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電腦的壞處有哪些
所謂的身心健康,應該是身體健康,心理也健康。但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朋友會注意身體保健,但會忽視心理健康。保健專家提示會影響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常用電腦就會導致心理死亡。究竟什麼是心理死亡?我們又該如何理解心理死亡呢?下文做了詳細介紹。
用多電腦易患焦慮及抑鬱症
最新統計資料顯示,目前全球2億多網民中,約有1140萬人患有某種形式的網路心理障礙,約佔網民人數的6%左右。網路性心理障礙的發病年齡介於15-45歲,男性佔發病人數的98.5%,女性佔1.5%。
這裡提到的“心理死亡(早衰)”與“網路心理障礙”的範疇存在一定的交疊。有研究發現,長期較長時間使用電腦的.人比正常人群容易患上焦慮症、抑鬱症及強迫障礙等心理疾病。“用多了電腦,的確容易發生多種情緒障礙。”專家指出,所謂的這種“心理死亡(早衰)”跟網路成癮有著莫大關聯,二者有相通的地方。
辦公族要避免網路成癮
由於整天使用電腦,很多辦公族出現網路成癮的症狀,離開電腦回到正常的生活中會出現一些行為障礙。
網路成癮是指因過度使用網際網路而引起明顯的社會、心理損害的一種現象。具有網路成癮的患者往往沒有一定的理由、無節制地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在國際網際網路上持續聊天、瀏覽,以致損害身體健康,並在生活中出現各種行為異常、心理障礙、人格障礙、交感神經功能部分失調。其典型表現主要為:情緒低落、無愉快感或興趣喪失、睡眠障礙、生物鐘紊亂、食慾下降和體重減輕、精力不足、精神運動性遲緩和激動、自我評價降低和能力下降、思維遲緩、有自殺意念和行為、社會活動減少、大量吸菸、飲酒和濫用藥物等。
同時有研究認為網路成癮與其他精神心理問題如抑鬱、衝動控制障礙、低自我評價等,或者與糟糕的社會關係、缺乏朋友、對外表的不滿和殘疾等個人生活因素有關。具有成癮傾向的個體在患網路成癮前有明顯的個性特質,如過分害羞、內向和社會退縮等。
在中國,媒體會把沉迷網路者稱為“網癮患者”,有時媒體會用直接或間接的方法把沉迷網路者甚至適度使用網路者(包括網路遊戲玩家)稱作“吸毒者”或“精神病人”,許多民眾對這些稱呼表示不滿,他們認為,這些稱呼帶有貶義和歧視性。 在日本,他們把這些沉迷網路者族群戲稱為“引き篭り”(隱蔽青年)。這個名詞指個性較內向,成天除了工作,就是窩在家中,且成天和網路為伍,極少面對面社交行為的此症罹患人士。
在現實生活中,海作為一種,會對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危害。在中國,部分學術界人士、媒體和青少年家長借用“電子”一詞形容電子遊戲、網上聊天工具或淫穢色情、暴力等網上內容,有時也泛指單純的上網行為。他們認為,這些資訊或娛樂手段都具有使人沉迷的能力並且可以對人的身心造成危害。這個詞語的界定範圍有時非常模糊,是一個貶義詞。
中國的專家學者們在網際網路剛剛興起的時候,比較容易在言論中使用這種詞語,它的出現如同“黃色歌曲”、“靡靡之音”等詞的出現一樣,基本可以看作是特定意識形態作用下,對新興事物認識不足的產物。然而在網際網路早已成為不少中國人的一種平常的生活方式的今天,這個詞不僅沒有絕跡,而且還常被一些自己子女沉迷於網路不能自拔的家長使用。但是,新興教育界認為,把網路和遊戲比喻為是一種不符合邏輯的理論,沉迷於網路和遊戲的現象確實客觀存在,但這並不是網路和遊戲本身的原因,其成因在於教育問題或其他社會問題。
專家指出,由於長時間盯著螢幕,眼睛疲勞,引起頭部發緊;感到精力不足,自覺“心累”,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記憶力和理解能力下降;整天絕大部分時間面對機器,與人缺乏交流,造成缺乏生活熱情,接受新事物和適應新環境的能力減弱,沒有創造力和事業心;生活簡單隨便,很難提起興趣;變得敏感多疑,自我中心,忌妒心重,容易因一些小事與人爭執,或因自己看不慣的人和事而耿耿於懷;固執己見,沒有改變現狀的願望,沒有興奮感,情緒始終沒有高潮期等。
合理的慾望是生活“活力劑”
經常長時間使用電腦,確實需要防止心理早衰,首先,保持合適的慾望,擁有快樂的心態。有一個寓言能夠很好地說明這個道理。一個漁夫打魚若干後休息去了,路人問:“為什麼不繼續打魚?”漁夫答:“已經夠養活自己了。”路人說:“繼續打魚可以攢錢買新船、僱人、開公司、買別墅,然後舒舒服服躺在海邊曬太陽。”漁夫答:“可是我現在已經在海邊舒舒服服地曬太陽了呀!”所以,生活是否快樂,由你自己做主。
其次,多跟親人、朋友聯絡,透過面對面的交流增進感情。親人是最安全舒適的交際物件,“常回家看看”不僅僅是歌裡唱的,維護心理健康也應該從融洽家庭和睦關係入手;此外,每逢週末、節假日、紀念日,除了發簡訊、打電話問候友人,何不嘗試用最“原始”的方式:約幾個朋友到郊外呼吸新鮮空氣,或者到咖啡廳、酒吧坐一坐、聊一聊。很多人以工作太累為由,放假了就閉門不出,反而沒有出去散散心得到的放鬆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