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家庭教育分析
中國是一個十分重視家庭的民族,國家一詞就是由“國”和“家”組成,這是任何其他國家語言所不具有的深刻蘊意。
早在2500多年以前,孟子曰:“人有恆言,皆曰天下國家,國之本在家。”香港影壇巨星成龍和劉媛媛在國慶60週年的焰火晚會上,演唱了一首名為《國家》的歌曲,引起了全場強烈的共鳴。其中,有幾句歌詞是:“都說國很大其實一個家,一心裝滿國一手撐起家,家是最小的國國是千萬家……”這說明在漢語中,國與家是不可分割地聯絡在一起的。正是這個原因,使得中華文明在世界四大文明中,成為唯一香火不斷的文明,這是令華夏子孫感到無比自豪的!
一、家國同構:家庭是第一所學校。
既然國與家密不可分地聯絡在一起,那麼家庭教育和國家的教育,也應當是相輔相成的。我國古代就有“家國同構”的教育模式,就是把教化天下的任務分攤到每個家庭承擔。這正好體現了: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最早的啟蒙老師。由此而論,家庭在教育中肩負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人類的知識、經驗和文明的傳承,基本上是透過家庭鏈條進行的。世界事物的發展往往遵循螺旋式上升的規律,比如自學,人類就是由自學發展到學校教育,而且又將會從學校教育發展到自學為主的網路學習。
我國具有悠久的文明傳統,在其發展的歷史中,曾經有過不少家庭教育成功的例子。例如,《歐孟儀型》是清朝吳嘉猷的一幅名畫,展示的是歐陽修和孟軻的母親教子的偉大母愛的畫卷。孟子3歲喪父,從小聰穎,天性貪玩,模仿力極強,為了給孟子營造學習的環境,孟母三遷,終於成就了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孟子被後人稱頌為我國古代的亞聖。無獨有偶,北宋時的歐陽修4歲喪父,母親偕他從江西遷到湖北隨州,投靠做官的叔父。但是,寄人籬下的日子過得很艱辛,但母親沒有放棄教子之責,用木炭和樹枝教兒子識字寫字。後來,在自己已經不能再勝任教授兒子的情況下,就鼓勵他自學,沒有書就四處借書、抄書自學,終於歐陽修成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大文豪。
實際上,《歐孟儀型》展現的僅僅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個別典型,但像這樣成功的例子是不勝列舉的。我們可以這樣說,古今中外每一位傑出人才的背後,都有偉大的父母之愛,以及他們為教育子女所付出的心血。反之,每一個家庭教育的悲劇,從根本上說,也都有父母放棄教育或者教育不當之責。因此,為人父母者永遠不要忘記自己的重任,從某種程度上說,父母的正確教育將影響孩子的一生,甚至決定他們的前途和命運!
二、家庭教育:父母是最好的教師。
事實上,我國家庭教育一直是存在的,只不過人們是自覺或不自覺的在進行,是以正確或不正確的方法在進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家庭教育存在兩種極端情況,即過度溺愛和棍棒教育,雖然其表現形式迥異,但都是違背教育規律的,因此也都是有害的。就大多數家長而言,他們處於家庭教育的灰色地帶,即有心教育孩子,但又不知怎樣以科學的方法教育好孩子。由於我國教育市場的興起,近十多年出現了眾多的家庭教師和培訓學校,還有網路學校。雖然不能一概否定這些家庭教師和培訓學校的作用,但仔細看看,這些培訓學校都是市場催生出來的,是改頭換面的應試教育。
俗話說,知子莫如父,因此父母應當是最好的家庭教師,我們為什麼不承擔起自己的職責呢?有些家長寧可送孩子去上補習班,或請家庭教師,也不願自己學習和研究教育學,擔負起教育孩子的責任,這是轉嫁或是推卸自己的`責任。事實上,現今絕大多數的學生家長,都具有擔負起教育孩子的能力,比起歐陽修和孟軻母親那個時代的水平要高得多,完全能夠培養出現今的歐孟那樣的傑出人才。當然,現在時代不同環境不同了,但只要我們堅持正確的教育價值觀,樹立“立學以讀書為本”的思想,營造清心寡慾的學習氛圍,抵制功利主義的誘惑,排除浮躁和浮誇的影響,家庭教育是大有作為的!
三、教育真諦:啟迪智慧享受快樂。
顧名思義,家庭教育是由家庭和教育兩部分組成的,而東西方在家庭與教育方面的觀念又是迥異的。我認為,在進行家庭教育時,東西方完全能夠做到互補,既要發揚我國重視家庭的美德,又要借鑑西方教育子女的先進理念,比如,去掉父道尊嚴,多一些平等和對孩子的尊重;放棄對孩子的支配慾望,多尊重孩子的自由選擇權;少一些溺愛,多鼓勵孩子獨立自主;少一些包辦代替,鼓勵孩子自立自強;少一些擔心害怕,多鼓勵孩子冒險;淡化分數和狀元情結,著力啟迪孩子的智慧和思辨能力;放棄模仿和形式主義,多鼓勵孩子探索和創新。總之,我們要在發揚重親情、愛撫、孝道、誠信、守紀律、樸實等美德的同時,要採用先進的教育理念,讓孩子沿著正確的方向成長。
教育的真諦不是用知識填滿學生的腦袋,而在於啟蒙和解放,幫助孩子發現自我,培養良好的個性,啟迪智慧和享受快樂。因此,家庭教育並不是要全部代替任課教師的教學,最重要的是與孩子溝通感情,建立相互的信任,發現和培育他們的志趣,養成良好的品德,培育孩子自學的習慣,端正學習的態度,掌握自學的方法。大量事實都證明,一個孩子只有酷愛學習時,而且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方能成為傑出的人才。
什麼是成功的家庭教育呢?怎樣看待孩子的成功,這是一個眾說紛紜的問題,不同價值觀的人有不同的追求標準。在一個多元化的資訊時代,我們應當以多元的、動態的標準看待成功,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每一個人。我國普通的家長,都懷有望子成龍和望女成鳳的情結,雖然其情可嘉,但這終究是不可能全部實現的美夢。無論是龍也好,或是鳳也好,無非是指精英人才,比如高階領導人、著名科學家和億萬富翁等。但是,根據精英理論分析,社會精英始終只是極少數,這不是因為個人的智質和努力不夠,而是因為社會精英資源和機會極其有限。雖然我們不能放棄成為這樣精英人才的可能,但絕不應該僅僅以此來界定成功,否則不僅造成個人理想巨大的失落,而且還意味著我們教育的失敗率豈不是太高了嗎?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來界定家庭教育的成功呢?我認為,一個孩子能夠在自由的環境中成長,享受到智心身俱增的童年樂趣。進入到成年以後,他們能夠選擇自己喜愛的學業,學有所長,找到合乎自己理想的工作,並執著地去實現自己的夢想。他們要傾心盡力做好本職工作,並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既是一個有利於人民的人,同時也獲得了個人的幸福與快樂。這就是絕大多數人能夠實現的成功人生,也是家庭教育應當堅持的正確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