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藝術

淺談中國傳統如意的美學藝術

淺談中國傳統如意的美學藝術

如意是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歷史的不斷演變和發展,其造型和文化內涵也不斷髮生改變,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因吉祥美好的寓意和不斷最佳化的製作工藝,其美學價值和傳統文化內涵日益深刻。隨著歷史的發展和城市的變遷,各種文化開始不斷交流、碰撞與融合,人們也開始追求精神文明的進步,對日常生活中的物件寄予吉祥、美好的期望。如意正是因符合人們追求幸福的心理,得以在歷史長河中不斷髮展,歷久彌新。如意不僅僅是傳統的工藝品,更代表了一種如意文化,代表了中華民族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一、如意的起源

如意一般呈拱形,形如靈芝,像一把長柄鉤,鉤頭呈扁狀如貝葉,由首尾兩部分組成,加以各種名貴的材質和繁複的加工工藝,喻示吉祥如意,是供達官貴人賞玩的.吉利器物。關於如意的起源問題,學界歷來有不同的說法,有印度舶來品說、中國古代兵器說、中國古代爪杖說等。根據現有的文獻和考古記載,筆者認為如意起源於我國古代爪杖的說法最為可靠。《稗史類編》有記載:如意者,古之爪杖也,或用竹木,削作人手指爪,柄長可三尺許,或背脊有癢,手所不到,用以搔抓,如人意。由此可見,如意就起源於人們所用的撓癢癢的工具,因其可以幫助古人緩解背脊癢痛,可如人意,故稱如意。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如意逐漸受到達官貴族的青睞,它不僅可以作為解除痛癢的隨身器物,亦慢慢演變成身份的象徵。此外,如意還被佛家、道家使用。如,僧人手持如意,抄經文於其上,以備誦經時遺忘,古代還有手持如意的菩薩像。

唐宋是如意發展的繁榮時期,如意的造型變得愈加複雜,開始使用大量的雕花紋樣,材質的選用也更加豐富,開始使用金、玉、水晶、珊瑚、瑪瑙、沉香木、骨角、奇竹等貴重的材質。

這時如意已變成高雅的工藝品,同時因其吉祥的寓意成為貴族相互饋贈的佳品。隨著歷史的發展,如意的形狀逐漸與靈芝的形狀靠近,將靈芝象徵健康長壽與如意象徵吉祥如意的文化內涵相結合,體現了中國民俗文化的發展歷程。元代更衍生出瞭如意紋樣,這些紋樣由如意的形狀演變而來,體現出古代人民的審美情趣和精神文化需求。如意紋樣造型優美、線條流暢,成為古代多種器物的裝飾紋樣。

二、如意製作工藝的發展

隨著歷史的發展,如意的製作工藝也變得更加精良細緻,在整體設計和工藝中增加了很多紋樣飾物方面的考量。早期如意作為爪杖時,多用竹木等材質製作而成,造型簡單實用。發展到後期,如意的實用功能逐漸退卻,發展成為一種造型別致的陳列工藝品,其材質變得更加豐富多樣,越來越多地使用珍貴材質,製作工藝也越來越考究,這使如意成為一種具有極高鑑賞價值的藝術品。

明清時期是如意工藝發展的鼎盛時期,那時的如意多用金、玉、沉香木、瑪瑙等珍貴材質製作,並配合以浮雕、鏤空、鑲嵌玉石等高超的製作工藝。後期的如意主體多為流線型,柄端去除了手狀,呈微曲的靈芝狀或團花狀,常通身雕刻大量有著吉祥福壽寓意的精細紋樣,如龍紋、牡丹紋、鳳紋等華麗紋飾,並以各類水晶、瑪瑙和寶石鑲嵌點綴,這不僅使其成為一種藝術品,還增加了幾分仙氣與祥和的神韻。2003 年,故宮首次公開展出了200多件皇家如意展品,展出的如意造型別致、華麗精美,製作工藝精湛,令人歎為觀止,這些如意雖然形態基本類似,但大小、材質各不相同,有的用整塊的翡翠雕琢,有的用珍貴的紫檀木鑲嵌金玉,這些都是皇宮中御用的珍品,雖歷經數百年曆史變革與滄桑,卻依舊儲存完整、光彩奪目。這些如意也讓我們感受到古代能工巧匠的智慧和高尚的審美品位。

三、如意的美學意蘊

趨吉避凶是一種本能,人們常常會把吉祥如意的心理訴求透過行動表現出來,希望營造出一個吉祥的生活環境。如意是中國吉祥文化的代表之一,有著濃郁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其傳統文化價值非常值得當代學者深入研究和探討,同時,如意的起源與製作工藝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無窮的創造力。如意文化隨著中華民族數千年的傳統文化而沉澱、流傳和發展,早已是中華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從古至今,中華民族一直是勤勞智慧的民族,中國人民用自己的雙手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許多璀璨的印記。而如意文化更是符合人們嚮往美好生活這一心理訴求,人們將對美好生活的希冀融入如意,塑造瞭如意優美的造型,並取世間吉祥之物,對如意進行進一步的裝飾,為如意賦予了吉祥美好的寓意,使如意這一傳統的民間工藝品有了更高的美學價值和審美意蘊。這就是藝術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的體現。一種文化的產生是社會生活環境、生活方式和生活習俗不斷碰撞、交流的成果,體現了當時人們的生活發展需求和生活環境的發展方向。如意文化作為吉祥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每一個細節都值得我們深入探究和發掘。如意是散發著中華民族獨特氣質的瑰寶,是中華民族的一個特殊符號,數千年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傳承和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