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門立雪》讀後感(精選11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程門立雪》讀後感(精選11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程門立雪》讀後感1
今天我讀了《程門立雪》這個成語故事,故事講述了在北宋時期一位名叫楊時的學問家,他虛心好學,十分尊敬老師。有一天,他和他的同學遇到了難題,去請教老師。可是老師正在休息,他們不願打擾老師的休息,就在門外靜靜地等候。這時天空下起了鵝毛大雪,楊時的同學凍得實在受不了了,準備去叫醒老師卻被楊時攔住了。當老師醒來時,他們已經變成了雪人。他這種尊敬老師的優良品德一直受到人們的讚揚和學習。我也被楊時尊敬老師、虛心求教的精神深深感動。
老師是辛勤的園丁,白天她們在學校裡忙碌地工作:上課、備課、教育我們,晚上又在燈下寫教案、批改作業,常常忙到深夜。班級裡有五十多位同學,老師時刻關心著我們,教我們知識,教我們寫字,教我們做人。當我們犯錯時,老師並不是厲聲地訓斥我們,而是讓我們勇於承認錯誤,做個誠實的孩子。老師告訴我們,犯了錯誤不可怕,及時改正錯誤,以後不再犯錯仍然是個好學生。老師就是這樣不斷地鼓勵我們,讓我們健康成長。老師還在生活中無微不至地關心照顧我們。記得有一次我生病了,在語文課上忍不住嘔吐,老師不但沒有責怪我,還關切地詢問我哪裡不舒服,不嫌髒地為我打掃乾淨,並通知我的父母,讓他們接我回家好好休息。我們在老師的無私關愛和陪伴下度過了四年快樂的時光。
老師為我們付出了許多辛勤勞動,我們應該學習楊時尊敬老師的優良品德,努力學習、爭取優異的成績以實際行動來回報老師。這樣老師才感到最幸福。
《程門立雪》讀後感2
北宋有兩兄弟,一個叫程顥,一個叫程頤,他們都很有名氣,是大學問家。一個叫楊時的人,他很好學,且非常仰慕兩位大學問家。有一次,他和同學一起向程顥請教,見程顥在裡面睡覺,便站在門口等待。漫天的大學落在他倆的肩上,積了一層厚厚的雪。程顥最後出來,認為他們倆很懂禮貌,他很感動。
“程門立雪”這個成語首先是指求學心切及尊敬師長,恭敬受教,現在比喻尊師重教。楊時和他同學為了不打擾老師休息,甘願受風雪折磨,這是多麼令人感動的行為。
在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像楊時一樣,尊敬師長,追求上進。不但要勤學好問,也得虛心請教。教師節的到來,也是學生們對老師的感恩日。一束康乃馨,雖然簡單,卻承載著學生對老師的感激之情。俗話說的好,“一日為師終生為父”,老師對我們就像父母對孩子一樣,百般呵護。
當你遇到困難時,是老師教你勇敢面對;當你的人生的道路上迷茫時,是老師指引你前行。尊敬師長,是我們應有的行為。
《程門立雪》讀後感3
前幾天,我在語文暑假作業裡讀了一篇程門立雪的故事。它講的是宋朝學者楊時年輕的時候熱愛學習,有一次他去問老師題,可老師在睡覺,當時外面下著鵝毛大雪,為了不影響老師睡覺,他們只能在外面等,直到老師睡醒後,看見他們被凍得僵硬,身上披滿了雪,像雪人一樣。老師被的精神感動了,最後詳詳細細地告訴了他的問題。
程門立雪的故事告訴我們,在學校要尊敬老師,在家裡要尊敬父母,不管做什麼事都要認真,還要刻苦學習,遇到不會的問題要向老師和同學虛心請教,做到不恥下問。
以前上課時總是不認真聽講,這是對老師的不尊重,在家裡媽媽辛辛苦苦做的飯,我總是挑三揀四,這是對媽媽勞動的不尊重,遇到不懂的問題我總是敷衍了事,放到一邊就不再管了,如此下去,我的學習成績總是上不去,身體也總是瘦瘦弱弱,長得還不高,以後我要改掉這些毛病,讓自己成為一個尊敬師長,尊敬父母,不挑食身體健康的陽光男孩。
《程門立雪》讀後感4
《程門立雪》是一個成語小故事,可是有兩個意義,相當於小故事大道理。
在宋朝,有個叫楊時的人,考取進士後,立志研究學問,到了河南來拜師,拜程顥為師,一直到程顥去世。年以四十的楊時,不想就那麼算了,於是找到了程頤,拜其為師。在大雪紛飛的一天,楊時和同學遊酢在中午向老師請教,可老師在午覺,他們就在門口等成了雪人。
雖然故事很小,可給我的啟發很大,它提醒我要尊重老師,見到老師要問好,上課認真聽講,做老師的幫手。第二個啟發,一個四十多的人了,還那麼好學,用孔子的:“‘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這句話來形容楊時在好不過了。魯迅讀書時吃米糕,發現自己把墨水當糖蘸著吃,還說嫌自己肚子裡的“墨水”不夠多,這一點還嫌太少了;有人學習時,家裡沒有燈光,就鑿開別人家的牆壁用射出的光照著書學習;有人怕晚上學習時睡著就頭髮掛在房樑上,用錐刺自己的大腿來提神……以前很多人對學習那麼痴迷,到了現在,知識是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我們不要想著家裡有父母撐著,如果現在不學習,父母死後那你怎麼辦?趁現在好好學習,將來你就能報答父母了。
《程門立雪》讀後感5
今天晚上,媽媽給我讀了一個成語故事,名字叫《程門立雪》。
它的大概意思是:宋朝有個著名的學者叫楊時,他精通史學,能文善詩,人稱龜山先生。
有一天,楊時在學習上碰到了難題,他聽說有個叫程頤的老師,便和他的同學一起去請教。當他們達到程頤家門時,看到程頤正在午睡,為了不影響其休息,他們就不聲不響的站在大門外等候。其實程頤並沒有睡著,他明明知道二人在門外等候,只是有意考驗一下他們求學的恆心。
這時,外面已下起了大雪,楊時和同學站在門外手腳都凍僵了,可是他們就是不肯離開。不知過了多久,程頤睜開了眼,讓他們進來了。兩人這才彈去身上的積雪,走了進去。這時,門外的積雪已有一尺多深,在楊時和同學站過的地方,留下了兩對深深地腳印。
讀了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我也要向楊時學習,學習那尊敬老師和長輩的精神,虛心好學。求學心切的美好品質。
《程門立雪》讀後感6
程門立雪的故事,是人人都知道的:宋代楊時,一次去見老師程頤,程頤剛好在打瞌睡,楊時與他的同窗遊酢皆侍立不去。程頤醒來時,門外積雪已深一尺。《宋史》記載這個故事,無疑是為了表彰楊、遊兩人的“尊師重道”。在講求“師道尊嚴”的社會,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傳統“尊師重道”的內涵,大體是要求社會人士特別是學生要尊師重師,這當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師生關係是互相關聯的,除了學生對老師的要求,老師對學生呢?我們的傳統文化對此似乎語焉不詳,因此事實上我們在師生關係上,形成了一種單向度的標準,即只要求學生方面履行對師的職責,而教師呢,他因為具有知識上的優勢,可以高高在上。教師對學生,似乎不必盡倫理意義上的義務與責任。
所以讀程門立雪之類的故事,人們很少追問相關的結果:譬如楊、遊兩人這麼長時間站立在寒風凜冽的雪地裡(可能並非站在雪地,但肯定是大寒之日),是不是因此而得病了;表示對自己老師的敬重是不是一定要採取這樣的“自虐”形式;他們的老師程頤事後對學生這種舉動的態度如何,是激賞,抑或是擔心他們的身體而感覺不安,我們都不暇過問,我們要的是“尊師重道”的範例,有《程門立雪》的故事就夠了。
《程門立雪》讀後感7
程門立雪”這個故事出自《宋史·楊時傳》:“見程頤於洛,時蓋年四十矣。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遊酢侍立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
“程門立雪”說的是宋代學者楊時和遊酢向程顥、程頤拜師求教的事。楊時、遊酢二人,原先以程顥為師,程顥去世後,他們都已四十歲,而且已考上了進士,然而他們還要去找程頤繼續求學。故事就發生在他們初次到嵩陽書院,登門拜見程頤的那天。相傳,一日楊時、遊酢,來到嵩陽書院拜見程頤,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閉目養神,坐著假睡。這時候,外面開始下雪。這兩人求師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動,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頤才慢慢睜開眼睛,見楊時、遊酢站在面前,吃了一驚,說道:“啊,啊!他們兩位還在這兒沒走?”這時候,門外的雪已經積了一尺多厚了,而楊時和遊酢並沒有一絲疲倦和不耐煩的神情。這個故事,就叫“程門立雪”,在宋代讀書人中流傳很廣。
後來人們常用“程門立雪”的成語表示求學者尊敬師長和求學心誠意堅。我被楊時和遊酢尊師重道虛心求教的'精神深深的感動了。我要學習楊時和遊酢尊敬老師的品格。老師帶領我們在遨遊知識的海洋,和我們一起編織夢想。是老師教我們知識,是老師教我們寫字,是老師教我們做人。老師一天天變老,我們一天天長大,老師把他(她)的青春年華獻給我們。真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呀!
我們要尊敬老師,關心老師,在老師累的時候給老師端一杯熱茶,好好學習,做一個對祖國有用的人……只有這樣,才能讓老師對我們的付出有所回報,讓老師對我們的關愛有所報答。並且要保持虛心的態度去對待學習,學習才能不斷進步。在虛心的同時,還要懂禮貌,在學習中,遇到不懂的問題,我們就應該去請教他人,只有虛心人才會不斷進步,只有禮貌,才會得到他人的肯定。在求學路上,不但要虛心,還要禮貌。反之,你不禮貌,不好好對待他人,就沒人願意幫助你。在求學路上,不僅要虛心求教,同樣文明禮貌也是相當重要的。
《程門立雪》讀後感8
今天的閱讀課上,我津津有味地讀了《程門立雪》這個故事,它講了宋朝有一位有學問的人,叫楊時,為了學到本領,下雪天,不怕天寒地凍,站在老師家門前求學的事情。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想學到更多的知識,就要尊敬師長,虛心向老師求教,學業才會進步很快。
現在我是一名小學生,我要向楊時學習,尊敬老師,虛心好學,上課認真聽講,做好作業,學到更多的知識,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
《程門立雪》讀後感9
這則成語故事講的是宋朝的時候,有一位很有學問的人名叫楊時。他在下雪去拜謁著名學者程頤,程頤瞑目而坐,楊時不敢驚動,在門外站立等待。程頤醒來,門前程雪已有一尺深了。
這則故事告訴我們要學習尊師重道,尊敬師長。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除了父母以外,老師是和我們最親的人了。平時在校園裡,是誰教我們知識,又是誰無微不至地給予我們關懷?那就是老師。
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感情,是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濃濃情誼,倘若沒有老師昔日裡的淳淳教誨,又怎麼有今天的我們?
老師就好比那春雨,隨著微風潛入夜裡,靜悄悄地滋潤我們的心田,在這世上還有比親人,比老師對我們更好的恩人嗎?
因此,尊師重道是我們每個人都應當遵循的,就讓我們向楊時學習吧!
《程門立雪》讀後感10
我姓程,關於“程”有一個有名的成語——程門立雪。
今天,我又一次讀了這個故事,這是關於尊敬師長,體諒老師的故事。
這個故事出現在《宋史.楊時傳》,講的是在北宋大學問家楊時40多歲時,有個問題弄不明白,與好友爭論了起來。為了弄清楚,他與好友遊酢一起去拜訪“鳳凰二程”中的程頤程老夫子。
他們冒著鵝毛大雪和刺骨的寒風趕到老師家門口,敲了敲門,沒有反應。然後,他們聽見了老師輕微的鼾聲,所以就停止了敲門,立在門外等老師醒來。
無情的雪越下越大,冷酷的寒風越刮越猛。兩人站在老師的家門口凍得直打哆嗦,好友幾次想去叫醒程老夫子都被楊時阻止了,他們耐心的等待著。
等到程老夫子醒來,聽見屋外有動靜,便走出門去。到門外一看,驚訝地發現楊時和好友已經被風雪變成了雪人。老夫子既心疼又感動,立刻請他們進了屋,並耐心解答了他們的疑惑。
再次讀這個故事,我又一次深受感動。不但為楊時和好友的求學精神和尊敬師長感動,更為他們能體諒老師的辛苦而感動。老師也是人,也需要休息,平時講課口乾舌燥,更應該好好休息。
所以,讓我們學會尊敬體諒老師吧!
《程門立雪》讀後感11
我們的成長離不開老師,我們的成長老師付出了辛勤的勞動,所以我們要愛老師,要尊重老師,今天,我就讀了一篇關於尊重老師的文章,這篇文章就是《程門立雪》。
《程門立雪》這篇文章寫的是楊時和他的同學們有一道題不會,楊時提議:“我們去問程頤先生吧!”同學們很贊成。他們到了老師家,可是老師正在睡覺呢!這時,書童走過來,說:“先生這幾天足不出門,夜以繼日讀書,坐累了只是站起來走走。今天看他挺高興的,可能想出眉目了,想打一個盹,還睡得挺香呢!”聽完了書童的話,他倆躡手躡腳地站在院子裡,靜靜地等待。
雪下得很大,風颳的更猛。但兩個學生還是站在那裡。等程頤醒來的時候,外面的雪已經厚達一尺,這就是《程門立雪》的故事。
老師很辛苦,既要教書,又要育人。既要給我們傳授知識,又要教我們怎樣做人,所以我們要尊重老師,關心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