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化員工》讀後感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職業化員工》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制約企業發展的最大瓶頸是:缺乏高素質的職業化員工。可以說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員工職業化程度的高低。就像一場足球比賽,職業運動員與業餘運動員同場競技,其結果不言自明。
有人統計,目前中國企業的效率是美國的1/25,日本的1/26,為何有如此大的差距?主要就是中國企業的員工目前還不夠職業化。
有一家生產樂器的中國企業,廢品率高於10%。有一次其公司負責人瞭解到日本同行的廢品率僅是1%。於是他去日本企業考察,發現在日本的企業裡,員工進行生產的操作檯上面物品擺放整齊劃一,沒有任何私人的物品。桌子上面都畫好格子,哪個位置放置什麼工具,哪個位置放水杯,而且位置的安排十分符合勞動操作規範和程式。樓梯上也有一條線,員工走樓梯都靠右側行走,以方便他人緊急通行。日本員工在工作時間幾乎沒有閒聊的,都是在聚精會神地做自己的本職工作。
而在同行的這家中國企業裡,上班時間員工聊天、吃東西、幹私事,可以說幹什麼的都有,上個廁所也要花半個多小時。
對此,那位公司負責人不由得感嘆道:員工職業化程度的高低的確影響著企業的效率和效益。
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為無論什麼樣的戰略最終都需要員工來完成,而員工能否出色地完成工作則取決於其職業化程度的高低。所以說,職業化員工是企業基業長青的基石,是企業制勝的關鍵。因為制度制定得再完美,如果沒有職業化員工去貫徹執行就等於一堆廢紙。
令人欣慰的是,在中國很多優秀企業的領導人對員工的職業化問題越來越重視了。
美國某報社記者曾經採訪張瑞敏,問他在企業中扮演何種角色。他說兩種角色:一是設計師,二是牧師。要不斷佈道,使員工接受職業化教育,並將其融入自己的工作中。
瑞敏強調:企業要靠無形資產來盤活有形資產。只有先盤活人,才能盤活資產,而盤活人的關鍵在於鑄造職業化員工,提高員工的'職業素養。
有一次,海爾駐廣東分公司的一名員工用出租車給潮州的一位客戶送當時還十分少見的滾筒洗衣機。然而,在離潮州還有2公里的地方,計程車被檢查站扣住了。這名員工只得卸下洗衣機,站在路邊攔車,但沒有一輛車肯停下來。
最後這名員工揹著75公斤的洗衣機走了3個小時,硬是把它送到了客戶家中。知道了事情~的客戶,非常感動。
的確,員工職業化程度的高低不僅決定了員工的未來和發展,而且還直接決定了企業發展的潛力和成功的可能。
調查統計顯示:一般情況下,一個員工只能發揮自身能力的40%~50%;但如果這名員工能夠受到良好的職業化素質教育,那麼他就能發揮其能力的80%~90%,從而既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也提升他個人的職業競爭力。我們常常聽到一些企業的部門經理搖著頭感嘆:“這個人能力尚可,就是職業素質太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