,每一個故事都讓我學到了東西。比如:《嶗山道士》讓我懂得了不要只學到了皮毛,便以為掌握了精髓。《孝子》讓我懂得了要有孝心。這本書可以讓我哈哈大笑,也可以讓我聲淚俱下,可以讓我哭笑不得,也可以讓我毛骨悚然。這本書有許許多多的成語,也有許許多多的好句。“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如果大家對這本書有興趣,就趕快來讀吧!

聊齋志異讀後感5

在我們身邊,總會有一些人,一些事讓人又愛又恨。譬如說《聊齋》和《畫皮》裡面那些擁有美麗外表而又殺人如麻的女人,作者筆下稱這一類人為狐狸精,然而邪惡的美麗似乎更能描述這一類人。邪惡與美麗本是對立的,水火不容,然而此刻放在一起卻更能描述一些人,一些事。

邪惡的美麗與美麗的邪惡完全是不同的兩個概念,邪惡的美麗更注重邪惡。美麗的邪惡更體現美麗。譬如,有一個罪犯被追到了絕路,罪犯不得有挾持了一名孕婦當人質,到了關鍵時刻,孕婦忍不住要生孩子了,罪犯面對多名警察放下了槍說:“我是醫生,讓我幫她接生吧。”顯然,新生的生命感化了罪犯。面對這樣的人,這樣的事,我們不能稱它“狐狸精”。邪惡的美麗似乎更恰當。美麗的邪惡又要怎麼理解,打個比方吧,有個孩子從小學到高中一直學習成績優異,講文明,懂禮貌。然而有次為了幫朋友而與人打架鬥毆,這些事,這些人可以理解為美麗的邪惡。

然而奇怪的是,與美麗的邪惡相比,人們似乎更能原諒邪惡的美麗,因為它有向好發展的趨勢。這就是人類的卑微,人們總是看好眼前的事物,卻將曾經的忘卻,與美麗的邪惡相比,邪惡的美麗對社會和人類的發展的害處更大,但人們卻能輕易的將它的過去忘卻,就是因為它已經成為過去,這種好了傷疤忘了痛的做法是不是值得我們反思。最可悲的是,很多人也注意到了,但卻是一笑而過,沒有了反思,沒有了行動,一笑而過是這個時代最大的可悲。是將人類推向深淵的黑手。

沒有人可以保證一次或小或大的感動會讓擁有邪惡內心的人徹底變得美麗,更沒有人有理由相信以前善良的人做錯一件事就變的是惡不為。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一個人的好壞,一件事的對錯,是綜合以往,現在以及將來對其綜合評估,眼前和將來不能決定一個人,一件事。

聊齋志異讀後感6

《聊齋志異》是中國十大名著之一。讀完這部作品,讓我感覺與大師進行一次心靈的洗禮,讓我的內心多了一份平靜。

《聊齋志異》的內容十分廣泛,以狐、魔、花、妖,來概括當時的社會關係,反映出17世紀中國的社會面貌。在《聊齋志異》裡,蒲松齡獨具慧眼,以高出當時這個時代的鋒芒銳氣與獨特視野,使《聊齋志異》成為中國神怪小說創作的最高峰。看了這部小說,不能不讓讀者為它點贊!

在這部小說裡,我喜歡的是賈兒這個故事。在這個故事裡,賈兒母親由於狐狸精的陷害,神情大變,每天又唱又叫,哭笑不止。賈兒為了能找出兇手,挽救母親。晚上賈兒只要一聽到母親的笑聲,就立刻起來點燈檢視,但神質不清的母親卻生氣地責罵賈兒。但賈兒卻並不在乎,反而越來越大膽了。為了消除母親的恐懼,白天,賈兒學著泥瓦匠的樣子,用磚石將母親的窗戶砌得不見一點光亮。而其他人都以為賈兒頑皮胡鬧,反而不願意理他。他們哪知道,賈兒其實並非在玩耍胡鬧,而是在伺機替母親除害。每天夜裡,賈兒都會偷偷地把刀藏在懷裡,用瓢把燈蓋上,等著狐狸精的到來。功夫不負有心人,賈兒在與狐狸精的鬥智鬥勇中,終於找到那隻狐狸精的下落,將狐狸精毒死了。當賈兒的父親知道原委後,父親驚喜地說:"你怎麼不早告訴我啊?"賈兒說:"狐狸精有靈性,這邊一說,他們在那邊就知道了。"父親聽後點頭讚歎。真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具有變幻之術的狐狸精就這樣,在一個只是稚氣未脫的孩子面前,輸得一敗塗地。我為賈兒的這份孝心感動!這不正是我們社會提倡孝老愛親的美好風尚嗎?

雖然,現在社會的發展日新月異,電視、電影、電腦、手機等一些高科技正在充實著人們的大腦,但名著的影響,猶如陳年老酒,年代越久越醇香。

聊齋志異讀後感7

假期裡,我和媽媽去書店買了一本《聊齋志異》。它非常侑趣,不久我就看完了這本書。

在中國古典文學名著中,《聊齋志異》是一部經典小說,是非常值得閱讀與欣賞的,它是明末清初著名作家蒲松齡的代表作,據說他是在40歲左右寫成的。 我想:為什麼蒲松齡會起這樣一個書名呢?這個問題使我百思不得其解,直那一天,我看了書中的“前言”,才知道原來“聊齋”是他書屋的名字,“志”是記述的意思,“異”指的就是奇異的故事。

《聊齋志異》是古代靈異、志怪小說的集大成者,侑“空前絕後”之美譽。《聊齋志異》看來偏偏講的鬼、狐、仙、怪,其實字字都是人、情、世、態,字裡行間無不飽含著作者對人生的豐富體驗和深刻智慧。

在《聊齋志異》中的《嬰寧》這章中,講述了一個容貌美麗的狐仙嬰寧與一位叫子服的秀才相戀的故事,嬰寧侑情侑義、心靈純潔,比現實中的人更加可親可愛。雖說她是一隻託給鬼母所養的狐狸精,可她並沒侑邪惡,喜歡笑。她讓子服將自己的父母合葬,並且感激子服一家人對自己的關照,後來,子服的母親給他們兩個人主持了婚禮,一年過後,嬰寧生下一個胖兒子,不認生,見人就笑,很像他母親。

其實,《聊齋志異》表面上在講鬼、狐一類的故事,而側面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我從這本書上感受了,蒲松齡當時所在的那個時代,成風,贓官比比皆是,清官沒侑幾個。想這裡,還侑誰沒侑理由再去好好學習,去把社會不規則的事情改正過來?我想,每個讀過《聊齋志異》的人,都能深刻的體會這本書的含義,要是想過上美好、不被欺負的生活,那麼我們就要從現在開始,從身邊做起,以自己為榜樣,做一個侑素質的人。在這裡,我又不禁佩服作者的.慧眼明珠,佩服他敢於正視現實的精神!

這些故事,讓我入迷,我不禁大聲朗誦起來,吸取其中的精髓。

聊齋志異讀後感8

譚晉玄是縣裡的秀才,深信導氣引體之類的養生術,不管天氣冷熱都不間斷練功,過了幾個月,似乎有了一些成就。

一天正盤腿打坐,聽見耳朵裡有像蒼蠅營營的聲音說:“可以出來了。”睜開眼睛就聽不見了;閉上眼睛,穩定呼吸又能像剛才那樣聽見了。他以為這是所練功法內丹將成的朕兆,心裡暗暗高興。以後每當打坐就能聽到那種聲音,於是決定再聽到時就試著回應它,看看有什麼情況產生。一天,耳中又有那種營營的聲音,於是譚晉玄就小聲地回答說:“可以出來了。”一會兒,覺得耳朵裡窸窸窣窣地好像有個東西出來。他略微瞟了一眼,發現是一個三寸多的小人,相貌猙獰醜惡,好像夜叉,跑到地上不停地旋轉。譚晉玄私下驚異不止,決定姑且集中精神看看它要怎麼變化。忽然有個鄰居來借東西,敲著門呼喊。那個貌似夜叉的小人聽到了鄰居的呼喚聲,神情顯得十分驚慌,圍繞著屋子奔跑,好像老鼠無法回到洞穴一樣。

這個時候譚晉玄覺得精神和魂魄都失去了,再也不知道小人跑到那裡去了。於是得了顛狂的疾病,不停地號叫,看病吃藥,經過半年多才慢慢地痊癒。

文中的丹指“內丹”,道教認為,用自己內在的精氣修練成的丹藥叫內丹,所謂的內丹練成後,人就成了金剛不壞之身,一舉成“神”。世上是沒有“神”的,子不語怪力亂神,春秋時代的孔夫子就不相信有神。然而讀《聊齋志異》,對怪力亂神卻要以為是真的,或者把它算作是神話,邏輯上才講得通。如讀本篇,練氣功居然從耳朵中跑出一個相貌猙獰有如夜叉一樣的小人兒,真是怪異極了。然而又不奇怪,現實生活中不是有人在公眾場合中道貌岸然是一種形象,私下為非作歹猙獰兇惡又是一種形象嗎?再從人的本性來說,幾乎人人都有善良、醜惡的一面,“夜叉”看作是人們靈魂中醜惡一面的象徵,那麼從耳朵裡跑出一個夜叉,與“從皮袍裡榨出小來”似乎也有相近的地方。

聊齋志異讀後感9

清末有一"柳泉居士",其書《聊齋志異》在後世廣為流傳,此人謂之"蒲松齡"。松齡兄甚怪,怪在愛鬼狐,鬼狐在他筆下真性情展現的淋漓盡致。

《聊齋志異》是一部奇絕之書,是中國古典短片小說之巔峰,史上志怪傳奇之絕唱。我自認此書三絕:背景絕,鬼狐絕,結局絕,三絕充滿在《聊齋》的靈魂中,使《聊齋》熠熠生輝。

背景絕,絕在背景深入現實。本書不同於其他小說,主要以幻想的形式展開對事實的論述。本書選材牢牢紮根現實生活。"聊齋先生"深入民間,瞭解人民疾苦,甚至請人喝茶講述自己曾經經歷過的奇聞怪事,在蒲老的智慧熔爐中鑄成一顆文學界璀璨而難以多得的寶石。真實反映了那個時期的人民疾苦和社會現狀,引我入勝,無法自拔。

鬼狐絕絕在鬼狐真切性情。封建時的科舉制度害人之深,就連蒲老也不例外。聊齋先生一生熱衷科舉,卻始終不得志,因此把科舉制度的不合理寄託於鬼狐之上。幼稚點說,鬼分好鬼惡鬼,狐分好狐惡狐。鬼狐之情於我,終究是情,有情有恩,必會報答,但鬼狐之情於愚昧書生,也只是一種頑劣的追求,可有可無。在鬼狐成"人"的路上,是一種奢侈。於是,或是誘惑,或是驚嚇,或是勾魂,或是索命。然後,鬼狐們如願以償換上了人的衣裳,嘗著人間的疾苦,經歷著人世的生老病死,而無怨無悔。鬼狐之真性情,引我深思。

結局絕,絕在結局出其不意。鬼化成女郎,引誘書生,無非就是想變成人,體驗一次人生。於是盡力幫助書生,以為能讓書生永遠記住自己,其實卻不然。幫助書生達到目的,迂腐書生貪圖富貴榮華,與千金小姐相好,把曾經的"鬼女郎"拋在九霄雲外。忘恩負義啊,也是一種可悲的性格。結局無非另一種開始,縱然啼笑皆非,也敵不過那些怙惡不悛的人。或許,人比鬼惡吧。

小話《聊齋》,不去感慨鬼狐精怪的報恩復仇,不去嘆息人世間的世態炎涼,不去討論人怪之間的孰對孰錯。偶得謬感,不知所言。

聊齋志異讀後感10

《聊齋志異》是蒲松齡最著名的一部短篇小說集。傳說,蒲松齡曾在一棵大柳樹下設下茶桌,過路的人只要給他講一個奇異的故事,他就可以免費提過茶水。可是魯迅說,這很值得懷疑。我想也是,蒲松齡自從跟兄弟們分家後,他只得到農場的老屋三間,甚至連門都沒有;其他的,他只分到二十畝薄田,二百四十斤糧食。並且蒲松齡一生在外漂泊,哪有金錢和時間讓他這麼悠閒地蒐集民間奇異故事。不過,他蒐集奇異故事並加工成《聊齋志異》裡的文人式的故事卻是實有其事。據說,他曾在一個姓畢的同鄉那裡作私塾老師,白天教書,晚上就把聽到的故事整理。

蒲松齡是個天才,他19歲時參加縣府的考試,縣、府、道試均奪得第一名,取中秀才。然而他在之後科舉場中極不得志,滿腹實學,鄉試屢不中舉,只有在46歲時被補為廩膳生,到了71歲時,才被補為貢生而已。可以說,他一生不得志。後人便因此又根據他的《聊齋志異》中盡是狐妖純潔的故事,想當然地認為他在書中抒發了自己對世事的不滿。筆者認為,事情不是這樣的。

蒲松齡一生熱愛小說。王士禎曾表示願意出五百兩黃金購買《聊齋志異》的手稿,但蒲松齡拒絕了,並告誡子孫誰也不準賣自己的手稿。並且,《聊齋志異》也並未在作者生前付梓,只是以手抄本的形式在朋友之間傳閱。朋友們也曾勸他為了科舉暫且放棄小說的寫作,可是他由拒絕了。這樣說來,他是個真正的小說藝術家。藝術家更關注的自己的內心世界,所以這部《聊齋志異》更是一部反映作者純美的精神世界的著作。“刺世”的主題並非是他的原意,只是他的小說題材在某一定程度上迎合了這種心理罷了,並不能因為這一主題而抬高他的價值。更主要的應該是他的小說的藝術。我想這也應該是蒲松齡最終想要得到的吧。

聊齋志異讀後感11

他被稱為“至情戰將”。但當他徘徊於兩個女人之間時她是否還配得上這個封號,甚至其中一個是她的妻子。他愛他的妻子嗎?也許他曾經愛過,在沒有小唯這樣的一個女子出現之前我相信。但當他把小唯帶回家時,在她對他妻子的信任不再是,他對他妻子的愛應該也不在了。剩下的只是他自己內心道德的約束。他在妻子面前一再強調我愛的只有你一個時,他的心是怎樣的心虛。這句話是多麼的無力。

他對妻子的愛在他相信他的妻子是妖時已經蕩然無存了。正如她在最後講的那句話:“佩容死了我和她一起死要是佩容回來你告訴她,我不是個好丈夫,我沒有好好保護她 。”對妻子只剩下道德上的愛了。他的心早已出軌。而最後他對九霄美狐說的話正好印證了這一點。“我愛你,可我已經有佩容了”她還是背棄了他對妻子的愛。

正如所有的暗戀者一樣,龐勇愛的很辛苦。但他也愛的至情至性。在佩容選擇了王生之後他拋棄了一切,選擇流浪。但當佩容需要他時他就會毫不猶豫的跳出來,不求回報。他一直相信這佩容,沒有一絲的懷疑。比起王生,他才是那個最愛佩容的人。但愛情總是無法完美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去巫山不是雲。但命運還是公平的,她碰上了另一個女子,她個佩容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典型。那是一個可以陪她浪跡天涯的女子。我想她是愛著龐勇的。她的義務就是除妖降魔。“我終於知道我為什麼無法成為真正的降魔者,是因為我心中充滿了恨。”我一直不是很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可能是她的了悟吧。這看到這麼多的死亡,看到在死亡中的愛情。還是她以前在除魔時對妖只有恨沒有愛。或還是她最終發現了他對龐勇的愛。

我不得而知,但我喜歡這位敢愛敢恨的女性。他是一個卑微的蜥蜴精,他對狐妖的愛也很卑微。他為她寧願讓自己墜入深淵,到最後失去了生命。小易的痴並沒用得到回報,到最後依然只有慘烈的死。愛著你像心跳難觸控畫著你 畫不出你的骨骼。這樣的結局是喜劇嗎?也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