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風箏》課程設計
【課文解讀】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開頭先描寫春天放風箏的景象,然後作者回憶了自身同學時代的一位年過五十的殘疾老師上課和課後的情景,最後以議論形式表達了對劉老師的懷念與讚美。課文讚揚了劉老師對工作認真負責,對同學和藹可親,對生活無比熱愛的精神。課文借景抒情,以第一人稱敘述,採用倒敘的寫法,運用典型事例來表示人物精神境界,寫人的方法值得借鑑。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新詞。
2.、弄清春天的景物和劉老師之間的關係,.學習劉老師樂觀開朗、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3、能運用從課文中學到的一些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在語言描述中體會人物精神境界。
【教學流程】
一、朗讀語段,匯入
1、出示語段:柳枝染上了嫩綠,在春風裡盡情飄擺,舒展著自身的腰身。連翹花舉起金黃的小喇叭,向著長天吹奏著生命之歌。藍天上,一隻只風箏在同白雲戲耍,引動無數的人仰望天穹,讓自身的心也飛上雲端。
2、誰願意讀一讀?(提示輕聲字:喇叭、風箏)大家再一起讀一讀。
3、談談你們的感受。(可能會說春天的美好)
3、.小結:春天生機勃發,春天蘊含著希望,春天代表著美好生命。春天來了,作者想起了誰?他是怎樣一個人?快讀讀課文吧。
二、學習課文,評價
1、邊閱讀邊在課文中作上考慮的記號。
2、檢查生詞:喇叭、天穹、屁簾兒、擎著、抻動。誰會做“擎”、“抻動”兩個動作。
3、評價人物:劉老師是一個怎樣的人?找出文中有關語句加以說明。(殘疾、熱愛工作、關心同學、教學有方、熱愛生活……)
4.、提問:為什麼要把放風箏這件事寫得這樣具體呢?
5.、過渡:劉老師課上的表示,也許別的殘疾人也能做到,但課後的表示,是一般人做不到的,這也是讓作者最佩服的地方,所以作者發出感嘆。出示句子:(最後一段)我曾見過一位失去了一條腿的長者,年復一年躺在床上,失去了活動的自由。我相信我的劉老師不會這樣,他一定依舊仰仗那功德無量的`圓木棍,在地上奔波、跳躍、旋轉,永遠展示生命的頑強和對生活的愛與追求。
6、如何理解這兩句話的?和小組同學議論議論。
7、交流體會。
三、聯絡生活,感悟
1、再出示第二自然段,品讀。
2、作者僅僅是寫春天的美好嗎?聯絡全文,想想這些句子有何象徵意義。(象徵著劉老師對生活充溢強烈的愛與執著的追求,對人生積極樂觀,頑強不屈。)
3、在你的周圍有沒有像劉老師這樣的人呢?舉例說明。
4、小結:同學們,在人的生長過程中,總是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和挫折,對待困難和挫折該怎麼辦?是長吁短嘆,還是積極面對,頑強克服?不同的態度就有不同的人生。
四、拓展延伸,表達
1、為什麼用“理想的風箏”作題?
2、學了課文你有何收穫?(教師引導同學從兩方面來談。課文內容思想;文章的表達方法。)
3、作業:寫一個令你敬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