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農業經濟管理

有機農業種植技術體系對生產技術要求探討論文

有機農業種植技術體系對生產技術要求探討論文

摘要:近年來隨著國際間的交流和貿易的發展,對農業的發展來說面臨著巨大的考驗和挑戰,隨著全世界越來越關注生活環境,飲食營養健康等問題,有機農業也越來越被人們所關注和重視,有機農業種植生產技術成為了有機農業發展的核心,只有在生產過程中不斷的提升對有機農業的種植技術重視,才能更好的促進有機農業的發展。

關鍵詞:有機農業種植;生產技術;要求

有機農業種植是近年來在傳統農業種植的基礎上透過對種植環境、種植等有機化的技術管理,做到植物的生長中所需的營養成分都是有機的,在生產種植中不使用任何有害的有汙染的人工新增劑,農藥,生長劑等,只是使用有機肥料而種植出的自然、生態、健康的農作物產品。

1現階段有機農業種植技術體系所面臨的技術要求

1.1對有機農作物種植生長環境的選擇

由於有機農作物種植與普通農作物的種植是非常不同的,對生長環境的要求要比普通農作物高,所以,在有機農作物的生產和種植前就要對所要種植的環境進行合理的選擇。種植區要四面開闊,空氣流通順暢,遠離鬧市區、居民生活區、工業區以及有可能存在汙染和輻射的區域。選擇的種植地點最好在位於風向流動的上風位置;種植物種植區要選擇水源水質較好的地方,遠離人們居住環境生活汙水和工業排水所在的區域,避免被汙染的水流給植物生長的土壤和所需的水分供養造成汙染等這一系列有關農作物生長的要求;需要制定一套相關的有機農作物種植技術體系,好的技術體能能夠統籌兼顧,更能夠更好的促進有機農業的發展,生產技術是種植技術體系關鍵所在。

1.2有機農作物的品種選擇和抵禦災害能力的提升

在有機農作物的品種選擇上要兼顧周邊環境氣候和土壤等方面的差異和要求進行合理的選擇和種植,對於北方地區的.有機農作物品種就應當以選擇適合北方生長氣候和生長環境為前提,南方地區的有機農作物品種選擇上要考慮到南方的雨水較多,溫度常年較高等因素。在農作物的生長過程中要提升農作物抵抗自然災害和病蟲害的能力。可以透過利用農作物之間相生相剋的原理,調整農作物的種植模式,打亂病蟲害生長所需的環境和週期,做到透過自然手段抑制和抵抗病蟲害侵害的作用,同時,也可以引入一些與病蟲害的天敵到農作物的生長環境當中,透過生物與環境的自然生長法則來抵抗災害的侵襲。

1.3有機畜牧業和有機種植業進行互相結合

在有機作物的研究和發展的同時,要考慮到有機畜牧業和有機作物之間的聯絡,把他們結合在一起去考慮,統籌兼顧,全面思考才能更好的促進有機農作物的生長和有機農業體系的完善。在有機農作物的種植過程中要加強對種植和耕作技術的學習和應用,在種植的過程中要做好對土壤的合理利用和保護。在給農作物增加輔助營養和配料的時候,要嚴格把控好配料的各方面質量的檢驗,確保質量的安全合格,才能在運用到種植過程中,透過植物對陽關、空氣、大自然的光合作用汲取養分的同時,加上有機輔助營養的供給,更好的促進農作物的健康生長。同時,在植物的生長過程中也要做好相關病蟲害的預防和治理,對種植中出現的雜草也要採取有效的措施去控制,避免影響到農作物的健康生長,透過以上細節的綜合管理和控制,共同促進農作物的健康生長環境的建立,意義重大。

1.4透過有機示範區的形式完善農作物發展體系

現階段我國大多數的城市居民對有機蔬菜水果的需求越來越高,這就要求相關部門加強對有機農作物的發展和關注。主要方式可以透過構建農業產業示範區的模式,選取有利的地勢,有效的對農作物的各個環節進行嚴格合理的控制,達到農作物與養殖、農作物與生活體驗,農作物與旅遊相結合等諸多的發展形式,形成一個綜合的農業發展體系,改善農作物的單一種植結構,為農業提供更多的渠道,創造更多的利益和價值。

1.5在有機農作物種植中人力勞作技術還有待提升

由於種植環境的不同,種植地勢的不同,許多機械化科技化的種植管理措施和手段無法應用到細節當中,這就缺少不了人力勞作的作用,通常這些主要是在田間耕作中進行,在處理雜草過程中,不能使用除草劑等化學藥劑,只能透過人力及一些傳統的田間耕作工具進行人工除草,所以這個過程中的技術還相對比較落後,效率也比較低,還需要在農業種植過程中不斷的提升。

2結語

有機農業在我國市場上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也是我國傳統農業發展的主要方向。相比於傳統農業,有機農業不論是生產方式,還是生產結構和生產環境都具有非常大的優勢,並且還能夠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所以,在發展有機農業的過程中,一定要對與有機農業相關的種植技術加強重視,促進有機農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黃慧英.中國有機農業及其產業化發展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