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農/林/牧/漁

加快縣域經濟發展帶動新農村的建設

加快縣域經濟發展帶動新農村的建設

發揮優勢,構築縣域經濟發展新格局

近幾年,東寧縣充分利用境內外資源,推進由農業弱縣向工貿強縣轉型升級,加快了縣域經濟發展。

(一)依託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特色經濟。深挖林木、果菜和礦產資源潛力,集中發展特色優勢主導產業。

壯大勞動密集型、出口創稅型特色農業。

(二)依託地緣優勢,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搶抓我省對俄經貿科技合作戰略升級的契機,貿工結合,擴張進出口加工業,創新經營模式。

(三)依託小城鎮優勢,促進社會事業發展。科學確定鎮村功能定位,建設各具特色的.小城鎮,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範圍,實施經營城鎮戰略,提高城鄉居民生活質量。

實施四大戰略,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要結合東寧地處東北亞經濟圈關節點,是南資北進承載地、進軍俄羅斯市場創業平臺的實際,實施“大農業、大加工、大商貿、大旅遊”戰略,提升縣域經濟發展規模和質量,打造對俄經貿橋頭堡,將東寧建成經濟繁榮、發展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一)立足農民持續增收,發展大農業。以俄遠東地區市場開發為重點,圍繞優勢特色品種,最佳化綠色食品種養結構,構築優質生態農業產業帶;整合叫響東寧黑木耳、蘋果梨等特色品牌,延伸產業鏈條,儘快把東寧建成中俄沿邊縣(市)出口無公害農產品生產銷售基地。

(二)依託境內外資源,發展大加工。以東寧中俄國際經濟技術開發區為載體,實施“落地生根”工程,建成省級對俄進出口加工基地,構建能源、輕紡、木材、食品、建材、機電六大產業叢集,力爭五年內承載投資千萬元以上的外向型、創稅型和技術密集型工業專案50個以上,儘快把東寧建成橫跨中俄邊境的對俄工業走廊和跨國加工製造基地,推進鎮村工業向園區集中,傳統工業向新型工業升級,實現以工哺農。

(三)參與國際經濟迴圈,發展大商貿。以構建現代物流體系為帶動,完善域內、邊境線、境外“三點一線”的國際化市場網路,拓寬對俄貿易和投資合作領域,實現向日韓、歐美等第三國延伸。完善東寧互貿區功能,建成沿邊最大的對俄商品展示交易平臺;拓展境外市場,擴大進出口總量和範圍,儘快把東寧建成牽動龍江、溝通南北、輻射境外的中俄商品集散中心,推動農民向非農產業、小城鎮和國外轉移。

(四)打造邊境旅遊精品,發展大旅遊。以整合旅遊資源為主線,提升東寧旅遊業形象和信譽,建設口岸中國風情園,規劃洞庭省級地質公園,建立東寧要塞AAAA級景區,大力發展民俗風情遊、生態觀光遊、愛國教育遊、休閒度假遊。儘快把東寧建成跨區域紅色旅遊熱線和俄羅斯風情旅遊熱點,力爭五年內旅遊總收入佔地區生產總值的10,不斷提升第三產業比重,拓展為農村一二產業服務的廣度和深度。

提高服務水平,為建設新農村提供有力保障

在新農村建設中,我們將完善富民安民支撐體系,加強重農支農保障建設,構建和諧宜人新農村。

第一,強化政策扶持。堅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針,建立公共財政框架,每年拿出財政收入的5支援特色農業和農村公益事業發展。完善支援農民創業政策和“抓兩頭、帶中間”強弱村扶持機制,捆綁資金集中向中心鎮村投放。按照“提升標準、科學規劃、分步實施”原則,實行一村一策、以獎代投,實施“十百千萬”工程,力爭五年內打造十個省級新農村示範村、培育百個農業產業化龍頭、建成千戶新型農村節能住宅,實現50村屯人均純收入超萬元。

第二,深化農村改革。推進農村綜合改革,理順縣鎮財政體制,建立“超收留用、均衡調劑”的利益分成機制,增強各鎮創稅增收能力,採取聯營建企、土地轉租等方式,盤活村集體經濟,力爭鎮、村債務5年內全部化解;推進黨政機關和農村教育、醫療改革,創新鎮村治理模式,“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範圍擴大到90以上;加快將農村信用社改組改製為農村“合作銀行”,增強農村經濟發展活力。

第三,搞好服務引導。創新黨員聯絡群眾工作制度,為農民送科技、傳資訊、幫致富。與省農科院等高校院所嫁接建立農民培訓基地,培育高素質能人大戶群體,整合各界力量共同參與,形成全社會尊農愛農護農、合力推進新農村建設的良好氛圍,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現代農村,培育現代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