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資訊科技

化學教學與資訊科技整合的探索要領

化學教學與資訊科技整合的探索要領

“二期課改”提出“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學理念,促使我們在教學方式、手段上要有一個較大的變革,以適應學生學習的需要。而教師使用資訊技 術手段進行輔助教學、最佳化教學過程,讓學生不至於因為枯燥的上課方式而降低學習興趣, 更可以根據學生學習的進度來控制學習。同時,讓課堂變得生動活潑,並能實景模擬,把知識與現實連線起來。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在化學課堂教學中運用資訊科技, 讓學生主動、生動地學,從而活躍思維,提高全體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強烈求知慾。有利於學生在非常輕鬆的環境中掌握知識,有利於形成系統的知識結構,最終形成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科學探究能力。

一、化學教學與資訊科技整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慾

透過實驗、幻燈、錄影、實物投影、多媒體等資訊手段呈現適當內容的形象資料、用一幅幅富有生氣、富有規律的圖案,結合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利用資訊手段同時提供多個問題,讓學生邊看邊思考,極大地激發學生髮現問題的興趣,為積極主動學好化學打下一個穩固的基礎。如在學習“空氣汙染”時,我製作多媒體簡報。演示1.工廠煙囪中排放的大量廢氣;演示2.市中心大量汽車排放的廢氣;演示3.燃放煙花爆竹。提出問題1.你認為上述現象對空氣質量產生什麼汙染?2.你所生活的環境還有哪些汙染源?有什麼危害?3.你認為如何從根本上防止汙染。在討論的過程中,同學們暢所欲言。並在課後嘗試撰寫有關環境汙染的小論文。在老師的影響下,同學們透過各種途徑蒐集資料。有的自己上網蒐集大氣汙染的資料,有的逛書店或到圖書館或到化工廠考察,瞭解有關環境方面的知識,並用了一週時間撰寫事實充分,立意新穎的論文。

二、化學教學與資訊科技整合,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和探究問題的能力

資訊手段以其豐富的表現力,創設情境,使學生達到充分的感知,激勵學生探究實踐,滿足學生的心理要求,特別是對宏觀和微觀中人們平時無法觀察的化學現象,以及難以觀察的微觀世界運動,更能顯示出巨大的作用,為化學概念和化學規律的掌握提供充分的感性認識基礎,克服以往教學只靠口述或做演示實驗的弊病,讓學生在已學過內容的基礎上去找內在聯絡,使學生主動提取舊知、探究新知,培養學生分 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學習《苯酚》的`性質時,我就讓學生觀看計算機動態演示的 苯酚分子結構模式,再根據苯酚的結構,討論苯酚有哪些化學性質?學生被苯酚的動態模型所吸引,討論熱烈,他們在討論中以所學的知識為基礎再透過聯想和 類比,認為苯酚分子中含有苯基,應具有苯相似的性質,可能發生鹵化、磺化、硫化、還可能具有可燃性;又因為苯酚分子中含有羥基,應具有與醇相似的性質,可能發生氧化反應,取代反應以及與活潑金屬(如鈉)反應。再提出同學們能否自己設 計實驗方案呢?討論又達高潮,有的學生提出:將金屬鈉與苯酚直接混合加熱,有的學生考慮到固體物質間接觸面小,於是想先配成苯酚的水溶液或苯酚的乙醇溶液,有的學生討論出苯酚溶解在苯或甲基中配成濃溶液,學生討論熱烈,討論出的內容既源於教材又高於教材,最後藉助實物投影儀演示實驗全過程。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實踐中也得到一次昇華。

三、化學教學與資訊科技整合,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提高,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益

化學教學與資訊科技整合,增強學生參與活動的自覺性、溝通新舊知識的聯絡,提高了學生思維品質,使學生保持良好地學習注意力。進一步增加了教學的互動資訊,使課堂教學活起來。如在上覆習課時,師生活動總結出Na2CO3和NaHCO3在性質上的異同點,分析Na2CO3和NaHCO3的熱穩定性差別之後,利用資訊科技提出問題:1.CO32-、HCO3-在水溶液中都可以發生一個什麼反應?2.HCO3-在水溶液中除了水解還有沒有其他反應?3.NaHCO3-溶液酸鹼性如何?其原因是什麼?4.Na2CO3也顯鹼性比 較等濃度兩種溶液的鹼性強弱,為什麼?5.HCO3-在水溶液中存在兩個平衡,當向其中 加入酸或鹼時,對兩平衡的影響是怎樣?如果加入酸鹼是足量的,HCO3-將分別轉化為什麼?並用資訊科技模擬離子的運動。

利用資訊科技,提高了教學效率,增加了學生的思維容量,特別是讓學生不斷完善知識結構,有效地培養了學生分析、對比、歸納的能力。

四、化學教學與資訊科技整合,有助於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的轉變

透過對化學教學與資訊科技整合的探索,使我對資訊科技的認識有了很大的提高,深深體會到了其在引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和探究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增加教學密度,加大教學資訊量,短時高效等方面的 優越性,促使我更好精編教案,精選素材,有力提高了我在課堂教學中運用資訊科技的理論 素養和具體操作能力,也進一步促進觀念的轉變。值得提出的是我校今年被推薦為我區唯 一的一所《上海市資訊科技實驗基地》,建立校園網。這些條件又為我們第一線的教師提 供了方便,為推廣資訊科技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五、化學教學與資訊科技整合中應引起重視的問題

1.為了充分發揮資訊科技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教師必須按資訊科技和其他手段相結合的設計原則,精心設計每一堂課,並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教師要做到對每節課都能認真備課,採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不單一,教學軟體的設計儘可能從輔助教學這一角度下考慮,不斷提高製作能力。資訊手段必須服從於學生,服從於教學的需要,教師必須發揮主導作用,不脫離自己的教學,把資訊科技的長處與教師在傳統課堂教學中的長處相結合,充分實現教學的完美。

2.同一知識內容,經過討論、板書、實驗、錄影和多媒體等多種手段更替出現,可以促進記憶。但要注意,不同手段展示同一內容應針對不同學生的層次,否則易產生厭煩情緒,影響思維的積極性。另外,要根據不同角度,不同思維要求實施分層 教學。把知識的傳授過程設計成一個斜坡,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順竿爬”。隨著教學手段的豐富,還要考慮各手段應用空間的分配問題。怎樣把學生從興趣引入思考是整個課堂教學的重要一環,不要讓學生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上,讓他們怎樣深入研究下去是教師應時刻注意的。

3.模擬實驗不能取代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現代資訊科技特別是多媒體教學的一大優點,就在於能夠模擬,可以這樣說,中學化學幾乎所有的演示實驗計算機都能較好模擬出來。正因為如此,許多課件在開發時,就將演示實驗百分之百的模擬化,表面上其效果是即節省大量教學時間,又讓學生在音樂、動畫中輕鬆記住了,這些實驗過程和實驗結果有利於豐富課堂教學方式,但忽略了學生實驗無異抹殺了學生的動手能力、科學的實驗能力和創新能力,學生的潛能得不到充分的開發。因此,在充分運用現代資訊科技的同時仍要加強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