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四年級數學《平均數》評課稿

四年級數學《平均數》評課稿

教學工作經過課堂實踐後,總會有很多發現和缺陷,需要教學評課,進行總結和改進。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數學《平均數》評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數學《平均數》評課稿 篇1

聽了鄧老師《平均數》一課,現結合本次教研活動主題“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增強學生應用意識”談自己幾點體會:

1、選材豐富多樣

平均數並不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數,而是一個虛擬的數,學生不易理解,教師為了使學生真正理解生活中平均數的廣泛應用,掌握平均數的含義。教師課前蒐集了很多資料:本班學生考試成績、平均身高、平均氣溫、平均年齡等等,選取了這些學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例子,豐富了學生的活動體驗,更能體會生活與數學緊密聯絡。

2、方法引導準確

出示了表格後,讓學生觀察,說說你能從中知道哪些資訊?透過學生髮言,知道了可以比出誰收集的水瓶最多、誰最少。教師還鼓勵學生說:用比較的方法獲得了新資訊。學生的表達得到了讚許,思考更加積極了。在此基礎上,又讓學生提一個關於平均數的問題,將學生引導了本節課的知識上,學生透過自學,獨立解決。在交流彙報中,從而引出什麼叫平均數,以及求平均數的方法,總數除以份數或移多補少,並且以動畫的形式,讓學生從感官上真正接受,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好奇心,讓學生由被動學習成為真正學習的主人。

3、練習完善知識

練習中又將生活與平均數聯絡了起來,又一次將知識與生活緊密相連。第一題明確了平均數的範圍,第二題小結出了平均數的意義,代表一組資料的整體水平。第三題平均數還可以用來進行不同組數量的比較,等等,練習內容豐富,對教學重點內容是一步步昇華,幫助學生真正理解平均數。

4、注重習慣養成

教師注重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以及學習方法的引導。

建議:教師提的問題可以精煉些,更好的體現提問的有效性。

四年級數學《平均數》評課稿 篇2

今天聽了葉老師的《平均數》這節課,我受益匪淺,感受頗多,綜觀教學的全過程,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地方,對於葉老師的上的這節課,我覺得:葉老師創設了貼近兒童生活的情景。本節課透過聯絡學生自己身邊的事,從成績入手,是學生熟悉的,而且是比較感興趣的,葉老師用“你打算用哪個數來代表他們班的水平比較合適?”引發學生思維的衝突,讓學生感到數學就發生在自己身邊,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解決問題的慾望,從而引出求平均數的問題,認知的“不平衡”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好奇心。給了學生充分的時間讓他們思考、活動、感悟,在此,初步小結:什麼是平均數?並在此初步感知平均數的取值範圍,先合後分的方法是求平均數的根本方法,在課堂練習教學中,題目始終圍繞著本課的內容“平均數”展開,形式多樣,內容比較豐富,對教學重點內容進一步昇華,對學生的理解有幫助。又出示了在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用到平均數,聯絡生活,又一次將知識與生活緊密相連,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讓學生充分體驗到數學從生活中來,回到生活中去。

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數學教育要以知識整合,發揚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為基點。”在一開始求踢毽子平均成績時,讓學生用不同的方法驗證自己對平均成績的猜測是否正確,學生展示出不同的思考過程,體現了重視學習過程的學習方法。這些驗證方法是否對於每一類求平均數題都是最好的呢?學生都有自己的想法認為自己的方法更合理,這時老師並沒有強調一定要用哪種方法。而是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讓學生髮表不同意見,尊重學生合理的選擇。給學生一個寬鬆的學習空間,以學生為本,真正體現了“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一新的教學理念。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創設“平均身高”,“平均水深”和“旅店購新床”的情景,使學生認識到平均數並不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數,而是一個虛擬的數,使學生理解平均數含義。

四年級數學《平均數》評課稿 篇3

在三三班,聽了董主任的《平均數》一課,最出色的地方時一開始上課的口算練習,董主任一如既往的堅持孩子們的口算練習,這一點顯得這節課特別真實。並且董主任在這節課中非常注重與生活實際的聯絡,像:統計其實就是讓學生體驗平均數的意義和用途、怎樣求平均數這幾個知識點,董主任把握的也非常好,但是我覺得有一點很不理解:為什麼在比較哪個組的計算水平高時要選取錯題的個數,而不是選擇對題的個數呢?透過整節課來看孩子們基本明白是什麼意思,可是就是因為選的是錯題孩子們在表達起來非常困難,最終整節課的效果就沒有達到。

另外我覺得每節課拿出幾分鐘進行口算練習是很好,可是如果用過多的時間那就會影響其他知識的學習了,最好的辦法就是限定做題的時間和控制評價的時間。

還有該班孩子們的聽講習慣很不好,老師在上課時間反覆在強調紀律我們看著都累,所以不論孩子們的學習好與差最重要的孩子們好習慣的養成,這是最關鍵的。

四年級數學《平均數》評課稿 篇4

上星期聽了三年級黃老師的《平均數》一課的教學,他採用的是“遊戲激趣——問題探究——概念建構——拓展應用”這一教學模式。整個教學過程是非常清楚、自然、流暢。

《平均數》這一課我以前也曾上過,但與黃老師的教學過程一對比,才發現自己要學習改進的地方確實太多了。

一、在教學引入這一部分,黃老師採用墊球比賽的方式,迅速調動了學生的愛好,同時又透過巧妙的提問,使學生明確了活動規則,保證了活動的有趣、有序、有效。黃老師又透過親自參與活動,激發了矛盾,引出了問題,為課題的揭示做好了預備。反觀我自己引入時,只是出示了兩張人數不等的統計表,讓學生比較哪一組的成績更好。

雖然我與黃老師一樣都是想透過人數不等這一矛盾,激發學生熟悉平均數的意義,進而揭示課題。但是,我沒有留意兒童的心理特點,採用學生所喜歡的遊戲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愛好,引入顯得較平淡,不吸引人,學習效率自然也就會打幾分折扣了。在矛盾的激發時,我所設計的問題也比較生硬,沒有讓學生像黃老師教學那樣參與到了矛盾的生成過程中去,學生缺乏對矛盾的熟悉,為了揭示課題,我就只好“拽”著學生走,自然顯得比較生硬了。

二、在新課教學這一部分,我關注的是學生對求平均數的數量關係的記憶,只是透過例題的講解對如何求平均數下一個結論性的數量關係式,強調怎樣套用這一數量關係式去求平均數,而黃老師的教學與我完全不同,她更關注的是學生知識的生成過程,更強調平均數在現實生活中的意義。對比後,我發覺自己有在這部分教學時,出現了方向性的錯誤。

“平均分”的有關知識,學生在二年級的時候就已經把握了,在求“平均數”這一課時,教師其實只需強調一下“平均分”的物件是“總數”就行了,根本就用不著花大量的時間去練習學生記憶數量關係式,這既浪費時間,教學效率也不高,更談不上達成本課的教學目的。此外,黃老師向我們展示怎樣捕捉學生閃現的思維火花,在學生的思維生成過程中給予及時的肯定與指導,幫助學生突破思維難點,也是值得學習的。

如在黃老師引導學生求投籃個數的平均數時,回答問題的幾位學生其實並沒有回答正確,甚至還有表述錯誤的回答。換作是我在教學的'話,碰到這種情況,我通常採用兩種處理方式,一種方式是不停地追問還有不同的意見嗎?還有什麼要補充的嗎?心裡希求著哪位學生能給出正確的答案。另一種方式就是生硬地指出學生回答錯誤的地方,然後給出一個正確的答案。其實這兩種處理方式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第一種方式不能給學生以正確的引導,被動地等待學生拿出正確的答案。第二種方式教師包辦代替了學生的思維過程,不利於學生思維的培養。

雖然我早就體會到了這兩種處理方式的不足,但一直苦於找不到另一種更好的處理方式。而透過黃老師的這堂展示課,我明白了教師應充分把握學生的思維動向,從學生含混的、模糊的、甚至是錯誤的思維中去捕捉那一點閃現的火花,給予學生及時的、正確的引導,學生自然就能理清思維,建立正確的思維。

三、在教學課堂練習這一部分時,由於我把教學的重點放在了數量關係式的記憶和把握上,因此這一環節,我安排了大量的單調、重複的練習題,希望透過機械重複的練習使學生學會求平均數。實際上,當學生碰到應用求平均數的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時,學生卻不知道怎麼辦了。反觀黃老師的教學,她大量運用生活中的事例,引導學生展開探究,既練習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又讓學生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獲得進一步發展,更體現了數學的價值與作用。

黃老師這一課教學的展示,讓我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