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建築場地設計的相關問題探討
建築與藝術的相悖之處和建築的時代性地域性。當前場地設計的內容更多的是在考慮場地內部與外部關於物的考慮而很少涉及到人自身的需求,而我們知道場地的設計與開發是為人服務的,如此內容的導向性勢必導致“南轅北轍,捨本逐末”的設計傾向。因此,站在今天的時代前沿,我們應該回到場地最初的意義當中,探尋出場地應該擁有的場所精神。
場所是指在一定場地範圍內,透過人對場地的利用進而引發了一系列相關的活動,並且使之成為一處對活動及其情感表達的容器,不僅包括物的存在更兼有精神意義。
場所和場地的關係: 場所乃有行為的場地。場所 = 場地 + 在場地上發生的行為。脫離了行為活動,則不能稱之為場所。
因此,如果只是簡單的進行場地設計,還遠遠不能達到對於空間使用的需要,任何一個使用者都是帶著情感的主體,不可能只是客觀的描述世界而毫無感情。反觀當今的設計,或許從定義上就已經偏離了人們希望看到的軌道。
回到“場所”———這是一種必然的發展趨勢,誠摯的考慮在場地中活動的人們的物質需要以及情感需要是不可分離的兩個方面。當納入了情感方面的需要也就擴大了空間設計的範圍,特別是情感本身是不容易把握的狀態,如何進行具體的操作,需要我們對使用者進行更多更細緻的觀察和思考。
場地設計涉及到建築佈局,豎向關係,管線佈置和景觀設計等很多問題,直接關係到建築的形象和人性化空間的創造。特別是公共建築,通常是用地緊,功能複雜,與環境關係密切。簡單地說,場地設計是基於建設專案的需要,從宏觀的景觀規劃而言,場地分析可以理解為專案選址的分析與論證; 從微觀的景觀設計而言,是對場地內各種設計條件的綜合分析,為建設專案提供設計依據和指導。
場地設計師對專案所佔用地範圍內,以城市規劃為依據,以工程的全部需求為準則,對整個場地空間進行有序與可行的組合,以期獲得最佳經濟與使用效益。
場地作為一種空間形態的存在,具有客觀性,它是我們對外在某一區域的空間限定,具體說來應該包括: ( 1) 場地的自然環境———水、土地、氣候、植物地形、環境地理等。( 2) 場地的人工環境———亦即建成空間環境,包括周圍的街道、人行通道、要保留的周圍建築、要拆除的建築、地下建築、能源供給、市政設施導向和容量、合適的區劃、建築規則和管理、紅線退讓、行為限制等。( 3) 場地的社會環境———歷史環境、文化環境、及社群環境、小社會構成等。
場地總體佈局是方案設計和初步設計階段的主要工作內容之一,也是整個設計的關鍵環節。場地總體佈局為整個方案設計明確指導思想和目標確立基本思路,為方案從構思、創作到進一步深入設計提供基本框架,使建築物的內部功能與外部環境條件的彼此協調,有機結合。
我認為場地總體佈局需要考慮的問題有:
( 1) 從詳細規劃的要求出發,考慮所選擇場地的具體地點和範圍對周圍環境的要求能否滿足。( 2) 考慮周圍環境和條件對建設專案有什麼要求,對社會公共利益和周圍群眾利益將發生什麼影響。( 3) 從城市土地利用和城市公共設施、市政公用設施的功能進行認真考慮,所選場地對城市發展、促進城市經濟發展、城市功能調整是否有利。( 4)在有著較為悠久的歷史文化或特殊意義的城市,還應考慮對保護城市原有風貌特徵和傳統文化是否有利,對於不同的城市還需要考慮其他相關的問題。場地總體佈局要求,從整體關係入手才能創造便利、舒適優美的環境,才能達到人、建築、自然三者的和諧統一。找出各要素之間的關係,表明不同功能建築功能的內容組成、劃分狀態和相互關係。
設計方案的構思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對任務書和基地條件綜合瞭解的結果。作為一個完整的設計過程主要有兩個階段: 一是認識問題和分析問題的階段,二是解決問題的階段。在某種意義上說,前者決定後者。場地分析就是設計的前期階段,對問題的認識和分析過程。對問題有了全面透徹的理解後,場地的功能和設計的內容也就自然明瞭,也為下一階段的設計構思指明方向。
真正的設計過程是設計師透過場地分析出來的潛在性的問題,並且找到了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把場地內各種因素科學地、藝術地結合起來,就產生了設計方案。場地分析作為設計的重要依據和方法,為設計提供切實可行的設計思路。
場地總體佈局是整個設計的關鍵環節,為整個設計明確指導思想和目標,確立基本思路,為方案從構思、創作到進一步深入設計提供基本框架,使建築物的內部功能與外部環境條件彼此協調,有機結合。要做好場地總體佈局不僅要明確該階段主要內容,基本要求,還要明確場地設計專案的建設性質,分析其使用功能,瞭解使用者的意願和要求,在此基礎上從功能性質,空間特性和場地自然條件開始分析用地佈局、用地分割槽之間的相互關係,使之在交通、空間和視覺等方面都有一個很好的銜接。建築佈局的過程是方案形成的過程,在接到專案設計任務後,設計者應進行現場勘察,對建設用地的形狀大小、地形地貌、植被景觀、現狀建築物分佈及周圍環境等形成感性認識,對影響建築佈局的相關因素進行分析處理,還要綜合考慮日照、通風和防火等方面的問題,這樣才能因地制宜的做好場地設計的前期工作,為後期具體設計打下良好的'基礎。建築佈局的過程也就是開始塑造外部空間的過程。透過建築佈置對空間形成不同的限定方式,從而產生封閉感強弱不同的空間效果。同時還要組織好外部空間的視覺分析,空間組織,交通組織,場地出入口的設定,交通流線的組織,場地道路系統的組織,場地停車系統的組織,以及場地綠地的配置,使之形成一個統一的,相互協調的整體。
豎向設計也是場地設計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平坦場地的豎向佈置較為簡單,當自然地形較為平坦不進行場地平整,且建築物長度不是很長時,建築物的室內地坪標高取地形的最高點標高加建築物室內外地坪的最小高差確定,當週邊道路坡度較大時,如果建築物面向道路較高,一側有出入口,建築物的室內地坪標高應根據出入口對應的較高處的道路標高推算後加上室內外地平高差確定。
透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將對人性誠摯的考慮帶入到對場地的設計中來,這是對現有設計體制的一場變革,需要經歷一個漫長的“接受與否”的過程,但這場變革是符合人們的需要的,也是符合時代的發展的! 因此,作為建築師的我們不僅要認真分析關於場地的客觀的物的存在,更應該回到關於場地的主觀的人的需要。脫離了使用者的場地只是一處死寂的風景,而缺乏對真切人性的關懷。
我們習慣了場地作為物的特性的存在,卻忽略了作為物的使用者———人的存在! 因此,站在場地設計的背後,我們有必要梳理一下歷史的沿革,尋找出“巷陌里弄,大院衚衕”的精神文化的出路。
參考文獻
[1]張伶伶,孟浩. 場地設計.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1999.
[2]劉磊. 場地設計. 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