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演講與口才

脫稿演講的積極作用和方法

脫稿演講的積極作用和方法

脫稿演講的積極作用

1.脫稿的演講者看起來令人覺得充滿自信。演講者脫稿對於觀眾而言,具有這樣一種意思的傳達,即演講者對於內容是攆熟於心的,是具有充分自信的。同時意味著演講者對於整個演講,包括演講、演講者自身以及觀眾,具有很好的掌控能力。

2.脫稿的另一個積極作用,是能讓演講更加具有感染力。演講的感染力很大一部分來自於演講者的呈現狀態,以及與觀眾的互動。當我們脫稿的時候,我們的的眼睛不必長時間聚焦於講稿,可以與觀眾做更多眼神交流。而眼神交流是促成演講感染力的重要因素,透過眼神可以讓觀眾感受到演講者的誠意,同時演講者可以透過眼神接收觀眾的資訊,瞭解的觀眾的反應。

3.當我們脫稿的時候,我們雙手完全釋放,可以根據演講內容以及演講者的情緒做出適當的手勢,能有效加強演講的感染力。必要的話我們也可以在講臺上走動而不必擔心講稿。

4.當我們脫稿的時候,我們更加傾向於使用日常口語,這可以讓我們的演講更加流暢,並有利於觀眾快速理解。如果是讀稿,在撰寫時使用的.多為書面語,在講臺上一字一句讀出來時,很容易造成語言僵硬,缺乏節奏感,容易讓觀眾產生聽覺疲勞,失去注意力。

三個方面做好充分的準備:

一是必須對內容攆熟於心。

對內容的熟悉和掌握,那是必須地。演講某種程度上就像冰山。你講給大家聽的,只是露在水面上的那部分,水下的部分雖然沒有講述,但卻是你理解、掌握、表述水面上內容的基礎。只有真正掌握理解了一項事物,才會總結出精練的呈現內容。所以,如果對一個主題研究不那麼深,最好不講;一個故事對你的觸動沒那麼深,最好不講。

對內容的熟悉還有一層重要意義,當我們對一件事物非常熟悉且深入理解的時候,我們可以用各種形態的語言來表述,書面語或者口語都沒問題。這意味著我們可以用最淺顯易懂的語言(很多時候是口語)來表達,可以幫助觀眾快速理解我們所講的內容。而當不那麼熟悉或者不甚理解的時候,很多時候我們只能依靠他人的文字,這些書面語言不符合演講者自己的語言習慣,講起來就變變得非常拗口,不容易記住,也不容易聽懂。

二是要有一個清晰合理的結構。

一個對內容非常熟悉的演講者,通常只需要一個清晰的結構,就可以輕鬆掌握全篇演講,引用我認識的一位商務演講培訓老師的話“結構就是串起珍珠項鍊的那跟線”,我很喜歡這個比喻,瞬間理解有木有。好的結構在幫助觀眾更好理解與記憶的同時,也能有效幫助演講者更好記住內容。

比較常見的結構有按時間線和空間(模組)結構,都很容易掌握,其他還有“問題—解決”、“形式(特點)—功能”、“比較—對比”等,這些結構所包含的邏輯關係能夠同時幫助演講者與觀眾理解和記憶。(Jerry Weissman的Presenting to Win一書中舉例了很多結構,可以供參考)

三是多次預演。

很多要演講的人都會輕視預演,他們覺得寫完了一篇稿子,做好了PPT,對著PPT讀了一遍稿子,基本框架和內容都在腦子裡,基本就行了。這些人上臺之後會有怎樣的表現呢?通常會語無倫次,綴詞連連,跟著PPT念稿,面無表情,毫無互動,缺乏靈活性和幽默感,總之讓人感到很無趣。

既然準備脫稿,就說明你希望傳達給觀眾一個充滿信心的自我,希望獲得圓滿成功,而不滿足於只是完成一個過得去的演講。幾乎所有的國外演講類書籍都會提到預演的重要性,但缺乏細節指導,這裡我結合自己的經驗將有效的預演分解成如下5個環節,如果能全部完成,現場效果就可以達到你的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