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研讀六步曲 教學總結
研讀教材是語文教師必不可少的一項基本功,現在受到普遍重視。本文從一名普通語文教師的視角出發,著眼於日常備課時,拿到一篇文章怎樣研讀才能深入、到位、形成自己的獨到見解。文中結合自身經驗,主要談具體實用的操作步驟。
作為一名中學語文教師,研讀教材是一項不可缺少的基本功,更是決定教師個人成長的關鍵因素。可是,在當前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可以從網路上、教參裡、各種教師用書中非常方便的找到一篇篇教案、一個個課件。久而久之,很多語文教師漸漸淡忘了如何獨立研讀教材,成了依靠“拿來主義”的教書匠。
要找回這缺失的一環,必須不斷苦練教材研讀能力。對此,餘映潮老師有如下闡述:“語文教師要學會把玩教材,要別出心裁讀課文。”“語文教師研讀教材的境界是:讀得細膩,讀得深刻,讀得奇美。”除此之外,餘老師還為我們提供了鑽研教材的方法——挖掘以求深,辨誤以求真,考查以求準,發散以求活,變角以求新,對比以求博,類聯以求趣,系統以求全,探幽以求奇,創新以求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總是可以看的更高更遠,但是當自己腳踏實地時又覺得困難重重。在一個學期的教學中,筆者不斷學習、思考、實踐,力求把餘老師的寶貴經驗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中。有高人指點的確可以大大提高效率,一段時間後,發覺自己拿到一篇陌生課文,不再惴惴不安了,對教材漸漸有了獨到的認識,有時甚至敢於挑戰難文教學。回顧自己的教材研讀之路漸有起色,不禁欣喜,於是結合自身研讀教材的經歷總結了一些粗淺的經驗步驟:
第一步——從模仿做起,修煉內功
當我們驚歎於名家大師們字字珠璣的教材分析,一針見血的文章點評時,可曾想到,這正是他們長期內功修煉的.結果。當內力深厚時,一切自然水到渠成。對一名普通語文教師來說,內功的錘鍊是一條漫漫修遠之路。除了大量的閱讀思考和勤奮的寫作外,模仿也是一個有效方法。其實,模仿是人類固有的天性和本能,是人類生物特徵的一部分。模仿是社會學習重要形式,在個體社會化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是人們彼此之間相互影響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古希臘哲學家看來,所有藝術都是模仿的產物。教材研讀也是一門藝術。在聽其他老師,尤其是老教師評課時,筆者最喜歡也最留心他們的教材分析部分,看他們是從什麼角度著手分析文章的,每一次都會有新啟發。遇到類似課文,再試試是否可以遵循這個角度分析文章。一開始自然只能仿其“形”,漸漸也就能抓住點“神”了。
第二步——反覆讀教材,尋找火花
葉聖陶先生談到文字研讀時說過:“一字未宜忽,語語悟其神。”潛心、反覆讀教材是研讀文字的一個關鍵環節。在與教材的一次次“碰撞”中,作者的心思、語言的魅力、甚至獨到的發現都會浮現出來。我認為,相比於默讀,放聲朗讀更不失為一種好辦法,在抑揚頓挫的讀書聲中總是容易與作者貼的更近,也更加容易形成自己的獨到見解。在《臺階》這篇課文的教學中,當讀到父親腳踏黃泥的細節:“父親頭髮上像是飄了一層細雨,每一根細發都艱難地挑著一顆乃至數顆小水珠,隨著父親踏黃泥的節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滾到額頭上,額頭上一會兒就滾滿了黃豆大的露珠。”“挑”“晃破”“滾”這幾個詞就讓我十分歎服。在隨後的教學設計中,就讓學生就這一段進行研讀,著重分析這幾個傳神的動詞。在這番研讀後,學生對於父親沉重命運的認識深了,對文章的理解也上升了一個層次。
第三步——由“趣”字入手,巧妙引導
中學生年齡決定了他們更容易關注到有趣的東西,教師在備課時如果充分利用這一點,很容易有出人意料的效果。餘映潮老師就相當善於發現教材中有趣的語言現象,因此,那些看似枯燥乏味、難讀難教的課文,他也能上得詩意盎然,妙趣橫生。他讀《羚羊木雕》,饒有趣味地將目光投入到文中表示人物如何“說”的搖曳生姿的寫法上。又如讀《愛蓮說》,他欣然發現文中許多有趣有味的“三”:文章有“精粹的語言、精妙的形象、雋永的意境”三美;文章寫了三種花,象徵三種人,滲透了三種情;文章有三次襯托;文章第二段寫的是三種花、三種評價和比較、人們對生活理想的三種選擇;文章句式有三美,即長句與短句、單句與偶句、駢句與散句;文章“噫”後的排比句為一陳述二設問三感嘆……這些趣味點,讓學生耳目一新,更加樂於深入課文,也讓老師在課堂中更加揮灑自如。
現在比較多見的,也是比較常用的一個趣味點就是文章中的對比。仔細看看,中學課本中的許多課文都藏著奇妙的對比,我在讀《俗世奇人——好嘴楊巴》時,就抓住了楊七和楊巴的對比,教學設計中也突出了這一點。馮驥才的《好嘴楊巴》開頭先介紹了楊七楊巴的外貌、姓名、關係。前四段都以介紹楊七為主,後面才開始寫楊巴。既然題目是《好嘴楊巴》,為何最重要的開頭部分卻寫楊七呢?細細閱讀下來,發現一些細節很值得推敲。
第一段寫楊八本名楊巴,因為看上去比楊七小,再加上“巴”與“八”音同,所以被當成楊七的兄弟,名字被錯念為楊八。這與文章最後一段中“‘楊家茶湯’被改作‘楊巴茶湯’,楊七漸漸被埋沒”可謂形成鮮明而有趣的對比。楊巴先因沒有手藝而被忽略,連名字都被錯念,後來卻因為一張巧嘴而名聲大噪,反而手藝好的楊七漸漸無人知曉。楊七的絕活在手上,而楊巴的絕活在嘴上,以最後結果來看,似乎能說會道的人更加容易成功,作者設定的巧妙對比很值得玩味。
第四步——尋“美點”探秘,集美找茬
餘映潮老師說過:“中學語文教材,從語言教學的角度看,是一個美麗而博大的知識海洋,沉澱著豐富的知識板塊,蘊藏著精粹的知識寶藏。”我們在研讀教材時,要著重對文章的語言之美進行積累、賞析,之後再引領學生感知、積累、提煉、賞析這些美點。語文課的語言魅力得到真正體現。學生透過這樣的薰陶,在今後的語文學習中也會留意、模仿、創造美麗的語言。
除了語言美,教材中的感情之美、意境之美、寫作技法之美……都可以是我們在研讀教材時的著眼點。用“集美”的方法讀文章,常常會被作者感動,理解自然就更深刻了。
與之相對,有的文章也可以從弱點入手,流行的“找茬”也可以成為教學設計中的亮色。
第五步——增文章內涵,讀厚教材
“把教材讀厚,把課本教薄。”這是餘映潮老師經常說的一句話。如何讀厚教材?其實就是要求教師在研讀文字時,要有意識的豐富文章內涵。文章背後的故事,往往值得我們細細追尋。對文章的認識深厚了,教學設計自然就有質量了。
筆者在備《信客》一課時,就再次細讀了《文化苦旅》,還查閱了很多相關的歷史背景和餘秋雨家鄉浙江餘姚的風土人情。其實《信客》中的剪紅綢故事是確有其人,但是餘秋雨先生進行了加工改編,把好幾個內容整合一起。但是當校長那節幾乎可以肯定是他自編的了。為什麼要加這麼一節,尤其為什麼把順便修一修老信客墓作為結尾,就引起了我的關注和思考。我的教學設計中就有了引導學生對文章結尾的思考——“同樣一個人,作為校長被永遠記住了,作為信客卻被淡忘,你從中讀出了什麼?”原本學生只是理解到文章讚美提倡誠信,這樣一來,他們開始明白作者其實在藉故事談對誠信缺失的思考。
第六步——開發延伸點,昇華教材
“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教材只能作為教學的依據,要教得好,使學生受到實益,還靠教師的善於運用。”我們要透過教材這一小點給學生開啟一扇窗,自己在研讀教材時,就必須注重教材的拓展延伸,一篇課文可以向一個單元課文中的人物與事物、語言與手法、結構與主題拓展。也可以向生活中延伸,向閱讀中延伸,向寫作中延伸。
比如:在《紙船》一課的教學設計中,餘映潮老師總結了這首詩寫法上的特點:寫物抒情、展開想象和變換人稱。他增加了洪源的《駛去了,港口的船》和沙鷗的《新月》這兩首詩進行比讀,它們在寫法上與課文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樣比讀,不僅使課文學習容量增加,也開闊了學生的閱讀視野,深化了學生對課文寫法的理解和體會。
以上六部曲,僅是筆者個人在平時教學中總結的初步經驗,並非一個固定模式。“教無定法”,對教材的研讀也不可能有不變的套路。具體操作時,還要根據個人教學風格、文字、學生實際……進行具體分析、調整。只要靜心研習,相信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獨特的研讀方式。總而言之,教材研讀是一條艱深卻又綺麗的路,“辛”字多加一橫就是“幸”,筆者相信在這條路上多一點付出就會有多一點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