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報告範文

《巨人的花園》四年級語文上學期聽課報告

《巨人的花園》四年級語文上學期聽課報告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聽課是我們快速獲取經驗的方式之一,透過聽課能很快的發現自己的講課缺點,讓我們把這些收穫整理成聽課報告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巨人的花園》四年級語文上學期聽課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位老師的上課,讓我們共同嘗試、體驗了一次全新的學習形式和過程。

三位老師能從全面發展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點出發,在整體把握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根據學生學習童話的特點,分別設計了“讀童話”、“說童話”、“寫童話”三個相對獨立,又彼此整合的教學版塊,以長短課的形式(30分鐘,20分鐘,30分鐘)分步實施教學。這種教學形式,立足於教材,又創造性地運用教材資源,把《巨人的花園》看作是師生對話的“話題”和案例,為學生學習童話,學習語言,提供了多樣的條件和途徑,使學生對學習內容和形式始終有著期待,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語言的熱情。

三位老師的教學設計和過程,體現著很強的目標意識。關注周老師“讀童話”的目標設計,我們發現,“緊扣‘沒有孩子就沒有春天’這一主線,抓住花園情景及人物態度的變化,透過朗讀感悟童話表達上的特點,感受童話的魅力”;陳老師的“說童話”的目標:“……學習認真傾聽,並能就不明白的地方向人請教,與人商討……培養學生敢於交際,樂於交際的情趣”等目標,既考慮了符合課程要求的語文學習導向和要求,又能充分考慮到實施過程中的操作性,對於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緯度有較好的把握。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這些目標的設定,為學生愉快地、認真地讀童話,說童話,寫童話,“感受童話的魅力”,奠定了行動的路徑。

《巨人的花園》的學習,不僅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快樂,而且讓閱讀帶給學生最大的收穫:

1、知道自己在讀什麼。周老師在上課伊始,用生動的語言學生介紹了將要學習的內容《巨人的花園》,是英國作家王爾德的所寫的童話中,語言最優美,最有詩意的一篇。這樣的教學導語,營造了童話學習的氛圍,體現了一種追求:將引導學生從美好的文字中感受到美好的情感。這不僅使孩子們對王爾德,對“巨人的花園”產生了親近感,還知道自己將要閱讀一篇經典的童話。讓學生明白自己要做什麼是十分重要的,這將使他們在學習中充滿期待,使學習變得更主動。

2、要邊讀邊積累。“語文教學的焦點應當是對準課文的語言”,課文比較長,孩子們一不留神就會在眾多的言語資訊中淹沒。三位老師十分用心地引導學生髮現、體驗教材中語言文字的美,並且及時整理、欣賞、運用,使認知型閱讀實踐型閱讀有機結合。周老師在“讀童話”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討論“巨人的花園中,那句話是你感受最深”這個問題時,把學生說到的詞語:綻開綠芽、開出花朵、陽光明媚、狂風大作、雪花飛舞、瑟瑟發抖、鮮花凋謝、樹葉飄落、冰雪覆蓋,經過整理,和學生一起寫到黑板上,展現了“沒有孩子便沒有春天”的.學習主線:

綻開綠芽狂風大作

巨人的花園開出花朵雪花飛舞樹葉飄落

陽光明媚瑟瑟發抖冰雪覆蓋

鮮花凋謝

學生在描述、書寫、朗讀這些詞語和有關的句子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了“孩子,就是快樂的春天”這個故事的主題,獲得了豐富的語言內容。陳老師在指導學生“說童話”的過程中,除了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積累,還時時提醒學生用上這些課文裡出現的詞語。而學生在“寫童話”的過程中,也會選擇運用相關的詞語。這種相對獨立又互相聯絡的教學過程,使學生在不同的語境中愉快地學習、積累、運用詞語,真可謂“一石三鳥”!

3、要邊讀邊想象。在課堂上,我們欣喜地看到,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運用豐富的想象,為《巨人的花園》增添了新的角色和景色:如青蛙王子、美麗的花蝴蝶、快樂的小蜻蜓、善良的小姑娘;瀑布、花叢、樹叢……,這使故事更加有趣;在這基礎上,又根據童話的特點,巧妙地設計了“相互轉告好訊息”、“挑選巨人花園的‘形象大使’”的話題,使學生想象、拓展故事情節有了明確地學習指向,使學生知道如何去想象。在競選“形象大使”的過程中,學生們對對巨人的花園的介紹讓人耳目一新:在那裡,蝴蝶翩翩起舞,湖水清澈見底,還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壯觀的瀑布,巨人穿著用樹葉圍成的裙子……這些想象新穎奇特,表達了學生童話閱讀的經驗、語文學習的經驗和生活的經驗,是孩子們純真可愛的童心的寫照,是他們對美麗的童話世界的憧憬和嚮往。

因為想象,學生動起來了,課堂活起來了,因為創編童話,學生懂得了如何靈活運用語言知識,智慧也就隨之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