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美術《重複與變形的遊戲》微課設計
一、教學背景:
本課是小學美術第11冊第四單元“神奇的電腦繪畫世界”的內容。本單元目標讓學生在windows中繪圖軟體中學會對圖形的編輯技巧的初步掌握,並能創作出自己的作品。電腦對於孩子來說是一種奧秘,更是娛樂的首選,因此本課針對孩子喜歡玩遊戲的特性,讓孩子在遊戲中完成重複、變形的操作,掌握方法,也切合本課 “遊戲” 這一課題,使孩子感受電腦科技與藝術的結合所帶來的趣味。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習繪圖然間中隊圖形重複、變形的編輯技巧。
2、過程與方法:體驗與領會對圖形進行重複、變形處理的技術過程與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愛科學、愛藝術的情感,樹立以科技手段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態度觀和價值觀。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掌握選單中複製、黏貼、翻轉、旋轉、拉伸、扭曲的基本操作。
2、難點:用電腦繪畫內容與表現形式的完美結合。
四、教學準備:
ppt,錄屏軟體錄製操作過程。
五、教學過程:
(一)匯入部分。
1、提出問題。
(1)以下這些畫面運用了哪些設計手法?
(2)運用了畫圖軟體中哪個功能?
2、PPT展示書上作品和藝術家們的作品。(設計意圖:學生觀察與思考圖案的變化,發現圖案的重複帶來的美感。)
40秒以內。
(二)遊戲體驗。
1、遊戲一——重複遊戲。
2、開啟遊戲一操作畫面,教師演示和講解操作過程,學生操作嘗試。
(1)知識點:兩種“複製”“貼上”的方法,可按右鍵選取或在選單欄選擇。
(2)難點:複製時要選擇背景透明處理。
(設計意圖:用小蟲子為角色,增加遊戲的趣味,讓孩子主動思考,認真觀看老師的操作過程,學習如何複製、貼上的操作)
3、遊戲二——變形遊戲。
4、開啟遊戲二操作畫面,教師演示和講解操作過程,學生操作嘗試。
(1)知識點:複製後作影象的拉伸和翻轉處理。
(2)難點:拉伸和翻轉要自己調整需要的度數,瞭解圖形的變形規律。
(設計意圖:分別為小蟲子作出四種變化,體會影象變形的樂趣。)
5分鐘內
(三)作業設計。
1、自選遊戲一——圖案設計。
(1)比較與分析 圖案由基本形排列組合出豐富的花紋。
(2)學生髮現圖案重複的美、排列的美。
(設計意圖:根據學生的能力選擇完成遊戲,提高孩子的審美能力,同時能運用所學知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2、自選遊戲二——情景畫創作。
(1)欣賞學生作品 運用複製的功能,複製樹木、動物,完成一幅較完成的情景作品。
(2)引導觀察畫面哪些物體運用了複製黏貼和變形的功能,物體大小的變化和排列會在畫面中產生美感。
(設計意圖:啟發學生思考繪畫內容與操作的完美結合,解決本課難點。)
1分鐘。
(四)指導完成作業。
1、先共享素材,學生提取需要的檔案完成遊戲。
2、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和興趣選擇作業要求。
2、作業的創作可在素材庫提取需要的圖案減少創作的`難度。
(五)作業展評。
1、自評。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分享製作的樂趣和困難。
2、師評。瀏覽學生儲存好的作業,選取優秀作業評價畫面的美感和節奏感。
小結:電腦美術是美術學習的一部分,今天透過電腦使美術更豐富了它的表現方式,希望同學們日後能熟練地運用這些操作技能創作出更多有趣、生動的作品。
六、自我教學反思。
利用微課的高效性,本課採用遊戲設計的方式讓學生完成闖關遊戲,解決問題,從而獲得操作的技能。變枯燥的操作為興趣點,學生積極投入到遊戲任務中。但感覺在美的追求上,教師的引導還未到位,若能加強對作品賞識的引導,再思考作業設計的可操作性,學生創作的時間會更充裕,作品質量會更好。這個微課的錄屏只是其中一個教學過程替代的嘗試,減少了教學語言的重複性,也提高了孩子的專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