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音樂

高中音樂欣賞教學實踐感悟

高中音樂欣賞教學實踐感悟

音樂欣賞是音樂教學的組成部分之一。開展音樂欣賞教學,有助於讓學生了解古今中外經典音樂作品,還有助於對學生實施審美教育,培養他們的審美情趣與審美能力,也有利於陶冶他們的情操,啟迪他們的智慧。本文就音樂欣賞教學展開以下幾點探究。

一、將音樂作品欣賞方式傳授給學生

在高中音樂教學中,音樂欣賞僅憑學生的興趣是遠遠不夠的,要引導學生深入到作品的內涵當中探究,去欣賞音樂作品所蘊含著的情感,加強自身的情感體驗,再逐漸實現欣賞目標。不同的音樂體裁欣賞的標準、方法也不盡相同,因此要準確掌握。在欣賞歌曲時,可以藉助歌詞對歌曲內容進行直觀理解,為進一步實現欣賞目標做好準備。如果歌詞內涵較深奧或者寓意較模糊的作品,在欣賞的時候,需要學生具有很高的文化素養。在欣賞古典的、少數民族的以及外國的藝術歌曲、歌劇等作品時,需要學生有一定的音樂素質。所以,教師要讓學生了解作品的創作背景,如時代背景、創作目標以及民族習慣、作曲家的個人風格等,為對作品的內容深入探究做好鋪墊。

二、欣賞曲目的選擇要點

創作作品的過程也可以說是創作者將自身的思想與情感融入到其中的過程,也是其良好藝術性的有效表達。對一首優秀的音樂曲目而言,需要把創作者的思想情感充分體現出來,讓欣賞者在欣賞的過程中能夠與之產生共鳴。學生在音樂欣賞時也會受到原創積極性的引導,在接受藝術教育的同時,精神與思想也能得到有效昇華。此外,優秀的音樂作品還要體現出強烈的民族風格。儘管音樂沒有國界,但是音樂家卻是有國界的。音樂家在創造音樂作品的過程中,也會不知不覺地融入自己對國家、對民族的情感,因此這對繼承與發揚自身的文化來說發揮著積極的作用。這些音樂作品還普遍存在著強烈的音樂感染力,讓欣賞者也能產生認同感。因此,對高中音樂欣賞課的欣賞曲目的選擇,也要對這一方面加以重視。高中階段的學生性格與心理趨於成熟,對音樂作品也有一定的認知、理解,而且還能對音樂曲目做出自己的預判。在欣賞時,學生也能從自身的角度出發,對欣賞曲目進行合理評價,再結合自己的喜好有效區分,然後再產生自己獨特的理解與感悟。鑑於高中生各方面的'素質基本成型,可塑性不是很強,這就要求教師在選擇欣賞曲目時,要注重曲目的易理解性與內涵的豐富性,儘可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欣賞曲目的需求,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味,為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音樂鑑賞能力奠定基礎。

三、及時點撥提示,充分引導想象,進一步深化學生對音樂作品的認識和理解

當學生初步認識與理解了樂譜後,教師需要進一步引導學生合理發揮想象力,師生一起去捕捉、尋求音樂的美妙之源。這個時候,教師一方面要提醒學生靜心去聽,充分去體驗,另一方面也要給予學生簡單、明確的提示。例如,在欣賞柴科夫斯基的鋼琴曲《四季》中的《雪撬》這一片段時,教師就可以這樣加以提示:大家現在坐在椅子上,猶如坐在雪撬上,讓我們一起隨著音樂到俄羅斯的大雪原暢遊吧!欣賞完音樂後,請大家也談一談你們眼前浮現出什麼樣的畫面?腦海裡又想象到了什麼樣的情景呢?以此來啟發、引導學生。加強音樂欣賞教學力度,交給學生欣賞的鑰匙,讓他們在學習音樂的同時,走進音樂,學會傾聽,與音樂交流,產生共鳴,這對學生審美意識的發展以及審美能力的提高,對學生個性化品質的形成有著深遠的影響。

四、與時俱進,追求音樂的流行美

當今社會,包括音樂在內的各方面都在飛速發展著。不管是音樂創作,還是音樂表演等都在技術上、藝術上取得了巨大突破,這一快速變化也恰恰體現出時代氣息以及人們對音樂文化的需求。作為欣賞主體的學生對音樂品位的提升也會越來越高。在欣賞音樂教學中,也要體現出時尚旋律美的特徵,這也是學生音樂鑑賞的第一需求。例如,在欣賞《學堂樂歌》一單元中,學生對教學內容較陌生,肯定缺乏探究的興趣,有些學生還認為其旋律老土、沒有新意。課後,針對學生反映的情況,我認真反思並且做出適當調整,將“學堂樂歌”與“校園民謠”有機結合在一起,在課堂教學中簡略聆聽“學堂樂歌”,把欣賞的重點放在具有時代氣息的“校園民謠”上面。例如,播放《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鋪的兄弟》等流行音樂,供學生欣賞,既能激發學生對本音樂的欣賞興趣,又能促使學生順利進入到同類音樂的拓展當中,而且還能促使課堂教學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可以這麼說,音樂欣賞是整個音樂教育中不可取代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立足於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欣賞作品的興趣後,再穿插具體的知識講授,然後再運用正確的方法將學生帶入到音樂欣賞的具體意境之中,讓他們敞開心扉主動去體會音樂,瞭解音樂,在情感上去感受音樂,讓學生真正成為音樂欣賞的“主人”,在欣賞中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