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讀後感(精選3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的叔叔于勒》讀後感(精選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的叔叔于勒》讀後感1
《我的叔叔于勒》主要講述的是菲利普夫婦在收到曾經給自己家的經濟帶來很有害身體的藥煩的于勒的來信後,對他翹首以盼,對他在信中描述的生活充滿嚮往,而在去哲賽爾島的船上看見窮苦蒼老的于勒後,卻又對他唯恐避之不及、萬般唾棄的頗有諷刺意味的故事。
讀完這個故事,我覺得於勒在年輕的時候確實有過錯:他揮霍無度、行為不正,令哥哥菲利普的家庭陷入了經濟的困難而最終被遣送上了去美洲的航船。但是,從故事的後半部分看來,他在美洲的生活一波三折、飽經風霜,使他淪落到了在船上當買牡蠣的窮水手的境地。對於這樣的窮光蛋于勒,菲利普夫婦不但沒有給予一點同情與關心,反而卻只想著自己進入上流社會的美夢成為了泡影,盤算著要避開他,害怕他再次成為他們的累贅。再想想他們知道實情之前,簡直把于勒當成“救世主”一般,整天盼著他掙了大錢衣錦還鄉,那句:“唉!如果於勒竟在這隻船上,那會叫人多麼驚喜呀”就將這種心理表現得淋漓盡致。將二者相對比,可以看出他們是以地位的高低與財產的多少來衡量一個人的價值,親情的珍貴在他們心中已經被虛榮心和唯利是圖的冷酷模糊。追求舒適的生活本沒有錯,但他們的心已經被金錢欲腐蝕,原本可以是積極的態度被扭曲了。
現實生活中,也有像菲利普夫婦這樣的人。他們只認錢不認人,一心追求奢華闊氣的生活,拼命想要融入小圈子……像這樣把金錢當做“上帝”的心理有什麼意義呢?它只會像魔鬼一樣纏著你,腐蝕你的心。歌德說:“如果你失去了金錢,失之甚少;如果你失去了朋友,失之甚多。”這句話很有道理:在這些“拜金主義”的人追求著自以為是萬能的的東西——錢時,殊不知,一些用錢財買不到的東西正在漸漸消逝。等到他們後悔的時候,也許一切都已經來不及了。所以,我們應該引以為戒,對金錢要有正確的認識,不為其衝昏頭腦,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樹立一個健康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同時我要說明的是,不要過分看重金錢並不是不要追求美好生活,因此我們也應努力上進,為更好的未來打拼。
金錢是把雙刃劍。如果你有良好的心態,他就會成為你盡職的僕人,為你服務;如果你對它過分貪戀,它就會反過來住在你的靈魂,變成一個十足的“魔鬼”。要“天使”還是要“魔鬼”,一切盡在你的選擇。
《我的叔叔于勒》讀後感2
《我的叔叔于勒》這篇小說透過菲利普一家由原來討厭、怨恨于勒,到後來聽說于勒發了財又喜歡、崇敬于勒,直至在於勒貧困潦倒時又遺棄他的故事,一層一層地無情地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里人與人之間的赤裸裸的金錢關係,展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醜惡面目。
在小說中,作家以辛辣的笑觸諷刺了菲利普夫婦的'貪婪吝嗇,嫌貧愛富。當於勒花光自己應得遺產並大大戰勝了菲利普應得的那部分時,他們視之為“混蛋”、“無賴”;當於勒被迫出走,在海外賺了點錢時人們立即對於勒寄以厚望,甚至每個星期天都去海灘等候于勒回來,為的是從他那裡得到甜頭,但當發現于勒不僅沒成為富翁,反而淪落為賣牡蠣的小販時,菲利普夫婦的市儈面目便暴露無遺,連善良的約瑟夫出於同情多給於勒十個銅子也要遭到克拉麗絲的斥罵:“你簡直是瘋了!拿十個銅子……給這個流氓!”最後,他們悄悄地離開于勒而去。
這面鏡子照得多麼清晰透徹啊!它照出了菲利普夫婦卑鄙的靈魂,更照出了資本主義的“廬山真面目”。走過一個世紀,當今資本主義社會的情況究竟如何呢?我聽說過這樣一件事:在美國個小孩拾了一萬美元鉅額,把它交還了失主。但他不僅沒有受到社會的讚揚,反而被稱為“最傻的人”,理由是拾到的錢應該歸自己,不應該交還失主。這簡直太荒唐了!然而這事實!這充分說明,“人不為已,天誅地滅”、“金錢至上”是資本主義社會天經地義的準則。“老”資本主義也好,“新”資本主義也罷,無一例外。
《我的叔叔于勒》確實是認識資本主義的一面鏡子,它使我認清了資本主義社會的本質,也從另一面激發我更加熱愛社會主義祖國。
《我的叔叔于勒》讀後感3
又是一個美好的下午。
陽光慵懶地灑向大地,隱約有著一種迷人的美麗。在這樣的環境下看書,似乎十分愜意。我一個人靜靜坐在窗前翻閱著書本,驀地,一篇文章映入了我的眼簾。
是莫泊桑的作品,《我的叔叔于勒》。
這是一部短篇小說,主要描寫了菲利普夫婦看了信後與見到他們的親兄弟于勒後的態度的變化,尖銳地指出了金錢能左右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即使是自己的親人也不例外。作者莫泊桑用了幾個司空見慣的人物、情節,來表現了一個普普通通的主題,但卻表達得深刻而又形象,值得我們思考。
讀完這篇文章後,我深切地體會到,我們應該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近年來,社會在飛速發展,由於環境的影響,大多數人的金錢觀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許多人在價值目標上出現了追求金錢的傾向。他們重實惠、實用而淡化理想追求,重物質價值而輕精神價值。要知道,金錢不是生活的全部,而價值觀、金錢觀卻是我們生活的導航。我們應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如果每個人都把金錢放在第一位,後果將不堪設想。文中“我母親對我們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那時家裡樣樣都要節省,有人請吃飯是從來不敢答應的,以免回請;買日用品也是常常買減價的,買拍賣的底貨;姐姐的長袍是自己做的,買15個銅子一米的花邊,常常要在價錢上計較半天。”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我們還應該明確一個觀點:金錢不是萬能的。錢可以買到房屋,但買不到家;錢可以買到珠寶,但買不到美;錢可以買到藥物,但買不到健康;錢可以買到紙筆,但買不到文思;錢可以買到書籍,但買不到智慧;錢可以買到獻媚,但買不到尊敬;錢可以買到夥伴,但買不到朋友;錢可以買到服從,但買不到忠誠;錢可以買到權勢,但買不到實學;錢可以買到武器,但買不到和平;錢可以買到小人的心,但買不到君子的志氣。
除此之外,我們還應該正確地認識到“親情”。
人們常說,血濃於水,但在菲利普夫婦眼中,親情似乎是可以用金錢買來的。當於勒寫信告訴他們,自己已經很“有錢”時,他們便眾星捧月般地將他捧上天;而當他們親眼看見於勒現在困苦的遭遇時,菲利普夫婦就對他置之不理,甚至要躲開他。親情應該是無私的,應該是一種不求回報的奉獻,感情是金錢換不來的啊!但到了菲利普夫婦眼中,親情究竟成了什麼?
我合上書本,一個人靜靜思索著。或許,許多人都會在金錢和親情之間迷茫,但換做你,你會如何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