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舟唱晚大班藝術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漁舟唱晚大班藝術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並熱愛祖國的民族音樂文化,激發愛國主義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2.安靜地傾聽古箏曲,感受古箏曲寧靜、悠揚的意境。
3.學習樂曲ABC結構的特點,初步瞭解“傍晚漁民捕魚歸來”的含義。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幼兒已有的初淺的樂曲ABA等結構的知識;教師熟練彈奏古箏曲《漁舟唱晚》。
2.物質材料:電腦、電視、課件《漁舟唱晚》、古箏一架、藍色地墊。
3.環境準備:創設藍色海洋的氛圍。
活動過程
1.整體感受
幼兒完整欣賞樂曲《漁舟唱晚》,思考:聽著這首樂曲,有什麼感受,想到了什麼?猜猜這首樂曲是用什麼樂器演奏的?
2.分段理解
①教師完整彈奏《漁舟唱晚》,幼兒進一步完整欣賞,為樂曲分段。
幼兒思考:這首樂曲有什麼變化?可以分成幾段?
②分段欣賞,幼兒跟隨樂曲自由搖擺身體,感受樂曲速度的變化。
幼兒思考:聽到節奏不同的樂曲,你們想到了什麼?
(分辨樂曲三部分特點:先緩慢優美,然後逐漸加速,最後回到緩慢優美。)
③結合多媒體課件,再次完整欣賞樂曲,充分感受樂曲的美。
幼兒思考:這首樂曲表現的.是什麼樣的意境?
3.藝術同構活動
藉助多媒體課件聽音樂,找找哪些圖片給你的感覺快或慢,把圖片貼到相對應的地方。
4.這首樂曲有一個非常美的名字:《漁舟唱晚》。
配合課件出示“漁(漁民)、舟(船)、唱(唱歌)、晚(傍晚)”。
活動延伸
1.讓幼兒將心中對樂曲的感覺畫出來。
2.找找哪些圖畫表現慢,哪些圖畫表現快。
3.提供材料,讓幼兒自由表現樂曲的快和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