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生物/化工/環保/能源

走進生物實驗室的教學安排

走進生物實驗室的教學安排

教材分析

生物實驗室是學生學習生物學知識和技能的重要場所。本節課是學生進入中學後第一次走進實驗室,因此在本書以至學生的整個學習階段都佔有重要位置。認真組織並上好本節課對於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起著重要作用。關於常用實驗器具的名稱和作用,學生在以後的實驗中將逐步接觸到,本節課做一般瞭解即可。顯微鏡是研究生物科學不可缺少的工具,生物實驗中最常用到的觀察儀器,所以關於顯微鏡各部分的名稱和主要作用是本節課的重點。

學生分析

初一新生對於實驗課具有強烈的新鮮感和好奇心,對於實驗室常有一種神秘感,他們沒有受過在實驗室內學習的規範教育,進入實驗室後,很有可能不知道遵守實驗室規則,不按照教學要求進行操作、觀察和思考,因此需要教師認真準備,組織好教學。

設計理念

透過學生走進實驗室,熟悉實驗室的環境,認識實驗室中常用的實驗器具,親身感受科學實驗的氛圍,使他們認識到遵守實驗室規則是保證實驗順利進行的條件。

教學目標

1.識別生物實驗中常用的實驗器具;

2.說明顯微鏡主要部件的結構及作用。

技能性目標嘗試使用顯微鏡。

情感性目標1.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

2.認同顯微鏡的規範操作方法,愛護顯微鏡。

課時安排

教學準備

教師:實驗常用器具(每實驗臺一套)、顯微鏡(包括示範鏡)、培養幾名參觀實驗室的引導員。

學生:蒐集有關顯微鏡發展史、顯微鏡用途以及電子顯微鏡的資料。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提示和建議

組織教學

一、引言

在小學自然課上,同學們就非常喜歡學習與生物有關的知識,升入中學後我們就要在生物實驗室中學習了,老師看到同學們非常興奮,可是你知道在生物實驗室裡我們都能做些什麼呢?

小組討論,發表見解

⑴能做實驗

⑵能觀察生物

等等本節課在實驗室上

二、講授新課

實驗室是我們學習生物學知識和技能的重要場所。在這裡,我們可以透過觀察、實驗等方法來探索生命活動規律。

只有透過實驗,才能獲得許多感性認識,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探索生命的奧秘,學會很多科學實驗的`方法。嚮往實驗,渴望在實驗室學習。

1.組織參觀實驗室在引導員的帶領下分成四個小組:

⑴參觀實驗室的佈局、設施;

⑵參觀實驗室內櫥窗、模型、標本;

⑶參觀教師製作的動、植物標本;

⑷參觀學生製作的動、植物標本。

坐回實驗臺。分成小組避免擁擠,節約時間。

激發他們熱愛實驗室,尊敬老師的情感及學習生物學的興趣。

教師組織學生學習“實驗室規則”

引導學生討論:

⑴為什麼要遵守“實驗室規則”?

⑵怎樣遵守“實驗室規則”?看課本第3頁上圖示資料。

分小組討論老師提出的問題,各小組交流,互相評價。是面向全體學生的一個策略,而且討論過程中,每個學生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水平參與,獲得自身的充分發展。

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適當補充一些在實驗中經常碰到的、應讓學生知道的規則和注意事項。

2.瞭解實驗室常常用到的一些實驗器具

引導學生按照書上彩圖,認識常用實驗器具。

鼓勵學生說出各器具的主要功能並給與補充。這些實驗器具在以後的實驗中,我們會逐步接觸、瞭解它們,指出顯微鏡是我們生物實驗中經常用到的儀器。邊看書邊認識實驗臺上的實驗器具。

學生分小組討論,根據已有知識說出各器具的功能,互相補充發揮團隊合作精神。

3.顯微鏡各部分的結構及作用

要求學生按照書上彩圖,瞭解顯微鏡各部分的結構及作用,並在小組內討論。學生小組學習。在此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相信學生,欣賞學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請一個小組的同學,對照顯微鏡說出各部分結構及作用。其他小組認真聆聽並作為“評委”,主要指出:

⑴做得好的地方

⑵不足之處。活動後要給與鼓勵性評價,讓學生體會到成功後的喜悅。

肯定同學們的學習成果。把主要部分如鏡頭、反光鏡、準焦螺旋的作用再加以強調。

指出物鏡、目鏡鏡頭上標有的數字為放大倍數。為後面介紹顯微鏡的放大倍數作準備。

4.用顯微鏡觀察毛髮

課前已調好的兩臺示範鏡放在講桌上。按小組有秩序地到前邊觀察毛髮(其他同學進一步熟悉顯微鏡結構)。教師要提示學生觀察不清楚時可調節細準焦螺旋。

在學生觀察時,可儘快在學生實驗臺上再多調幾臺顯微鏡,並指導觀察。興趣濃厚,觀察認真。學生沒使用過顯微鏡,教師要幫助學生調好焦距。

提出問題:顯微鏡下觀察的毛髮與肉眼觀察的結果有什麼不同?踴躍回答。

如粗了,放大了等。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適時指出:顯微鏡是一種精密的放大儀器,是研究生物科學不可缺少的工具。一般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為40—1500倍。

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目鏡倍數×物鏡倍數認同顯微鏡的作用。

請一名同學到示範鏡前計算毛髮被放大的倍數。告訴其他同學目鏡放大倍數、物鏡放大倍數,並計算出毛髮被放大的倍數。

5.顯微鏡的用途、發展史

創設情境:半個多世紀前,許多地方瘟疫肆虐,使人大量死亡,死亡的原因不明,從第一臺顯微鏡發明後,人們認識到病原體的存在,為戰勝疾病創造了條件。

顯微鏡為人類開啟了認識微觀世界的大門。

在實驗室中顯微鏡為常用的實驗儀器,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你知道哪些地方還用到顯微鏡嗎?

你知道顯微鏡的發展史嗎?為人類的聰明才智而感到自豪。

發散思維,舉手發言,互相交流。

交流課下收集的資料。

給予肯定性、鼓勵性評價。

透過收集資料和資料分析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處理生物科學資訊的能力。

展示圖片或透過投影等了解顯微鏡發展史中幾臺典型的顯微鏡。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利用校園網播放錄影。認真觀看圖片、投影或錄影。感受顯微鏡製作技術的發展。

三、小結

用啟發、鼓勵的語言引導學生對本節進行小結

透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教師可以從學生回答問題中發現問題,以便及時解決。)學生總結,並互相補充。可以鍛鍊學生的表達能力及總結、概括能力,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精加工處理,使之結構化、條理化。

四、討論題

生物存在於我們周圍,生物學問題也時時刻刻存在於我們身邊。探究生物學問題,除在實驗室進行外,還可以在哪些地方進行呢?請同學們思考,舉例說明。學生舉出例項加以說明。引導學生的知識遷移,鼓勵學生髮散性思維、求異思維的發展,給學生髮揮的空間。

五、結束語

鼓勵同學們掌握好顯微鏡的使用方法,為以後的學習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