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機械/重工/工業自動化

機械製造基礎的教學方式研討論文

機械製造基礎的教學方式研討論文

抓概念找規律,訓練學習方法

1徹底搞清主要的基本概念

名詞術語:搞清定義,弄清思路;概念:需要花力氣徹底弄清實質;觀點:仔細弄清思路。其中最重要的是概念。只有概念清楚,才能正確理解和應用術語,才能有理有據地分析問題,才能在複雜的問題面前保持清醒的頭腦。

2始終抓住“一個核心兩條線”

課程的基本觀點提出:材料的效能決定於內部組織—“一個核心”。改變材料效能的因素有二:化學成分(內部因素);各種加工工藝(外部因素)。因而有:成分—組織—效能;工藝—組織—效能。這樣,就可以將繁雜的內容理順,將前後各章節內容建立有機的聯絡。

3頭腦中要建立一系列的影象和模型

對於機理和概念必須建立具體的模型(如結晶過程影象、晶體結構模型等)。用影象、圖表、曲線等科學語言來理解、表達和記憶課程中的理論、概念、觀點和規律,既簡便又明確。

合理歸納重點和難點,大膽取捨教材內容

教學內容的取捨是個重要問題,它關係到是否能達到本課程教學大綱的要求,關係到教學質量的好壞。因此,必須結合教學大綱要求,仔細分析教材,然後才能做出取捨的判斷。(1)將直觀教學能獲得較好效果的有關內容安排在金工實訓中完成。例如,可將各種鑄造方法、特別是砂型鑄造方法等內容安排在金工實訓中完成,理論教學只歸納,不細述。又如各種傳統機械加工機床的結構、傳動原理及加工範圍等內容,也可以安排在金工實訓中完成,理論授課時乾脆捨去不講。現場教學更直觀,更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2)對容易理解的內容安排以學生自學為主。例如,可以將鑄造、鍛造、焊接及粉末冶金等各種成形方法安排在課前自學,理論授課重點講解成形原理,由此引出各種成形方法的優缺點、容易出現的缺陷,從而歸納和提升成形方法。

以兩條主線和一點為平臺,科學組織教學內容

根據總的教學課時,首先安排好“三新”知識內容的授課課時,將傳統加工知識內容以兩條主線進行歸納、總結式教學。

(1)以鐵碳合金狀態圖為主線,將熱加工部分內容串成一線。包括金屬材料熱處理(重點在“四火”)、鑄造、鍛造和焊接等內容串在一起進行分析。可以由加熱的'溫度不同,引發出各種成形方法帶來缺陷不同,進而引入避免和消除這些缺陷的辦法也不同。

(2)以加工精度為主線,將冷加工部分內容串成一線。由各種加工方法的經濟精度,引出它們的加工特點。例如,雖然牛頭刨床的加工精度較低,但是它的運動很有特點。它的主運動是由旋轉運動轉變成直線運動而得到的,它的進給運動是由間歇運動來完成的,這些運動的形成是刨削的一個突出特點。經過分析,一方面可以為學生掌握機構學及傳動機構打下一定的基礎,為學生的生產實習指引了學習方法,另一方面可以引導和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又如,從積屑瘤的成因過程,可以引發學生了解切削用量選用原則,同時也能更好地理解各種切削方法的加工能力與所能達到的加工精度。

(3)以“新”字為點(重點),及時引入“三新”知識內容。所謂新,它是在傳統的材料、傳統的加工方法及工藝和傳統的加工技術無法或難以滿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誕生,它們之間的關係是:(使用前提要求)新材料→(傳統加工工藝無法或難以完成的)新工藝→(針對性地產生了)新技術。當今“三新”知識新月異,更新週期短之又短,而教材內容總是至少要滯後3年左右的時間。例如,當我們的教材剛開始引入AutoCAD/CAM知識的時候,沿海地區已經大量採用基於Pro/Engineer的NC加工技術和集CAD/CAM/CAE於一體的UG整合技術。這就要求任課教師及時蒐集相關知識,並及時引入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及早觸控前沿技術。這樣,一方面可以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另一方面也便於學生對“三新”知識的理解。

將“工藝”貫穿課堂教學始末

無論是傳統的成形方法,還是各種新的成形方法,課堂教學都應緊扣“工藝”兩個字,特別是切削加工部分,更是重在工藝。最後引出工藝過程的概念,這是本課程的高潮,是前面所學內容的總結和提升。透過對工藝過程的學習,使學生知道,不但冷加工的各種加工方法需要運用工藝過程的知識,熱加工的各種成形方法也需要運用工藝過程的知識。編制零件加工工藝過程的知識,不單是傳統成形方法需要,採用數控機床等新的加工方法,也都必須首先編制零件的加工工藝過程。由此可以使學生對工藝過程部分內容引起重視。

採用多媒體教學,豐富教學內容

採用多媒體教學的最大特點是使課堂教學直觀、清晰、生動、易於理解,可以大大地擴充知識內容,使有限的授課課時充分發揮作用。例如,可以將平常難以見到的鐳射焊、爆炸焊等焊接方法用錄影片段展現,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可以增進學生對電弧焊基本原理的理解,進一步使學生聯想到焊接缺陷的產生和防止。又如,粉末冶金在課堂上花兩節課時間講授還只會使學生一頭霧水,藉助於多媒體教學手段,用十幾分鍾可以使學生明明白白。對一些有關原理和工藝方面的知識點,製成CAD、CAI多媒體教學課件,充分發揮現代教學手段的優越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總之,如何把握新形勢下的課堂教學環節,是個複雜而細緻的問題,只有不斷分析、不斷總結經驗,才有可能適應新形勢下的教學要求。(本文作者:焦建雄 單位: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