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學檢查基本介紹
本文導讀:微生物學檢查是一種常見的檢查方法之一。那麼你知道關於微生物學檢查有什麼常識呢?
細菌的人工培養程式及常用的人工培養方法:
細菌的人工培養程式為:標本(估計菌量少的標本,先增菌培養)→根據培養目的,接種於適當的培養基→適宜的培養環境,35℃~37℃,18~24h→觀察細菌的生長情況,選擇可疑菌落進行分離、鑑定。
根據對氣體的需求,細菌的人工培養方法可分為:①需氧培養(需氧菌與兼性厭氧菌):置於空氣中即可,適於大多數細菌;②厭氧培養(專性厭氧菌):需在無遊離氧的環境中培養;③二氧化碳培養(少數細菌如腦膜炎奈瑟菌、布魯菌、空腸彎曲菌等):需在含5%~10%CO2環境中培養;④微需氧環境(僅在5%左右的低氧壓環境中才能生長的細菌的培養)。
鑑定細菌的基本程式?
細菌鑑定的基本程式:①細菌形態學檢查;②細菌生長特性;⑦生物化學試驗;④抗原構造及血清學診斷;⑤噬菌體及藥物敏感試驗;⑥毒力測定及動物試驗。
簡述收集細菌培養標本應注意的事項
收集細菌培養標本首先應注意無菌的原則,其次還應注意:
(1)細菌培養標本應在抗生素治療前收集,並及時送檢。
(2)血培養成人抽血5~10ml,兒童3~5ml,注入規定培養瓶。
(3)尿標本收集前應清潔外陰部,留中段尿2~3ml於無菌小瓶中。
(4)胸腹水、膿、分泌物應收集於無菌小瓶或無菌試管內。
(5)厭氧培養的標本應避免與氧接觸,並及時送檢。
細菌耐藥性是怎樣產生的?
細菌耐藥性的產生可以透過細菌染色體耐藥基因的突變、耐藥質粒的轉移和轉座子的插入,使細菌產生一些新的酶類或多肽類物質,破壞抗菌藥物或阻擋藥物向靶細胞穿透,或發生新的代謝途徑,從而產生對抗生素的耐藥性,造成臨床藥物治療的失敗。
“MIC”、“S”、“MS”、“I”及“R”的意義是什麼?
MIC:最小抑菌濃度,表示某藥物對某菌的最小抑菌濃度,常以μg/ml或μ/ml來表示。藥物低於該濃度時,細菌即不被抑制。
S:敏感。表示該藥物的常用劑量預期有效。
MS:中度敏感。表示該藥物在常用劑量時,體內藥物濃度較高的部位或超常用量時血藥濃度預期有效。
I:中介度。為了防止因技術因素引起的誤差而設的緩衝地帶,獲此結果不應向臨床醫師報告。
R:耐藥。常用量預期無效。
以上是NCCLS(美國臨床實驗室標準化委員會)所做的規定和解釋,已被各國普遍接受並實行。S、MS、I、R的分界點是根據該藥在血中的治療濃度和該藥對病原菌的MIC而確定的,同一藥物對不同病菌的S、MS、I、R的分界點不相同,而且病原菌對某藥敏感或耐藥是在一定條件下相對的概念。
NCCLS每年關於細菌藥敏試驗都會公佈一些新的'補充、修改的檔案,各地均應儘可能採用近期的規定。
什麼是β-Lac、ESBLs、MRSA、MRCNS?
β-Lac:β-內醯胺酶的縮寫(β-Lactamase),也即青黴素酶。是由某些細菌所產生,能產生β-Lac的細菌,可以使青黴素迅速水解而失效,所以,若遇這類菌株感染,使用青黴素和其他不耐酶的β-內醯胺類藥物治療均無效,如乙醯基、羧基、醯脲基青黴素等。反之,不產生β-Lac的菌株,對其它青黴素敏感,頭孢菌素類及卡巴配能類藥物也均敏感。
MRS: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的縮寫,MRSA指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CNS指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陰性葡菌。這類細菌引起的感染,特別是院內感染逐年增長,已被引起廣泛的注意。MRS對所有的β-內醯胺類和頭孢類藥物均耐藥,不論其敏感試驗的結果如何,臨床治療均無效。同時,其對喹諾酮類、氨基糖甙類和大環內脂類藥物的耐藥性也上升。
ESBLs:超廣譜β-內醯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的縮寫。是某些革蘭氏陰性桿菌(特別是大腸埃希菌和克雷白菌屬)的某些菌株產生的一種酶,這些菌株對β-內醯胺類藥物(青黴素類、頭孢類)均耐藥,不論敏感試驗結果如何,臨床治療均無效。產ESBLs菌株對其他藥物如氨基糖甙類、複方新諾明等也可能耐藥,但可對碳青黴烯類、頭黴烯類藥物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