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教育

自我教育的體會

自我教育的體會

在某些事情我們會有所體會,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自我教育的體會,一起來看看吧。

自我教育的體會 篇1

學校教育有老師和學生組成。而多數學生只認識到老師對自己的教育,沒有認識到其實自己還有一位陪伴終身的老師——自我。自我教育就是老師指導學生透過自我認識,自我要求,自我踐行,自我總結。而在實施過程中,老師和同學時刻起著開悟,監督,提醒的作用,使學生在實施自主學習,自我教育過程中有序有效持久的進行,最終達到完全能夠自我管理的效果。

體會一:學生明白並能夠接受自主學習,行為自律,生活自理,自主教育,透過自主學習的班會交流使學生明白怎樣去自主學習;自主預習,自主完成作業,自主複習。逐漸擺脫對家長和老師的依賴,自覺主動的學習。大多數學生能夠自我實施自主學習,少數學生仍然需要別人的監督,方能進入學習狀態。個別學生儘管老師家長經常教育,但仍沒能明白學習的意義,別說自主學習,就是陪著學,逼著學也不行,還需要更好的方法才能奏效。

體會二:學生端正了學習態度就能正確而行之有效的學習。自主學習的前提就是學生能夠明白為什麼而學?為誰而學?這些長期和短期的目標。在這些無窮的動力支援下去自主學習才真正有實效。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按部就班的進行。這樣有計劃,有目的,有方法的學習方式,逐漸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終身受益。

體會三:自主學習是一種良好的學習品質。這種學習品質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家長和老師。學生能夠不用陪著,不用督促就能學習,使家長心理感到輕鬆並且心裡有了底,另外,家長有空就可以做自己的事情了。

當然,除了收穫還有很多困惑,本人認為自主學習,自我管理確實是一種終身受益的方法,但一個人究竟應該有怎樣高的思想境界才能做到完全自主呢?自己都有這種懶惰,能拖就拖的想法,而十幾歲的孩子又是怎樣的心理呢?他們的心理思想還不成熟,還不知道什麼是責任,前途究竟是什麼,認為今天不做還有很多機會。面對這些,我想應該完全靠學習的自覺嗎?還應該施加給學生多少壓力、多少鼓勵、多少說教呢?

自我教育的體會 篇2

人們往往是透過照鏡子來看到自己的樣子,那麼,孩子的自我教育也需要“鏡子”,家長與教師就是孩子的“鏡子”,要孩子提高自我意識,學會自我教育,就少不了家長和教師的反饋作用。讓我們用發現的眼光去尋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讓他們在“照鏡子”的時候,擁有自信,去迎接未來的學習與生活,實現自我教育。

學生的自我教育是人性化教育中充滿活力的教育形式,要求教師按照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真正激發他們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實現學生的自我認識、自我監督和自我評價,幫助他們樹立明確的是非觀念,實現學生自我教育是時代與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

教育學生正確認識自己,評價自己。學生是一個有思想、有創造性的個體,他們每天接受著新知識、新事物,教師要實現學生的自我教育,首先要讓學生產生自我意識,讓主體對自身有清晰的認識。學生自我意識的產生、確立、發展通常有如下途徑:將對別人的認識遷移到自我;透過社會化比較;分析他們關於自己的評價;自我觀察、自我分析;根據自己的社會地位、社會角色、價值觀等對上述途徑所獲得的資訊進行取捨。在產生自我意識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做好引導,給予信任,讓學生逐步意識到社會、家庭、學校對自己提出的道德要求,相信它的正確性,併產生一種自我鍛鍊的動機。同時,教師可以發揮集體的力量,一個良好的集體,往往比教師個人的教育影響具有更大的作用,有利於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和行為習慣。

教育學生善於管理自己,戰勝自己。胡適先生曾說:“生命本身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你賦予它什麼意義,它就有什麼意義。”作為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使學生的道德與人格得到提升,讓學生學會學習而形成一個正確的價值取向。當學生擁有了自我意識之後,那麼我們要幫助學生建立價值取向,來指導學生自我教育的評價。一個正確的價值取向作為學生的行為指匯出現,讓學生完成自我評價,是能激發學生向上的內驅力。這是幫助學生形成自我教育能力的基本點。擁有正確的價值取向,才能真正地認識自己,戰勝自己。

自我教育的體會 篇3

3月23日,邢臺會寧中學高一年級全體班級的班主任和班長都參加了關於如何開展主題班會的會議,這個會議得到了學生的一致好評。

在學校,常以班級為基本單位來展開教學活動。因此,班會的開展對於學生提高學習意識,樹立崇高理想,確立學習目標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班會能使學生得到更深刻的教育,一次生動的教育課往往能讓學生終生難忘,銘記於心。而且,學生透過參與到班會來進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學生的創造能力,組織能力和活動能力都得到極大的提升。

如何開展主題班會就成了一個重要的問題,我認為大致可以從這幾個方面著手:

一、選取班會的主題

主題是班會的核心和靈魂,主題直接反映了班會的主要內容和目的。班會的主題可以根據班內學生的具體實際情況來定,主題不能過於寬泛,要從細節抓起。比如說,某個班剛剛結束了月考,那麼就可以針對這次月考該班級考得不理想的學科來作為主題,例如化學成績不理想,那我們就把班會的主題定為:學習化學有妙計,然後根據這個主題開展一系列的活動。如果班級衛生不好,那麼我們就可以圍繞打掃衛生來展開班會活動。

二、動員全體學生廣泛參與

班會不是一個人的班會,不能只有班主任一個人參與班會的組織,辦理的全體學生都要參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全體學生都參與到班會的組織中去。當我們確定了班會主題以後,就要根據主題來確定班會的主要內容和形式,要做到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比如我們可以讓全體學生宣誓,或者是齊唱勵志歌曲,這種集體儀式很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集體榮譽感。

班主任要發動全體班集體成員共同參與,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教師要相信學生的能力,大膽的放手讓學生去做事。教師在主題班會課中可以是一個幕後工作者。

三、班會內容要要新穎多樣

如果班會里的活動一成不變會讓學生覺得乏味無趣,這樣就達不到班會的目的,所以我們開展班會要做到讓班會的活動符合學生的心理需求。比如適當穿插一些集體小遊戲,學生的才藝表揚等娛樂性的活動,也可以播放一些學生喜歡的音樂和影片。

四、班主任要搞好主題班會的總結

並在總結中善於“借題發揮”,點到實質,“舉一反三”,以教育多數學生。同時還要搞好“追蹤教育”,以深化主題和鞏固成果。 總結可以是展示班會的內容,同學們的觀點,也可以是班會中提出的一些需要改進的問題。班會結束後,要佈置一定的課後反思感悟小作業,把班會的思想教育內容真正融入在學生的思想行為中。

總之,一個優秀的班集體,離不開成功的主題班會課,一個優秀的班主任,必須能上好每一節主題班會課。相信我們班主任能夠利用主題班會彰顯德育教育的魅力。

自我教育的體會 篇4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能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學生在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過程中,逐漸形成自我教育的習慣和能力,將終身受益。而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是重要的德育目標之一,是班主任的一項重要工作任務。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需要班主任從多方面努力,融於全部教育工作之中。

第一、是班主任與學生的感情基礎。

班主任對學生的愛,不能停留在表面上,要深入到學生的內心世界,真正產生感情的溝通與共鳴。師愛的溫暖不是目的,是為了教師更好的發揮教育影響力,學生更好地接受教育。班主任與學生的感情溝通,還表現在教師敢於進行自我批評。教師被學生的缺點、錯誤激怒,全憑個人感情的支配去處理,這不是真正的愛。班主任不能用權力“壓”學生,應該引導學生明辨是非,產生自覺向上的動力。

第二、要在班集體建設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在班級體的教育、組織、管理過程中,讓學生形成“我們是集體”、“我是集體成員”的集體意識,產生一種對集體的責任感。這種責任感促使學生與集體認同,嚴格要求自己,規範自己的言行。我在班級工作中,從不採取“保姆式”的工作管教方法,而是引導學生自治、自理。同時,放手發動學生,讓每個學生在集體中發揮主體積極性,增強“參與意識”,培養自我教育能力。我們班成立了各種檢查評比小組,各種課外活動小組,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崗位和職責,對集體負責。班級體內部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這使每個人的才能在集體中得到展示的機會。實踐中,提高了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第三、開展活動,讓學生找到最佳位置

教育與活動猶如“皮”與“毛”的關係,“皮不存,毛將焉附?”離開了活動,教育就會成為空話。為了讓學生找到滿意位置,我在班內相繼開展兩類活動。

一是突出“比較”功能的活動。

如:組織“學法交流”。高一新生多用初中學法來對待高中學習,結果很很難“到位”,我們請高三的優秀生講初高中學法的區別,也讓本班的優秀生交流學法。透過學習比較,學生可以找出自己的差距,並借鑑別人用時間和心血換來的經驗,總結出適合自己特點的學習方法,忙“到位”。

二是突出“表現”功能的活動。

渴望自我的表現,是高一新生的共同特點,針對這一特點我們開展了下列活動:

1、“自己的歷史自己寫”。利用開學初填《學生守則》、《學生聯絡冊》等機會,提醒學生注重表現,用實際行動寫好自已的歷史。

2、開展“學與玩辯論比賽”、“百科知識競賽”。這些活動為學生表現自己提供了機會,他們會因自己的特長得到了發揮而感到有用武之地;同時,這些活動可幫助學生思考自己在集體活動中的價值。從而找到適合自己的最佳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