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讀後感

懷念母親讀後感

懷念母親讀後感三篇

導語:我會珍惜和母親在一起的時光。我要學會為母親分擔家務,多和母親說幾句貼心的話,做母親的“貼心小棉襖”。從今以後,我一定會好好孝敬自己的母親。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懷念母親讀後感三篇,希望有所幫助!

懷念母親讀後感(一)

學習了《懷念母親》這一篇課文,使我的心深深的被觸動了。

這篇課文作者季羨林是我國著名學者、國學大師,他曾經有過長達10年的留學生涯,在多年的求學過程中,他遠離故鄉,遠離祖國母親。對母親的思念,對故土的眷戀,對祖國的期盼,一直伴隨他走過在異國的孤獨歲月。

這篇文章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文章主要講了,作者如何想念自己的親生母親和祖國母親。從文章中他摘抄的日記可以看出他強烈的思念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從對房東太太的描述中可以體會到“古今中外的母親都是一樣的。”這時我不禁想起自己小時候的往事:假期,爸爸媽媽因為工作的原因,而暫時讓我住在姑姑家。日子一天天過去了,看到姑姑細心呵護表妹時,心裡總是酸酸的,不由得想起疼愛我的父母,淚水就悄悄的從我臉上滑落,真想念媽媽那雙溫暖的手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一定好好學習,報答父母對我的養育之恩。

懷念母親讀後感(二)

母親是崇高的,母親是偉大的,而祖國母親又培養了千千萬萬個花朵,今天我學了一篇,叫做《懷念母親》的感人的文章。這篇文章中寫了季羨林六歲離開母親,在他讀大學二年級的時候,他母親棄養,只活了四十多歲。母親去世,他食不下咽,寢不安席,痛哭了好幾天。從此,他失去了母親,一想到母親,他就會淚流不止,感到十分悽楚。他到德國之後,經常夢到自己的母親和祖國母親。

在1935年11月寫的四篇感人的日記中,我讀出他不但愛自己的.母親,還愛著祖國和遠在祖國的朋友。在那之後,他寫了一篇名叫《尋夢》的文章,表達了他熱愛兩個母親的情感。讀了這篇文章,我覺得我一定要向季羨林學習。我有時對母親發脾氣;有時還不肯做家務,沒有更努力地學習。而他從小失去了母親,得不到母親的呵護,卻沒有受到任何一點影響,反而更加熱愛、思念母親,更加勤奮學習,考取了博士學位,並去德國留學。

在哥廷根的時候,他並沒有忘記母親。在《永久的悔》這篇文章中,他說:“我一生最大的悔,就是沒能孝敬母親。”這樣一位大學者,取得了那麼多成就,最終後悔的卻是沒能孝敬母親。現在,我以是六年級的學生了,應該從小孝敬母親,幫助母親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哪怕只是幫她泡一杯熱茶、拿一雙拖鞋。何況我已經長大了,我不是以前的我了,不是那個只會在母親懷裡撒嬌的孩子了,我必須趁後悔前,儘自己的力,孝敬母親。《懷念母親》這篇課文中,作者對母親的愛使我久久不能忘懷。

懷念母親讀後感(三)

母愛是無私的,母愛是偉大的,然而每人卻只有一位母親、享有一份母愛,而我今天學習的這篇課文《懷念母親》,作者卻有著兩位母親。一位是生身母親,一位是祖國母親。

課文的主要內容是這樣的:作者六歲便離開了生母,在讀大學二年級的時候,母親棄養這給作者留下了終天之恨,後來作者到德國留學,祖國母親又成了作者夢中的牽掛,這種感情異常強烈,對兩位母親的懷念,一直伴隨著作者度過了他在歐洲的十一年時光,這篇課文充分表達了作者對生身母親永久的思念與悔恨,對祖國母親不變的愛意和崇敬。

讀完這篇課文,我的感觸很深,生活在和平年代、建設年代、生活在科學技術突飛猛進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今天。早上,剛起床,床頭早已放好了母親為我準備的衣服,桌上早已擺滿了母親為我準備的我愛吃的飯菜,與作者相比,我比作者好一百倍,我真是太幸福了,就這樣,我還是不是得對母親發脾氣,惹母親生氣,我真為我的過錯感到愧疚!

所以,我更珍惜母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