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職業安全防護管理制度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制度,制度是一種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規章或準則。那麼擬定製度真的很難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護士職業安全防護管理制度,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護士職業安全防護管理制度1
一、病房護士長負責護士職業安全的教育與監控工作,在醫院現有條件下為護士提供防護裝置。
二、護士在護理活動過程中,遵守管理規範、護理技術操作規程。
三、嚴格按照化療藥物使用說明配製藥物,配藥時戴手套。
四、嚴格執行接觸放射線安全防護措施和操作規程。
五、操作前後按“七步洗手法”認真洗手。
六、操作有可能接觸病人的血液、體液、氣管、粘膜或破損的面板時戴手套,當估計操作會有血液或體液可能濺到眼睛、鼻腔、口腔或者面板時,採用適宜的保護用具(戴護目鏡、面罩、圍裙等)防止感染。
七、一副手套只能用於一位病人或一項操作。
八、一旦護理人員的手被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洩物汙染,或每次摘下手套均對手進行徹底清洗。
九、使用銳器進行操作時,需戴手套,用過的銳具放入銳器盒內。嚴格執行普及性預防措施:不回套回針帽(必要時用單手法);不擺弄針頭;不徒手分開針頭與注射器。
十、用過的針具、刀片或其它尖銳器置於不易被刺破的專用容器內。
十一、操作後及時淸理汙染場地,不要留給他人料理。禁止用汙染的'手接觸機器開關和清潔區、清潔物品。
十二、被非典型肺炎、艾滋病、乙肝、丙肝病人用過的銳器損傷護理人員後,應立即採取以下措施:
1、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傷口,從近心端向遠心端擠出區域性血液。
2、用75﹪酒精或安爾碘消毒區域性面板。
3、逐級報告。當事人傷後立即向護士長報告,護士長接到報告後向護理部、感控科報告,並1小時內預防用藥。
4、抽血做底線檢測。
十三、凡艾滋病、乙肝、丙肝病人的血液、體液濺到護理人員的口腔、鼻腔、眼睛及面板時,應立即用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
十四、用過的汙染物品或被傳染病病原體汙染的物品,嚴格按照醫院醫療廢棄物管理的有關規定。
十五、其他處理程式按醫院有關規定處理。
十六、護士職業暴露後有義務接受醫院有關部門的追蹤,對當事人做好保密工作。
護士職業安全防護管理制度2
1、病房護士長負責護士的職業安全監管工作,在醫院現有條件下提供防護裝置。
2、護士在執業活動過程中,嚴格遵守管理規定、護理技術操作規程。
3、嚴格按照化療藥物使用說明書配製藥物,配藥時帶手套。
4、嚴格執行接觸放射線安全防護措施和操作規程。
5、操作前後按“七步洗手法”認真洗手。
6、操作有可能接觸病人的血液、體液、氣管、粘膜或破損的面板時帶手套。當估計操作會有血液、體液可能濺到眼睛、鼻腔、口腔或者面板時,採用適當的保護用具(戴口、面罩、圍裙等)來防止感染。
7、一副手套只能用於一位病人或一項操作,操作完後立即丟棄用過的手套。
8、一旦手被病人的血液、體液汙染,或每次摘下手套均對手進行徹底清洗。
9、使用針具進行消毒時,帶手套,用過的針具立即扔到廢物桶內,嚴格執行普及性預防措施:回套針帽(必要時用單手法)不擺弄針頭、不徒手分開針頭與注射器。
10、用過的針具、刀片或其他銳器置於不易被刺破的專用容器內。
11、操作後及時料理汙染場地,不留給他人料理,禁止用汙染的手接觸開關、清潔區和清潔物品。
12、受到(甲類傳染病中非典型肺炎,乙類傳染病艾滋病、乙肝、丙肝)病人用過的尖銳器械損傷後,立即採取相應的處置措施:
用肥皂水或清水沖洗被刺或損害的傷口。
用清水沖洗被血液或體液濺到的鼻腔、口腔和面板。
用清水、生理鹽水或其他特定清洗消毒液沖洗被血濺到的眼睛。
13、報告程式和時限:一旦受到乙類傳染病艾滋病、乙肝、丙肝)病人用過的尖銳器械損傷後或帶傷接觸艾滋病病人的血液,立即逐級報告,當事人傷後立即向護士長報告,護士長接到報告後立即向護理部、感染辦彙報。
14、用過的汙染物品或被傳染病源汙染的物品,嚴格按照醫院醫療廢棄物管理的關規定處理。
15、其他處理程式按醫院有關規定處理。
16、護士受到職業暴露後有義務接受醫院有關部門追蹤,對當事人做好保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