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三首之長相思》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詞”這種文學體裁。
2、學會“榆 畔 帳 聒”四個生字。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學習透過看註釋,查閱資料,邊讀邊想象等方法,感知詞的大意。
5、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
教學重點
1、感知詞的大意,懂得詞句的意思,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
2、引導有感情地朗讀。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匯入新課。
1、同學們,昨天我們學習了21課的前兩首古詩,感受到了王安石和張籍那濃濃思鄉情。那麼誰願意給大家背誦一下古詩?請學生配樂誦讀。
2、當“洛陽城裡見秋風”的時候,張籍的內心湧動著“欲作家書意萬重”的思鄉之情。那麼,在風雪交加的夜晚,納蘭性德又將流露出一份怎樣的思鄉之情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長相思》。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
1、昨天已經佈置同學們預習課文了,誰來說說你是怎樣預習的?(查閱相關資料、反覆誦讀、試著理解古詩詞的意思)
2、在預習時,你發現長相思與前兩首古詩有什麼不同了嗎?點選課件,出示詞
教師介紹詞:詞是詩的別體,詞因為句子有長有短又稱長短句。詞一般都分兩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闋)
教師補充:
長相思是詞牌名,就是詞的格式的名稱,通常用來寫思念之情。也是這首詞的題目。
3、檢查朗讀
下面誰來給大家讀一下這首詞。
大家看,更在這兒應該讀幾聲?你怎麼知道第一聲的?解釋更,古代夜間計時的單位,一夜分五更。
再指名讀,教師評價:字正腔圓
*古代,詞是可以配樂唱和的,有它自己的節奏,老師給大家標出來了,誰來試試。一起試著這樣字正腔圓,有板有眼的讀讀這首詞。
三、學習這首詞
(一) 默讀
1、同學們已經把這首詞讀得字正腔圓,有板有眼但這還不夠,還要讀得有情有味才可以,這就需要我們讀懂詞意,體會詞人的情感。同學們,想想可以運用什麼辦法讀懂這首詞?和我們讀懂古詩的方法一樣。
2、請大家運用剛才提到的方法自學這首詞, 想想這首詞的大體是什麼意思?把不明白的地方標記出來,可以請教同學,也可以請教老師。
3、同位之間可以交流一下學習收穫。
(二)學習上闕
1、大家看,這是詞的上闕,誰來讀讀,你有什麼不明白的嗎?誰能幫他解決?
誰能簡單說說它的意思。
2、康熙21年,納蘭性德作為御前一等侍衛隨皇上從北京出發,出山海關去長白山祭祀,他們初春時節出發,現在已經到了寒冬時節,這期間他們豈止翻過一座山,跨過一道河,山一程水一程指的是?你從這一程又一程讀出這是怎樣的征途?板書:征途
我們可以用那些詞語可以形容這種漫長艱辛的'征途?(長途跋涉 千里迢迢、翻山越嶺、跋山涉水)
3、告別了家鄉,告別了親人。納蘭性的他們風餐露宿,走了一程又一程
學生讀,學生評價,你認為他讀得怎樣?他的讀,讓你感受到了什麼?
4、夜深千帳燈,讀到這兒,老師產生了疑問,你有什麼要問的嗎?
是呀,將士們白天車馬勞頓,疲憊不堪,為什麼夜深還不休息?
(三)學習下闋
1、自己讀讀下闋想一想 ,為什麼會夜深千帳燈
2、誰來說說下闋的意思。
3、和上闋的山一程水一程一樣,這兒的風一更雪一更,指的是,一整夜風雪交加。
4、同學們,閉上眼睛,讓我們走進營帳、走進納蘭性德,邊聽邊想 ,你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
學生回答後,讓學生讀出自己看到的畫面,讀出自己的感受。
5、同學們,出現我們在面前的,是一位身在征途心繫故園的詞人。板書:身在,心繫故園
他行走在千山萬水之間,然而他那顆心,卻在故園,在家人身上。
6、大家想像一下,出征前,在他的故園會有什麼樣的情景呢?學生交流, 他多麼希望可以,夢迴故園,感受這份溫馨、寧靜、祥和,可是,現在,卻被吵得鄉心破碎,鄉夢難圓。
7、此時,你就是納蘭性德,你來讀,
8、對詞人來說,這,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
生:(齊讀)長相思
師:風一更,雪一更,更更喚醒——
生:(齊讀)長相思
四、拓展
1、同學們,這首如夢令也是納蘭性德在這次征途中寫下的佳作。 自己讀讀。
萬丈穹廬人醉,星影搖搖欲墜。
歸夢隔狼河,又被河聲攪碎。
還睡,還睡,
解道醒來無味。
2、指名讀讀,
3、仔細讀讀這首詞的註解,想一想這首詞和長相思,有什麼相同之處呢?
註解:將士們懷念自己的家園,不禁借酒消愁,希望沉醉不醒。但是,大淩河水,驚濤拍岸,把夢中人催醒了。當一覺醒來,這思鄉者又趕緊叮囑自己再睡一會兒,因為睡著了總比眼睜睜地思鄉好過一些。
4、是呀,雖然,聒碎鄉心的聲音不同,但是納蘭性德的思鄉之情是一樣的,體會著詞人的思鄉之情讀讀這首詞。
五、總結
同學們,故鄉,是遊子心頭永恆的家。多年以後,當我們離開家鄉,遠離故土,我們的心中,也會情不自禁地湧起——再次激情誦讀《長相思》。
六、課下請同學們繼續誦讀這兩首詞,,也可以蒐集一些表達思鄉的歌曲唱一唱。
板書設計:長相思
身在征途
心繫故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