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學習報告範文
研究性學習報告範文1
當今是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資訊時代,國力競爭日趨激烈,教育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礎,是提高民族整體素質和創新人才的主要基地,是增強綜合國力和民族凝聚力可靠保證。因此,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教學方式,教育部在《全日制普通高階中學課程計劃(試驗修訂稿)》中增設了包括研究性學習在內的綜合實踐活動。
國家教育部對基礎教育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和調整,其目標就是:著重培養學生以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重點的創造性學力,主要是透過情感體驗和探究實踐,形成掌握與運用知識、永不滿足、追求卓越的學習態度和發現,提出問題、研究、解決問題創新意識、學習能力,及其著眼於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又提出一種新的學習方式:研究性學習的課程。而校經過幾個月籌備工作,今天正式開題了。我受學校校長委託,代表學校課題作開題報告,請同學研究討論。
研究性學習評價的第一個特點是評價主體的多元化。第二個特點是評價內容的豐富性和靈活性。研究性學習評價的內容通常涉及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參與研究性學習活動的態度。二是在研究性學習活動中所獲得的體驗情況。三是學習和研究的方法、技能掌握情況。四是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情況。
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比較廣泛教育資料的背景下所開展自主的、開放的、探究式的學習活動。學校應從實際出發,充分利用學校圖書館、實驗室、計算機網路以及具有專長的教師等校內現有教育資源。同時,要積極爭取社會各界的支援,開發和利用當地教育資源,包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學術團體、專業技術部門(包括農村衫技術研究與推广部門)的人力資源和研究資源,為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創造條件。
對研究性學習的評價要強調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評價方法、手段的多樣性,特別關注學生參與研究性學習活動的過程,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獲得的直接體驗,把對學生的評價與對學生的指導緊密結合起來。要透過評價鼓勵學生髮揮自己的個性特長,施展才能,學會尊重和欣賞他人,激勵學生積極進取,勇於創新。
開展研究性學習要求學生必須走出課堂、走出校門,積極地開展社會調查研究和實踐活動。學校必須加強組織和管理工作,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增強安全防範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同時,學校加強與學生家庭、社會相關部門的溝通和聯絡,共同負責學生在社會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的安全工作,確保學生的人身安全。
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並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研究性學習與社會實踐、社群服務、勞動技術教育共同構成“綜合實踐活動”,作為必修課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階中學課程計劃(試驗修訂稿)》,幫助學校有效地實施研究性學習,落實課程計劃中的相關要求。
一、設定研究性學習的目的
設定研究性學習的目的在於改變學生以單純地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為主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境,提供多渠道獲取知識、並將學到的知識加以綜合應用於實踐機會,促使他們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策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當前,受傳統學科教學目標、內容、時間和教學方式的侷限,在學科教學中普遍地實施研究性學習尚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將研究性學習作為一項特別設立的教學活動作為必修課納入《全日制普通高階中學課程計劃(試驗修訂稿)》,將會逐步推進研究性學習的開展,並從制度上保障這一活動的深化,滿足學生在開放性的現實情境中主動探索研究,獲得親身體驗、培養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需要。
二、研究性學習的目標
研究性學習強調對所學知識、技能的實際運用,注重學習的過程和學生的實踐與體驗。因此,需要注重以下幾項具體目標:
1、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
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生透過自主參與類似於科學研究的學習活動,獲得親身體驗,逐步形成善於質疑、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產生積極情感,激發他們探索、創新的慾望。
2、培養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
研究性學習通常圍繞著一個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展開。在學習的過程中,引導和鼓勵學生自主地發現和提出問題,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資料,調查研究,得出結論並進行成果交流活動,引導學生應用已有的知識與經驗,學習和掌握一些科學的研究方法,培養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
3、培養收集、分析和利用資訊的能力研究性學習是一個開放的學習過程。在學習中,培養學生圍繞研究主題主動收集、加工處理和利用資訊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透過研究性學習,要幫助學生學會利用多種有效手段、透過多種途徑取得資訊,學會整理與歸納資訊,學會判斷和識別資訊的價值,並恰當的利用資訊,來培養收集、分析和利用資訊能力。
4、學會分享與合作
合作的意識和能力,是現代人所應具備的基本素質。研究性學習的開展將努力創設有利於人和人溝通與合作的教育環境,使學生學會交流和分享研究的資訊、創意及成果,發展樂於合作的團隊精神。
5、培養科學態度和科學道德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要認真、踏實的探究,實事求是地獲得結論,尊重他人想法和成果,養成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不斷追求的進取精神,磨練不怕吃苦、勇於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
6、培養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透過實踐調查研究,學生要深入瞭解科學對於自然、社會與人類的意義與價值,學會關心國家和社會的進步,學會關注人類與環境和諧發展,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
三、研究性學習的特點
(一)開放性。研究性學習的內容不是特定的知識體系,而是來源於學生的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立足於研究、解決學生關注的一些社會問題或其他問題,涉及的範圍很廣泛。它可能是某學科的,也可能是多學科綜合、交叉的;可能偏重於實踐方面,也可能偏重於理論研究方面。
在同一主題下,由於個人興趣、經驗和研究活動的需要不同,研究視角的確定、研究目標的定位、切入口的選擇、研究過程的設計、研究方法、手段的運用以及結果的表達等可以各不相同,具有很大的靈活性,為學習者、指導者發揮個性特長和才能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從而形成了一個開放的學習過程。
(二)探究性。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學習的內容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確定研究課題;學習的方式不是被動地記憶,理解教師傳授的知識,而是敏銳地發現問題,主動地提出問題,積極地尋求解決問題方法,探求結論的自主學習的過程。因此,研究性學習的課題,不宜由教師指定某個材料讓學生理解、記憶,而應引導、歸納、提出一些需要學習、探究的問題。
(三)實踐性。研究性學習強調理論與社會、科學和生活實際的聯絡,特別關注環境問題、現代科技對當代生活的影響以及與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重大問題。
四、研究性學習內容的選擇和設計
(一)因地制宜,發掘資源。選擇研究性學習的內容,要注意把對文獻資料的利用和對現實生活中“活”資料的利用結合起來。要引導學生充分關注當地自然環境,人文環境以及現實的生活環境,從中發現需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把學生身邊的事作為研究性學習的內容,有助於提高各地學校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可行性,有利於培養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以及社會責任感,有利於學生在研究性學習活動中保持較強的探索動機和創造慾望。
(二)重視資料積累,提供共享機會。學習內容的開放性為學生的主動探究、自主參與和師生合作探求新知識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師生在研究性學習中所獲取的資訊、採用的方法策略、得到的體驗和取得的成果,對於本人和他人,以及以後的各屆學生,都具有寶貴的啟示、借鑑作用。
(三)適應差異,發揮優勢。不同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在內容和方法上是有層次差異和型別區別的,因而在學習目標的確定上可以各有側重,在內容選擇上可以各有特點。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具體條件,自主選擇研究課題留有足夠的餘地。
五、研究性學習的實施
(一)研究性學習的實施型別
依據研究內容的不同,研究性學習的實施主要可以區分兩大類:課題研究類和專案(活動設計類)。
課題研究以認識和解決某一問題主要目的,具體包括調查研究、實驗研究、文獻研究等型別。
專案(活動)設計以解決一個比較複雜的操作問題為主要目的,一般包括社會性活動的設計和科技類專案的設計兩種型別。前者如一次環境保護活動的規劃,後者如某一裝置、設施的製作、建設或改造的設計等。
一項專題的研究性學習活動,可以屬於一種型別,也可以包括多種研究型別。綜合性較強的專題,往往涉及多方面的研究內容,需要運用多種研究方法和手段,更需要參加者之間的工協作。
研究性學習的組織形式主要有三種類型:小組合作研究、個人獨立研究、個人研究與全班集體討論相結合。
小組合作研究是經常採用的組織形式,學生一般由3-6人組成課題組,聘請有一定專長的成人(如本校教師、校外人士等)為指導教師。研究過程中,課題組成員各有獨立的任務,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各展所長,協作互補。
個人獨立研究可以採用“開放式長作業”形式,即先由教師向全班學生布置研究性學習任務,可以提出一個綜合性的研究專題,也可以不確定範圍,由每個學生自定具體題目,並各自相對獨立地開展研究活動,用幾個月到半年時間完成研究性學習作業。
採用個人研究與全班集體討論相結合的形式,全班同學需要圍繞同一個研究主題,各自蒐集資料、開展探究活動、取得結論或形成觀點。再透過全班集體討論或辯論,分享初步的研究成果,由此推動同學們在各自原有基礎上深化研究,之後或進入第二輪研討,或就此完成各自的論文。(二)研究性學習實施的一般程式
研究性學習的實施一般可分為三個階段:進入問題情境階段、實踐體驗階段和表達交流階段。在學習進行過程中這三個階段並不是截然分開的,而是相互交叉和互動推進的。
進入問題情境階段
本階段要求學生自己調查、觀訪(也可有組織的)採訪等。目的在於做好背景知識的鋪墊,調動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然後經過討論,提出核心問題,誘發學生探究的動機。在此基礎上確定研究中研究題目。
同時,教師應幫助學生透過蒐集相關資料,瞭解有關研究題目的知識水平,該題目中隱含的爭議性的問題,使學生從多個角度認識、分析問題。在此基礎上,學生可以建立研究小組,共同討論確定具體的研究方案,包括確定合適的研究方法、如何收集可能獲得的資訊、準備調查研究所要求的技能、可能採取的行動和可能得到的結果。在此過程中,學生要反思所確定的研究問題是否合適,是否需要改變問題。實踐體驗階段
在確定需要研究解決的問題以後,學生要進入具體解決問題的過程,透過實踐、體驗,形成一定的觀念、態度,掌握一定的方法。
本階段,實踐、體驗的內容包括:
(1)蒐集和分析資訊資料。學生應瞭解和學習收集資料的方法,掌握訪談、上網、查閱書刊雜誌、問卷等獲取資料的方式,並選擇有效方式獲取所需要的資訊資料,要學會判斷資訊資料的真偽、優劣,識別對本課題研究具有重要關聯的有價值的資料,淘汰邊緣資料;學會有條理、有邏輯地整理與歸納資料,發現資訊資料間的關聯和趨勢。最後綜合整理資訊進行判斷,得出相應的結論。這時要反思所得結論是否充分地回答了要研究的問題,是否有必要採取其他方法獲取證據以支援所得結論。
(2)調查研究。學生應根據個人或小組集體設計的研究方案,按照確定的研究方法,選擇合適的地方進行調查,獲取調查結果,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應如實記載調查中所獲得的基本資訊,形成記錄實踐過程的文字、音像、製作等多種形式的“作品”,同時要學會從各種調研結果、實驗、資訊資料中歸納出解決問題的重要思路或觀點,並反思對是否獲得足以支援研究結論證據,是否還存在其他解釋的可能。
(3)初步的交流。學生透過收集資料、調查研究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組內或個人之間充分交流,學會認識客觀事物,認真對待他人意見和建議,正確地認識自我,並逐步豐富個人的研究成果,培養科學精神與科學態度。
表達和交流階段
在這一階段,學生要將取得的收穫進行歸納整理、總結提煉,形成書面材料和口頭報告材料。成果的表達方式要提倡多樣化,除了按一定要求撰寫實驗報告、調查報告以外,還可以採取開辯論會、研討會、搞展板、出牆報、編刊物(包括電子刊物)等方式,同時還應要求學生以口頭報告的方式發表,或透過指導老師主持的答辯。
學生透過交流、研討與同學們分享成果,這是研究性學習不可缺少的環節。在交流、研討中,學生要學會欣賞和發現他人的優點,學會理解和寬容,學會客觀地分析和辯證地思考,也要敢於和善於申辯。
(三)研究性學習實施中的教師指導
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生拭試體作用,同時,也重視老師指導作用。左右研究性學習實施過程中草藥,教師應把學生作為學習探究和解決問題主體,並注意轉變自己的指導方式。
在研究性學習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及時瞭解學生開展研究活動時遇到的困難以及他們的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教師應成為學生研究資訊交匯的樞紐,成為交流的組織者和建議者。在這一過程中要注意觀察每一個學生在品德、能力、個性方面的發展,給予適時的鼓勵和指導,幫助他們建立自信並進一步提高學習積極性。教師的指導切忌將學生的研究引向已有的結論,而是提供資訊、啟發思路、補充知識、介紹方法和線索,引導學生質疑、探究和創新。
六、研究性學生的評價
評價研究性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環節。評價的內容與方式必須充分關注學習態度,重視學習過程與方法,重視交流與合作,重視動手實踐。
(一)研究性學習評價的一般原則
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習的過程,強調對知識技能的'應用,強調學生親身參與探索性實踐活動並獲得感悟和體驗,強調學生的全員參與。因此,要採用形成性評價的方式,重視對過程的評價和在過程中的評價,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我評價和自我改進,使評價成為學生學會實踐和反思、發現自我、欣賞別人的過程;同時,要強調評價的激勵性,鼓勵學生髮揮自己的個性特長,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勵廣大學生積極進取、勇於創新的氛圍。
(二)研究性學習評價的特點
評價主體的多元化。評價者可以是教師或教師小組,可以是學生或學生小組,可以是家長,也可以是與開展專案內容相關的企業、社群或有關部門等等。
評價內容的豐富性和靈活性。研究性學習評價的內容通常涉及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參與研究性學習活動的態度。是否主動提出研究和工作設想、建議,能否與他人合作,採納他人的意見等。
二是在研究性學習活動中所獲得的體驗情況。這主要透過學生的自我陳述以及小組討論記錄、活動開展過程的記錄等來反映,也可透過行為表現和學習的結果反映出來。
三是學習和研究的方法、技能掌握情況。要對學生在研究性學習活動各個環節中掌握和運用有關方法、技能的水平進行評價,如查閱和篩選資料,對資料歸類和統計分析,使用新技術,對研究結果的表達與交流等。
四是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情況。要考察學生在一項研究活動中從發現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到解決問題的全過程所顯示出的探究精神和能力,也要透過活動前後的比較和幾次活動的比較來評價其發展狀態。
五是學生的學習結果。研究性學習結果的形式多樣,它可以是一篇研究論文、一份調查報告、一件模型、一塊展板、一場主題演講、一次口頭報告、一本研究筆記,也可以是一項活動設計的方案。教師需要靈活掌握評價標準。
評價手段、方法的多樣性。研究性學習的評價可以採取教師評價與學生的自評、互評相結合,對小組的評價與對組內個人的評價相結合,對局面材料的評價與對學生口頭報告、活動、展示的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以定性評價為主等做法。
(三)研究性學習評價的實施
評價要貫穿研究性學生的全過程。操作時可重點從三個環節,即開題評價、中期評價和結題評價著手。
開題評價要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提出解決問題設想的意識和能力,促使學生以積極的態度進入解決問題過程中。
中期評價主要是檢查研究計劃的實施情況,研究中資料積累情況,以及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困難和解決問題、克服困難的情況等。對評價結果要及時反饋,對於在研究中學生自己難以解決的問題,要透過教師指點、學生小組內部討論、學生小組間交流、尋求校外幫助等方式予以解決。
結題評價主要對學生參與研究性學習全過程的情況、體驗情況、資料積累情況、結題情況、研究結果及成果展示方式等進行評價。
評價的具體方案可以由指導教師提出,也可以在師生協商的基礎上提出。鼓勵由學生個人或學生自己設計評價方案,對自己的研究情況加以評價,充分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
研究性學習報告範文2
課題題目
環保購物袋的使用現狀及推廣建議
指導教師
李笑宇
課題組成員
盧婧一、閆蒲、石坤、崔暢等
主導課程
地理
相關課程
化學
課題提出背景說明
1. 塑膠袋在給人們生活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對環境造成了長久的危害。由於塑膠不易被分解,塑膠垃圾如不加以回收,將在環境中變成汙染物永久存在並不斷累積,會對環境造成極大危害。而塑膠購物已成為“白色汙染”的主要來源
2. 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通知,自20xx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膠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
3.與此同時,國家也在鼓勵尋找代替塑膠袋的最好替代品。目前商場上最好的替代品是棉布袋和帆布袋因為他們取之於自然對環境沒有任何汙染,其次為無紡布袋,因為它有利於重複使用,可回收再利用
研究課題的目的和意義
目的 :通過了解“限塑令”的執行狀況及環保購物袋的使用現狀,大致瞭解目前在推廣環保購物袋的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並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建議,從而更好地推廣環保購物袋,宣傳環保意識。
意義:1.在研究的過程中,組員們對於環保購物袋會有進一步的瞭解,提高環保意識
2.透過調查研究和提出建議,每一位成員都會為環保提出自己的建議,發揮主人翁的作用,為環保事業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
3.最後,我們希望透過這次調查,向同學,家人,以及市民推廣環保購物袋。
任務分工:
組長:閆蒲
組員及分工:
資料查詢:
攝像,拍照:石坤
問卷設計:
調查問卷發放:崔暢
問卷統計,分析:
採訪:
材料彙總及整理:
論文撰寫:
文字及報告編排:盧婧一
活動步驟:
1. 查詢資料(環保購物袋的種類,組成,效能; 環保購物袋在世界的發展狀況; 環保購物袋在我國的發展狀況; 其他國家或地區在推行購物袋時的可借鑑措施;)(進行中)
1周
2. 前往附近的市場觀察塑膠袋和環保購物袋的使用狀況,進行統計
與此同時,組員在各自所居住小區附近進行隨機調查,記錄調查結果
1周
3. 設計有關《塑膠袋和環保購物袋使用狀況》的調查表(進行中)
1周
4. 彙總調查表,進行資料統計,分析
1周
5. 採訪有關部門(市場有關方面負責人,環保局負責人,環保購物袋公司)
6. 根據所有的資料進行進一步的分析,並提出有關推廣環保購物袋的建議,撰寫論文
7. 將建議轉達給有關方面
採取的調查方法:觀察法,問卷調查,典型調查,抽樣調查,採訪。
預期成果:
1.調查報告,資料統計記錄
2. 論文
3. 建議(倡議)書
研究性學習報告範文3
一、本次活動
高考及端午的這一次休息日是本學期研究性學習的最後一次可用的大塊時間了,我們決定用來對防盜門門鎖的改進及貓眼的一個探索
首先是鎖的改進,有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鎖柄,另一個是鎖舌。
第一方面:
從我們學校的教室門及縮舍的門柄上來看,柄的質量不是太好,常常被不小心弄斷,而我們教室的門把手斷下來的多半是兩塊塑膠板,中間用螺絲固定一愉類似金屬的東西,但其斷面是略帶白色材質較軟,以致於容易斷開,可見這種夾層型的門柄不是太好,還有一點這種把手是一種省力槓桿,以至於桿狀把手容易因外力過大而折斷,所以我覺得教室內的門把手可以將原來的柄做得圓一點,略短一些,這樣既可以增大橫斷面各,又可以使槓桿支點上的力少一點。本來是考慮是還要將門把改成一些類似家房門用的圓形的,後經過討論,覺得由於在學校裡有時會因為手上捧了作業本不方便用手開門,可以用手肘來幫助開門這一點,便還是採用了杆式的。
第二方面:
上次講到,一旦開門時經常大幅度轉動門柄會導致後期鎖舌卡在鎖殼內,所以我們一開始決定在鎖舌的杆子末端加上一個高度為1cm的塑膠圈,但發現加上去後保險無法正常使用,只好打消了這個念頭。
有人認為可以在鎖殼上相應的位置增加一個突出的部分以達到防止開門過度的效果,但是這樣可能做到一時,如果它鬆動了,很有可能不僅起不到防止開門過度的作用,反而有可能導致整個鎖舌被死卡住,所以否決了。
我們一直盯著鎖舌本身看,都忽略了鎖舌的動力來源,那就是鎖芯轉動時帶動的槓桿,使得鎖舌運動,然後我們就考慮是否可以在槓桿轉動的過程當中豎一個小杆子,使得鎖舌到達位置時槓桿無法再轉動,從而達目的,但這樣有兩個弊端,一是長期使用導致磨損,有一定機率會失靈。第二個也是最重要的,槓桿無法轉到位,那也就意味著鎖芯無法正常轉動到一定角度,會使使用者很不習慣,甚至有可能轉動時力度過大,將鑰匙弄斷在鎖芯裡。
在注意到動力後,我們再次將上演聚集到整個問題的根本原因上來,是因為鎖舌被彈簧形變時向上拉動以致於脫離原有軌道,我們只需在它出來後用個東西自動頂回去即可,也就是在鎖舌上即將滑出的地方加一個彈簧,使它回到原有軌道即可,這樣問題就迎仞而解了。
二、活動總結
經過本學期的研究性學習,我們從開始的防盜門鎖材質到後來結構探究,再到斯密特原件的工作原理及構造,對我們課堂上學到一些知識進行了運動,比如一些標準的實驗探究方法,但是有點沒有做好,那就是每次活動完沒有進行問題的一個總結與分析,這是很不足的一個方面,後期我們在前期的理論材料上更是進行了實物研究,動手做了一系列探究,對鎖的構造有了非常清晰的瞭解,還進一步對鎖的一點不足進行嘗試性修改,也許還會有一些我們沒能考慮的問題,但預期的效果還是期達到的。
研究性學習帶給我們的不僅是學習以外的放鬆,還給我們提供了知識的真正學習以致用,讓我們認識到所學知識的一些小用途,改變了我們學無所用的窘迫境界,研究性學習帶給我們的是一種與課堂知識與眾不同的學習方法,我們必受益匪淺。
研究性學習報告範文4
摘要課題方案是研究性學習的重要環節,能為研究者提供明確而可操作的程式。課題方案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目的意義、實施計劃、預期成果等部分。課題方案一般以表格形式呈現。撰寫課題方案時要注意科學性、可行性和過程性。
課題方案的制定是課題研究的必要條件,不僅為研究者提供了明確的、可操作的程式,而且為這些程式的操作提供可靠的方法,是課題研究的“藍圖” 。科學研究是一個廣泛收集資訊,並透過分析、加工、處理得出有助於認識、解決相應問題的結論過程。由於師生的知識結構和科學素養的限制,對課題研究往往停留在經驗層次上,而忽略了科研的根本環節(資訊的即時收集、分析、加工和處理工作)。因此,重視課題方案的設計,對於保證研究的規範性,提高科學研究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⒈課題方案的內容
課題方案包括研究背景、目的意義、成員分工、實施計劃、可行性論證、預期成果及其表達形式等,其中實施計劃是課題方案的主要部份。
研究背景即提出問題,闡述為什麼要研究該課題的原因。研究背景包括理論背景和現實需要。還要綜述國內外關於同類課題研究的現狀:
①人家在研究什麼、研究到什麼程度?
②找出你想研究而別人還沒有做的問題。
③他人已做過,你認為做得不夠(或有缺陷),提出完善的想法或措施。
④別人已做過,你重做實驗來驗證。
目的意義是指透過該課題研究將解決什麼問題(或得到什麼結論),而這一問題的解決(或結論的得出)有什麼意義。有時將研究背景和目的意義合二為一。
成員分工應是指課題組成員在研究過程中所擔負的職責。
實施計劃是課題方案的核心部分,它主要包括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和時間安排等。研究內容是指可操作的東西,一般包括幾個層次:
⑴研究方向。
⑵子課題(數目和標題)。
⑶與研究方案有關的內容,即要透過什麼、達到什麼等等。研究方法要寫明是文獻研究還是實驗、調查研究?若是調查研究是普調還是抽查?如果是實驗研究,要註明有無對照實驗和重複實驗。實施計劃要詳細寫出每個階段的時間安排、地點、任務和目標、由誰負責。若外出調查,要列出調查者、調查物件、調查內容、交通工具、調查工具等。如果是實驗研究,要寫出實驗內容、實驗地點、器材。實施計劃越具體,越容易操作。
可行性論證是指課題研究所需的條件,即研究所需的資訊資料、實驗器材、研究經費、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技能及教師的指導能力。另外,還應提出該課題目前已做了哪些工作,還存在哪些困難和問題,在哪些方面需要得到學校和老師幫助等等。
預期成果一般是論文或調查(實驗)報告等形式,。成果表達方式是透過文字、圖片、實物和多媒體等形式來表現。
⒉課題方案的格式
一般用表格形式呈現,也可用其它方式表達(詳見附件:研究性學習課題“寵物熱對社群生活的影響”的課題方案)。
⒊撰寫課題方案的注意事項
一要注意可行性。課題方案要詳細、明瞭,研究方法和步驟要具備可操作性。實施計劃要寫得具體、翔實,各研究階段時間安排要合理、充裕,課內時間一般用於選題、蒐集資料、交流展示,而調查、實驗、材料處理、論文撰寫儘量安排在課外;若是實驗研究要考慮重複實驗,以排除偶然因素的干擾。研究方法的選擇要根據課題內容、學生認知水平及教師的指導能力來確定。資料蒐集和實驗儘量在校內完成。
二要注意科學性。課題方案要體現出立意新穎、結構嚴謹、行文流暢等特點。提出問題和目的意義要與預期結果相吻合;方案中各部分切忌張冠李戴;獲得的資訊資料和提出的觀點要客觀真實,經得起推敲。
三要注意過程性。整個研究過程必須在課題方案中體現出來,如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驟(選題→開題→資料蒐集→實施→結題→交流展示→研究後反思)和預期結果等等。
研究性學習報告範文5
在進一個階段以來,在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不斷提高發抓變化的今天,社會上針對飲食和健康問題已成為了現代人們一道難題。
誠然,科學實驗證明麵粉增白劑(過氧化苯甲醯)不會對人體有危害性,關心我們的飲食安全是無可非議的,但是麵粉增白劑是否對人體有害要有科學依據,不能信口開河,一些所謂的專家,連食品新增劑的基本評價程式和常識都不瞭解,卻去對過氧化苯甲醯在麵粉中使用進行不負責任評價,這是不負責任的行為!就我國目前關於麵粉增白劑的有害報道可以說大都是道聽途說,至今沒有發現任何的科學依據。一方面是新聞炒作,一方面是一些部門為了體現關心公眾飲食安全的政績,在食品安全的問題我們要實事求是,不僅造成了公眾的擔憂和恐慌,也誤導政府部門浪費了大量的人力財力資源,這種人為製造的食品安全行為也是一種對公眾不負責任的錯誤做法。我們小組從當代社會人們的飲食現狀、飲食誤區以及人們生活中的膳食搭配幾個方面進行調查研究,以下是結題報告。
我國目前關於麵粉增白劑的有害報道,我們應該引起重視。另外,科學檢驗證明麵粉增白劑,或多或少地破壞麵粉的營養,這是經過多次驗證的普通檢驗,一般化驗中心都可以驗證。目前的依據證明麵粉增白劑在眾多食品新增劑中屬於微量安全的食品新增劑,其安全性方面可以說是無懈可擊,這一點是一些呼籲禁用麵粉增白劑的人士卻沒有想到的。在看看一些關於禁用麵粉增白劑的報道,過氧化苯甲醯是我國上世紀80年代末從國外引進的,在麵粉中普遍使用,被俗稱為“麵粉增白劑”。
近年來,是否允許在麵粉中繼續使用“增白劑”,已成為爭論不休的問題。爭論主要集中於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否危害使用者的食用安全,另一方面是國家是否已經禁用。
主張禁用過氧化苯甲醯的人認為,過氧化苯甲醯只是麵粉增白劑,對面粉只有增白作用,對面粉質量無實質提高。有人認為,長期食用過氧化苯甲醯可能引起慢性苯中毒。
所以說我們生活中,還是迴歸自然最好。確實,好看的臉蛋能出大米嗎,什麼增白劑等等不一而足,有關部門予于堅決取締。
研究性學習報告範文6
課題名稱:研究消除粉筆粉塵的方法
學生姓名:XXX 班級:高一班
同組學生姓名:XXXXXX
指導教師姓名:XX
報告完成日期: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二日
摘要:粉筆粉塵汙染在學校中的汙染應當引起重視,其對教師和學生的身體健康產生了嚴重影響,如何消除粉筆粉塵汙染這個問題應該儘快引起各方面人員的重視。本文闡述研製吸塵黑板擦的原理和工作過程。
課題的提出:
背景
粉筆教具是目前教學的必備工具,用它來傳授知識,是最原始和最傳統的主要教學方法之一,粉筆從其應用到現在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對人類的教育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隨著歷史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人類對粉筆教具的認識不斷提高,即粉筆給人類教育事業帶來進步和作出巨大貢獻的同時,也給從事教育事業的教師及學生帶來巨大的危害。
透過系統動力模型對教室粉塵的分佈及危害作出研究後發現,在講臺3m的直徑空間內,工作環境競與鍊鋼爐前工人受粉塵危害的嚴重程度極為相似。
粉筆從其化學成分構成上來講,主要成份為碳酸鈣(石灰石)和硫酸鈣(石膏),少量的氧化鈣以及其它少量的金屬元素如鐵、鎘等。以粉筆的化學酸鹼度來看屬於弱鹼性物質,從其物理性質即粉筆在書寫和粉筆擦除過程中其主要化學成分,濃度、分散度、比重、形態、硬度、溶解度等來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產生大量粉塵,長時間飄浮在空氣中,嚴重汙染室內空氣,危害師生的身心健康,危害具有現代特徵的現代教具如幻燈機、投影機、電腦以及實驗室等重要裝置,影響這些裝置的效能,使用質量和壽命。同時由於大量使用必然需要開採大量的石灰石、礦和石膏礦,這樣會造成環境汙染和生態的破壞。
粉塵對師生呼吸系統包括肺、上呼吸道的危害以及對其它器官和組織的危害包括對眼睛、面板、耳朵的危害,還容易誘發其它器官的疾病,如對肝、腎、骨、腎臟等組織損害明顯。
粉筆粉塵具有較強的吸附能力,很多有害病菌都能吸附在微細粉塵上而被帶入學生肺部,從而促成急性和慢性炎症的發生,從而引起學生群體集體感染呼吸道和其它流行病。學生在聽課過程中,室內和細菌總數等衛生指標逐漸惡化,會與微細粉筆粉塵相互作用,加劇粉筆粉塵對師生健康的危害。
目的
我們之所以研究消除粉筆粉塵的方法,目的是可以減輕粉筆粉塵對教師、學生以及其他人的危害,使大家生活在一個健康的環境裡。
課題研究的內容:
研究方法
粉筆粉塵主要是在用黑板擦消除粉筆字的過程中產生,我們主要在粉筆的生產工藝和黑板擦上著手研究消除粉筆粉塵的方法。
研究生產無塵粉筆
(1)目前:市面上原始粉筆
(2)改進:原始粉筆的改進型為無塵粉筆,是在原始粉筆中加入油脂或聚醇類物質作粘合劑,再加入比重較大的原料。
(3)好處:使粉筆的比重和體積都增大,不易飛散粉塵。
(4)弊端:在實際應用中並不明顯,成本較大,難以推廣。
研製吸塵黑板擦
(1)目前:普通布制黑板擦
(2)改進:製作出吸收粉筆粉塵的裝置,由一條導管連線著黑板擦和一個小型圓形箱體。
(3)好處:其功能類似於吸塵器,在擦黑板的同時機器啟動,使飛散的粉塵大部分不向外擴張,將粉塵吸進容器內,易於收集粉塵。
(4)弊端:剛接觸的人使用時感覺不太靈活方便。
我們針對教室講臺前地方狹窄,老師、學生來往頻繁和學生活潑好動等的特點,認為研製一種使用靈活、方便,又能消除粉筆粉塵功能的黑板擦,即在現有傳統黑板擦的基礎上做一定改進,加入吸塵的功能,解決粉塵向外飛揚的問題。我們著手於研究製作吸塵黑板擦來解決粉塵汙染的問題。
對課題研究進行的理論、資料等方面的分析
製作吸塵粉筆擦
吸塵粉筆擦的製作是由大家共同參與討論及挑選材料完成的。吸塵粉筆擦是在注塑殼體的內側,與殼體兩邊平行鑄有兩稜骨、四塊限位擋板,殼體上端面開有通孔,注塑的板擦固定架的螺桿上端車有螺紋,板擦體鑲嵌在固定架下端面凹槽內,固定架位於限位擋板中間,螺桿穿過殼體的通孔與鑲有彈簧的上壓蓋以螺紋連線,毛刷安裝在稜骨的凹槽內,收塵片安裝在殼體無稜骨對應的一邊上。防止了塵土的飛揚,把粉塵收集到一起。
吸塵粉筆擦由於製作成本低廉、使用方便、使用成本低,在學校中能夠廣泛推廣。使用吸塵粉筆擦能夠有效減少空氣中的粉筆粉塵,淨化教室內空氣,有效率達到80%以上。
製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我們就 吸塵黑板擦 課題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幾個問題請教蔡老師,並透過與老師討論得到以下解答:
黑板擦的原理。 答:現在市場上已研製出這種黑板擦,但還未能投入使用。原理大致如下:在黑板擦內部裝有一小吸塵器,使用時吸塵器將粉筆灰吸入,並存入內部專門收集粉筆灰的容器中,但要定期清理容器。
粉筆灰為什麼會掉落,為什麼有一部分會飛到空氣中? 答:因為擦黑板過程中會產生風,而粉筆灰很輕,因此可以考慮在粉筆灰中加入一些密度較大的物質,使粉筆灰往下落,減少飄散到空氣中。
吸塵器原理。 答:使吸塵器內部空氣流速加快,內部氣壓小於外界大氣壓,外界大氣壓將粉筆灰壓入吸塵器內。
摩擦生熱會不會影響吸引? 答:一般情況下不會或影響不大。
粉筆灰會不會被磁化? 答:因為不是鐵鈷鎳等磁性物質,粉筆灰內部像小磁針一樣的東西不容易整齊排列,固不會被磁化。因此從電磁吸引方面考慮意義不大。
課題研究的最終結論及其他成果
基本設想:
①瞭解基於粉塵汙染日益嚴重,粉塵汙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我們進行粉筆灰擴散與粉塵汙染的研究有關研究,並對粉塵汙染的危害和治理討論.
②粉塵汙染; 粉筆灰擴
③散粉塵來源;環境保護
④分析如何防禦粉筆灰的危害
⑤ 現在有許多有關產品大量湧出但價格很貴有少許缺陷我們想在這方面有些突破
活動步驟 階段 主要任務 階段目標
總體構思 新型黑板擦的設計
設計圖紙、採購原料 設計圖紙、準備實驗製作材料
設計報告
作品展示與推廣 成果展示及推廣應用
組員分配
於蕊 賈瀾:採訪專家 採購原料 實驗製作 總結結論
高晨 曹文欣:設計報告 PPT製作 彙報成果
結論:吸塵粉筆擦有良好的使用前景,應該儘快推廣生產使用。
這次的課題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在這個小集體中感受到了每一個人的友情,配合的十分默契。這是我第一次自主行動的事,但其收穫卻很大。讓我覺得同學之間的團結是非常重要的。在這次研究課題當中,我們常遇到一些麻煩的事.這些問題讓我不知從那裡入手,還有寫道理我們根本聽都沒有聽過.在困難面前我曾想放棄,但在同伴的鼓勵下,我堅持下來了,順利的完成這個課題。謝謝大家的配合與支援! 曹文欣
通過了這次研究性學習,我與大家的友誼更加深厚了,我們互相團結,共同討論,很融洽。這次的課題我學到了很多東西。比如粉筆灰對人體的危害,如何防治粉筆灰對人類的危害,團隊的集體精神。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做好事情等等。 高晨
我之所以能夠成功的完成這次研究性學習,離不開大家的支援,謝謝同學們,謝謝我們的指導老師,蔡老師! 賈瀾
我懂得了堅持不懈,團結一致就能做好一件事情,這次研究性學習給我的啟發很大,我將以團結友愛,堅持不懈的精神做好以後的每一件事情!
研究性學習報告範文7
年級:20xx班級:17
課題題目
酸雨與人體健康
指導教師
溫秀清
課題組成員
孫xx、王xx、姜x、張xx、王xx、李xx、姜xx、姜xx、韓x、欒xx、劉xx
相關課程
化學
研究方法
調查
課題提出背景說明:
某天在看天氣預報時候,播音員善意提醒:明天有酸雨,注意保護面板。於是,我們決定研究一下酸雨對人體的危害具體怎樣
研究課題的意義和價值:
瞭解酸雨形成的原因,酸雨的化學成分,對人體的危害是什麼,是怎樣危害人體的。儘自己的力量阻止酸雨的形成和防止酸雨對人體的危害。
任務分工:
孫Xx、王xx、姜x負責上網,去圖書室查閱資料。研究性學習開題報告。張可慧、王力濤負責採訪老師。李xx、姜xx、姜xx負責到工廠實地考察。韓xx、欒xx、劉xx負責實驗室研究。孫xx負責分析資料,撰寫報告。
活動步驟:
第一階段6月1日到8日,上網,去圖書館查詢資料
第二階段6月10日到14日,訪問化學老師,瞭解酸雨對人體的危害
第三階段7月1日到10日,到附近的化工廠進行調查
第四階段7月15日,對酸雨的化學成分進行分析、研究
第五階段,7月25日,整理資料,分析結果,撰寫報告
研究內容:酸雨的來源及對人體的危害
可行性分析:
圖書資料、相關書籍、報刊,實驗室裝置,網路
預期成果:調查報告
呈現形式:文字、圖片、動畫
指導老師意見:
目的性很強,可操作性強。在實驗室做實驗要嚴格遵守相關規定
簽名:溫秀清
9月3日
可能存在的問題:
對化工廠的調查可能不是很順利。
研究性學習報告範文8
一、課題的提出
從研究性學習的含義看,可以有廣義和狹義兩種理解。從廣義上看,它泛指學生探究問題的學習,是一種學習方式、一種教育理念或策略。它可以滲透於學生學習的所有學科、所有活動之中,主要是指研究性學習方式,當然也包括學科內的專題研究活動。從狹義上理解,它是一種專題研究活動,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從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並確定研究專題,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無論是學科教學中的研究性學習,還是研究性學習的課程都是為了改變學習以單純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為主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構建一種開放的學習環境。從研究性學習的目標和特點來看,學科教學中的研究性學習和研究性學習課程兩者基本是一致的。因此本課題所說的“研究性學習”涵蓋了以上的兩項內容。
2、課題研究背景及解決問題
地理學科具有綜合性和區域性的特點,對學生來說是個很有趣、很實用、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由於傳統的教學主要採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實踐探索的機會很少,被動地學習使學生對地理失去興趣和信心,更談不上培養學生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和創新精神。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實施研究性學習十分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主動性,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地理實踐能力。
3、課題研究的價值和意義
價值:地理學科跨文理兩科,涉及的知識範圍廣,實踐性強,尤其人文地理涉及經濟發展的諸多領域,如工業、農業、交通、商業、旅遊、文化等,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學習的能力,為學生的全面素質提高和終身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意義:有利於培養學生參與社會、服務社會、將來造福人類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透過學生的各種實踐活動和探索學習,培養學生關注社會現實和未來發展的人文精神。同時,增強老師的全面素質提高。
4、課題目前在國內外研究的現狀和成果
研究性學習是近幾年興起的一種新型學習方式,它作為一種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人才的新型學習模式,在世界範圍內受到廣泛的關注。在我國,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和教材改革的全面推進,以主動探究、建構自己的知識為特色的探究性學習也逐步為大家所認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地理教材以新課程和教材改革的精神為指導,設計了大量的研究性活動。目前的研究性學習尚未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學習模式,需要我們在今後的實踐中不斷摸索、不斷探討、不斷創新。
使學生由傳統教育的知識點的機械記憶、淺層理解和簡單應用,發展為具有知識綜合運用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深學生對地理學科的理解和熱愛,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為學生將來關注社會、服務於社會打下基礎。
提高教師的改革創新意識,適應當前教育體制改革的要求。
使地理課堂教學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絡,為實踐服務。使學生關注社會熱點,關注國家建設,關注家鄉的發展。
實驗法、實地考察法、問卷調查法、上網查詢法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04年11月)
學習理論:廣泛蒐集並學習了研究性學習方面的有關資料,提高教師對研究性學習的認識,轉變觀念,提高教師科研素質。
設計方案;每月召開一至兩次會議共同研究探討課題的實施情況,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互相交流學習體會,明確分工,各負其職,考慮到高中教學的實際情況,鑑於目前處於研究性學習的探索階段,先在高一、高二年級試行。高三教師積極參與。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04年12月—05年5月)該文章由(第一範┆文網)整理;
1、挖掘、編寫出地理學科教材中的有關研究性學習的素材和資訊;
2、組織相關教師上好研究性學習研討課並撰寫出地理教學中實施研究性學習的教案;
3、撰寫研究性學習論文、體會,學生做研究性學習作業。
4、撰寫地理課實施研究性學習的評價報告。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05年6月)
以會議的形式對課題進行全面總結,形成成果,申報驗收
1、整理形成了高中地理教材研究性學習素材和資訊
由曲秀麗、楊桂玲、車穎、王崴、於曉坤、冷天崖、楊蕊老師等分別負責蒐集了高中地理第一單元、第二單元、第三單元、第四單元、第五單元、第六單元、第七單元、第八單元的研究性學習素材和資訊。
2、整理形成了學生研究性學習作業。
由王崴老師蒐集和整理了學生的研究性學習作業。
3、整理各種研究報告、論文
本課題組負責人曲秀麗老師撰寫了研究性學習結題報告,於曉坤和冷天崖老師分別撰寫了淺議中學地理研究性學習活動中教師的作用等研究論文。
4、整理形成了研究性學習課教案
王崴老師上了地理研究性學習彙報課— “丹東七日遊”,組織學生進行了“全球變暖是否與人類活動有關”的地理研究性學習辯論會,並撰寫了研究性學習教案。探討和摸索了課堂教學中的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模式 。
5、整理形成了學生研究性學習課題論文。
6、由楊桂玲老師整理和形成了課題組例會的紀錄。
高中地理教學實施研究性學習的探索與實踐研究,提高了教師的改革創新意識,發展了學生的知識綜合運用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深學生對地理學科的理解和熱愛,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為學生將來關注社會、服務於社會打下基礎。
研究性學習報告範文9
高中研究性學習課 ——開題報告
當今是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資訊時代,國力競爭日趨激烈,教育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礎,是提高民族整體素質和創新人才的主要基地,是增強綜合國力和民族凝聚力可靠保證。因此,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教學方式,教育部在《全日制普通高階中學課程計劃(試驗修訂稿)》中增設了包括研究性學習在內的綜合實踐活動。
國家教育部對基礎教育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和調整,其目標就是:著重培養學生以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重點的創造性學力,主要是透過情感體驗和探究實踐,形成掌握與運用知識、永不滿足、追求卓越的學習態度和發現,提出問題、研究、解決問題創新意識、學習能力,及其著眼於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又提出一種新的學習方式—研究性學習的課程。而校經過幾個月籌備工作,今天正式開題了。我受學校校長委託,代表學校課題作開題報告,請同學研究討論。
1、什麼是研究性學習?為什麼在高中課程設定研究性學習課程?
答: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並在研究過程當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設定研究性學習的目的在於改變學生以單純地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為主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境,提供多渠道獲取知識、並將學到的知識加以綜合應用於實踐的機會,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作為一門課程,研究性學習應當達到的目標是什麼呢?
答:研究性學生強調對所學知識、技能的實際運用,注重學習的過程和學生的實踐與體驗。因此,需要注重以下幾項具體目標:一是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二是培養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是培養收集、分析和利用資訊的能力。四是學會分享與合作。五是培養科學態度和科學道德。六是培養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3、研究性學習納入必修課,這是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突破,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新的課程形態,具有哪些特點?
第一個是開放性。第二個是探究性。第三個是實踐性。
4、在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過程當中,教師和學生的角色都具有新的特點,教育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以及師生互動的形式都要發生較大變化。那麼,研究性學習應當如何實施和組織呢?
研究性學習的組織形式主要有三種類型:小組合作研究、個人獨立研究、個人研究與全班集體討論相結合。
研究性學習的實施一般可分為三個階段:進入問題情境階段、實踐體驗階段和表達交流階段。
在確定需要研究解決的問題以後,學生要進入具體解決問題過程,透過實踐、體驗、形成一定的觀念、態度,掌握一定的方法。本階段實踐、體驗的內容包括:
(1)蒐集和分析資訊資料。學生應瞭解和學習收集資料的方法,掌握訪談、上網、查閱書刊雜誌、問卷等獲取資料的方式,並選擇有效方式獲取所需要的資訊資料;要學會判斷資訊資料的真偽、優劣,識別對本課題研究具有重要關聯的有價值的資料,淘汰邊緣資料;學會條理、有邏輯地整理與歸納資料,發現資訊資料間的關聯;最後綜合整理資訊進行判斷,得出相應的結論。
(2)調查研究。學生應根據個人或小組集體設計的研究方案,按照確定的研究方法,選擇合適的地方進行調查,獲取調查結果。
(3)初步的交流。學生透過收集資料、調查研究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組內或同學之間充分交流,學會認識客觀事物,認真對待他人的意見和建議,正確地認識自我。
5、研究性學習對教師是一種全新的挑戰,使教師的角色發生了變化,從知識的權威到平等參與學生的研究,從知識的傳遞者到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指導者。老師指導作用該如何發揮?
答: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也重視教師的指導作用。在研究性學習實施過程當中,教師要及時瞭解學生開展研究活動時遇到的困難以及他們的需要,注意觀察每一個學生在品德、能力、個性方面的發展,給予適時的鼓勵和指導,幫助他們建立自信並進一步提高學習積極性。
6、評價是研究性學習的重要環節,那麼,研究性學習應當如何評價?研究性學習的評價具有哪些特點?研究性學習的評價應當遵循哪些原則?
答:評價的內容與方式必須充分關注學習態度,重視學習的過程與方法,重視交流與合作,重視動手實踐。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習的過程,強調對知識技能的應用,強調學生親身參與探索性實踐活動並獲得感悟和體驗,強調學生的全員參與。因此,要採用形成性評價的方式,重視對過程的評價和在過程當中的評價,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的自我評價和自我改進,使評價成為學生學會實踐和反思、發現自我、欣賞別人的過程;同時,要強調評價的激勵性,鼓勵學生髮揮自己的個性特長,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勵廣大學生積極進取、勇於創新的氛圍。
研究性學習評價的第一個特點是評價主體的多元化。第二個特點是評價內容的豐富性和靈活性。研究性學習評價的內容通常涉及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參與研究性學習活動的態度。二是在研究性學習活動中所獲得的體驗情況。三是學習和研究的方法、技能掌握情況。四是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情況。
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比較廣泛教育資料的背景下所開展自主的、開放的、探究式的學習活動。學校應從實際出發,充分利用學校圖書館、實驗室、計算機網路以及具有專長的教師等校內現有教育資源。同時,要積極爭取社會各界的支援,開發和利用當地教育資源,包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學術團體、專業技術部門(包括農村衫技術研究與推广部門)的人力資源和研究資源,為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創造條件。
對研究性學習的評價要強調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評價方法、手段的多樣性,特別關注學生參與研究性學習活動的過程,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所獲得的直接體驗,把對學生的評價與對學生的指導緊密結合起來。要透過評價鼓勵學生髮揮自己的個性特長,施展才能,學會尊重和欣賞他人,激勵學生積極進取,勇於創新。
開展研究性學習要求學生必須走出課堂、走出校門,積極地開展社會調查研究和實踐活動。學校必須加強組織和管理工作,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增強安全防範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同時,學校加強與學生家庭、社會相關部門的溝通和聯絡,共同負責學生在社會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的安全工作,確保學生的人身安全。
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並在研究過程當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研究性學習與社會實踐、社群服務、勞動技術教育共同構成“綜合實踐活動”,作為必修課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階中學課程計劃(試驗修訂稿)》,幫助學校有效地實施研究性學習,落實課程計劃中的相關要求。
一、設定研究性學習的目的
設定研究性學習的目的在於改變學生以單純地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為主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境,提供多渠道獲取知識、並將學到的知識加以綜合應用於實踐機會,促使他們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策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當前,受傳統學科教學目標、內容、時間和教學方式的侷限,在學科教學中普遍地實施研究性學習尚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將研究性學習作為一項特別設立的教學活動作為必修課納入《全日制普通高階中學課程計劃(試驗修訂稿)》,將會逐步推進研究性學習的開展,並從制度上保障這一活動的深化,滿足學生在開放性的現實情境中主動探索研究,獲得親身體驗、培養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需要。
二、研究性學習的目標
研究性學習強調對所學知識、技能的實際運用,注重學習的過程和學生的實踐與體驗。因此,需要注重以下幾項具體目標:
1、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
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生透過自主參與類似於科學研究的學習活動,獲得親身體驗,逐步形成善於質疑、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產生積極情感,激發他們探索、創新的慾望。
2、培養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
研究性學習通常圍繞著一個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展開。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引導和鼓勵學生自主地發現和提出問題,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資料,調查研究,得出結論並進行成果交流活動,引導學生應用已有的知識與經驗,學習和掌握一些科學的研究方法,培養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
3、培養收集、分析和利用資訊的能力 研究性學習是一個開放的學習過程。在學習中,培養學生圍繞研究主題主動收集、加工處理和利用資訊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透過研究性學習,要幫助學生學會利用多種有效手段、透過多種途徑取得資訊,學會整理與歸納資訊,學會判斷和識別資訊的價值,並恰當的利用資訊,來培養收集、分析和利用資訊能力。
4、學會分享與合作
合作的意識和能力,是現代人所應具備的基本素質。研究性學習的開展將努力創設有利於人和人溝通與合作的教育環境,使學生學會交流和分享研究的資訊、創意及成果,發展樂於合作的團隊精神。
5、培養科學態度和科學道德 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當中,學生要認真、踏實的探究,實事求是地獲得結論,尊重他人想法和成果,養成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不斷追求的進取精神,磨練不怕吃苦、勇於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
6、培養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當中,透過實踐調查研究,學生要深入瞭解科學對於自然、社會與人類的意義與價值,學會關心國家和社會的進步,學會關注人類與環境和諧發展,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
三、研究性學習的特點
(一)開放性。研究性學習的內容不是特定的知識體系,而是來源於學生的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立足於研究、解決學生關注的一些社會問題或其他問題,涉及的範圍很廣泛。它可能是某學科的,也可能是多學科綜合、交叉的;可能偏重於實踐方面,也可能偏重於理論研究方面。
在同一主題下,由於個人興趣、經驗和研究活動的需要不同,研究視角的確定、研究目標的定位、切入口的選擇、研究過程的設計、研究方法、手段的運用以及結果的表達等可以各不相同,具有很大的靈活性,為學習者、指導者發揮個性特長和才能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從而形成了一個開放的學習過程。
(二)探究性。在研究性學習過程當中,學習的內容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確定研究課題;學習的方式不是被動地記憶,理解教師傳授的知識,而是敏銳地發現問題,主動地提出問題,積極地尋求解決問題方法,探求結論的自主學習的過程。因此,研究性學習的課題,不宜由教師指定某個材料讓學生理解、記憶,而應引導、歸納、提出一些需要學習、探究的問題。
(三)實踐性。研究性學習強調理論與社會、科學和生活實際的聯絡,特別關注環境問題、現代科技對當代生活的影響以及與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重大問題。
四、研究性學習內容的選擇和設計
(一)因地制宜,發掘資源。選擇研究性學習的內容,要注意把對文獻資料的利用和對現實生活中“活”資料的利用結合起來。要引導學生充分關注當地自然環境,人文環境以及現實的生活環境,從中發現需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把學生身邊的事作為研究性學習的內容,有助於提高各地學校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可行性,有利於培養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以及社會責任感,有利於學生在研究性學習活動中保持較強的探索動機和創造慾望。
(二)重視資料積累,提供共享機會。學習內容的開放性為學生的主動探究、自主參與和師生合作探求新知識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師生在研究性學習中所獲取的資訊、採用的方法策略、得到的體驗和取得的成果,對於本人和他人,以及以後的各屆學生,都具有寶貴的啟示、借鑑作用。
(三)適應差異,發揮優勢。不同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在內容和方法上是有層次差異和型別區別的,因而在學習目標的確定上可以各有側重,在內容選擇上可以各有特點。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具體條件,自主選擇研究課題留有足夠的餘地。
五、研究性學習的實施
(一)研究性學習的實施型別
依據研究內容的不同,研究性學習的實施主要可以區分兩大類:課題研究類和專案(活動設計類)。
課題研究以認識和解決某一問題主要目的,具體包括調查研究、實驗研究、文獻研究等型別。
專案(活動)設計以解決一個比較複雜的操作問題為主要目的,一般包括社會性活動的設計和科技類專案的設計兩種型別。前者如一次環境保護活動的規劃,後者如某一裝置、設施的製作、建設或改造的設計等。
一項專題的研究性學習活動,可以屬於一種型別,也可以包括多種研究型別。綜合性較強的專題,往往涉及多方面的研究內容,需要運用多種研究方法和手段,更需要參加者之間的工協作。
研究性學習報告範文10
在開放的情境中主動探索,親身體驗,在愉快的心情中自主學習,提高能力,我們在研究性學習中不斷收穫,得到鍛鍊,提升自我。
這是我們對本次研究性學習的真實體會。
在劉老師的策劃組織下,我們組員參與調查研究了劉克祥老師的研究課題。
下面我們就將聯絡實際情況,具體談一談在研究過程中的心得體會。
一、準備充分 目標明確
在研究性學習的初期階段,我們組員都感到有點不耐煩,遇到研究學習的困難的時候,劉老師一直在我們身邊鼓勵我們,並且耐心地為我們進行指導。還告訴我們明確的知道自己想調查什麼內容,調查的具體物件是誰,調查的目的與意義是什麼,想取得什麼樣的調查結果,採用什麼樣的調查方式等等這些具體的事項,才能高效率,高質量的完成調查研究。這令我們頓時恍然大悟,於是收拾好心情,調整好心態,安下心來做準備。終於,過了近一個月,我們終於完成了這個研究性學習任務。
二、團隊精神 合作至上
研究性學習是一項龐大的工程,單憑一人之力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完成的。這時候我們需要的是合作,是整個團隊,是大家共同的努力。這讓我們深有體會,在這次研究性學習中,我們也看到了合作的巨大力量。一開始大家都忙著各自分頭尋找相關資料,沒有分配任務,開會討論,等到組內開會召集時,才發現,不是有的資料沒找到,就是同樣的資料找了好幾份。組員們在這種情況下並沒有互相埋怨,而是趕快聚到一起開會商議補救之策。我們將任務分割成幾份,派給組員,大家同時工作但側重點不同。比如這個組員負責找關於賈寶玉的,另一個找林黛玉的,還有一個又找薛寶釵的,等等。如果有的組員提前完成任務,也會熱心主動的幫助別的組員。正是因為大家共同合作,互相幫助,以集體的利益為主。在四個人之間,合作的關係依然緊密,如果查詢到與其它組員要找的有關的資料,大家都會拿出來共享,正是由於這樣,雖然研究任務很重,我們卻也沒有耽誤很多學習時間。團隊的精神在每個人心中,合作為了共同的目標。
三、體會其中的好處
原以為高中生活只是緊張的學習,其實非也。
高中生活原來是如此多彩的。就以“研究性學習”這個課題來說吧,開始還不知道它有何意義,自開學到現在,這個過程帶給我們許多學習的情趣和全新的感受。
從一定角度看來,研究性學習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創設一種類似科學研究的情境或途徑,讓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從學習、及社會生活中去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用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主動地去探索、發現和體驗。同時,學會對資訊進行收集、分析和判斷,去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從而增強思考力和創造力,培養創新精神和完美人格。以往的教育主要以應試教育為主,它的表面性,片面性區域性性和機械性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展,不利於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而研究性學習具有學習內容的綜合性與開放性,學習主體的參與性與自主性。學習過程的創造性與多樣性 ,學習評價的多元性與社會性等特點,而研究性學習的目的和特點恰恰可以為學生營造了一個民主的,自由的,寬鬆的,向上的學習氛圍,這有助於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創新能力的提高和完美人格的塑造。
研究性學習轉變了我們的學習觀念,和改變我們的學習方式。以我的小組而言吧,說它簡單,最終成果只是一個簡單的結果。但是,真是搞起來,要多方面考慮,還要收集有關資料,再加以運用,這自然會遇到許多麻煩,它給我們很大創新空間和實踐機會,轉變我們對學習和生活缺少獨立思考新發現的一些依賴觀念,改變我們“死讀書”的學習方式,創造另一種學習的風氣,營造更優的學習環境。這對學習科學文化的學生來說也是一個運用科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良好機會。同時,研究性學習也促進同學們學會交流,學會合作。這個我在學習研究中有切身的體會,像哪個同學有何特長、愛好,對事情處理的態度,協作能力如何,這都很容易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反映出來。我作為本組的組長,有時在分配工作過於疏忽,執意按自己的意願去做,結果造成某些缺漏和過失。幸好還不算嚴重,否則我真無地自容,組員也沒有責怪於我,反而給我補遺拾漏。我想,這不僅僅是一種責任,還有我們感情的橋樑在起著作用吧。這段日子,我們一起外出調查,一起查閱資料,一起總結分析,一起解決問題。經歷瞭如此之多,組員之間不知不覺中建立了友誼,加深昇華了友誼,這對以後的生活和學習無疑會起巨大的作用。
我們透過研究性學習的實踐,激發了自由創新的熱情,培養了獨立思考、探究新事物的科學精神,同時提高了我們協作能力和社會交際能力,正好填補了我們在課堂上學習的不足。我想這是研究性學習的最大意義。
以上就是我們在本次研究性學習中的心得體會,它讓我們得到了鍛鍊,無論是社會交往的能力,還是自身的學習能力都得到了巨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