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文化

女性農民工精神文化生活調研材料

女性農民工精神文化生活調研材料

近期,市婦聯按照上級婦聯關於開展“豐富農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問題專題調查研究工作”的通知要求,透過下發調查問卷、召開座談會、基層走訪等方式,對全市豐富女農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工作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市共有女農民工1.1萬人,其中來自市內的有8700人,市外的2300人。近年來,市婦聯充分發揮組織優勢,從強化教育培訓、加強陣地建設、開展文體活動、結對幫扶救助、搭建交流平臺等方面入手,努力豐富女農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取得了明顯成效。截止目前共培訓女農民工1.6萬多人次,提供婚姻家庭、心理調適等方面的諮詢和創業就業資訊服務1300人次,處理矛盾糾紛184起,結對救助女農民工204名,開展文體活動60餘場次、受益女農民工達9000餘人。

二、主要經驗及做法

(一)開展教育培訓,提高女農民工文化素質。

針對大部分女農民工文化程度不高,就業困難或步入工作崗位初期很難適應工作要求的現狀,近年來,市婦聯依託農廣校、濰坊安德仕時裝有限公司、市外貿食品有限公司等巾幗創業培訓基地、巾幗創業示範基地、巾幗創業見習基地,先後舉辦各類就業創業及實用技術培訓班121期,培訓女農民工1.6萬多人次,大力提高女農民工勞動技能和就業競爭力,使她們在短時間內適應了崗位要求,增強了工作信心。

(二)發揮陣地作用,維護女農民工權益。

一是探索建立“孃家人”工作站。為暢通女農民工訴求渠道,協調解決她們工作中遇到的矛盾糾紛,維護她們的合法權益,市婦聯在企業中探索建立了“孃家人”工作站,由企業婦代會主任或女工主任負責開展業務。目前已建立工作站32個,接受女農民工諮詢520人次,處理矛盾糾紛74起,有效維護了女農民工合法權益,實現了企業和女農民工雙贏發展。

二是完善“婦女之家”建設。注重發揮婦女之家的組織、引導、服務和維護職能,積極為女農民工辦好事、解難題,先後舉辦女農民工法律法規、衛生保健知識等講座236期,調解鄰里糾紛和家庭矛盾78起,協調處理家庭暴力事件32起,提供婚姻家庭、心理調適等方面的諮詢和創業就業服務782人次。

三是建立婦女健身示範點。結合省婦聯、省體育局建立婦女健身示範點要求,市婦聯積極爭取市體育局支援,建立市級婦女健身示範點16處,並指導示範點組織女農民工在假節日和夜晚開展做健身操、跳交誼舞、打太極拳、扭秧歌等健身活動,有效提高女農民工的健康水平。

(三)舉辦文化活動,豐富女農民工精神生活。

一是舉辦女農民工才藝比賽。先後組織開展了女農民工技能絕活大比拼、故事會和演講比賽、書畫、攝影等競賽活動,參與女農民工達2600餘人,其中120多人獲獎,大大激發了她們提高才藝的熱情,倡導了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二是舉辦女農民工演唱會。結合“文明之夏”廣場活動演出,每年都舉辦一次演唱會,截止目前共有122名女農民工參與演出,充分展示廣大女農民工的.文化素質和良好精神風貌。

三是開展送文化到身邊活動。針對基層廠礦企業和建築工地女農民工外出時間少、接觸社會面窄、精神生活相對匱乏等特點,市婦聯積極與文化、廣播影視等部門聯合,組織文藝演出隊、電影放映隊為女農民工舉行文藝演出、放映電影達52場次,慰問女農民工6000多人。

(四)搭建交流平臺,暢通女農民工訴求渠道。在婦女網開設“知心孃家”網上服務平臺,迅捷及時地為女農民工姐妹解答婚姻家庭、就業創業、醫療教育、心理健康、法律諮詢等方面的問題,有效幫助她們疏導情緒、解疑釋惑、化解矛盾,引導自覺維護社會穩定大局。自開通以來,共收到諮詢498條,始終保持100%的回覆率。同時開設“和諧家庭園”互動欄目,並升級為“家園論壇”,吸引女農民工感悟交流情感,享受幸福和諧網上空間。

(五)開展救助行動,共建共享和諧社會。

一是結對救助貧困女農民工。積極發動全市各級巾幗文明崗、女企業家及各界愛心單位、個人代表,從資金、技術、心理、情感等方面結對救助貧困女農民工,使她們充分感受社會大家庭的溫暖,目前已有204名女農民工得到救助,救助資金達10萬元。

二是關愛留守老人和兒童。組織女企業家、巾幗志願者和婦代會主任與山區留守老人和兒童結成幫扶對子,為老人和孩子們提供了資金救助,並進行親情交流。目前,已為1000多名留守兒童找到了“愛心媽媽”、“愛心家長”,為600多名留守老人找到“貼心兒女,解決了女農民工後顧之憂,使她們能夠專心幹好本職工作。

三、存在主要問題

(一)開展文化活動覆蓋面不廣。

女農民工工作崗位分散,工作時間不確定,處於小範圍集中,大範圍分散的狀態。特別是在女農民工流動性較快的建築業、商業、服務業等領域設立社會組織還存在一定難度,致使上級組織開展的群眾性文化活動一般傳達不到她們當中,因而許多活動她們就不能夠參加。

(二)開展文化活動的陣地不足。

一是自有的文化娛樂裝置較少。目前,大多數女農民工暫住地的自有文化活動裝置普遍較少,好的只有電視機,差的甚至沒有任何活動裝置。這樣就導致她們只能選擇找人聊天或打撲克。二是用工企業和單位提供的文化活動場所少。多數企業和單位沒有為改善職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投入更多的財力物力,僅有20%的企業和單位為女農民工提供電視室、閱覽室等文化活動場所。三是政府的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不夠。部分女農民工認為自己周圍的文化設施太少,居住地附近很少有免費的文化活動場所。

(三)女農民工的文化消費水平偏低。

女農民工工資多數在1000元左右,近幾年,由於教育、住房、醫療等消費價格的持續上漲,女農民工各項開支增加較快,致使其可支配收入不高,大大降低了她們的文化消費能力。

四、對策及建議

(一)擴大婦聯基層組織建設的覆蓋面。

按照“縱向抓鞏固、橫向抓拓展”的思路,創新基層婦女組織設定方式,特別是在女農民工流動性較快的建築企業基地以及商業、服務業等領域建立臨時婦女組織,提高婦女組織覆蓋率,對女農民工的服務真正做到無縫隙、廣覆蓋,使她們充分感受到婦女組織的關心和溫暖,積極參與到各種活動中來。

(二)大力加強婦女活動陣地建設。

婦聯組織應積極爭取有關企業和單位的大力支援,加強婦女活動陣地建設。在企業中進一步推廣建立“孃家人工作站”,並拓展延伸其功能,使其成為女農民工開展文化活動的陣地;在村、社群加強“婦女之家”和婦女健身示範點硬體設施建設,為女農民工開展文化活動提供活動場所。政府部門應加大對基層文化設施的投入,多建一些免費的文化活動場所。

(三)廣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

針對女農民工的文化消費水平低的特點,經常為她們組織一些形式多樣的群眾性文體活動,比如“露天電影”“納涼晚會”、“廣場演出”、“健身比賽”等活動,滿足她們低層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