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報告範文

初中實驗報告

初中實驗報告範文

初中實驗報告範文1

一、實驗內容(含實驗原理介紹):

二、實驗目的

三、涉及實驗的相關情況介紹(包含使用軟體或實驗裝置等情況):

四、實驗結果(含程式、資料記錄及分析和實驗總結等,可附頁):

1.常用儀器的名稱、形狀和主要用途。

2.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

(1)藥品的取用和稱量

(2)給物質加熱

(3)溶解、過濾、蒸發等基本操作

(4)儀器連線及裝置氣密性檢查

(5)儀器的洗滌

(6)配製一定質量分數的溶液

3.常見氣體的實驗室製備及收集

(1)三種氣體(H2、O2、CO2)的製備

(2)三種氣體的收集方法

4.物質的檢驗與鑑別

(1)常見氣體的檢驗及鑑別

(2)(2)兩酸、兩鹼及鹽的鑑別

5.化學基本實驗的綜合

把握好以上這些知識點的關鍵是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化學實驗就要動手,要進入化學實驗室,參與化學實踐的一切活動。在實驗室要觀察各種各樣各具用途的實驗儀器、實驗用品、實驗藥品試劑,各種各類藥品,它們的狀態、氣味、顏色、名稱、使用注意事項。還要觀察各種各類成套的實驗裝置。在老師指導下,自己也應動手做所要求完成的各種實驗,在實驗過程中應有目的地去觀察和記憶。例如:

①各種儀器的名稱、形狀、特點,主要用途,如何正確使用,使用時應注意的事項。

②無論做什麼內容的實驗都離不開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因此,要熟練掌握各項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明確操作的方法、操作的注意事項,且能達到熟練操作的程度。

③還應注意觀察各種實驗現象,這是培養觀察能力、思考問題、分析問題最開始的一步。下面還要進一步詳細說明。

④動手做記錄,因為在實驗活動中感性知識很多,如不做記錄,可能被遺忘或遺漏。這都不利於對實驗的分析和判斷。

(2)如何做好觀察

觀察能力是同學們應具備的各種能力之一,觀察是獲得感性認識最直接的手段,學會觀察事物,無論現在或將來都是受益匪淺的基本素質。特別是對於化學實驗的現象更要求學會觀察,要求:觀察要全面、觀察要準確,觀察要有重點,觀察時還要動腦思考。①觀察實驗現象要全面。

一般應包括,反應物的顏色、狀態,生成物的顏色、狀態,反應過程中產生的光、焰、聲、色、放熱、沉澱、氣味等變化、反應劇烈的程度等。例如:將銅絲插在硝酸汞溶液中,觀察到的現象應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銅絲表面由紅逐漸變為銀白色,另一個是溶液由無色逐漸變為藍色。而不少同學只觀察到了銅絲變為銀白色而忽視了溶液顏色的變化,就屬於不全面。進而分析反應本質時,就不深刻,同時,也說明不了生成物中還有硝酸銅藍色溶液存在。

②對於觀察到的現象描述要準確。

注意“光”和“焰”的區別,“煙”和“霧”的區別。一般情況下,氣體物質燃燒有火焰,而固體物質燃燒沒有火焰而發光。如:氫氣、甲烷、一氧化碳這些氣體燃燒,分別為淡藍色火焰及藍色火焰。硫雖然是固體,但它在燃燒時先熔化進而揮發成硫蒸氣,所以,它在空氣中燃燒火焰為微弱的淡藍色,在氧氣中為明亮藍紫色火焰。固體物質,如木炭、鐵絲、鎂帶等燃燒,分別為發白光,火星四射,耀眼強光。“霧”是小液滴分散在空氣中形成的。如濃鹽酸揮發出的氯化氫氣體遇水蒸氣結合成鹽酸小液滴,在空氣中形成酸霧。“煙”是指固體小顆粒分散在空氣中形成的。如紅磷在空氣中燃燒形成大量的、濃厚的“白煙”,就是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白色固體小顆粒聚集而成的。

③對於實驗現象的觀察既要全面又要有重點。

化學實驗現象五彩繽紛,多種多樣,有的現象十分突出而明顯,有些轉瞬即逝,而有些隱蔽不易察覺,觀察時注意抓住反應變化本質的現象。如何才能抓住反應本質的現象呢?為此,實驗前要仔細研究實驗目的、過程,確定觀察現象的重點。例如,在實驗驗證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別時,重點觀察物質是否發生了改變,有否不同於原物質的新物質生成,才是觀察的重點。如將鎂條剪短,說明只是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它仍保持了銀白色的金屬光澤和富於彈性。但是,把鎂條放在酒精燈火焰上點燃後,產生了耀眼的白光,冒煙,反應劇烈且放熱,熄滅後生成了白色粉末。這一系列的實驗現象,重點即是生成了不同於原來鎂帶的白色固體物質,這是一種新物質,這才是觀察的重點,白色固體物質無論從光澤、狀態及彈性等方面都不同於原來的鎂條,說明發生了化學變化,而發生反應時出現的白光、放熱,則是伴隨化學變化的現象,不是判斷物質變化的本質現象。④觀察現象要深化,要思考,力求從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

每次實驗後要將觀察到的現象給綜合加以分析,認真思考找到原因進行對比、推理、判斷,然後得出結論,以求對事物深入瞭解和認識,只有堅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對化學學習中出現的概念、原理、定律,以及元素化合物的知識,掌握的比較牢固。

⑤正確地記錄和準確描述實驗現象。例如:鋅和稀硫酸反應,正確的實驗現象描述如下:試管內有大量氣泡產生,鋅粒逐漸變小,用手握試管感到有些發熱。錯誤的描述說成:“試管內有氫氣產生”。眼睛只能看到氣泡,至於氣泡是什麼氣體,眼睛是分辨不出的。又如:將

紫色石蕊試液滴入鹽酸溶液,正確的描述應為“溶液變紅”或說“紫色石蕊試液變為紅色”,而不能說“鹽酸變紅”。

初中化學實驗操作常見錯誤

1.操作不當造成容器的爆炸或炸裂

(1)點燃等可燃性氣體時,未檢驗其純度或檢驗有誤,造成混入空氣點燃時發生爆炸。

(2)用時,混入可燃性固體雜質造成加熱時劇烈燃燒發生爆炸。

(3)拿著酒精燈到另一個燃著的酒精燈上點火,或向燃著的酒精燈內新增酒精以及熄滅酒精燈時不用燈帽而用嘴吹,引起燈體內酒精燃燒發生爆炸。

(4)加熱固體物質時試管口沒有略向下傾斜,造成試管中出現的水蒸氣在管口凝聚成水滴倒流到試管底部,使其炸裂。

(5)加熱試管等儀器時,外壁沾有水珠未擦試乾淨、沒有預熱或儀器底部同燈芯相接觸造成炸裂。

(6)加熱,用排水法收集,實驗完畢時未先移去導管後撤燈,造成水槽中的水倒流到試管中,使其炸裂。

(7)用量筒作容器進行加熱或稀釋濃硫酸等實驗,造成量筒炸裂。

(8)做細鐵絲在純氧中燃燒的實驗時,沒有在集氣瓶底部放少量水或鋪一層細沙,致使集氣瓶炸裂。

2.操作不當造成藥品汙染

(1)用高錳酸鉀製氧氣時,試管口沒有塞上一團棉花,高錳酸鉀顆粒進入導管和水槽使水染色。

(2)用玻璃棒或膠頭滴管分別取用不同藥品時,在使用中間沒有將其擦試或洗滌乾淨,造成試劑的汙染。

(3)藥品用量過多,使產生的有害氣體汙染空氣。如硫在氧氣(或空氣)中燃燒。

(4)做實驗時,試劑瓶塞張冠李戴。如將稀硫酸的滴管放到盛氧化鈉的滴瓶口上,造成藥品汙染。

(5)傾倒液體時,瓶塞沒有倒放,標籤沒有對著掌心,造成液體裡混入雜質,標籤被腐蝕。

(6)實驗室制二氧化碳時,用濃鹽酸使得生成的氣體中含有氯化氫氣體等雜質,影響實驗的現象。

(7)一些易與空氣中的等反應的藥品,儲存不夠嚴密,致使變質。

3.操作不當引起實驗失敗或出現偏差

(1)用量筒量取液體時,沒有正確讀數,造成量取的液體體積同實驗要求有偏差,致使實驗不夠成功。

(2)配製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時,天平的使用有誤,如將物品與砝碼放反,致使最終配製的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有誤。

(3)用排水法收集氣體時,將集所瓶倒置於水中,集氣瓶內沒有灌滿水,造成氣體不純。

(4)做實驗中,過早停止通入。

(5)過濾時操作沒有遵循“一貼、二低、三靠”,致使過濾後的液體仍然渾濁。

4.其他方面操作不當引起的後果

(1)連線儀器時,把玻璃管插入帶孔橡皮塞內,玻璃管沒有沾水或沒有用布包住,使得玻璃管折斷,刺傷手掌。

(2)使用膠頭滴管時,將膠頭滴管伸入到容器內,並觸及容器內壁,造成藥品用量增多和汙染。

(3)製取氣體時沒有檢查裝置的氣密性,使得裝置漏氣而收集不到氣體。

(4)用蒸發皿蒸發或濃縮溶液時,沒有用玻璃棒攪拌,造成區域性過熱,液滴飛濺。

初中實驗報告範文2

實驗: 練 習 使 用 顯 微 鏡

目的要求:

1、練習使用顯微鏡,學會規範的操作方法。

2、能夠獨立操作顯微鏡。

3、能夠將標本移動到視野中央,並看到清晰的圖象。

材料用具:

顯微鏡、e字玻片、動植物永久玻片、擦鏡紙、紗布

方法和步驟:

一、對照圖示認識顯微鏡,識別顯微鏡的結構及各部分的作用。

二、練習使用顯微鏡

1、取鏡和安放

右手握住鏡臂,左手托住鏡座。 把顯微鏡放在實驗臺上,略偏左(顯微鏡放在距實驗臺邊緣7釐米左右處)。安裝好目鏡和物鏡。

2、對光

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物鏡的前端與載物臺要保持2釐米的距離)。 把一個較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左眼注視目鏡內(右眼睜開,便於畫圖)。轉動反光鏡,使光線透過通光孔反射到鏡筒內。透過目鏡,可以看到白亮的視野。

3、放置玻片標本

4、觀察 (先低後高)

把所要觀察的玻片標本放在載物臺上,用壓片夾壓住,標本要正對通光孔的中心。 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直到物鏡接近玻片標本為止(眼 睛看著物鏡,以免物鏡碰到玻片標本)。 左眼向目鏡內看,同時反方向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升,直到看清物像為止。再略微轉動細準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5、收放

注意事項

1、注意安全,不要損傷顯微鏡、目鏡和物鏡。

2、材料對準通光孔,用壓片夾將玻片壓好。

3、下降鏡筒時,不要注視目鏡,一定要注視物鏡,以免損壞玻片標本和物鏡頭。

4、取下玻片標本時要小心;

5、實驗完畢,把顯微鏡的外表擦拭乾淨。轉動轉換器,把兩個物鏡偏到兩旁, 1

並將鏡筒緩緩下降到最低處。最後把顯微鏡放進鏡箱裡,送回原處。 思考回答:

1、在進行低倍鏡觀察時,使鏡筒下降至接近玻片的過程中,眼睛應注視什麼地方?為什麼?

2、光線較暗時,應選用反光鏡的平面還是凹面?

3、怎樣計算出視眼中的影象的放大倍數?

4、若視眼中“e”位於左上方,怎樣操作才能將其移到視眼中央?

初中實驗報告範文3

(一)、聲學實驗

1.聲音的產生和空氣能傳聲在一隻塑膠瓶中放一些小紙屑,敲擊塑膠瓶,可以觀察到瓶底的小紙屑跳動起來,而不敲擊時發現瓶底的小紙屑並不跳動。說明聲音是由於物體的振動而產生的。我們能聽到聲音,說明聲音是透過空氣傳播的。

2.探究聲音的音調在幾隻相同的塑膠瓶中裝上不同深度的水,然後用嘴對著瓶中吹氣,會發出音調高低不同的聲音,從而可以說明音調跟頻率的關係。

(二)、電學實驗

1.絕緣體用導線將電源、小燈泡、開關和塑膠瓶連成串聯電路,閉合開關後發現燈泡不發光,說明塑膠是絕緣體。

2.摩擦起電把一隻小塑膠瓶在頭皮上反覆摩擦幾下,然後將其靠近一些小紙屑,發現小紙屑被吸引,說明用摩擦的方法可使物體帶電,帶電體能吸引輕小物體。

(三)、光學實驗

1.光的折射透過盛水塑膠瓶,看書本上的字,會字變大了,這是光的折射現象。當然,學生在觀察時還發現了其它一些獨特的現象,收穫很大。

2.光的直線傳播在一隻塑膠瓶中裝入一定量的水,在其中加入適量的豆奶粉,擰緊瓶蓋,充分搖勻,將鐳射筆發出的光透過瓶底,對著瓶蓋照射,會看到光沿直線傳播的光柱,效果明顯。(此實驗還可說明光能在液體中傳播)

(四)、熱學實驗

探究白色和黑色物體吸熱能力的強弱用白紙和黑紙包住兩個裝滿水的塑膠瓶,在太陽光下照射相同的時間後,看看誰的溫度升得高。溫度升得越高,說明其吸收的熱量就越多,其吸熱能力就越強。

(五)、力學實驗

1.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三要素雙手擠壓塑膠瓶,可以使瓶發生不同程度的凹陷變形,說明力可以使物體發生形變。如果施加的力越大,瓶子的形變程度也就越大,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關。用手推裝滿水的塑膠瓶使其運動,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推力方向不同,塑膠瓶運動的方向也不同,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關。將裝滿水的塑膠瓶豎立在桌面上,用手指推瓶蓋與瓶身,發現推瓶蓋時瓶子更容易傾倒,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點有關。

2.物體的慣性用手將一塑膠瓶扔出,離開手後瓶仍然繼續朝前運動,說明物體具有慣性。將礦泉水瓶放倒在水平桌面上,向它的'側面吹氣,它會很容易被吹的滾動起來。當將瓶中裝滿水再用同樣的力吹它時,它卻不容易被吹動。當用同樣的力使它們滾動起來時,裝滿水的瓶子滾動的較遠。這些現象說明:質量大的物體不容易改變運動狀態,即質量大的物體慣性大。

3.物體受平衡力和非平衡力將一塑膠瓶靜止在水平桌面上,此時瓶子受到重力與支援力這一對平衡力的作用。將一塑膠瓶丟擲後,瓶子最終落回地面,說明它受到重力的作用。瓶子在空中作曲線運動,說明它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時運動狀態是改變的。

4.探究摩擦用手抓住一塑膠瓶,瓶子沒有落下來,說明它受到豎直向上的靜摩擦力。將一塑膠瓶放在水平地面上,使其從同一位置分別向前滑動和滾動,比較兩次運動中所用推力的大小。前者是滑動摩擦,後者是滾動摩擦,而且還可得出結論:“用滾動代替滑動可大大減小摩擦”。

5.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將裝有一半水的塑膠瓶豎放在一塊軟海綿上,觀察海綿的凹陷情況;再將塑膠瓶內裝滿水,重新豎放在這塊軟海綿上,比較這兩種情況中塑膠瓶對海綿的作用效果,從而得出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壓力的大小有關。把一裝滿水的塑膠瓶分別豎放、倒放在海綿上,觀察並比較海綿的凹陷情況,表明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積有關。

6.探究液體壓強在一塑膠瓶的瓶口包上一橡皮膜,將其瓶口壓入水中,橡皮膜發生凹陷,說明液體內部存在壓強。在塑膠瓶的側壁上的不同高度的地方扎三個小孔,再往瓶內倒水,比較水從孔中噴出的遠近,最終得出液體壓強跟深度有關,深度越大,壓強越大。

7.體驗大氣壓的存在在一塑膠瓶內裝滿水,用一張硬紙片緊壓在瓶口,然後使瓶口朝下,發現硬紙片能托住水,有力地證明大氣壓的存在。也可將熱水灌入塑膠瓶搖晃幾下,倒去熱水後迅速擰緊瓶蓋,用自來水衝瓶子,可觀察到塑膠瓶被壓癟,並伴有變形時產生的響聲,也能說明大氣壓是存在的。

8.探究液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在塑膠瓶中裝上適量的水,左手拿著一支吸管豎直插入瓶內水中,右手橫拿著另一支吸管,將嘴對著橫管的一端用力吹氣,觀察管內液麵和管口的情況,從而得出“流體流動,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的結論。

9.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用手敲打塑膠瓶,手感到較痛,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0.探究浮力產生的原因將塑膠瓶的底部剪去,瓶口朝下,把乒乓球放入其中並落在瓶頸處,從上面倒水,直到水滿後,乒乓球也不會浮起來,而只有用手從下面堵住瓶口時,乒乓球才會浮起來。從而說明浮力就是液體對浸在其中的物體向上與向下的壓力差。

11.演示物體的浮沉條件將礦泉水瓶裝入適量的沙子,擰緊蓋,放入水中,瓶可豎直下沉;透過調節裝沙量的多少,可使瓶在水中豎直地漂浮或懸浮。

12.能量轉化把塑膠瓶向高處拋,觀察塑膠瓶的高度和速度的變化,可演示動能與重力勢能之間的能量轉化。

隨處可得的塑膠瓶能做出如此多的實驗,同學們在學習中興趣一定很濃,其實可用塑膠瓶做的實驗還很多,例如可以替代燒杯、量筒、漏斗、溢水杯等實驗器材,聲音與能量、阿基米德原理的演示、潛水艇模型、土電話、噴泉、閉口浮沉子等的實驗裝置。生活中處處有物理,只要我們善於發現,細心觀察,勤于思考,勇於實踐,不斷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充分利用身邊可以利用的物品,讓學生自己動手製作教具,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長久興趣,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並使學生有意識的將物理知識應用到實踐中,解決實際問題,真正體現新課標“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

初中實驗報告範文4

器材

找一個底面很平的容器,讓一個蠟燭頭緊貼在容器底部,再往容器裡倒水,蠟燭頭並不會浮起來;輕輕地把蠟燭頭撥倒,它立刻就會浮起來。

可見,當物體與容器底部緊密接觸時,兩個接觸面間就沒有液體滲入,物體的下表面不再受液體對它向上的壓強,液體對它就失去了向上託的力,浮力當然隨之消失了。

現在,你能提出為潛艇擺脫困境的措施了嗎?

“浮力是怎樣產生的”,學生對“浮力就是液體對物體向上的壓力和向下的壓力之差”這一結論是可以理解的,但卻難以相信,因此做好浮力消失的實驗是攻克這一難點的關鍵,下面介紹兩種簡便方法。

[方法1]

器材:大小適當的玻璃漏斗(化學實驗室有)一個、乒乓球一隻、紅水一杯。

步驟:

(1)將乒乓球有意撳入水中,鬆手後乒乓球很快浮起。

(2)用手托住漏斗(喇叭口朝上,漏斗柄夾在中指和無名指之間),將乒乓球放入其中,以大拇指按住乒乓球,將水倒入漏斗中,鬆開拇指,可見乒乓球不浮起,(這時漏斗柄下口有水向下流,這是因為乒乓球與漏斗間不太密合)。

(3)用手指堵住出水口,可見漏斗柄中水面逐漸上升,當水面升至乒乓球時,乒乓球迅即上浮。(若漏斗柄下口出水過快,可在乒乓球與漏斗接觸處墊一圈棉花,這樣可以從容地觀察水在漏斗柄中上升的情況。)

[方法2]

器材:透明平底塑膠桶(深度10cm左右,口徑宜大些,便於操作)一隻、底面基本平整的木塊(如象棋子、積木、保溫瓶塞等)一個、筷子一根、水一杯。

製作小孔桶:取一鐵扦在酒精燈上燒紅,在塑膠桶底面中央穿一小孔、孔徑1cm左右,用砂紙將孔邊磨平即成一小孔桶。

步驟:

(1)將木塊有意撳入水中,鬆手後木塊很快浮起。

(2)將木塊平整的一面朝下放入小孔桶中並遮住小孔,用筷子按住木塊,向桶中倒水。移去筷子,可見木塊不浮起。(這時小孔處有水向下滴,這是因為木塊與桶的接觸面之間不很密合)。

(3)用手指堵住小孔,木塊立即上浮。

上述兩例針對實際中物體的表面不可能絕對平滑這一事實,巧妙地利用“小孔滲漏”使水不在物體下面存留,從而使物體失去液體的向上的壓力,也就失去了浮力,結果本應浮在水面上的乒乓球和木塊卻被牢牢地釘在了水底,不能不令學生歎服。接著步驟(3)又魔術般地使浮力再現,更令學生情緒高漲,躍躍欲試。

組成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實驗報告

一、實驗目的:掌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連線方式。

二、實驗器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步 驟: 1.組成串聯電路

A.按圖1-1的電路圖,先用鉛筆將圖1-2中的電路元件,按電路圖中的順序連成實物 電路圖(要求元件位置不動,並且導線不能交叉)。

B.按圖1-1的電路圖接好電路,閉合和斷開開關,觀察開關是同時控制兩個燈泡,還 是隻控制其中一個燈光泡.

觀察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把開關改接在L1和L2之間,重做實驗B;再改接到L2和電池負極之間,再重做實驗B. 觀察開關的控制作用是否改變了,並分別畫出相應的電路圖.

電路圖 電路圖

觀察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觀察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組成並聯電路

A.畫出由兩盞電燈L1和L2組成的並聯電路圖,要求開關S接在幹路上,開關S1和S2分 別接在兩個支路上,並按電路圖用鉛筆連線1-3

的實物電路圖.

電路圖

B.按電路圖在實物上連線並聯電路,然後進行下述實驗和觀察:

a. 閉合S1和S2,再閉合或斷開幹路開關S,觀察開關S控制哪個燈泡.

觀察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閉合S和S2,再閉合或斷開幹路開關S1,觀察開關S1控制哪個燈泡. 觀察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閉合S和S1,再閉合或斷開幹路開關S2,觀察開關S2控制哪個燈泡.

觀察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論]

1.在串聯電路里開關控制____________用電器;如果開關的位置改變了,它的控制作 用_________.

2.在並聯電路幹路裡的開關控制__________________用電器;支路中的開關只能控制 _______________用電器.

初中實驗報告範文5

探究課題;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一、提出問題:平面鏡成的是實像還是虛像?是放大的還是縮小的像?所成的像的位置是在什麼地方?

二、猜想與假設:平面鏡成的是虛像.像的大小與物的大小相等.像與物分別是在平面鏡的兩側.

三、制定計劃與設計方案:實驗原理是光的反射規律.

所需器材:蠟燭(兩隻),平面鏡(能透光的),刻度尺,白紙,火柴,

實驗步驟:

1.在桌面上平鋪一張16開的白紙,在白紙的中線上用鉛筆畫上一條直線,把平面鏡垂直立在這條直線上.

2.在平面鏡的一側點燃蠟燭,從這一側可以看到平面鏡中所成的點燃蠟燭的像,用不透光的紙遮擋平面鏡的背面,發現像仍然存在,說明光線並沒有透過平面鏡,因而證明平面鏡背後所成的像並不是實際光線的會聚,是虛像.

3.拿下遮光紙,在平面鏡的背後放上一隻未點燃的蠟燭,當所放蠟燭大小高度與點燃蠟燭的高度相等時,可以看到背後未點燃蠟燭也好像被點燃了.說明背後所成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

4.用鉛筆分別記下點燃蠟燭與未點燃蠟燭的位置,移開平面鏡和蠟燭,用刻度尺分別量出白紙上所作的記號,量出點燃蠟燭到平面鏡的距離和未點燃蠟燭(即像)到平面鏡的距離.比較兩個距離的大小.發現是相等的.

四、自我評估:該實驗過程是合理的,所得結論也是正確無誤.做該實驗時最好是在暗室進行,現象更加明顯.誤差方面應該是沒有什麼誤差,關鍵在於實驗者要認真仔細的操作,使用刻度尺時要認真測量.

五、交流與應用:透過該實驗我們已經得到的結論是,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虛像,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鏡的距離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像與物體的連線被平面鏡垂直且平分.例如,我們站在穿衣鏡前時,我們看穿衣鏡中自己的像是虛像,像到鏡面的距離與人到鏡面的距離是相等的,當我們人向平面鏡走近時,會看到鏡中的像也在向我們走近.我們還可以解釋為什麼看到水中的物像是倒影.平靜的水面其實也是平面鏡.等等.

初中實驗報告範文6

物理探究實驗: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探究準備

技能準備:

彈簧測力計,長木板,棉布,毛巾,帶鉤長方體木塊,砝碼,刻度尺,秒錶。

知識準備:

1. 二力平衡的條件: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並且在同一直線上,這兩個力就平衡。

2. 在平衡力的作用下,靜止的物體保持靜止狀態,運動的物體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3. 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做相對運動時或有相對運動的趨勢時,在接觸面上會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就叫摩擦力。

4. 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拉力的大小就等於摩擦力的大小,拉力的數值可從彈簧測力計上讀出,這樣就測出了木塊與水平面之間的摩擦力。

探究導引

探究指導:

關閉發動機的列車會停下來,自由擺動的鞦韆會停下來,踢出去的足球會停下來,運動的物體之所以會停下來,是因為受到了摩擦力。

運動物體產生摩擦力必須具備以下三個條件:1.物體間要相互接觸,且擠壓;2.接觸面要粗糙;3.兩物體間要發生相對運動或有相對運動的趨勢。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摩擦力的作用點在接觸面上,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由力的三要素可知:摩擦力除了有作用點、方向外,還有大小。

提出問題:摩擦力大小與什麼因素有關?

猜想1: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接觸面所受的壓力有關。

猜想2: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猜想3: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產生摩擦力的兩種物體間接觸面積的大小有關。

探究方案:

用彈簧測力計勻速拉動木塊,使它沿長木板滑動,從而測出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摩擦力;改變放在木塊上的砝碼,從而改變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壓力;把棉布鋪在長木板上,從而改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改變木塊與長木板的接觸面,從而改變接觸面積。

物理實驗報告 ·化學實驗報告 ·生物實驗報告 ·實驗報告格式 ·實驗報告模板

探究過程:

1. 用彈簧測力計勻速拉動木塊,測出此時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摩擦力:0.7N

2. 在木塊上加50g的砝碼,測出此時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摩擦力:0.8N

3. 在木塊上加200g的砝碼,測出此時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摩擦力:1.2N

4. 在木板上鋪上棉布,測出此時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摩擦力:1.1N

5. 加快勻速拉動木塊的速度,測出此時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摩擦力:0.7N

6. 將木塊翻轉,使另一個面積更小的面與長木板接觸,測出此時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摩擦力:0.7N

探究結論:

1. 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體表面的壓力有關,表面受到的壓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2. 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

3. 摩擦力的大小跟物體間接觸面的面積大小無關。

4. 摩擦力的大小跟相對運動的速度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