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繼續學習教育校本培訓方案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條不紊地開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優秀的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那麼應當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師繼續學習教育校本培訓方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研究背景:
隨著社會的迅猛發展,一場空前的資訊革命也已經展開。隨著人們攝入資訊量的不斷增多,頭腦也進行著天翻地覆的變化。人們已經不能再翹起二郞腿滿足於現有的知識水平。誰獲取的資訊越多,誰就越能站在時代的前沿。教師不僅是知識的擁有者,更是獲取資訊方法的引導者。在知識經濟初見端倪,日益呼喚創新人才的背景下,我國的教育發展日漸呈現出落後於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明顯態勢。突出表現在學校培養出來的“人才”,不能適應我國地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社會需求,教育與經濟相脫節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因此,各國各地的教育部門都重視對教師進行繼續教育。但人們在實踐中發現,傳統的教師培訓方式(包括學歷教育、脫產進修、在職進修等)有著這樣那樣的侷限性。要麼是學非所用,要麼是工學矛盾,要麼只是小數幾個優秀的教師受益。於是在新的社會形態下,迫使社會對教育儘快作出相應的調整,新型的教師繼續教育的模式--校本培訓便應運而生了。
校本的概念來自國外,英文是school-base。校本培訓概念的正式提出和使用始於何時,目前尚無定論。它的說法不一,有說校本教師教育的、有說校本在職進修的等等。雖然說法迥異,但考其來源可看出,各不相同的稱呼其核心是一致的,都是“以校為本,以學校為基礎”,對在職教師的繼續教育培訓。
在我國,引發校本培訓實踐與理論研究熱潮的偶然事件幾乎是分別從南北兩同時發生的。在北方,校本培訓大約起於80年代在我國的吉林、湖北、四川等地首先進行的以學校為基本單位的組織教師學習的方式。其中廣西桂教師範【1998】256號文《關於全面開展教師繼續教育的指導意見》中明確規定了以中小學校作為教師繼續教育的重要基地。大量的實踐證明了這種培訓方式有較強的實用性,也顯示出其研究價值。1999年教育部在《關於實施“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程”的意見》中明確指出“中小學是教師繼續教育的重要基地,……,各中小學都要制定本校教師培訓計劃,建立教師培訓檔案,組織多種形式的校本培訓”。至此,“校本培訓”之詞在官方檔案中首次被明確提出。在南方,1997年上海市教委頒發了《關於加強教師進修院校和中小學、幼兒園自培基地建設的若干意見》的檔案,該檔案的出臺極大地推動了這一師資培訓形式的開展。同時,各方面相關的理論研究也陸續開展起來。其中顧泠沅在《走向21世紀的教師教育》一文中將其作為一種未來教師繼續教育的重要形式做了介紹,並表明校本在職教育(校本培訓)比較符合我國地域分佈廣,培訓任務重,經費短缺,保持學校正常教學秩序等實際情況,是一種與離職培訓優勢互補的運作方式。
現狀分析:
溫州地處浙東地區,深受宋時以葉適為首的永嘉學派的影響。永嘉學派的事功利,講實際,不尚空談的思想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溫州人。無論在政治上、文化上,抑或經濟建設上,都離不開這種文化根源。校本培訓以校為本,以學校發展為本,以教師發展為本,講實效,不搞形式的培訓理念極為迎合“溫州模式”。因此,在我們溫州地區進行校本培訓方面的研究和實踐也是非常有利的.。
我校龍湖鎮中心小學在瑞安市的西部山區,位於風景優美的寨寮溪畔,是高樓片區的中心校,有著豐富的鄉土資源和淵遠的文化源流。一直以來,我校重視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和教師的業務教育能力的培養,重視自身的開發,走一條有特色的山區教育之路。幾年來,全校大部分教師都能積極參加各類的繼續教育培訓(包括學歷進修以及師訓處組織的教師基本功和教材教法等培訓)。學校還根據上級的要求制訂了校本培訓計劃並付諸於實踐,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尚未作為課題來研究)
全校教師中,有大專學歷的就佔57%;按要求取得電腦培訓合格證書的達到100%;40週歲以下普通話考核與所任學科相符的也達到96%;有一半以上的教師取得小學高階職稱。教師論文、案例在市學區中曾多次、多篇獲獎;有兩位教師分別被選入市語、數青幹班;有兩位教師分別成為市語、數中心組成員;還有一位教師被選入溫州市名師培養物件。總之,近年來,一系列的教師繼續教育培訓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師的總體素質也獲得了全面的提高。但是,也存在著下面幾個方面的不足:
1、經費嚴重短缺,對教科研、對教師繼續教育的經費投入不能很多。
2、資訊閉塞,多數教師除了上級組織的各類培訓、學習外,沒有更多的機會去獲取更新的資訊,瞭解最新的教育動態。有機會出去學習、參觀的也只是極少數名師培養物件、教學骨幹。
3、相對於本地區的其他地方來說,教師福利偏低,影響了部分教師向更深一層發展的積極性。
4、教育管理決策層更有必要站在時代前沿,密切關注課程改革新動態,探索新的管理模式,極大限度挖掘本校教師潛能;對校本培訓進行更系統更科學的整合,形成研究課題。
因此,為了能緊跟教育發展之趨勢,為了學校辦學方向的需要,很有必要對教師的繼續教育培訓,特別是校本培訓進行深入探究,形成研究課題。
課題內容:
由於研究的目的不同,研究的內容也豐富多樣。從我校實際出發,汲取各地校本培訓的研究成果後,我們認為可以從一些新型校本培訓模式中去探究本次課題研究的內容,形成自己的特色。其內容包括:培訓管理、培訓內容、培訓形式、培訓師資和培訓評估。即:
1、提高培訓管理的科學性,增加培訓的效益。
2、什麼內容培訓起來對提高現在的教師思想認識和業務知識水平最有用。
3、用什麼樣的方式去培訓教師,使這種培訓的方式更系統化更科學化,並且更有效。
4、在經費投入並不多的情況下受訓者的師資及培訓過程中其他費用該如何解決。
5、怎樣正確評價一個教師的發展過程和取得的成績。
總體目標:
根據學校辦學的方向,立足於實際,從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業務知識水平、教育教學理論、教育教學實踐能力以及課程改革新理念等方面進行全面培訓,讓大部分教師在適應現代教育新形勢的情況下,獲得進一步的提高,從而在根本上將教師從“教書匠型”向“教科研專家型”轉變。學校也因為有這股鮮活的生命力,而能在我們瑞安西部山區獨樹一幟,產生“名牌效應”。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以行動研究法、個案分析法、經驗總結法和文獻法為主,再輔以比較法、調查法等。
行動研究法
行動研究,在行動中研究,研究行動,為改善行動而研究。它旨在提高實踐者的自我反思意識和調節行動能力,並以解決問題、取得成效為最終目標。校本培訓以學校的發展和教師的發展為目標,以問題為中心,由教師共同學習並解決問題,從而不斷提高自身解決教學中各類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行動研究法作為一種已見成效的新研究模式,有必要進行借鑑。
個案分析法
具體事情具體分析,個案分析法讓研究者從個性中找出共性,針對共性提煉出研究中出現的種種現象,及時找出相應措施。
經驗總結法
這是課題研究中經常運用的方法。對實踐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及時進行總結反思,深入探究,提出下一步行動計劃,有助於提高研究的質量。
文獻法
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課題,透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地、正確地瞭解掌握所要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其作用有:①能瞭解有關問題的歷史和現狀,幫助確定研究課題。②能形成關於研究物件的一般印象,有助於觀察和訪問。③能得到現實資料的比較資料。④有助於瞭解事物的全貌。
具體規劃:
在確定具體規劃以前,我們應明確這樣幾個問題:
1、校本培訓應是在以前教師繼續培訓的基礎上,加以完善,進行系統化,而不是完全獨立開來。
2、校本培訓應在它自身特點及學校辦學方向的指導下,力求與學校的各類教科研活動、有關教師的規章制度、以及教師的評估整合,成為教育管理的有機組成部分。
3、在培訓期間的任一個階段,受訓教師除了接受階段培訓任務外,還應做好下面的幾件事:
(1)讀書筆記。教師應本著“功夫在詩外”的意識去博覽群書,認真做好讀書筆記,以求實效。每階段應有一定的閱讀量。
(2)教學心得。教學心得有助於教師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提高教育教學能力,教師應多寫教學心得,並有一定的數量。
(3)論文、案例。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可注意積累經驗,提高教育教學理論水平,每學期寫出一篇以上較高質量的論文或案例。
課題研究除了準備部分以外,分三個階段進行,每一個階段的名稱都標誌著由基礎到一步步地提高:
一、準備階段:
1、在教育部《關於實施“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程”的意見》及省、市《“十五”期間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實施方案》的指導下,根據學校實際,制訂本方案。
2、針對方案,訂出每階段的培訓計劃(包括內容、時間、方式)。
3、制訂教師個人發展計劃。
4、制訂教師培訓評估方案。
5、建立教師培訓檔案。
6、滲透校本培訓思想,增強教師終生學習的意識。(講座、網路教育等方式)
7、擬辦網站,增進校內教師之間及校外乃至專家的的互相交流、學習。
二:學習階段:
內容:
1、師德、法制學習。
2、教師基本技能學習(三筆字、電腦、普通話等)。
3、教研活動中的各項基本能力:
(1)研究教材教法的能力;
(2)針對新課程標準進行備課創新的能力;
(3)準備公開課,上好公開課的能力;
(4)寫說課稿,進行現場說課的能力;
(5)能在聽課後進行客觀、科學地評價一節課的能力。
培訓方式:
聽學術報告,專題講座。
案例觀摩。
交流研讀。
自修—反思。
練習—展示
師徒結對。
集體備課、評課。
到周邊學校聽課、學習。
網路教育。
自學—彙報
三、提高階段:
內容:
1、能比較熟練地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
2、能在普通話,三筆字等基本技能上獲得進一步提高。
3、能認真學習理論、理論聯絡實際,在實踐中總結出經驗,上出優質課,寫出有質量的論文。
4、能透過學習,自覺轉變教育教學的思想觀念,從教書匠型向實踐研究型發展。
方式:
聽學術報告,專題講座。
練習—展示
案例觀摩。
自學-彙報-實踐-交流-研讀
師徒結對。
集體備課、評課。
到周邊學校聽課、學習。
網路教育。
四:研修階段:
內容:
1、能在實踐中不斷研究,認真探索,從而獲得教育教學方面的進一步提高。
2、大部分中青年教師能在學校的總體發展目標下,確定自身的個體發展目標,形成研究課題,定出計劃,獨立完成。
3、能根據自己所研究的課題內容,自覺地從網際網路、書本等渠道中獲得資訊,提升理論,並針對實踐過程中碰到的問題不斷研究,勇於探索,力爭在前人的基礎上,博採眾家,自成一路,創出自己的教學風格。
方式:
聽學術報告,專題講座。
練習-展示
案例觀摩。
研讀-交流。
自修-反思-深究-獨創。
網路教育。
成果展示:
1、課題總結匯報會。
2、教師校本培訓檔案(包括學習內容、學分、出勤、培訓前後對比描述等)
3、教師觀摩課。
4、教師論文結集。
5、一個以校本培訓為主題,彙集資料、交流心得、展示成果的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