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的由來
農曆新年的由來
自古以來,對“年”的由來說法不一而足。有一種說法,認為“年”是一種怪獸,人們過年放炮竹,是為了避邪驅兇,嚇走怪獸,以保佑家人平安。但實際上,放炮竹的習俗始於漢代,而“年”的來歷卻十分遙遠了。 把春節稱為“年”,把春節叫做“過年”,這種稱呼在民間具有悠久的傳統。原始社會時期,就有了對“年”的不同叫法。據古書記載:唐虞將“年”叫做“載”,是永珍更新的意思;夏代叫做“歲”,是表示新年一到,春天就來了;商代叫做“祀”,是表示四時已盡,該到編入史冊的時候了。“年”的正式叫法直到周代才開始。 《穀梁傳》說:“五穀大熟為大年”;《爾雅·釋天》說:“年者,禾熟之名,每歲一熟,故以為歲名。”甲骨文中的“年”字是果實豐收的形象;金文中的“年”原是預祝豐收喜慶的日子。為慶賀豐收,迎接新的一年的生產,人們就在“立春”前後的舊曆年正月初一這一天歡聚在一起“過年”,歡聚慶祝。 古人過“年”總是和祭祀活動分不開的。人們用自己勞動換來的肉食、穀物祭祀祖先和鬼神,飲酒宴樂,祈求幸福。後來,佛教、道教的思想影響漸漸滲透進來,給過年的儀式又增添了許多內容,例如貼春聯、放煙花炮竹、吃年糕等。至今,“過年”仍是我國最為隆重的節日習俗。
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裡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後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