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條的歷史記載
麵條,是水煮的麵食,古稱湯餅。宋代黃朝英《緗素雜記·湯餅》雲:“餘謂凡以面為食具者,皆謂之餅,故火燒而食者呼為燒餅,水瀹而食者呼為湯餅,籠蒸而食者呼為蒸餅。”湯餅最早見於史籍是北魏時期,它是將麵粉羼水和勻後,撕成片狀,扔入湯內煮,而這種面是死麵,比較硬,所以古代又叫湯中牢丸。此外,湯餅又叫“託”,其意是一手託著面,一手往鍋裡撕片,所以,它實際上是一種面片湯。到了唐代,就不用手託,直接用刀切而成了,故此時湯餅又名為“不託”。現在山西的`刀削麵,就是由“託”轉為“不託”的過渡形麵條,是古代飲食文化的珍貴遺產。
宋代稱麵條為“索餅”、“索麵”、“溼面”。大約在宋代已出現了掛麵,掛麵的做法是用和好的面,揉搓成多根細圓條狀,粘附在圓棍上,然後掛在木架上,拉抻而成。之後,人們在此基礎上,逐步提高技術,加上適量的鹽,麵條越抻越細,終於製成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