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師教育敘事故事(精選7篇)
教育敘事,即是講有關教育的故事。它是教育主體敘述教育教學中的真實情境的過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師教育敘事故事(精選7篇),僅供參考。
小學語文教師教育敘事故事 篇1
有人說過這樣的一句話:“老師不經意的一句話,可能會創造一個奇蹟;老師不經意的一個眼神,也許會扼殺一個人才。”
一天的語文課上,當我講到“我相信我們每個同學身上都有閃亮的光點”時,一名學生竟然情不自禁地脫口而出:“老師,我身上有閃光點嗎?”我聽了這聲幼稚的發問,心裡感到一顫,循聲而去,哦,原來是張韜陽同學。
這時他的眼神充滿期盼,臉上露出疑惑,望著他一臉的純真,我馬上說:“張韜陽同學,你身上怎麼會沒有閃亮之處呢?你熱愛勞動,還有誠信的可貴品質。”當我表揚他擁有誠信時,不少學生馬上舉手反對,紛紛指責他言而無信,還列舉了許多事例說明。但我依然為他據理力爭:一次放學,我請張韜陽留下補寫生字,但臨到放學時,突然有家長找我談事情,張韜陽找了我好幾次都沒找著,於是寫了張留言條,說是第二天一早到校馬上交本子。
第二天一早,我剛踏進辦公室,他就來交本子了。可見,他是個有誠信的孩子。儘管他做過不誠信的事,但只要誠心改過,依然值得大家的信賴。學生們被我的話打動了,沒有再站起來反駁了,這時的張韜陽低下了頭,似乎在反思,似乎在為以前所做的事感到慚愧。
下課回到辦公室,我也在反思:張韜陽是一個學習成績比較差的孩子,分數經常在及格邊緣,有時一不小心會滑向不及格,我知道他經常受到同學的嘲笑,因此他的心理是自卑的。由此想到:一個總是低著頭、彎著腰走路的孩子,他的骨骼必然會變得彎曲;同樣,一個自卑的孩子,在人前人後抬不起頭來,他的心靈也必然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扭曲。孩子,需要昂起頭來走路,需要昂起頭來做人,我感到這是多麼重要!課後,我找他談了話,要讓他學會面對現實、接納自己,並善於揚長避短,發揮自身優勢,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
在今天的語文課上,我欣喜地發現張韜陽勇敢地舉手發言了,儘管他所答的問題很淺顯,很簡單,儘管他的回答在其他學生眼裡不屑一顧,但他能站起來,能主動發言了,可見他的心理開始擁有陽光了,雖然只是斑斑點點的陽光,但我相信,從今以後張韜陽不再是低頭彎腰的孩子,一定是個抬頭挺胸,堅強而快樂的孩子!
還有一個事例,有一天的寫字課,我一進教室就有同學跟我打小報告。“陶老師,我們的書包都被人翻過了”。” “我的鉛筆不見了。”“我的故事書丟了。”嗡”的一聲,我的頭猛得漲起來。我知道,最棘手、最頭疼的事又一次出現了,這已經是我們班第三次出現同樣的事情了。趁著同學們寫字的時候,我把班長悄悄叫到教室外面。他告訴我:“最近吳家敬同學上體育課時常常獨自呆在教室……”聽到這兒,我不由得想起上個學期吳家敬將同學的筆偷偷拿走那檔子事。
當時,我在辦公室裡對他進行了嚴厲的批評教育,他也作了深刻的檢討,難道現在他又……回到教室,我的眼神不由自主地射向吳家敬,看到他那躲閃的目光,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判斷。一系列的問題在我頭腦中閃現:他為什麼還要拿別人的東西?究竟是出於一種什麼樣的心態呢?唉!這樣下去這個孩子可真要毀了。
於是,我決定要和孩子的家長再見一見面。看到家長焦急的眼神,無奈的身形,我想起一位老教師曾經講過的一段話:“關愛像雨露,可以潤澤學生乾涸的心田;信任似春風,可以吹開學生禁錮的心扉。”經過反覆考慮,我意識到:要想妥善解決這件事,必須對他施以關愛和信任。經過一翻調查,取得了一定證據之後,第二天課外活動時間,我趁著其他老師不在,把吳家敬叫到了辦公室。就昨天發生的事與之進行了交流。
剛開始他表現的還很頑固,無論你怎麼問,就是死不認帳,見他這樣,我便說,“吳家敬,我看到昨天同學們出去了,你在同學的位置上逗留,你在幹什麼?”經我這麼一問,吳家敬終於對我道出了實情,承認了錯誤。看到他難為情的樣子,我又小聲問道:“你打算還把同學們的東西暫時保管在家裡嗎?還是交給我處理呢?”他說:“交給老師處理吧。”第二天,吳家敬把拿的別的同學的東西還給了別人。
為了能夠化解吳家敬與同學們心靈上的隔閡,我召開了一次特別班會,主題是“請大家相信:我能行!”吳家敬在班會上發了言,勇敢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並退還了大家的東西。我帶頭向吳家敬表示了祝賀,其他同學也紛紛向吳家敬同學表達了各自的祝福……班會結束前,我對大家說:“同學們,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有犯錯的時候,但是隻要能主動承認錯誤,並且下決心改正它,這本身就是一種進步。讓我們為吳家敬同學的進步表示最熱烈的祝賀。”同學們紛紛鼓起了掌,我看到了吳家敬的目光,那是一種自信與勇於改正的目光。
一名教師沒有能力點燃火種,但絕不能熄滅火種!面對眼前同樣充滿好奇和天真的孩子們,要珍惜,更要努力讓每一個孩子的心中充滿陽光,讓每一個孩子在愛的撫慰下快樂成長。孩子的心靈是純潔而美麗的,如水晶;孩子的心靈是脆弱而易碎。
小學語文教師教育敘事故事 篇2
我深知,做為一名年輕的語文教師,課改需要的不只是熱情,還需要語文教師解放思想,改革教學模式,放開手腳,大膽創新,開發教材。因為在新一輪課改中,教師教學應轉變為組織者、指導者,而不再是控制者。當教學情境發生偏差時,應在保護學生積極性的前提下靈活調整。
最近我在閱讀課上給學生讀了一篇文章《珍貴的紀念》,當說到小猴、小熊紛紛在小亭中刻上自己的名字時,一個同學就說:“老師,它們這是亂寫亂畫,這是不對的”。我還沒說話,另一個同學就很激動地站起來說:“老師,小剛用鉛筆畫桌子,你過來看看…”話音還沒落,同學們便七嘴八舌討論開了“小剛,你不愛護桌子”“小剛,桌子是學校的,不應該亂畫““你看,這牆上有一道印,肯定是你畫的”看同學們的情景,跟開批評鬥會一樣,你看看我的桌子,我批評你兩句,我看看小剛,臉紅紅的,低著頭不說話。
作為新課改的教師,不應是“一言堂”的堂主,這時的我,應是學生探究的引導者,於是我親切地問:“小剛,你想說點什麼,做點什麼呢?”“我錯了,我再也不畫桌子了。”“老師,有一次我發現我桌子上有誰用鉛筆畫了一道線,我用橡皮把它擦掉了,我可以幫小剛擦掉。”我們的班長起來發言了,三月是學雷鋒月,我馬上肯定了她想幫助別人的想法。“老師,我們應該學習小刺蝟,種些花草,不應該破壞公物。”文靜的課代表說出了我們下面想學的內容,我想說的話。
我馬上因勢利導:“小刺蝟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啊,我們應該怎麼做呢?”因為我們最近一段時間講環保比較多一些,所以我的問題一提出,同學們馬上打開了話匣子,不摘花,不踩草,多種花,多植樹,不隨地扔垃圾…關於愛護、環保的“演講”整整持續了十分鐘。同學們熱情高漲,課下有的同學竟然抓住了幾個踩草坪的小朋友,有的同學跑到院子裡去撿垃圾,有的同學在教室喧譁,馬上有同學指責他是噪音汙染。一堂不是按我設計上的課,讓我有了意外的收穫。第一,這節課的教學對學生進行了正面、積極的引導;第二,學生環保意識提高了;第三,鍛鍊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第四,同學們互相監督,我們班的衛生、紀律有了很大的改觀。
總之,在實施新教材的過程中,我們要更新觀念,深入研究,把握教材特點,創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參與性,發揮新教材的優勢。
小學語文教師教育敘事故事 篇3
不是每個孩子都美麗,但他們一定是可愛的;不是每個孩子都聰明,但他們一定是獨特的。這需要教師用愛心去發現,用愛的陽光去照耀。
方健印是一個頑皮、淘氣的小男孩,但這學期我發現他還是個熱情,願意幫助人,也很願意為集體做貢獻的孩子,只不過是經常方式不對,總以拳頭和大嗓門和同學相對,因此個性的他總會給班級惹麻煩,總會跟同學鬧矛盾,於是我便開始實施轉變他的方案。
開學初便讓他擔任班級的勞動委員,嘿,別說,他還真會管人,而且勞動中總能帶頭幹。但是和同學之間的關係還真是不太好,總好像有點暴力傾向。同學們總是告他的狀,而且叫苦不迭。因此我想還得找個好的時機讓他多發揮自己的優點,“取其之長,補己之短”。
記得在清明節我們全體五年級學生去北山祭掃,我特意挑選他打國旗,他欣然接受了任務,而且在一路上,在整個祭掃的過程中他的表現出奇的好,得到了帶隊老師的表揚。就這一次活動增強了他的自信心,我覺得他像變了一個人似的。
讓他嚐到成功的喜悅後,我便給他加了“砝碼”。這孩子的學習習慣不大好,對學習的興趣也不大。為此我特地找他進行了一次長談,告訴他,他能當好勞委同樣也一定能提高自己的成績。那以後,課堂上我時常把目光落在他的身上,他也時常不好意思地正正身子,或是漸漸舉起手來。一段時間以後,他在課堂上精力集中了許多,發言也越來越踴躍了,作業更認真了,測試成績提高了……
而且,現在班級的外擔在他的帶領下,外擔值日生的工作越來越細了,得到了值周老師的表揚。方健印同學真的變了,變得自信,變得更加有責任心了,變得會和同學們和諧相處了。
確實,自信心對於孩子的智力發展和人格培養有著很大的影響。 對於方健印我大膽放手,儘量多給他鍛鍊的機會,讓他有更多的機會去體驗,去發展,以增加他的自信心。對他的成績我熱情的鼓勵,讓他對自己產生極大的信心,在信心的驅使下,他認真地對待每一項工作。終於在我的鼓勵下他漸漸充滿自信,做事積極主動,勇於嘗試,樂於面對挑戰。他相信自己的能力,肯定自己,進而發展自己,也帶動了其他人。
小學語文教師教育敘事故事 篇4
小學語文,首先姓“語”,其性質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因此,我們要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不能把語文課上成自然科學類、思想品德或別的什麼課,而要把語文課上得像語文課,就是要還語文的本體特徵。
其次,小學語文又姓“小”,是兒童的語文教育,是兒童學習母語、運用母語為主的教育。那麼,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範疇下,怎樣才能把小學語文課教得“有滋有味”呢?在這裡,我想用如下的三個“味”來考慮怎樣把語文課上得“有滋有味”。
一、語文味
所謂的語文味即是語文的文學蘊味,包括語文、文學、形象、構思、意境、哲學、情趣等蘊味,也即是語文美。所以,語文課就要應有濃厚的語文味。而語文教學的過程,就是引導學生去體驗、去發現、去感悟語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因此,要領悟語文的美,首先必須從語言入手,從品味語言達到超越語言,著眼於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引領學生獲得感受,體驗情感、理解見解,使之轉化為智慧,最終積澱文化,形成自己豐富的精神世界。那麼,如何讓教師上出語文味?
首先,語文教學必須從語言文字入手,引領學生對語文作品反覆涵詠體味。給學生創造充分閱讀的時間,讓學生在琅琅書聲中,用心靈去擁抱語言,和作者的心靈直接對話,在思維和情感的強烈震撼中領會作者偉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所謂“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功夫興味長”(宋—陸九淵)。教師引導學生反覆朗讀、大量閱讀、細細品讀、深情誦讀中反覆涵詠體味,讓學生領會語言文字之美,從而領會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
其次,要圍繞“語文字體”引導學生在充分的思維空間中,多角度、多層面,甚至是有創意地去理解、欣賞作品,產生對文字的情感美、語言美、形象美、構思美、意境美、哲理美和情趣美的認同與讚賞,併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創作欲,從而更加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
二、兒童味
小學的.語文是兒童的語文。兒童就是兒童,他們既不是縮小的成人,也不是成人的預備。兒童是一個思想上、精神上、人格上獨立的人,兒童又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因此,小學語文教學必須從成人霸權中走出來,還兒童以發展語文素養的自主權。
語文教師的任務,主要不是教導學生和控制學生,而是透過文字向學生提供一個更活躍、更開闊的語文實踐平臺。在“還”的過程中,語文教師應該自起至終、自覺自願地成為學生實踐的組織者、服務者和幫助者。
激發學生的閱讀願望和激情;洞察學生在語文實踐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障礙;誘發學生作為一名讀者的發展和創見;帶領學生經由語文課走向一片新的語文天地。為此,我們必須瞭解兒童、研究兒童、懂得兒童的文化。
要在語文課體現“兒童味”,更重要的是凸現兒童的主體地位,把兒童的精神融入語文課,讓童聲、童心、童趣在老師的喚醒、激勵和鼓舞中真實體現。
三、個人味
語文課的語文味,一般是說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理教材、組織教學活動、選擇教學手段、運用教學語言以及教師的儀表風度等諸種因素,凝聚之後顯示出來的審美風貌,審美風貌表現為真(真實可信)、誠(誠摯深沉)、新(新穎獨特)。這種審美風貌體現於教學的全過程,併為學生所品評體驗,或深或淺或長或短地吸引著學生。無個人味的語文課,猶如作家筆下塑造的缺乏個性的人物形象,對讀者來說總是缺乏影響力和吸引力。一般地說,這樣的語文課不可能是“有滋有味”的。
古人云:文如其人。今人說:上課如作文。可見“課如其人”的說法也合乎邏輯,正如大自然裡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一樣,世界上也沒有兩個個性絕對相同的教師,因為即使他們的年齡、學歷相同,但每個人的性格、氣質、感情、特長等總是千差萬別的,那如何使語文課富有個人味呢?我們可以從兩方面去努力。
第一、教學時做到“胸中有書,目中有人”,也就是教材要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在研究教材時也要研究學生,熟悉學生,不研究學生怎麼能教好他們呢?教學是為育人服務的,身為語文教師,要想上出不乏個人味的語文課,就要努力體現“書要滾瓜爛熟,上課不看教材,都在肚子裡”。
第二、突現優勢,形成個性化教學風格。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揚長避短,即突出“人無我有”,在語文課上顯出與眾不同的個性。如有的教師個性豪放,慷慨激昂,那麼在教學中,就上出情來,教出意來,讓學生在濃濃情意中得到陶冶。有的教師見多識廣、博學多才,善於引經據典、妙語連珠,那麼,在教學中就應用開放的教學方法來拓寬學生的視野,擴大其知識面。總之,為了語文課的個人味,每位教師都要善於發現和發揮自己教學上的優勢。善畫的要運用插畫的優勢;善讀的要運用範讀的優勢;善唱的要運用吟唱的優勢如此等等,讓教語文課是很有趣、很有味道的,讓學生兩節課下來說“呀,怎麼這麼快就結束了?”這樣的語文課哪能沒有個人味?
在新課程改革的程序裡,“有滋有味”的語文課,應能讓聽者如沐春風,“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小學語文教師教育敘事故事 篇5
作為一位平凡的小學語文教師,一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沒有耀眼的光環,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蹟,也沒有令人稱羨的待遇。然而,我卻努力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尋找生命的價值。在多年的教學中,體會到語文與生活是天然聯絡在一起的,語文是反映生活又反過來服務於生活的一種工具。對學生而言,語文字身就是一種特殊的生活。
課本即生活的記錄。美國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課堂的外延與課外的外延相等。以課堂學習為核心,能動地向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各個生活領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課堂訓練與課外行為訓練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結合,取得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益。”在教學五年級上冊的第15課《落花生》時,我讓學生反覆朗讀這篇課文,讀後問學生學到什麼,受到什麼啟發,從中受到什麼教育。
教學《落花生》這篇課文,我很喜歡這篇課文,因為課文中裡“我”父親講了一句話,說:“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我”說:“那麼,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而父親接著說:“對,這就我是對你們的希望。”我教學時重點強調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我說現在的日常生活中常常看到有些同學經常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以為自己就很完美,很可愛,這樣認為是不對的。學習了這篇課文後,我讓全班學生知道,心靈美才是最重要的!以後要像花生那樣不只講究體面,也要講內心。而平時的衣著打扮要求整齊清潔就行了,不追求華麗和昂貴。學生時代要講究勤儉節約,勤奮好學,要把心思花在學習上,而不要花在衣著打扮上,正如俄國作家托爾斯泰講的“人不是美麗才可愛,而是可愛才美麗”。
學習《火燒雲》讓我們明瞭了這樣一個樸素的道理: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人世蒼桑,世態變遷,都能從語文課本里找到歷史足跡。可以說,語文課本中的佳作,是富含生活濃汁的蜜,越品越有味,越鑽研越能領悟到生活的真諦。
教學即生活的闡釋。課堂學習是學生生活的一部分,學生要在這裡體會生活的苦與樂,感受生活的悲與喜,從中獲得生活的間接經驗和直接經驗。教師的課堂教學,既是對課本所記錄的生活進行闡釋,也是對自身的生活經歷進行闡釋。師生交流不是空洞的說教,而是心與心的交流,是情與情的互融。
教學《荷花》這篇課文,同樣是在欣賞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荷花,學生的體驗卻是千姿百態、見仁見智的。有的說:“荷花,我真想把你帶回家。” 有的說:“荷花,你的美讓我陶醉。”有的說:“荷花,我要為你畫張畫,把你的美永遠留下來。”有的說:“荷花,你是美的使者,謝謝你把美帶給了我們。”有的說:“荷花,我要讚美你,我要歌唱你。”有的說:“荷花,你出汙泥而不染,你是我學習的榜樣。”有的說:“荷花,你翩翩起舞的姿態真是太迷人了,我一定會夢見你。”這是在融合了學生獨特的生活體驗之後和語文的嶄新對話。我們完全有理由做出這樣的推想:生活中愛畫畫的盼望著為荷花畫張畫,生活中愛唱歌的想到了歌唱荷花,生活中愛跳舞的迷戀於荷花的翩翩舞姿,生活中愛讀書的折服於荷花的純潔不染……
閱讀即生活的體驗。閱讀書本,就是閱讀生活。《釣魚的啟示》是人教版六年制第七冊第八單元的課文。它是一篇論理型的文章,講述了作者34年前的一天晚上和父親去釣魚,好不容易釣到一條大鱸魚,此時正是離捕撈鱸魚開放時間僅差兩個小時,父親竟讓“我”把鱸魚放回湖裡,使我從中獲得終生啟示——那就是: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但是實踐起來卻很難。要是人們從小受到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當我們學習《“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讀了數遍後,發現這真是一篇精彩極了的文章。這篇課文講的是作者童年時,父親和母親對他的作品產生截然不同的評價,這兩種評價對作者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以及作者從這兩種評價中領悟到的東西——愛。我被課文精彩的段落吸引住了“一個作家,應該說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需要來自母親的力量,這種愛的力量是靈感和創作的源泉。但是僅僅有這個是不全面的,它可能會把人引入歧途。所以還需要警告的力量來平衡,需要有人時常提醒你:小心,注意,總結,提高。”我們讀了這段話,彷彿也領悟了:一個人活著,需要鼓勵和讚揚,使自己能鼓起勇氣去駕駛生活的小船向前挺進,另外,還需要一種警示的力量,提醒自己小心謹慎,更加努力
。缺少前者,可能會失去信心,停滯不前,而缺少後者,則會驕傲自滿,誤入歧途,後悔一生。當然,課堂中的閱讀是極為有限的,必須向生活延伸。大量的課外書籍以及標語、廣告、產品說明等,都可以從中讀到語文知識,讀到生活的經驗,讀到人生的哲理。教師在課堂閱讀教學中的方法指導,就必須尊重學生的生活實際,尊重學生對生活的各種體驗。
作文即生活的再現。作文就是學生真實生活的再現,是學生審視人生、審視生活所產生的新奇和敏感的真實寫照。寫作來自生活的需要,是有話要說、有情要抒、有事要敘、有理要講。當前作文的最大弊病就是脫離了學生的自我需要,脫離了學生內心真實的感受,造成學生言不由衷、辭不達意,不是千篇一律,就是廢話連篇,用文字反映生活的能力,自然得不到有效的培養。
語文教育不能脫離社會生活,生活的需要應成為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主要目標;同樣,語文學習也不能離開生活實踐,生活是語文學習的源頭活水,不到生活的源頭活水中去學語文,不為生活而學語文,語文就失去了生命力。
教師真摯、深厚的情感可以發出強大的愛流,有利於傳導,教師把心裡的情感用語言、行為表達出來,師生間透過精神的交流,達到思想感情上的聯絡和信賴,教師真摯的情感在學生的情緒上就會產生共鳴。我會全身心的地愛孩子,用愛撐起一片藍天,驅逐孩子心頭的陰霾,讓每張笑臉在陽光下燦爛。——這是我多年的心願,為了這個心願我一直努力的,本人將繼續在教育崗位上兢兢業業、無私奉獻、甘為人梯,願“丹心化作春雨灑,換來桃李滿園香。”
小學語文教師教育敘事故事 篇6
我的班級中有這樣一個男孩,他叫小亮(化名)。在班級中,在操場上,他在和同學玩的時候,經常有同學或值周老師告訴我,說他打人了。是啊,一直以來,班級裡有很多同學被他打,輕的把同學打得直哭,重的把同學打得帶傷。每當我批評他時,他卻總是理直氣壯地說:“我是打他了,誰讓他惹我。”就是這樣的一個孩子,我應該怎樣對他進行教育和引導,幫助他改掉身上的不良行為呢?我仔細琢磨,細心觀察,深入瞭解,終於,找到他存在這種不良行為的原因。
面對這樣的學生,要想教育引導他,改掉這個不良的行為。作為班主任,就一定要找到問題存在的根源,找到癥結所在,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也就是在這種想法的支配下,我開始尋找機會。一天,又有學生告訴我,他又打同學了。我把他叫到跟前,問他:“你為什麼總是動手打同學呢?”他不加思索地回答:“爸爸告訴我,同學惹我,就狠狠打他。”聽完這句話,我的心一沉,心情頓時沉重起來。我這時才意識到,教育好孩子的關鍵,必須改變孩子父親偏激的教育思想。我接著問:“你的爸爸為什麼這樣告訴你呢?能跟老師說說嗎?”他說:“老師,在幼兒園的時候,我被一個小朋友打壞了,爸爸很心疼,就告訴我,誰惹你,就狠狠打他。”哦,原來是這樣。這次與他的談話,讓我找到了解決問題的突破口。
面對這樣的家長,要想從思想上轉變他,改變他的教育思想。作為班主任,就一定要說服家長,配合自己進行教育,才能夠從思想上引導好學生。這樣,我就馬上給孩子的父親打了一個電話,很策略地跟他講了孩子經常在班級打同學的現象。讓我沒有想到的是,孩子的父親根本不承認他的孩子打同學的事實,反而跟我講,是他的兒子經常帶著傷回家,應該是同學先動手打他。聽了孩子父親的一席話,我馬上說:“今天孩子回到家裡,你問問他,有一天,是不是就因為一個女孩朝他微笑了一下,他就打那個女孩。”聽了這件事,孩子的父親在電話的另一端不出聲了。這時,我又說:“我問過孩子,為什麼打人,他說是你讓的。我覺得,孩子是最誠實的,最容易改變的,所以,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必須從正面引導,你說對嗎?作為家長,給孩子選擇最好的學校,不就是讓他受到最好的教育嗎?歸根到底不就是讓孩子成才嗎?而孩子成才的關鍵是具有良好的行為序貫。這一點很重要。他總是打同學,在班級怎麼能夠有好朋友,怎麼能夠學會交往呢?”這一次談話,孩子的父親開始改變了。
面對這樣的學生,老師要從他的需要入手,約束他的行為。作為班主任,就要善於發現孩子身上的優點,進行鼓勵,才能夠幫助學生自覺約束自己。在班級中,由於開展班級幹部輪換制度,同學們人人都可以得到鍛鍊,當我宣佈這個規定時,小亮也請求當班級幹部。聽到他的想法,我高興地說:“好,老師一定讓你當。不過,我對你有一個要求,就是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給同學們做榜樣。”不是嗎?無論是什麼樣的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從本質上說,心靈是純潔的,都有上進心。教師如果瞭解學生的心理和心理需要,從正面進行引導,就能夠幫助學生克服不良的習慣。切忌在批評中反覆強調他的缺點,應該多教給他與同學交往、溝通的正確方法。
面對這樣的學生,老師要注意家校互相配合,共同校正他的行為。作為班主任,要通知家長在家庭中注意觀察孩子,協助班主任嚴格約束他。由於家長在心裡還存有一種想法,就是自己的孩子打同學,都是別人先惹他。為了化解家長的這種想法,我給他出了一個主意,讓他利用雙休日,帶他的兒子和親屬家同齡的孩子,一起玩兩天,看看怎麼樣。結果,不到一天,親屬家的孩子就求家長,快帶我回家吧,我實在忍受不了了,不想再和他玩了。事實讓他的父親終於相信我的話是真的。這時,他的父親也認識到自己的孩子是多麼不合群,自己的教育的的確確是錯了。他在家裡開始從每一件小事主意嚴格要求兒子,他現在的變化真的很大。
面對這樣的學生,老師要時刻給他關愛,用愛去感化他的行為。作為班主任,要做班級其他家長的工作,讓孩子們團結他,讓他體會到班級的溫暖,大家的關愛。由於他從小失去母親,所以,在他的心底,是十分渴望別人的關愛的。所以,即使是他屢次犯錯誤,我總是耐心說服他,教育他,讓他感覺到老師對他的關愛。即使他還是時不時犯點小毛病,我也讓同學們多諒解他,同時,引導他學會和同學玩的正確方法。漸漸地,他的朋友多了,他好動手打同學的次數也減少了。
是啊,教育是一個漫長的期待過程。教育需要細心、耐心、愛心和恆心。我期待著小亮一天天在成長,我也相信,在老師悉心呵護下,他一定會健康快樂地成長。
小學語文教師教育敘事故事 篇7
這學期讀了一本書,書名是《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從中我受到了不少啟發,其實有很多時候,我們被工作的壓力所左右,會很暴躁的批評孩子,真的是缺少了很多愛心和耐心,就想著不被孩子的種種行為所打擾,想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想法馬上去做好,等等。
在潛移默化中,孩子也會盲目的發脾氣,從心裡往外的牴觸和反抗,而不能認識自己的錯誤,更不願意反思和改正自己的錯誤。我們班級裡就有這樣一個小男孩兒,脾氣倔強,小小的內心世界總會有很多牴觸情緒,除了對班級平時的生字闖關比賽和做數學卡片比較上心,其他的事情總會不以為然。比如:站起來總會將身體依靠著某個物體,當你告訴他男孩子應該站有站相,手放褲線兩側的時候,他都會斜著眼睛看著你說:我不想站直。當所有小朋友做眼操的時候,他不會做,而是東瞅瞅西望望,不管老師說什麼他都會頑抗到底,你告訴他不做閉上眼睛休息一會兒,他會說不想閉眼睛,當你非常生氣的問他到底能不能做時,他會毫不客氣的說不能,面對他赤裸裸的挑釁你的生氣是毫無意義的。所以我在和孩子媽媽瞭解情況之後,嘗試著歡樂一種交流方式,我經常會說;讓我們一起在做眼操吧,你可以讓眼睛更明亮,下午會更有精神做闖關卡片,老師哪怕閉上眼睛休息一會兒,下午也會更有精神和你們學習、做遊戲啊!到時候比一比我和你誰更棒!孩子聽到我這樣說不會在說不想和不能的話了,還會開心的笑,還有點不相信我可以比他棒,那天他真的做眼操了。
帶著這份小小的成功的喜悅,我開始了自己的反思,每位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及不足之處的,現代社會造就了現在大多數孩子極強的個性的,所以,要針對每位孩子的不同個性去引導及啟發的,也就是因人而宜的,不能千篇一律的對待的,最主要的是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優點及瞭解自己的不足,在說話上也要講究方式方法的,最好是在批評中帶點幽默,要鼓勵和符合孩子的年齡的特點,這樣,學生既能接受又能對老師產生好感,而且雙方都不失自尊的,同時,在接受時也能改正及糾正自己的,這點是要靠老師自己把握好尺度及掌握技巧的。但要求也有一個,給學生一份愛心,有了這份愛心,您才會擁有耐心,有了難得的耐心,離自己的目標就近在咫尺了!
“批評”正是學生成長過程中身心發展必不可少的一種體驗,沒有批評和懲罰的人生是沒有的,不能正確對待批評和懲罰的人生是不健全的。作為學生,只有從小接受恰當的教育懲罰,不斷積累懲罰所產生的積極的心理體驗,才能增強抗挫能力,才會成長為能夠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有創新能力的現代人才。由此看來,教育懲罰既是教師管理的需要,也是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