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經典讀書筆記範文(精選5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書筆記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書筆記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華文化經典讀書筆記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中華文化經典讀書筆記1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名曰:《傳承中華文華 共築精神家園》,一看見這一標題,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是啊,我們是中華兒女,是中國人,然而,又有多少人真下的瞭解中國的文化呢?
這本書一共分為七個章節,分別是第一章:文化血脈源遠流長;第二章文化成果燦爛輝煌;第三章:文化名人群星璀璨;第四章:民族精神光照千秋;第五章:傳統美德世代傳揚;第六章:節日習俗多姿多彩;第七章:海納百川走向世界。
在這一本書裡,它為我們介紹了中國的歷史,介紹了什麼是中國文化,也介紹了中國的語言、民族特色。也讓我知道了中國的歷史悠久,是人類文明史上唯一沒有中斷,並持續至今的古老文化,我們中國經歷了無數挫折與磨難,創造無數的輝煌與成就,也有無數的英雄豪傑、仁人志士在歷史的長路上留下了他們的足跡。我們中國的文化博大而精深,它的規模龐大而浩瀚,它的內涵豐富而絢麗,它的風格獨特而鮮明。它是我們中國人民勤勞、智慧和艱苦奮鬥精神的結晶,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國家,擁有著這樣博大精深的文化,難道不應該為這自豪、驕傲嗎?
這本書還為我們介紹了中國的文化成果:有四大名著、數學醫學、書法繪畫、建築藝術、水利工程、航天夢想。看著這一件件燦爛而輝煌的文化成果,我不禁想對全世界說:“看啊!這就是我們中國的文化成果,我們中國的文化是多麼的博大精深,我們的古人是多麼地敢想敢說、敢做,是多麼地聰明!”。
這本書還特意地讓我們記住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讓我瞭解,同時也深刻地記住了熱愛祖國、愛好和平、自強不息、團結統一、勤勞勇敢、改革創新這些偉大的民族精神,這裡的每一個都是高尚的品質與思想,在以前經濟不發達的情況下,人們就擁有這麼多的高尚品質與思想,而現在呢?文有多少人能做到這些中的一個?我想應該不多吧!可是你為什麼做不到?是因為別人嗎?不是,是因為自己。在以前,人們喝酒吟詩,聚會寫詩、寫文,而在,人們喝酒說一些閒話、有的更是胡亂瞎扯。所以人們更須要去了解中國文華、傳承中國文化與精神。
中國文化,是一個偉大、悠久、博大精深的文化,中國民族精神,是堅定、自強不息、高尚的民族精神。讓我們發揚、傳承中國文化與民族精神,讓全世界都響徹著我們中國文化與民族精神的聲音!
中華文化經典讀書筆記2
文化是一個國家文明的象徵,濃縮著民族的智慧。中華文化其浩瀚的典籍記錄了悠久的歷史,鑄就了中華民族知書達禮的品德,其傳統倫理延續了幾千年,奠定了中華的凝聚力和向心性。
其獨特的思維方法影響了世世代代,構成了東方思維的模式,形成了中華民族的整體性及和—諧性,從而使中國成為了一個能包容多種文化及融合數十個民族組成的泱泱大國。中華文化是東方文化的發端,其文化名人、文化典籍、倫理思想皆曾經對東方文化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所以,中華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文化不僅是中國的,而且是全人類的。弘揚中華文化、中華精神,無疑對人類文明有著深遠的意義。在這個漫長的暑假,同時也是最清閒、最輕鬆的暑假我重新拾起《弟子規》細細品讀,感觸良多。中國是具有五千年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知恩圖報,尊老愛幼,待人誠懇……這些優良的傳統從古至今都為人所熟知,翻開《弟子規》就彷彿置身於文明當中,置身於做人的倫理道當中。
《弟子規》的首篇總序告訴我: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它從人之根本出發,教育我們要從這幾個方面對自身進行德行的塑造。首孝悌,就是說做人首先要心中有愛,要孝敬父母。百善孝為先。行孝是為人子的本分,如果一個人連父母都不懂得孝順,那麼他便喪失做人的根本。一個連自己父母都不懂得孝敬的人是不可能懂得如何善待身邊的親人、朋友、同事,所以也就更談不上回饋社會。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
意思是和大眾交往時要平等仁和,要時常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們學習,以上這些事是學習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還有餘遐,還要學習一些其它方面的知識充實自己。這是教育我們如何待人處事、如何學習,要經常學習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缺點,從各個方面來約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質和修養。《弟子規》是根據《三字經》編寫的。其中的禮儀規範是做人的根本。就像大樹,只有根扎得牢,樹才會長得茂盛。
做人,只有將最基本的道德建立起來,一個擁有謙虛恭敬仁慈博愛的心的人,才會在今後的生活、工作中立於不敗之地。《弟子規》以樸實、精煉、易懂的語言讓我更加深刻地懂得做人的道理,人生百態,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文明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是真正的自我歸宿,是照耀心靈永恆的陽光!
中華文化經典讀書筆記3
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而中華文化的傳播媒介豐富,尤其在書中到處能看到中華文化的縮影。
文體中涵中華文化。從古代到近代的中國文學著作,其文體大多為文言文形式,而這種形式至今仍被人們關注。文言文的文章在教材中增多,而文言文也成為了一個人語文水平的重要方面。書的這一文體,包含著深厚的中華文化,無論是《論語》、《史記》還是《紅樓夢》、《聊齋志異》都從中滲透出一股源遠流長的文化精髓。詩歌也是一個很平常的文體,但中國的古詩另有一番文化的內涵。無論是《詩經》、《楚辭》中的古體詩,還是《唐詩三百首》中的近體詩,都有一股濃濃的中國味道,文化也隨之展現於世人眼前。中國的文體多樣,在書中,則能盡收眼底,從書中,使人不禁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書中藝術涵中華文化。藝術是一個反映文化的重要方式,而其載體之一,就是書。《天工開物》,讓人感嘆年味的美妙;《衣裝秘語》揭開了中國裝飾的奧妙。也許,在這些書中,藝術是主體,但不可否認的是,中華文化暗藏其中,工藝美術是中華文化,年畫是中華文化,服飾也是中華文化。不久前,聽到一則新聞:一位上海女士,想將其設計的旗袍以及旗袍表演團隊帶到歐洲、美洲等地區。但她沒有考慮到旗袍早已在世界各地傳播,唐人街上到處可以看到穿旗袍的藍眼睛金髮女郎。而這一切不僅在於海外華僑的貢獻,更多的在於書的作用。書的傳播使中華文化的傳播更進一步,而中華文化的藝術魅力也會永藏於書中。
文化人傳播中華文化。讀到文化人,很容易使人聯想到中國歷史上許多有名的詩人作家。從《小說老子》、《說李白》到《魯迅評傳》、《餘秋雨人生哲言》都可領略一代代文化人所折射出的中華文化。人是一個國家的代表,璀璨的中華文化也像這些文化人一樣不斷髮展完善。
中華文化,一個底蘊深厚的名詞,而從書中,我們可以不斷吸取文化的養料,懂得以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修養自己,增強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從書中,我們感受中華文化,我們理解中華文化,我們為中華文化而自豪。
中華文化經典讀書筆記4
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燦爛文化中,精髓莫過於國學;在歲月的長河中,國學是華夏沃土燦若晨星的瑰寶。為了使我們感受到國學的博大精深,學校給我們每位同學送了一份“禮物”——一本《中華文化經典教育讀本》。
六年級的《中華文化經典教育讀本》主要收錄了《新古文觀止》和《古體詩詞》中的名篇。其中我最喜歡的莫過於北宋周敦頤的《愛蓮說》。
《愛蓮說》主要表達了作者無意於隱逸,也不貪圖榮華富貴,志在堅貞不渝地保持君子的操守,既抒發了感情,又諷刺了世態。
當我讀到“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時,我可以感受到作者不贊同當一個用隱逸來逃避社會責任的隱士,也不贊同當一個貪圖榮華富貴的世俗小人,作者只想當一個正直、清高的君子。
當我讀到“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時,我可以感受到在這個社會上大多數人都貪圖榮華富貴,只有少數像周敦頤那樣的'人,“出淤泥而不染”,不阿世俗。貪圖榮華富貴的人,就是喜歡“牡丹”的人,他們為了名利,成了世俗之人。而像周敦頤那樣的人,即為“愛蓮者”,他們為人灑脫,仙風道骨,多數都是思想家、理學家,他們為世俗者所不能瞭解,算是人群中的聖人,這多麼可嘆啊!
《中華文化經典教育讀本》中像《愛蓮說》這樣的名篇比比皆是,這些名篇潛移默化使人變得知書達理、善良聰慧和樂觀堅定。《中華文化經典教育讀本》,當之無愧的經典閱讀。
從品讀學習中我知道了做人的尊嚴、人格的力量。感謝《中華文化經典教育讀本》,因為有了它,讓我的生活不再單調乏味,讓我的心靈受到洗禮,它真是一碗“心靈雞湯”!
中華文化經典讀書筆記5
文化是一個國家文明的象徵,濃縮著民族的智慧。中華文化其浩瀚的典籍記錄了悠久的歷史,鑄就了中華民族知書達禮的品德,其傳統倫理延續了幾千年,奠定了中華的凝聚力和向心性。其獨特的思維方法影響了世世代代,構成了東方思維的模式,形成了中華民族的整體性及和—諧性,從而使中國成為了一個能包容多種文化及融合數十個民族組成的泱泱大國。
讀了楊力老師的《周易與中醫學》,收益匪淺,然後錄影買了《中醫運氣學》、《中醫疾病預測學》,然後買了這套書。十分喜歡!學習中醫,中國傳統文化是基礎,十分感謝楊力老師為讀者編寫的這套叢書。沒有文化的民族是一個可悲和即將滅亡的民族。中國的傳統文化充滿智慧,可以拯救世界,造福人類。正如曲黎敏老師引述的那樣:“人身難得,真法難聞,中國難生。”能有幸出身在中國,學習、繼承中華傳統文化是沒一位炎黃子孫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強烈推薦楊力老師的這套書!感謝楊力老師 。
看完大家的讀後感,再來回顧一下《中華五千年文化經典》的主要內容:中華文化是東方文化的發端,其文化名人、文化典籍、倫理思想皆曾經對東方文化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所以,中華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文化不僅是中國的,而且是全人類的。弘揚中華文化、中華精神,無疑對人類文明有著深遠的意義。本書展示了中華民族瑰麗的歷史畫卷,其豐碩的內容,琳琅滿目。一頁頁的畫面,絢麗多姿,光彩奪目,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觀止之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