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心理學學習心得體會範文5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有利於我們不斷提升自我。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育學心理學學習心得體會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育學心理學學習心得體會範文1
暑假讀了《教育心理學》這本書。透過學習,,我對這門學科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並且深有感受。
首先,我學到了很多專業知識,學習第一章我知道了《教育心理學》是一門介於教育科學和心理科學之間的交叉學科,它的研究物件是教育過程中的心理現象和規律,包括受教育者的各種心理現象及其變化和發展規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透過這些規律對受教育者進行行之有效的教育。
從《學習與學習理論》一章中,知道了學習是個體在特定情境下由於練習或反覆經驗而產生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的比較持久的變化。還了解了行為主義、認知派、人本主義、建構主義等各學派的代表人物、基本研究及觀點。
《知識的學習》一章,知識的含義,知識的分類,知識的表徵形式,以及元認知和概念學習,這些關於知識學習的內容讓我對"知識"二字有了不同的認識,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沒學習之前雖然覺得自己很清楚什麼是知識,但卻不能用準確的文字表達出來,學習了教育心理學後才知道知識是指存在於語言文字元號中的資訊,或者說是主體在與環境相互作用而獲得的資訊及其組織形式。學習了這門課程後,感覺到自己的專業素養提高了,能用心理學的一些術語和理論來解釋學習中的一些現象。在不經意間就會把所學的理論知識和現實聯絡起來,嘗試著從教育心理學的觀點去理解、解釋。
《學習策略的學習》這章內容,我認為非常重要,雖然在我們的日常學習中經常會使用某些策略,但從未系統的考慮過,經過學習,我們可以系統條理的瞭解我們在學習中所使用的策略。同時,我們還可以利用這部分知識給學生進行學習策略輔導,幫助不善於使用學習策略的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提高學習效率,更加輕鬆愉快的學習。
《課堂管理》一章,我覺得對我更有指導意義。一直以來,對於綜合學科,學會課堂管理非常重要。課堂管理作為一種活動過程,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效果;能否有效的管理課堂,也往往被作為衡量教師教學能力的一個重要標準。
其次,讀完《教育心理學》這本書後,作為一名品德教師,一名心理輔導員,我思考更多的是怎樣才能做一位合格的心理教師,我希望我能瞭解不同年級學生的心理,能根據學生心理靈活運用教育教學方法。因為當我們走進新課程,“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的理念撲面而來,它比過去的教育教學更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喜怒哀樂,更關注人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更關注人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更關注學生的尊嚴。小學階段是一個人長身體、長知識的關鍵期,也是心理發展的重要轉折期。近些年,學生心理問題越來越多,我們老師掌握一些心理學知識,成為合格的心理教師尤其重要。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心理教師,我想應具備以下方面:
(一)要做一名有健康人格、心理健康的教師。
有資料顯示,教師屬於高壓力群體,他們要面對來自自己家庭的各種問題,還有學校領導、家長的高期望,教育、教學任務,還有學生的消極影響等等,有時會產生倦怠情緒和急躁、處理問題的偏激等問題。沒有心理健康的老師,就沒有心理健康的學生。所以作為一名心理教師,首先要善於調整自己的心態,做一個心理健康的老師。教師的健康人格是在培養人、教育人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成熟的、積極的心理素質。健康的人格來自積極肯定的自我,只有接受自己才能接受他人,只有熱愛自己才能熱愛工作,並能在工作中始終充滿活動和成功的希望。教師工作同其他工作一樣需要勇氣和自信,一個具有健康人格的教師熱愛生活、熱愛教育事業,樂於助人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對每一個學生都傾注熱情和希望。一個具有健康人格的教師有良好的自我的認識,協調一致的價值取向,融洽的師生關係。
(二)要有足夠的專業知識。
自從參與了心理輔導工作後,我越來越感覺到自己專業的理論知識的缺乏,輔導低年級學生時憑自己多年的教育經驗還行。遇到高年級學生,有時他們需要我的幫助時,我空洞的說理不能深入他們的內心,那時的我真的很痛苦。我越來越體會到專業的理論知識,會指導我們今後如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讓我們知道如何在教育中擁有心理輔導的眼光,如何抓好小學階段重要的啟蒙教育;學習國際最新的教育理念,學會去運用它;去甄別小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知道如何去與小學生更好的溝通,因材施教;學會運用團體輔導的方法關注每一個孩子的個性發展。作為一名優秀的心理教師,要具有足夠的專業知識。
(三)要有愛心和耐心,學會傾聽、懂得理解。
要熱愛學生,對心理“有問題”的學生要有愛心和耐心。要認真傾聽學生的心聲,把學生的東西記在自己的腦海裡,捕捉傳輸給我們的資訊。同時要懂得理解。與他們進行情感交流,開動腦筋在尋常事件中尋找情感線索,實現教育的情感化。真正走入學生的心中,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理解他,重視它,從而他們才能信任你。即使心理輔導老師能很快知道病人的病因,但不要急著告訴他,因為很多時候他們需要傾訴!
(四)注重教育觀念的轉變。
在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提倡建立和諧、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師生關係,只有這樣才能拉近與學生的心理距離。只有心理距離近了,才能讓空間距離拉近。所以作為一名心理教師,要拉近與學生的心理距離,絕不能給學生一種高高在上,神聖不可侵犯的感覺。讓學生真正信任自己,首先要學會“蹲下來看學生”。“蹲下來看學生”的說法源自一個小故事:年輕的媽媽帶孩子去逛商店,商店裡琳琅滿目的商品讓這位媽媽興奮得不忍離開,雖然沒買什麼東西,但她還是帶孩子不停地走著看著。孩子終於不幹了,叫著嚷著要回家。媽媽說:“你自己鬧著要來,這麼會兒你怎麼又要走了?”說著說著發現孩子鞋帶開了,就蹲下去給孩子繫鞋帶。當她將要站起來時,她忽然明白了孩子為什麼一定要回家。原來從孩子的高度看不到那琳琅滿目的商品,只能看到穿著各色褲子和裙子的腿。所以作為一名心理教師,想要理解孩子就要和孩子站在同等高度去看待周圍的事物。
(五)能對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進行組織的策劃。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開展方式多種多樣。主要目的讓學生有一個健康的心理,讓學生明白懂得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性,透過活動讓學生領悟心理健康的內涵,懂得如何維護、促進心理健康,建立良好的心態。這些要求心理教師有較強的活動策劃、組織能力。這就要求當今心理健康教師要有較高的專業化素養。
(六)能組織好教育教學活動。
作為一名合格的心理教師,應該具備教師基本的教育教學能力:包括教育教學組織能力,教學設計的能力,教學表達能力,教育教學交往能力,教育教學活動突發事件處理能力,教學反思能力,教育教學管理能力和教學創新能力等。作為一般心理教師又必須具備自己獨有的專業化素養,根據心理健康教育課有其自身的學科特點,不是簡單的心理學知識或者是心理健康知識的傳授,它更多的是一種感悟式教學,重在學生的內心感受,透過學生的積極參與和師生的積極引導,在課堂上創造課堂積極的、健康的、向上的情緒體驗,形成較好的`課堂學習氣氛。
心理健康教育是時代發展對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使每個學生心理健康地成長,使他們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生存,這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也是每一位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因此,教師必須要懂教育學、心理學,應瞭解不同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選擇科學合理的、適合本班學生的學習策略,並在上課過程中多加思考,適時改進教學方法和策略,以藝術的眼光去對待教學,爭取精益求精。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認真地貫穿新的教學理念,以學生髮展為本,以新的教學姿態迎接新的挑戰,使學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發展。
總之,學習了教育心理學,提高了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於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各種心理問題,提高了教育能力和科研能力。自己要不斷深入學習下去,將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
教育學心理學學習心得體會範文2
本學期我抓緊時間認真學習了《小學教育心理學概論》。我廣泛地吸收了近年來國內外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成果,集中闡述了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心理學問題。全書以教與學互動作用為主線,以學習心理為核心,對學習動機、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學習策略與教學策略、學習遷移、智力與創造力、品德心理、群體心理、個性差異與因材施教、心理衛生與教師心理等方面作了較為系統、深入淺出的分析。
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他必須具備判斷學生是否熱愛學習以及引導學生學習的能力,這就需要理論的支援,即人的學習動機分析理論。
因為:首先,教師是文化的傳遞者。“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從知識傳遞的角度來反映教師的重要性。
其次,教師是榜樣。"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學生受教育的過程是人格完善的過程,教師的人格力量是無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師要真正成為學生的引路人。
第三,教師是管理者。教師要有較強的組織領導、管理協調能力,才能使教學更有效率,更能促進學生的發展。
第四,教師要富有"愛心",作為一名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無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對待孩子。教師還要善於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和發展需要。
最後,教師是學生的心理輔導者。因此,教師必須要懂教育學、心理學,應瞭解不同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選擇科學合理的、適合本班學生的學習策略,並在上課過程中多加思考,適時改進教學方法和策略,以藝術的眼光去對待教學,爭取精益求精。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認真地貫穿新的教學理念,以學生髮展為本,以新的教學姿態迎接新的挑戰,使學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發展。
“只有滿懷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懷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並實現自己的意志。”這次學習,使我對未來的工作更加充滿信心。
教育學心理學學習心得體會範文3
在假期中,我透過校視通學習了《教育心理學》這門課程,透過學習這門課程,我學到了很多專業知識,也對學習中的很多方面有了新的認識,下面是我學習的心得體會:
教育心理學是一門介於教育科學和心理科學之間的交叉學科,它的研究物件是教育過程中的心理現象和規律,包括受教育者的各種心理現象及其變化和發展規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透過這些規律對受教育者進行行之有效的教育。本學科的研究有助於促進整個心理科學的發展,對教育實踐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同時,這也是心理學專業的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課,在整個心理體系中佔有重要的位置。
我先談談對教與學的心理學的認識,當然這些是來自對書上內容的吸收和思考。學與教的心理學是一門把學習心理和教學心理兩個分支學科結合起來,闡明學生的知識、技能和品德的習得過程,以及教師如何為學生有效學習創設適當條件,促進學生的知識、技能和品德學習的心理學新學科。它是研究學校教育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活動及與之相關的心理現象及其規律的科學。它涉及學校教育過程中的一切心理現象和規律。一方面深刻的體會到教與學這是兩個相互影響和促進的過程,對於我們重點研究學校教學或更細些的課堂教學和我們這麼多年的學習生活體會是一致的;另一方面,我也認識到教學它是一個完整的過程,而在每一個過程都應當有正確的理論去指導,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教學。教與學的心理學與教育學不同:教育學研究的是教育過程的一些基本規律,而相對應的,教與學的心理學則研究在教育教學條件下教師與學生心理活動的規律及應用。
個人收穫和體會:
《學與教的心理學》揭示出教育過程中應當瞭解學生的特點,並且闡述了這些特點對教學過程會產生何種影響。作為一名教師,瞭解學生、瞭解學生的學習,學會如何有效指導學生學習將是他職業生涯中最重要的事情。
教與學應是不分離的,它就是一個共同體,有助於我們更好地認清教學的實質。學會全面地去洞察一切,學會將教學置於“共同體”中,學會在整體中去把握;不再教學分離,既要認識到自我的侷限,又要善於去發掘自身的潛能。
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邏輯能力、表達能力、思辯能力、交際能力和創新精神則永遠是教學最本質的核心。
教育學心理學學習心得體會範文4
在師大學習教育心理學,收穫很多,學習到了許多教育心理學的知識,對自己曾經的教學工作行為進行了一定的反思。透過學習,能使自己在今後的工作中更多的從心理學的角度去理解學生的行為,用科學的方式引導學生熱愛學習,懂得學習,並且能夠成為自己的未來的設計師。
在學習中,我發現學習動機理論的應用,對職業中學的學生尤為重要。職業中學的學生大多是學習上的失敗者,他們很少有學習的成功,也就沒有了學習的動機和熱情。運用學習動機理論,適當地採取一些策略,能夠更好地讓我們的學生關注學習,關注發展,關注自我突破。
透過楊帆老師的講解和教材的解讀,我懂得了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認知好奇心。
認知好奇心是學生內在學習動機的核心,是一種追求外界資訊、指向學習活動本身的內驅力,表現為好奇、探索、操作和掌握行為。“情境”不僅指實際生活情境,還包括模擬交際情景、表演情景、直觀教具情景、想象情景等。情境教學不僅是培養學生交際能力的最有效手段,還是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積極參與的好方法。
2、運用強化原理,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A、為學生設立明確、適當的學習目標
B、正確運用獎勵與懲罰
C、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成果
3、對學生進行競爭教育,適當開展學習競爭
A教師要教育學生認識競爭的利弊,教給學生公平競爭的方法或手段,教會學生學會競爭。
B按學生的能力等級進行競爭,讓每個學生都有獲勝的機會
C進行多指標競
D提倡團體競爭。
E鼓勵個人的自我競爭和團體的自我競爭。
懂得這些理論之後,我們就需要把它轉化為具體的實施行為,設計不同的主題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師只有在不斷的學習中,才能獲得更多的教學手段和方法,甚至是教育教學的靈感。
教育學心理學學習心得體會範文5
作為一名教師,系統的學習一些教育學、教育心理學方面的知識非常有必要。透過這段時間學習和反思,自己有很大收穫和體會。
一、瞭解了教育心理學的基本內容和框架
透過學習,自己對教育心理學的知識體系有了比較清楚地認識,對一些基本概念有所瞭解,特別是對學習動機、學習策略、問題解決、心理健康教育、學生心理差異等內容有進一步的深入瞭解。這些有利於自己在教學中根據不同情況,因地制宜,做好教學工作;有利於自己用科學方法指導工作,減少盲目性,提高教育教學效果。
二、更加明白教師和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教師這個職業有其工作獨特性。作為一個教師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穩定的心理素質,堅定的意志品質,良好的教育教學能力,能不斷樹立威信,不斷地努力學習和提高,促進自己成為專家型教師。
教師要善於瞭解學生,知道他們存在不同的心理差異;會辯證地看待問題,面對學生的差異,採取不同教學方法和手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進行分層教學,進行個別化教學;能及時瞭解學生,不斷消除學生的心理困惑,培養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堅持性、獨立性和責任感。
三、意識到師生交往和課堂互動的必要性
師生交往是非常重要的人際關係,作為教師要能夠和自然地和每個學生交流、談心,做他們的知心人,相互信任、彼此願意接近。要能夠利用各種方法和手段,建立一個良好的班集體,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有統一的奮鬥目標,師生關係融洽,互相愛護、關心和幫助。
教師要真正瞭解和理解學生,不要有認識上的偏差。給學生適當的期望值得,促進學生全面成長。
要在平時的工作中積累經驗,不斷探索學生心理發展規律的方法,形成科學的對待學生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