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民居的藝術魅力》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瞭解我國傳統民居的形式和特點,學會欣賞傳統民居的藝術魅力。
【過程與方法】以小組合作方式蒐集我國傳統民居圖片,體驗並感受美術活動的樂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激發對民族傳統藝術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感受傳統民居的藝術魅力。
【難點】認識種類多樣的.傳統民居,區分不同地區的民居特色。
三、教學方法
展示法,講授法。交流合作法。
四、教學準備
簡報,多媒體器材。
五、教學過程
(一)匯入
挑選並展示一組同學老家窯洞的圖片進入本節課,並對同學們提出問題“這些造型特別的建築有什麼居住優點?”“大家覺得這些樸實的窯洞外形好看嗎?”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回答問題,老師總結由此引出板書《傳統民居的藝術魅力》。
(二)直觀感知
展示福建土樓與廣東開平碉樓的圖片,學生們欣賞比較他們的相同及不同之處併發言。
老師總結學生髮言“福建土樓是圓形,碉樓是長方體樓式建築”“福建土樓和碉樓在居住之外都有一定防禦功能的設計意圖”它們都飽含古代勞動人民對生活的熱情。
(三)具體分析
展示北京四合院圖片,引導學生欣賞並思考討論“四合院分為幾個組成部分”“有哪些寓意”併發言。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分為正房、廂房、中心院落、中門、大門組成。四面房子都朝中心院落開啟,給居住者一種和和美美,其樂融融的感受
(四)領悟探究
繼續展示上海石庫門、蒙古包、藏族碉樓圖片,並分小組討論,傳統民居的美感來源於哪裡?從造型,寓意,色彩,居住功能等方面進行思考。
學生自主發言,教師討論總結“傳統民居因地制宜,具有獨特的地方特色,造型流暢,結合舒適性和實用性功能”
(五)小組評述
提供更多傳統民居圖片,讓每個小組選出自己喜歡的民居進行小討論,“如果讓大家選擇,那麼你願意住哪種民居,從多角度分析這件民居的藝術感受”
討論結束,學生推薦代表發言,老師進行總結“傳統民居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值得我們尊重與傳承”
(六)小結作業
回顧本節課學到的傳統民居相關知識內容。鼓勵學生和爸爸媽媽一起週末到附近古鎮地區欣賞傳統民居的美感。
六、板書設計
傳統民居的藝術魅力
北京四合院:正房、廂房、中心院落、中門、大門。
福建土樓:水井、祖堂、房間、側門、大門門廳。
廣東開平碉樓:穹頂、山花、柱式。
七、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