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農業栽培模式方法的實踐探索論文
摘 要:農業栽培模式作為農業生產中的關鍵部分,為了進一步促進農業栽培模式的合理應用,實現農業生產的增產增收、推動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本研究以玉米栽培為例對農業栽培模式方法進行了研究和探索。
關鍵詞:農業; 栽培模式; 探索
我國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農業在我國的社會化建設過程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農業栽培模式作為農業生產中的關鍵部分,需要緊隨時代的發展,不斷探索與進步,以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需求。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大對農業栽培模式和方法的研究力度,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農業栽培模式方法的進步和發展,增強了農作物抗自然災害和病蟲風險的能力。為了進一步促進農業栽培模式的合理應用,實現農業生產的增產增收,推動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本研究以玉米栽培為例對農業栽培模式方法進行了研究和探索。
1 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
土地是農業栽培的基礎,不同的土地情況需要採用相應的栽培模式,才能實現農業生產的高效高產目的。因此,農業栽培模式應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首先對土地的實際情況進行充分的瞭解,根據土壤的生產能力和日常條件選擇合適的種植技術,這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種植效果,促進農業生產的高質高效發展。例如,對於土壤生產能力較好,水源、日照等條件較充足的土地,通常適合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對於日照時間長的土地,因為日照可以充分促進辣椒的生長,因此應考慮種植辣椒[1]。總的來說,因地制宜是農業栽培模式的重要原則,只有遵循這個原則,選擇與土地實際情況相符合的栽培模式和方法,才能得到好的生產效益,實現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 以玉米栽培為例研究農業栽培模式
玉米是我國農業生產中種植非常廣泛的一種農作物,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和營養價值,本研究以玉米為例對農業栽培模式進行具體的研究。
2.1 玉米品種的選擇 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選擇合適的.土地種植玉米,是成功栽培玉米的第一步。在進行玉米品種的選擇時,要充分確保以下2方面要求的滿足:一方面要確保該品種玉米可以在當前土地條件下健康存活並生長,另一方面要努力實現該品種玉米在當前土地條件下的高產效果。舉例來說,如果當前土地條件較為乾旱和貧瘠,那麼需要選擇節水抗旱型玉米品種,同時要確保該品種玉米具有較強的抗衰敗、抵禦疾病的能力[2]。
2.2 栽培技術 在農業栽培過程中,要考慮的影響因素有很多,如降雨、日照等自然因素,及肥料的選擇、玉米種植密度等。因此,在進行實際的栽培工作之前,栽培人員應提前設計好合理的栽培工序,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2.2.1 肥料的正確選擇和使用 一般來說,選擇氧化鉀9~13 kg/667 m2,或純氮肥20~25 kg/667 m2,能夠更好地促進玉米顆粒的飽滿和成熟。在肥料的使用過程中,要注意好以下幾點:磷肥和鉀肥相結合作一次性底施;適當結合有機肥,把握好適當的量;氮肥以3:7的比例分2次使用[3]。遵循以上原則使用肥料,可以有效提前出苗時間,形成合適的玉米葉面,更充分地完成光合作用,加快玉米生長速度,提前玉米的吐絲期,長成的玉米穗粒較大。
2.2.2 合理分配密度 在進行密度分配時,要充分考慮相關的影響因素,例如水量、降雨量、土地情況、日照、玉米種類等,只有合理分配密度,才能確保玉米的生長與生長環境相適應,實現玉米種植的高質高產。
2.2.3 水與肥的相互作用 水與肥有著相互促進的作用,通常來說,水在農作物生長中的作用會隨著施肥的增多更為明顯地體現。相關測試得出,當土壤中有機物含量達到5%時,降雨量的滲透率可以提高原來的一半,進而有效減少蒸發量。
2.3 輪作倒茬的栽培方式 玉米栽培通常選擇輪作倒茬的栽培方式,具體來說,就是以3~4 a為一輪,每一年種植不同種類的農作物,如第1年種植玉米,第2年種植穀子,第3年種植大豆,第4年開始輪迴,這樣的栽培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土壤的生產能力,並且增強農作物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雖然說輪作倒茬的栽培方式在農作物的選擇上比較自由,做到因地制宜即可,但一般都會有一年種植大豆,這是因為大豆根部產生的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4],能夠有效提高土壤肥力,增加玉米種植的產量。
2.4 加強農業栽培的管理工作 在農業栽培過程中,基礎的田間管理工作至關重要,具體包括雜草處理、施肥、定期檢查等。其中,雜草處理和土地質量管理是田間管理的重點內容,應予以高度重視,確保除草、施肥、澆水、鬆土等管理工作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建立科學完善的田間管理制度,充分發揮管理工作的積極作用,促進農作物的茁壯成長,提升農作物的產量。
3 結語
農業栽培模式方法的建立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具有較強的系統性和實踐性,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從品種的選擇到