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文化

跨文化交際中語用能力的培養

跨文化交際中語用能力的培養

學習外語的目的是為了交際,交際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會文化的制約。目前由於科技飛速發展,交通和通訊技術日新月異,越來越多的人生活、學習、工作在不同的人群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彼此間的交往日益頻繁。在諾大的世界將成為“地球村”的過程中,各種文化在接觸和碰撞中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相互吸收、相互融合,必定會影響跨文化交際。用英語成功地進行跨文化交際不僅僅需要單純的語言能力,還需要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否則,在實際的交際過程中,就會出現由於文化差異而造成的場景不合適或者不得體的語言失誤,引起誤會。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的任何內容都可透過語言來反映;而文化又制約、影響著語言的形式和使用規則,兩者之間是相互聯絡又相互影響的。語言又是交際的工具,功能學派的代表人物哈里代認為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交際、交流思想是語言的基本功能,語言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習者的交際能力。因此,我們有必要研究語言中的文化因素,以消除跨文化交際中因文化差異而導致的語用障礙。

一、文化的定義與內涵

文化的定義涉及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語言學等理論,涵蓋歷史、民族、行為、物質、精神等層面。1871年英國學者Tylor所著的《原始文化》寫道:“文化或文明就其廣泛的人種學意義而論,是一個複合的整體,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格,以及作為社會成員的人們獲得的任何才能和習慣。”[1]這是西方最早的文化定義。社會學家Bain聲稱文化就是透過各種訊號反映出來的所有社會行為,Brown則將文化界定為佔據特定地理區域的人們共有的信念、習慣、行為和生活模式的集合。美國人類學家Kroeber和Kluchhohn 在《文化》一書中,綜合諸家之長,對文化的界定為:包括各種外顯與內隱的行為模式,它透過符號的運用使人們習得及傳授,並構成人們群體的顯著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包括由歷史衍生及選擇而成的傳統觀念,尤其是價值觀念。在我國,“文化”一詞最早出現在西漢的《說苑指武》:“聖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後武力。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誅。”[2]在這段論述中,“文化”指統治者透過“文德”來“教化”、“感化”的意思。在此之後,“文化”的含義經過演變,在各個時期都有不同含義,包括文治、教化和禮樂典章制度。到了近代,由於東西方文化的交流,相互吸收,“文化”又有了新的含義。現在“文化”一詞使用得很廣,而且有不確定性。如:學文化,指讀書識字;文化部門,指管理圖書、影視出版及教育、科學等部門。顯然,文化的內容包羅永珍,十分豐富,既包含人們的生活習慣、意識與信仰,也包含人們所創造的一切。

關於文化的內涵,學術界普遍接受的有廣義、狹義文化和知識文化、交際文化兩種分法。廣義文化包括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文化包括社會意識形態,社會制度和組織機構等;知識文化涉及目的語國家的社會制度、宗教信仰、物質文化、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等,交際文化則包括風土人情、交際禮節、行為規範等。知識文化是顯性文化,是兩個不同文化背景所培養出來的人在進行交際時,對某詞某句的理解和使用不產生直接影響的文化知識,如藝術建築、節日慶典、政治地理、風景名勝等表層文化;而交際文化是隱性文化,是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進行交際時,他們的言語中所隱含的文化知識,如民族習慣、社會交往、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深層文化。交際文化對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際雙方能否達到成功交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時空均受限制的大學英語教學中,交際文化的傳授應重於知識文化的傳授,但同時知識文化的傳授也不容忽視。

二、語言和文化的關係

語言是人類交際和傳遞資訊的工具。任何語言的教與學,所涉及的都不會是單純的語言問題,它與所屬的文化息息相關,與學習者的知識體系息息相關。人類語言不是懸浮在真空之中的孤立體,它是相關文化體系不可分割的一個組成部分[2]。

語言與文化的關係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的交際活動中表現得最為明顯。在跨文化交際活動中,交際雙方首先接觸的是不同文化領域及背景下產生的語言,並以此作為媒介來傳遞資訊。如何準確地傳遞資訊,是如何在跨文化背景下實現交際目的的重點,這要求交際雙方必須通曉目的語國家的文化淵源、歷史傳統、風土人情等多方面的知識。人們只有透過語言才能掌握人類社會的文化知識。由於語言的使用受到該語言所屬民族文化的制約,文化在語言學習中充當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因此,人們在學習一種民族語言的同時,也必須要學習這一民族的文化。

語言與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作為文化要素之一的語言具有雙重性:它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傳播媒介,是文化的載體,也是文化的鏡子。文化大系統的其他要素都必須由語言來傳達,並得以演進、發展,沒有語言就沒有文化。而文化又是語言賴以存在的基礎,是語言發展變化的源泉。

三、文化教學中要培養的技能

文化教學指與人們交際或外語教學有關的文化知識的傳授,也就是研究兩個社會文化的相同和差異之處,使學生對文化差異有較高的敏感性,並把它用於交際中,從而實現圓滿成功的交際。正如Gumperz所指出的:我們對個別社會知道得越多,我們在這個社會中就越能有效地交際[4]。Hanvey提出了跨文化敏感性的4個層次[5]。在第一個層次,透過旅遊、雜誌、教科書等對於表面的文化特徵有所瞭解,但是認為它們奇特而不可理解。在第二個層次,透過文化衝突的某些場合,瞭解到與自己文化明顯不同的某些有意義的但卻是微妙的文化特徵,其反應仍然是不理解。在第三個層次,透過理性地分析,瞭解到那些微妙而有意義的文化特徵,從認知的角度認為可以理解。在第四個層次上,透過深入體驗其文化,瞭解到從當事人的觀點看問題是怎麼一回事,也就是說“移情”(empathy),其結果是由於熟悉其文化而達到理解的境地。他還進一步認為人們對於其他文化的理解水平不僅要達到移情的水平,而且應提高到按對方的觀點立場觀察問題的水平。層次越高,越能接近完美的交際。前兩層是學生們經過努力可以感受到的,第三層則要透過教師的教學來感受,第四層則最為困難。

當學生們瞭解到更多的中西文化差異後,他們就不會有文化眩暈的感覺,而會把文化差異的敏感性成功地用於交際中。但是應當注意,文化教學絕不是隻教學生記憶一些文化事實,而是要培養他們跨文化交際的能力。跨文化交際(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指操本族語者與非本族語者之間的交際,也指任何在語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異的人們之間的交際。由於不同的語言使用者在地域、歷史背景、生活方式、社會文化、價值觀、道德觀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差異,從而產生不同的思維方式、交際習慣和語言使用規則,構成一種獨特的地域文化。無論學生將深層文化特點如國民性情、時間取向、美醜定義背得如何熟,如果不會在交際中自覺地使用,那麼其交際技能仍然是零。一般來說,文化教學要培養下列技能:

1.正確識別和理解不同文化特有的言語和非言語行為功能。任何一種言語行為的背後都隱藏著各種預設:價值觀、信仰、假設以及對事物的態度。透過比較深層文化我們可以找出文化差異的共同根源,為奇異的文化現象提供理性解釋,即對文化行為功能的解釋。該技巧的掌握將極大地提高學生對不同文化的敏感性。

2.熟悉日常生活習慣和言語行為方式。這可以使學生熟悉交際情境中得體的言語和行為模式。掌握該技巧使學生不再盲目地將中國文化套入跨文化情境中,也為文學作品和對日常生活中人物行為活動作出正確判斷提供了文化參照。

3.熟悉常用詞彙的文化內涵。要求學生熟悉那些同漢語相應詞彙有不同的內涵或外延的英語詞彙,尤其要掌握其不同的文化內涵。該技能影響語言使用的各個層次,對它的掌握可全面提高英語水平。

4.瞭解不同背景的人的語言特徵,並能運用適當的語言表達不同的人際關係,瞭解不同的語體特徵。

四、跨文化語用能力的培養

學習一門語言就是培養該門語言的語用能力的過程。語用能力一詞是在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之後所提出的一個重要的概念,不同的學者對語用能力的含義有不同的解釋。Hymes認為交際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由4部分組成[6],它們是:形式上的可能性、實施手段上的可能性、語境中的適應性和現實中的實施情況。其中形式上的可能性相當於Chomsky說的“語言能力”,其餘部分相當於他說的“語用能力”。前者體現為語言形式的準確性,後者則體現為具體情景中語言運用的合適性。Widdowson 認為 “能力”有兩部分[7]:知識和技能。前者相當於語法能力,後者相當於語用能力。Bachman認為,語言能力包括語言的組織能力(organizational competence)和語用能力(pragmatic competence)[8],前者由“語法能力”(grammatical competence) 和“語篇能力”(textual competence)構成,後者由“施為能力”(illocutionary competence)和“社交語言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構成。

無論是課堂聽課,還是業餘自學,學習者都有一種錯覺,以為學語言就是不斷積累詞彙和語法知識的過程。於是,有許多語言學習者,不辭辛勞地背詞典,啃語法書。各種考試,包括TOEFL、GRE 、MET等,也不過是帶著不同的目的對這些知識進行檢驗,以考察學習者的英語水平。然而,語用學告訴我們,語言知識的積累固然不可缺少,但它絕不是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獲取語言知識不能過分依賴書本而脫離語言運用的環境。學習一門語言的合理、可行的做法是在使用中學,在運用中領會、鞏固,邊學邊用。學習一門語言並不只是為了瞭解該門語言,而是為了很好地使用該門語言。以下是一些培養跨文化語用能力的建議:

1.在教材選擇上應使用一些國外出版的外語教材,特別應採用一些涉及英美文化背景、風俗習慣的教材,著重解釋文化上的差異,這些真實材料有助於讓學生了解西方人在交際中的場合、身份、相互關係等社會因素。

2.利用課堂教學,創造語言環境。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能夠儘可能多地開展交際活動,為學生提供一個在一定的環境中創造性地運用所學語言知識的機會以提高他們的語用能力。教師可以採用對話練習、口頭作文、英語辯論、角色扮演練習、小組討論等形式,以實際生活情境和學生所熟悉的話題為練習的題材,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使用英語的能力,也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在現代教育技術不斷興起的今天,可充分利用圖片、幻燈片、電影、電視等直觀教具,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在課堂上把背景知識形象化,向學生展示真實的國外生活環境,以加強知識的立體感。

3.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在讀文學作品、報刊時留心和積累文化背景、社會習俗、社會關係等方面的材料。我們的學生能到英美留學,在當地人們中生活較長時間的,畢竟是少數。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瞭解英美社會主要靠間接地閱讀有關材料。文學作品,是瞭解一個民族的性格、心理狀態、文化特點、風俗習慣、社會關係等方面的最生動最豐富的材料。問題在於如何閱讀。如果讀文學作品只是為了瞭解故事情節,那就所得甚少了。閱讀報刊是瞭解當前社會各階層、各集團的動態、各種社會問題的最直接的途徑,其重要性是人人皆知的[9]。

4.充分利用外籍教師,從學外語來看,和講這種語言的本族人接觸十分重要。

在一定意義上,這種接觸是別的方式所無法取代的。僅僅讓學生在課堂上聽講課還不夠,在日常的接觸中往往能學到許多生動的、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例如,在什麼場合上講什麼話、作何種反應,都只有在課下才能觀察到。也可用講座的形式介紹英語國家的文化習俗,特別是其中與中國不同的文化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